-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5月04日
近日本市(北京)各区相继发布了今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记者梳理发现,“六年一学位”、“多校划片”等关键词,进一步降低了房子的“择校”属性。以后靠买房进名校,将变得越来越难。
“租购同权”开辟新入学渠道
从市级层面来看,今年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政策的最大变化之一在于为本市户籍无房家庭的子女提供了一种新的入学渠道——今年本市首次在小学入学政策中规定,本市户籍无房家庭,长期在非户籍所在区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该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的,其适龄子女可在该区接受义务教育。
新的入学渠道会不会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这一新的入学渠道将在保持原有政策平衡的基础上执行,比如在之前根据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确定入学序列的区,租房家庭的入学序列将排在户籍有房家庭之后。此外,本市将统筹各部门联动审核本市户籍无房家庭、合法稳定就业、实际居住等入学资格条件,依托北京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核验本市户籍无房家庭住房租赁登记备案信息。
从各区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满足条件的该部分群体大多以多校划片或者计算机派位等方式在非户籍所在区接受义务教育。比如,东城区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为该部分家庭子女安排入学;丰台区则规定,该部分群体可按照区教委已经划定的小学入学片区上网填报志愿,参加多校划片派位入学;海淀区明确,符合入学条件的本市其他区户籍无房家庭的适龄儿童,须持相关证明材料经所在学区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在规定时间内,随法定监护人到居住地所在学区联系就读,由学区协调解决;石景山区则可在学区内通过计算机派位入学。此外,通州区明确,该部分群体将由区教育考试中心或乡镇教委办安排进入有空余学位的公办、民办学校入学。
具体的细则也有效避免了“突击租房”的行为。比如东城区明确,租房时间应不晚于2015年5月1日;所谓的“在京无房”,意味着审核申请人及其配偶均应在北京市无房且三年内在北京市没有房屋产权,包括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直管公房、小产权房、宅基地等任何使用性质的房屋在内的交易、转让记录等,并经北京市住房管理部门核实属实。石景山区也要求法定监护人名下无房产且在三年内无房产交易记录。
城六区加大“多校划片”力度
按照市教委要求,今年继续深入推进“多校划片”,尤其在城六区加大其实施力度。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稳妥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继续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其中,对房产、户口具备条件且居住达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继续实行原有单校划片,不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入学的将实施多校划片。由各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应办法。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的多校划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相关条件进行限定,比如户籍、居住地址等;另一类则是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比如去年朝阳区就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于2017年6月30日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不再对应一所学校,适龄儿童少年依据该实际居住地址登记入学将参加所在片区的统筹分配。”
记者了解到,除了朝阳区以外,去年丰台区也规定,2017年9月1日起,逐步实行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
今年,海淀区和东城区也有了相关动作。海淀区明确,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东城区也表示,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6月30日后取得的家庭,自2018年起该家庭适龄儿童将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此外,石景山区也规定,2018年在石景山区教育资源配置相对均衡的学区,针对有空余学位的公办热点学校,逐步探索多校划片入学方式。
一系列相关举措的出台,将有效遏制学区房的炒作,降低房子的择校属性。
“六年一学位”渐成各区共识
继海淀区、石景山区等明确提出“六年一学位”之后,东城区、通州区今年也明确提出开始实施“六年一学位”。
东城区明确,今年起东城区教委将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及适龄儿童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通州区也表示,今年起开始实行“六年一学位”。
记者梳理发现,海淀区2016年就已经正式推出“六年一学位”;今年海淀区明确将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2016年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丰台区虽未明确“六年一学位”的政策,但是在去年提出,开始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管理。
朝阳区也在去年提到,对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实施记录管理,实际居住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小学六年内、初中三年内只提供实际居住地址服务范围内的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石景山区自2015年起就有“同一房屋地址六年解决一户入学申请”的政策。其政策明确,当划片服务学校学位不足时,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6年内只能协调解决一户对口入学申请;小区配套学校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划片服务范围内每个住房产权地址9年内协调解决购房人子女一户对口入学申请。
相关新闻
海淀区小升初登记入学计划出炉
昨天(5月2日)下午,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公布了2018年初中登记入学工作方案。今年,64所学校共招生6120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360人左右。7日起,小学毕业生可上网填报登记入学意向。
海淀区教育招生和考试中心介绍,符合海淀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小学毕业生(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除外),按照自愿原则,依据区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可选择1至3所初中申请登记入学。对报名人数少于登记入学招生计划的初中,学生直接登记入学;对报名人数超过登记入学招生计划的初中,采用电脑派位方式入学。
今年初中学校的范围包括全区所有公办初中学校及政府购买学位的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其中,传统“六小强”十一学校、101中学、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首师大附中可面向全区招生,十一学校和101中学招生计划为80人,其余四所学校招生计划各为40人,名额数与去年持平。
依据全区各小学和初中学校的地理位置,海淀将全区划分成五个招生区域进行登记入学。区域一为羊坊店学区、万寿路学区、永定路学区;区域二为北太平庄学区、花园路学区、学院路学区;区域三为中关村(6.360, 0.00,0.00%)学区、海淀学区;区域四为八里庄学区、紫竹院学区、四季青学区;区域五为西三旗学区、清河学区、青龙桥学区、上地学区、上庄西北旺学区、温泉苏坨学区。 J191
石景山发布“租房家庭”入学政策
昨天,石景山区公布了《2018年本市户籍无房家庭承租人适龄子女小学入学的审核办法》。办法规定,5月18日下午石景山区将进行材料审核,审核时,需要房东现场签署《承租人子女使用房屋入学知情同意书》。
石景山区此前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升学政策显示,本市户籍无房家庭承租人的适龄子女申请在石景山区接受义务教育,须符合在石景山区连续单独承租并已实际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赁监管平台登记备案,夫妻一方在石景山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该部分群体可在学区内通过计算机派位入学。
审核办法规定,申请家庭参加审核时,需携带全家户口簿、出生证明;如果全家户口没在同一户口簿上,还应提供结婚证明。此外,还应提供在石景山区工作的法定监护人规范有效的劳动合同、2018年5月打印的《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其中,《北京市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上时间为自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且单位名称应与所签劳动合同单位名称保持一致。在提供石景山区内实际居住证明时,申请人需要提供房东身份证、房产证(不动产权证书)、有效期内的租房协议、依法缴纳出租房屋租赁费的完税证明(应注明房屋地址)、水电费原始发票等。房东还要现场签署《承租人子女使用房屋入学知情同意书》。
在具体的审核标准上,石景山区要求法定监护人名下无房产且在三年内无房产交易记录。
(原题为:《靠买房进名校越来越难了》)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5月03日
“工资上调”从来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租房、三餐、交通、青年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挣得工资在大城市立足;上学、就医、创业已有家庭的人民要用自己的双手照顾父母,培养孩子,追求未来;温饱、家庭、理想,全靠着这一份工资......
近日,央视财经新闻做了一个调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5日,已经有辽宁、新疆、江西、西藏、广西、上海、云南和山东8个省份上调了2018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范围从100到280元不等。目前看来,上海月最低工资已达2420元,在各省市中最高,但是上海的消费成本在全国来看也是处于排名靠前的位置,近年来更是不断上涨。
生活成本日益高涨
以北京为例,想要租一个稍稍好一点的房间,没有吵闹的邻居,有一个小阳台,离地铁站进一些,在三环附近起码要2000上下,每月应当还要加上电费、水费、网费、燃气费。若是与中介签约,还要交一笔中介费(一般是一个月房租),如有幸与房东签约,房租一般是押一付三,第一次交费便是8000上下,已经是接近1万。另三时三餐,每日饭费算上50,一个月也有1500,交通费若是每日10元,应当再加上300元,每个月的生活成本便在4000上下。
这还是按照没有孩子的单身汪青年的生活来计算的,若是有孩子的家庭,幸运已经买房买车的家庭,或许每月依旧要还房贷与车贷,或许为培养孩子要带他去上各类兴趣班,每月的生活成本又将是另一般计算,粗粗估计基本已经超过1万,且上不封顶。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成本十分高涨,不知工资的上涨速度,能不能赶得上生活成本的上涨速度。
天津、苏州、杭州等城市,虽然房价与北京、上海相比没有那么高涨,但是整体的工资水平也相对下降,生活的结构依旧没有改变,柴米油盐酱醋茶,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的甜与苦杂糅,遥远的梦与空虚的胃相挣扎,究竟能否过上理想的生活?
最低工资标准与平均工资谁涨得快?
再以首都北京为例,2017年9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10.86元、每月不低于189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1.49元、每月不低于2000元,增加110元,增幅5.82%;此前的2016年,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720元调整为1890元,增加170元,增幅9.88%。然若是将最低工资标准与北京平均工资相比,却还是相去甚远。
来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图是北京市自2006年以来平均工资的变化情况,在2016年,北京市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是92477元,月平均工资则为7706,相比2015年增长8.75%。若是以这个增速来计算,预计2018年北京市的年平均工资为109390元,月平均工资为9116元。若是与北京平均工资的增速比起来,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速或许依旧有发展空间。
最低工资标准是保障劳动者本人及其赡养人口最低生活需要的工资支付保障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保护在一个城市中,在经济地位上处于弱势的群体,调整的脚步已经迈开,希望正在与日俱增。
鲁迅说过,先要生存,后是生活,最后是发展。纵观我泱泱大国,历经五千多年灿烂文明,走过战乱与烽烟,如今的多数人民却依旧为保证最基本的温饱而奋斗。无论是在大城市熬着夜的上班族,还是在小镇奔走着的青年男女,肩上都背着生活与房子的重担,辛劳工作只为有一个温暖的家,只为了孩子能够顺利上学,或许曾经的热血与理想只能长埋心间。
那些微薄的工资之中寄存着多少无奈,又寄存着多少希望。但愿“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变成现实,但愿人人在实现物质温饱之后能够实现理想。
■ 作者|施琳慧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5月03日
现在每个人都很注重自己的健康,水果成了日常食品,但是水果到底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如何吃最健康?其实吃水果有一张时间表,它是根据身体不同时间状态变化来的!
正确的“水果时间表”
1
早晨:酸性小、吸收好
早晨,人体对营养吸收快、利用率高,可选择香蕉、葡萄、梨子、橙子、芒果等水果,对胃肠道刺激性低。
2
午饭前:提升饱腹感
午饭前,人体处于饥饿状态,应避免进食过快、过多。可选择苹果、柚子、西瓜、桃子等水果,可以提升饱腹感,控制主食摄入量。
3
午饭后:促进消化
午饭后,不宜立刻吃水果,应在饭后1小时。可选择一些酸味水果,如山楂、柠檬、番茄、菠萝、猕猴桃等,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4
下午2-3点:改善疲乏
下午2-3点,人体处于疲倦、困乏状态,此时吃香蕉、西瓜、柑橘、苹果、樱桃、红枣等水果,能改善疲倦、困乏等现象。
5
睡前:安神、促进睡眠
睡前宜吃易消化的水果,可选择如桂圆、红枣、橘子、柚子等这些可助消化、安眠、缓解精神紧张的水果。
吃水果遵循两大原则
1
不单一:促进营养均衡
健康饮食有一个标准就是食物多样化。不同水果富含的营养元素不同,吃得“杂”一点,能获取更多的营养,并且能促进营养平衡。
2
不多吃:糖分摄入过多
虽然水果是生活必需品,但是水果吃多了,摄入过多的糖分,易导致血糖升高,同时会引起蛋白质缺乏,所以适量摄入为佳。
吃完水果必做的事
吃完水果必须漱口。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吃过水果不刷牙漱口,容易危害牙齿和口腔黏膜健康。
看完此文
以后就知道什么时间吃什么水果了!
版权归作者和文学城所有来源:海外吃货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