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7月24日
多省下调抗癌药价格 最高降幅或达50%
一段时间来,针对抗癌药的举措不断,已经有部分药企开始下调抗癌药品采购价格,四川省也成为首个公布关于抗癌药专项谈判的省份。对抗癌药生产企业来说,无论是专项谈判还是已经持续近三年的药品价格谈判,能够以价换市场是不少企业的出发点,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仿制药亦有希望入局,进一步拉动价格下调。不过在仿制药层面,一致性评价之后的药品招标、医保支付、医院准入等多方面的配套政策还有待落地。
政策主导
部分抗癌药开始降价
近日,多个省份药采平台陆续传来药品降价的消息。
6月29日,湖北省公立医院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平台发布公告称,响应国家税改政策,根据企业申请,下调辉瑞15个品种、20个品规药品挂网价格,降幅3.4%-10.2%。
7月4日,北京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提醒,辉瑞和西安杨森等公司已通过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自主降价功能,其中不乏抗癌药物。以克唑替尼(赛可瑞)为例,该药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于2011年8月获得美国食药监局优先审批批准上市。原挂网价5.34万元的克唑替尼(250mg规格),每盒将降价2078元,降价幅度为3.9%。
值得注意的是,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其医保准入谈判也在不断推进中。
7月12日,国家医保局表示,将以省为单位,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
截至目前,湖北、甘肃、北京、四川、山东等多个省份已开始对抗癌药价格进行调整,四川是首个公布关于抗癌药专项谈判的省份,该谈判已于7月13日启动。
财政部此前公布的103个抗癌制剂清单中,已有82种被纳入医保目录(2017年版)和36个谈判品种,这些品种也将成为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的重点。在剩余的21个非医保品种中,有17个为独家品种(13个为外企独家,4个为国产独家),这些或将是本次准入谈判的重点。
以往的天价抗癌药有望进入医保目录,患者显然能从中受益。北京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李燕表示,是否能医保报销是不少肿瘤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而非疗效。“有些药物,越早使用,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提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延后,药物的效价比会降低。”
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预测,这轮国家意志主导的“操作”,有望使得国家医保目录内的进口抗癌药物价格可能会降低10%,目录外进口抗癌药物可能会降价高达50%,这也是它们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前提条件。
以价换量
医保准入谈判成关键
2017年4月,人社部确定了纳入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谈判范围的44个品种名单。其中,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品种数量为22个,成为绝对“主角”。在更早前的2016年国家首批药品价格谈判中,葛兰素史克的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韦瑞德)、浙江贝达的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凯美纳)和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易瑞沙)3种药物的价格降幅分别达到67%、54%、55%。
进入医保目录,企业当然也有自己的算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能否进入医保目录,对药品生产企业和资本市场一直都有重要影响。
以降价换市场,似乎并没有快速显现。以国内知名抗癌药生产企业贝达药业(51.600, -1.48, -2.79%)为例,其自主研发的埃克替尼属于国家1类新药,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埃克替尼进入新版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后,月均药品费用从12000元降至5500元,降价幅度达54%,销量虽然增长,但贝达药业2017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出现了2.42%、34.03%的降幅,但贝达药业则对埃克替尼的市场前景表示乐观。
前述业内人士也表示,能否以降价换市场,也要看竞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情况,(医保)覆盖范围越广,就越难以降价换市场,在同一个疾病领域,参与谈判的药品种类越多,能够释放的销量红利就越小。
对一些独家品种来说,降价换市场的效果是明显的。2017年7月,罗氏药物赫赛汀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该药为乳腺癌治疗一线用药,目前没有同成分、同功效的替代品,全国范围内对赫赛汀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出现了激增,今年3月开始,全国多地医院开始出现赫赛汀缺货。罗氏方面称,已经向中国国家药监局申请,将供应中国市场的赫赛汀由现有生产基地转向更高产能的生产基地,以便解决用药荒的问题。
仿制药
多项配套机制待落地
前文提到的36种谈判药品中大多为进口药,在其专利期到期后,国产抗癌仿制药亦有望被纳入到医保药品目录中。通常来说,一种仿制药的价格能够达到原研药的70%,而随着同类仿制药厂家的增多,药品价格还会继续下降,有望达到原研药的30%,甚至更低。以海南双成药业(5.710, -0.01,-0.17%)的注射用胸腺法新(免疫调节制剂)为例,该药原研药专利期已过,原研药与双成药业的仿制药也均已通过欧盟审批,两者在质量上并不存在较大差异。进口药在专利期满后售价600元,双成药业的仿制药售价仅为80元,两者相差7.5倍。
仿制药的水平是其中的关键。齐鲁制药集团药物研究院副院长何平曾表示,提高中国仿制药水平和质量是必由之路。我国仿制药存在“粗放式研发和产业化”的问题,质量良莠不齐,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创新药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基础研究、人才、经验各方面能力都有不足,且对热门领域严重跟风。
2016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指出,《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共289个品种,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
中国医药(18.510, 0.27, 1.48%)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郭云沛公开表示,开展一致性评价算是一种补课,“只有把这课补好了,才有理由充分说打好了基础。”
在企业层面,一致性评价之后,还面临招标采购等系列环节。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栋表示,“需要政府完善高质量仿制药招采的配套政策,才能真正把仿制药产业带入良性发展轨道。包括通过一致性评价后的药品招标、医保支付、医院准入等多方面的政策。”
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也曾表示,要真正让产品发挥作用,从招标、采购和整个医保报销、进入医院,都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机制。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7月23日
7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召开2018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 2018年上半年人社工作主要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发布解读上半年就业、社会保障等数据。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目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表示,到6月底,全国已经有北京、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西、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14个省(区、市)与社会保险基金理事会签署了委托投资合同。目前,合同的总金额是5850亿元,其中3716.5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其他资金将按合同约定分年分批到位。与上季度末相比,第二季度到账并开始投资的金额比今年一季度增加650亿元。
从投资运营情况看,2017年投资收益率是5.23%,此外,上海还准备追加委托投资300亿元,四川准备委托投资1000亿元,正在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商洽签署投资合同。
今年5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从7月1日起建立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通知》要求,在不增加社会整体负担、不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不影响个人待遇的基础上,建立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上解的资金构成,由中央统一调剂使用,按照人均定额拨付的方式全部拨付给各个省份,实现对地区间养老保险基金的适度调剂,合理均衡地区之间的基金负担,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整体抗风险能力。
同时,现行中央财政补助政策和补助方式保持不变,并将继续加大财政补助力度。中央通过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和中央财政补助,支持各地区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卢爱红表示,《通知》明确,中央调剂基金按季度上解下拨,要求很具体,根据这些要求,按照国务院专题部署的要求,目前人社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将于近期出台实施,确保三季度启动资金缴拨工作。
“关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问题,国务院通知明确提出,要抓紧制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我们将按照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结合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建立实施,研究提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在全面实现省级统筹、不断完善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卢爱红称。
在下一步准备工作方面,卢爱红指出,一是会同财政部印发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的文件,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领域扩展,推动各地有序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二是根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余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继续督促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委托投资工作;三是加强风险控制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带来的影响,督促管理机构稳慎投资,努力取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7月23日
当前,两化融合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云和网络正打破彼此的界限。为使企业能够更快速、高效地接入云平台,7月19日,中国电信北京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云网通产品。该产品拥有五大核心功能——云计算、云上网、云专线、云组网及云安全。通过云网通产品一站式电商平台,实现云网一体化产品的自助开通、分钟级调整以及可视化的售后服务,以适应用户的多重核心应用场景。
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2630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4300亿元,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航道。作为百年央企的中国电信,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云计算的战略布局,依托中国电信强大的网络优势、服务优势和安全优势,天翼云在纷繁复杂的云计算市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政府及大中型企业IT云化转型的最佳合作伙伴。
7月19日,中国电信北京公司联合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华为公司,正式发布云网通产品。据了解,云网通产品旨在协助大中型政企客户将云网集中化管理的需求成为现实。对于园区楼宇,基于云网通产品的基础产品能力及定制化的ICT服务,帮助园区楼宇管理者实现智慧运营、智能管理;对于园区楼宇入驻企业,云网资源的即开即用、按需随选则打造了企业信息化的“拎包入住”体验。
据介绍,云网通产品具备灵活、高速、安全、经济四大特性。
在灵活方面,云网通产品支持客户在线订购云网一体化产品、自助开通云网资源、分钟级的资源调整,同时支持在线自定义组网,为敏捷构建企事业专网、灵活调整IT资源提供强有力保障。
在高速连接方面,云网通产品基于IPRAN轻载网络,支持支持互联网、专线接入云端,传输速度最高可达1000Mbps,满足客户本地域云端大数据量交互需求,为数据备份、大数据应用、IT扩展提供稳定的网络支持。
在安全层面,云网通产品提供云安全产品,为企事业客户提供信息化必须的基础安全防护、虚拟防火墙、入侵防御及URL过滤等功能,确保客户的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此外,中国电信光纤专线为企事业客户提供99%-99.95%的电信级保障,同时,中国电信具备全网、云网一体的多维安全保障体系,具备五星数据中心、云堤DDos攻击防护和专家级云运维团队等核心云服务能力,获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等保、可信云服务、ISO27001等多方认证,为客户提供可用性达99.95%、数据持久性达99.99995%的可信、可靠云服务。
在经济层面,云网通产品真正实现按需开通、按量计费,企事业单位不用猜测网络流量、不用再过早提前部署,而是根据实际需求随时调配;与此同时,为企事业客户设置专属的云网融合资费,最高可降低企业IT/CT支出的40%。
据悉,早在2016年10月30日,中国电信和华为便发布了天翼云3.0产品。历时两年的合作,双方不断深耕云网融合,打造贴近客户的云。此次发布的云网通的产品,将真正打通云和网的融合,充分发挥云的真正价值。将企业的IP系统和云数据之间,从公网变成局域网,让网络更加安全、更加好用,为传统企业向互联网数字化转型 提供有力的支持。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