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收关”战已不局限于收购和倒闭浪潮,管理部门的强监管和治理乱象的决心同样不可忽视,电子围栏和征信考核体系正在建立、完善。

  同时,共享单车企业也开始上线大数据管理平台和调度平台,红包单车、免押金、月卡等价格战悄然打响,但这一切都难掩“收紧”趋势的来临。

  监管政策其实从去年就已陆续公布。而近日,北京设置共享单车上限191万辆的消息更是明确红线,只有报废旧车之后才能更换新车,新增车辆需要经过市区两级报备审批后,才能投入市场运营。

  所有共享单车企业都需遵守“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的宗旨,并且会由专门政府部门“一对一”盯紧企业。为了严格执行“共享单车数量只能减少,不能增加”的目标,目前,朝阳、丰台区共享单车数量都超标,所以主管部门会严格管理单车发展的数量。

  在此前监管政策和治理之下,北京市共享单车总量已由去年高峰期的235万辆下降至191万辆,下降近两成。

  统一监督和服务平台将上线

  共享单车市场的鼎盛时期时,可谓街头出现“彩虹大战”,各式各色的单车进入视野,人们也不断尝鲜新的APP和产品。在市场不断完善和用户逐渐认可之后,不同平台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使用体验情况,但不得不说,视数据为宝的各家平台纷纷守住自己阵地,不会轻易将数据共享,数据割裂也造成城市内单车总体情况无从知晓,直接导致单车调配和投放的不合理现象,所以,不论是从用户使用还是政府监管,都需要建立统一数据平台以监管单车。

  为此,北京市正加快推进共享单车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停放、运行等大数据,实现对企业车辆动态监测和日常监管,通过分析用户需求调减重点区域过剩车辆,该平台预计12月上线。

  共享单车监管服务平台建成后,市民可通过北京交通APP实时查询全市共享单车推荐停车点、电子围栏的相关情况,方便市民停车。

  在统一监督的数据平台建立上,摩拜、ofo小黄车等平台之前已上线过不同大数据平台。比如,摩拜早前的共享单车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每天提供超过40TB的精细化出行大数据,其中包括车辆数据、骑行分布数据、智能推荐停放点数据等多种数据分析。

  电子地图和电子围栏还将继续推进

  据透露,依托共享单车监管平台的数据采集,全市还将形成一张共享单车“电子地图”,对停车区、禁停区等信息进行标注,推送给用户。

  据了解,北京市将全市统一的“电子地图”设置多个“电子围栏”的停车点,通过虚拟围栏界限规定单车停放地点,单车上配备智能锁和NB-IoT功能,可实时掌握单车最新位置信息,而且可将单车之间连接,通过一辆单车的位置找到周围附近车辆,全局掌握单车投放、科学调配。北京市将要求企业在手机客户端中标注停放区和禁停区,引导用户规范停车。目前,东城、朝阳、海淀、通州已开展1400余处“电子围栏”试点。

  比如,摩拜通过信用体系+电子围栏的方式,引导用户规范停车,用户一旦违规停车会面临信用损失,直接影响后续使用许可,在上海徐汇区的尝试中也培育了用户良好的使用习惯,市场接受度还有待继续培育。

  通部管理干部学院法学教授张柱庭表示,现如今,共享单车数量、运行情况等信息由各企业掌握,对共享单车的调控属于自我行为,且企业提供的信息真实性、准确性有待考证,可能会影响相关部门做决策。共享单车监管服务平台的建立,使相关部门可以自行掌握数据,且数据更充分、全面,更有利于促进北京对共享单车的整体调控。

  共享单车平台需灵活调配车辆

  面临前有监管和上限限制,后有共享汽车等新型入局者的围攻,共享单车企业不得不停止粗犷跑马圈地的模式,静心研究可持续盈利模式。

  一方面,单车的质量和使用体验需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单车还需配备定位功能和导航功能,这都增加了单车平台企业的人力投入和研发投入,让早期的轻资产运营变为必需依靠资本力量盘活。这也是蚂蚁金服和滴滴一度被传将收购ofo小黄车的原因,而此前美团和摩拜的联姻则是真正践行。

  共享单车企业不断加大投入,为的正是提高用户体验,比如寻找更佳的单车加工场、提高单车质量和骑行舒适度,再比如在盈利上,ofo小黄车尝试利用车身推广广告、增加曝光机会。但同时,摩拜、ofo小黄车相继推出的免押金和红包单车也在不断圈粉,提升车辆质量的同时利用价格战吸引用户。

  整体来看,破局盈利困难的根本,还是需要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加大对车辆的调度,把对车辆的资金投入转化到对调度的投入上,在不增加城市负荷的同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车辆调度中。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的精细化运营是共享单车企业未来应对市场变化的核心竞争力。共享单车企业应建立更为完善、高效的停放管理系统,将网格化运营落到实处,依托信用体系奖惩分明,更好地引导用户规范出行,提高用户骑行体验。

  除了宣布今年上半年全球发货量超过9500万台,创华为消费者业务成立以来最好业绩之外,余承东还在今天上午的业绩沟通会上,带来了新旗舰Mate 10和自研新一代芯片麒麟980的消息。

  余承东表示,华为将于今年9月份的IFA大展上,全球首发商用7nm工艺制程手机Soc,也就是麒麟980处理器,领先高通和苹果。这款芯片将由华为今年10月份推出的Mate 20系列首发搭载。余承东还强调,这款芯片的性能将极大提升,会遥遥领先骁龙845。

  此外,一向心直口快的余承东大胆预测,未来能活下来的手机厂商不到3-4家,可能只有2家。他认为,中国将会有更多手机厂商消失,未来两家份额合并成一家份额。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升至15.8%,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余承东还表示,明年第二季度,华为市场份额将稳定在第二名。明年最后一个季度做到全球第一没问题,市场份额超过30%。未来,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可能会做到40%,甚至50%。

 

  余承东坦言,大家都叫自己余大嘴,爱吹牛,“但我每次吹牛都能超额完成”。

  教育乃国之根本。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坚持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无论是教育信息化1.0时代,搭建“三通两平台”,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师生技术应用能力;还是教育信息化2.0时代,构建“三全两高一大”,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创造智慧教育生态,其目的都是希望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引发教育深层变革。

  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让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以在线教育为主的创新教育形式逐渐进入社会。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变革方向,但还有很多家长因“在线”带来的管理难题而产生很大担忧。

  最近,有媒体报道,大部分家长表示,由于如今老师都是在线给学生布置作业,像一些趣味闯关知识等游戏化的学习形式让孩子沉迷于手机,不仅伤害眼睛,还养成一回家就要手机的习惯。

  但也有家长表示,现在是智能时代,不可能让孩子一直拒绝使用电子产品,在线作业的内容比较丰富,孩子还是很喜欢的,益智的同时又很有趣,对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的确,受早期移动互联网行业不规范发展的影响,有很多家长谈“手机色变”,害怕孩子用手机影响学习影响身体,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在家长有效的管理与指导下,培养孩子健康使用手机进行在线作业的习惯,完全可以趋利避害。

  过去,我们将知识资源数字化、平面资源立体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融合,把教育技术潜入到学习系统中去,帮助教育逐步实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目标。

  当然,信息技术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老师、家长仍旧是对学生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角色。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才,需要社会、学习、家庭三方共同努力培养。

 

  作者: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