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9月25日
北京时间25日消息,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参加工作的老年人正在增加。日本总务省近日发布的统计显示,2017年老年人就业人数增加5%,达到807万,占整体就业人数的12.4%,创历史新高,且连续14年增加,背景是日本社会迅速加剧的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
截至9月15日,70岁以上人口比上年增加100万人,达到261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20.7%,首次突破20%。65岁以上人口增加44万人,达到3557万人,占整体的28.1%。
从65岁以上人口的男女就业率来看,男性为31.8%,女性为16.3%,均连续6年上升。按产业观察老年人的就业人数,批发业和零售业最多,农业及林业、制造业次之。老年人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达到12.4%,创历史新高。在日本的地方和中小企业,劳动力短缺严重,工作的老年人的作用巨大。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9月25日
陈姗姗
距离一年一度的“双11”还有两个月,作为其中重要保障环节的快递企业已经坐不住了。
中秋节期间,两家民营快递巨头中通快递(ZTO)和韵达股份(32.380,0.18, 0.56%)(002120.SZ)陆续发布通知,称将调整部分地区的快件派送费。
不过,据记者了解,派送费用的调价并不意味着所有区域的终端快递费也会随之上调,而是会根据各加盟网点的承受能力和竞争状态决定。
“派送费”提价
此次提价始于中通快递的一份通知:从2018年10月1日起启动快递费用调节机制,调整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递费用,具体费用调整幅度由当地服务网点根据总部指导建议并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实施。
随后韵达股份也表示,为缓解派送压力,将全国各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送费上调0.5元/件,其他地区的费用调整时间另行告知。
这并不是快递企业第一次在双11前夕调价。
2015年双11之前,包括圆通速递(12.250, 0.34, 2.85%)、中通快递、申通快递(18.930, 0.41, 2.21%)、韵达快递等主要加盟制快递公司,都曾下发内部通知,将派送费最低标准上调至2元/件。
所谓的“派送费”,并不是消费者要递送快递所支付的费用,而是加盟制快递企业旗下的各加盟网点,相互派送跨区域快件时结算的费用,即发件网点要支付给派件网点的费用。
一家民营快递企业的管理层对记者透露,其实这几年的派送费一直在上调的趋势中,上调派送费主要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发件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城市,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网点基本就只有派件业务。
那么,派送费上调后,上涨的这部分费用是不是会进一步转嫁给消费者呢?在我国的民营快递市场,除了顺丰速运,包括“四通一达”在内的大型民营快递,都是通过加盟的方式迅速扩张。在这些加盟制快递企业中,总部是一个松散的管理机构,把运单预收费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这意味着加盟商数量越大,递送量越大,总部销售的运单就越多,获得的收入也就越多。此外,各地网点如果需要总部投建的转运中心进行中转分拨,还会缴纳一定的中转分拨费用。
各地的加盟商才是真正对快件递送的成本和价格负责的一方。这些加盟商要自行购买车辆,招聘员工或者将下属的站点分包。因此消费者一般看到的快递价格,并不是由总部制定,而是各个地方加盟网点自行确定。一些网点甚至还把定价权下放给了旗下站点的承包商,只要有得赚,承包商也可以再跟顾客讨价还价。
因此,此次各快递公司总部陆续发出上调派送费的通知后,并不意味着所有区域的终端快递费也会随之上调,而是会根据各加盟网点的承受能力和竞争状态决定。
如何摆脱“增量不增收”
纵观过去几年,各家快递公司总部的派送费其实每年都在调高,但相反,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快递费却是不升反降。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的快递均价已下降到不到12元,2015年是13.4元/件,2014年是14.65元/件,2013年是15.69元/件,2012年是18.6元/件,而早在2005年这个数字是27.7元/件。
快递行业的毛利率,也从2007年的30%,下降到2017的5%~10%,一些加盟网店甚至在亏损运营。
这与快递企业的成本连年上涨不无关系。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在快递企业的成本构成中,油价成本占10%左右,而人力成本则占到50%左右。如今快递公司竞争激烈,人员流动大,要招到一个合适的操作工都很难,这也使得快递行业一线配送人员的工资每年都在上涨。
虽然成本不断增长,快递费调价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过去几年,国内快递企业大多同质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打得越来越激烈,尤其是遇到“双11”、“双12”等电商促销时,由于基本是单向运输,递送“有去无回”,成本至少激增50%~70%,而快递价格又很难上涨,因此普遍陷入“增量不增收”的尴尬。
不过,经过了十年的双11磨炼,如今的快递企业应对包裹的激增已经游刃有余得多,并且都在通过技术投入来降低运作成本。
据记者了解,为了应对旺季生产,比较大的快递企业这些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采购自动化的设备代替人工,包括自动分拣和无人仓等。
“双11已进入第十年,靠早年堆资源、拼人力的方式已行不通,需要通过技术与创新,用相对低的投入取得更好的结果,在大促下也能降本提效。”菜鸟2018年双11项目副总指挥孙建指出,最近三年,“双11”的打法和构成有一些改变,更强调把多种角色更好地在线协同,还有更多新技术的应用,包括电子面单、智能分单等。
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孙康则指出,双11每年最大的考验都在末端,今年也不例外。“去年前端通过菜鸟网络平台提供的数据计算,已可以有节奏、按计划地分批次地处理快件包裹,今年要更关注末端,如何通过技术支撑打造终端平台,对终端服务生产作业组织模式进行创新。”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18年9月25日
继铜陵之后,安徽省内另一个地级市宣城也在近期公布了该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报告。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宣城市统计局官网在今年9月18日发布了一份《宣城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上述《报告》表示,为反映宣城市“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尤其是2017年以来出生人口和育龄妇女生育情况,了解和评估“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效果,宣城市统计局选取了宣城市人民医院(市级)、宣城市中心医院(县级)、宣城市仁杰医院(县级)、宁国市人民医院(县级)和水阳镇卫生院(乡级)等5家助产机构(医院)和宣州区澄江街道思佳社区、宣州区五星乡庆丰村委会等10个村级单位进行了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情况。
这份《报告》提到,宣城市存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现象。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宣城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015年-2017年分别为56.3万人、56.7万人和59.4万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1.7%、21.8%和 22.7%,在老年人口的总量逐年增加的同时,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提升,人口老龄化加剧。
虽然宣城当地新生儿出生率持续上升、二孩出生量占比逐年攀升,但《报告》还是指出了一些当地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报告》认为,近几年宣城当地育龄妇女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严重影响出生人口增量,而结婚人数的减少,必将影响出生率的提升。
《报告》认为造成生育意愿较低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生育成本较高。从优生方面来看,宣城当地县级以上医院整个孕期仅日常产检项目费用不低于4000元,而二孩孕妇多是偏高龄和疤痕子宫患者,产检项目更加繁多,费用也更高昂;从优育方面来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也根深蒂固,而目前普遍存在的入托难、入学难以及各类培训机构和项目繁多,费用不菲等现实情况也加大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是生活压力加大。《报告》通过调研走访反映,大部分家庭认为生育两孩,家庭模式由“421”阵型为“422”阵型,对于中间的“2”来说,不仅面临着赡养4位老人,抚育2个孩子的双重经济压力,还同时要面对职场的激烈竞争和养育二孩需要付出的双倍精力和时间成本。
对于如何推动“全面两孩”政策落实,《报告》给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是政策上要倾斜。鼓励支持更多的家庭生育二孩,建议从政府层面出台优惠措施,在各方面给予两孩家庭更多的政策倾斜,刺激育龄妇女提升生育意愿。如在二胎孕妇产检、生产方面可以考虑减免部分检查项目费用;在购房、购车方面可以考虑降低首付标准和贷款利率;在二孩入托方面可以考虑减免部分费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考虑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在旅游、乘坐交通工具、就医等各方面给予优惠;在进一步延长产假、陪产假、完善未就业家庭生育保险制度和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方面进行探索等。
其次是监管上要加强。前期社会上出现的“毒奶粉”、“假疫苗”事件让广大群众尤其是婴幼儿父母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持有怀疑态度,再加上近年来各地被爆出的知名幼儿园、幼教机构和家政保姆“虐童事件”,让更多的父母对生育二胎的意愿开始降低,因此政府要在物价、食品安全、教育、育婴市场发展等各方面加强监管,解除两孩家庭的后顾之忧。另外据走访座谈反映,虽然目前全市规定产假为158天,但是大部分企业内部给予的产假一般为90天,否则女性职工将面临被解雇、不被重用等职场危机,因此政府应制定适当措施,保障各阶层女性职工正当权益。
再次是服务上要提升。要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人们在孕前、孕期、产前、产后各个时期的不同需求;要加快构建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尤其是在建立专科儿童医院、设立高龄妇产科、高危妇产科等特色门诊(科室)方面出台新举措;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托儿所、幼儿园等服务机构,优化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基础幼儿教育资源投入,推动保育服务由家庭保育向社会保育转变。
责任编辑:孙剑嵩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