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20年6月28日
受疫情影响,往年6月举行的高考延至7月。6月27日,端午小长假的最后一天,“10天后高考”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留言为即将走上考场的学生“加油”。澎湃新闻注意到,四川、江苏、山东、天津、云南、贵州、安徽、河南等多个省份近期相继出台规定,就考生健康监测、考场设置、考试组织、口罩佩戴等作出具体要求。
考前两周进行体温测量,无特殊情况不离省
对于学生的健康监测,考前两周尤为重要。澎湃新闻注意到,不少省份规定,考前两周开始,考生即要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并且尽量不要离开所在省份。
山东省招考院发布《考生须知》,要求考生自6月23日起每日自觉进行体温测量、记录及健康状况监测。同时,无特殊情况不要离鲁;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同样规定,考生每日要进行体温测量,在考前无特殊情况不要离开江苏。
除了要求考生“不得离皖”,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还提出,在6月23日前,考生应申领安康码,并做好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如实完整填写2020 年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考生“健康承诺书”。
四川省要求对在校考生进行每日体温及健康状况监测之外,同时加强“社会考生”及考场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澎湃新闻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从6月23日开始,由当地招生考试机构负责通知并督促提醒社会考生每日登录指定网址,按要求如实填报身体健康信息。
根据《贵州省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防疫工作方案》,所有省内考生在考前14天(6月23日)起不得离省,省外考生须在考前14天前返回报考地县级行政区域内。从考前第14天开始,所有考生每日测量体温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
河南省对于考生活动范围的限定更小:考生就读学校、各报名点要告知考生做好个人防护,不去人员密集地区,尽量不出所在市区域范围,不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接触。
部分考生须进行核酸检测,凭健康证明入考场
考试前,哪些考生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证明?澎湃新闻注意到,山东省要求,考前如有发热(体温≥37.3℃)或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旅行经历的考生,务必前往本人考试所在市定点医疗机构做核酸检测。考生入场时主动向考点说明情况,并提供考前7日内核酸检测合格证明。
江苏则要求,高于或等于37.3℃、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未愈、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旅行经历的考生,应当及时报告学校、教育考试机构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前往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考试之前,考生应当主动向考点说明情况,提供考前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河南省要求,对于考生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以及健康监测发现考生考前14天内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由考生就读学校、报名点通知考生于考前7日内做核酸检测,凭核酸检测报告领取准考证,凭核酸检测报告(阴性)才能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若无检测报告的,则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
四川省则规定,凡有过身体异常、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国内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接触史的,在发放准考证时须出示由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的“有效健康证明”。
对于“须核酸检测考生”的界定,天津市规定更为具体。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要求,6月23日至7月6日期间,考生若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病状,须立即报告报名单位,并到考区指定医院就医。未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考生,须携带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在常规考点参加考试。
此外,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或风险调整为低风险且未满14天地区的考生,应于考前14天返津,且期间不得离津,并居家开展健康监测与报告。无法提前返津的考生,须提供抵津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武汉旅居史的考生,须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不过,也有地方对所有考生进行了核酸检测。根据《江西日报》报道,从7月1日起,该省新余市将组织所有考生开展免费核酸检测,其中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余考生须检测2次。
体温高于37.3℃的考生使用“隔离考场”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6月24日曾发布《2020年高考防疫关键措施10条》,其中规定,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当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考生,启用备用隔离考场。
对此,各地在“防疫指南”中均有体现。山东、江苏、云南、河南、河北、贵州等省均规定,所有考生进入考点前必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高于37.3℃的考生,需进行体温复测。体温复测后仍高于37.3℃,经专业评估和综合研判,能继续参加考试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其中,河南省规定,原则上每3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2个。备用隔离考场应设在独立的隔离区域,从考点入口处开始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如需使用空调,则应为分体式空调。同时,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对一般考场的设置也颇为细致。比如,贵州、河南省均规定,低风险地区,考场按每场30人摆放桌椅,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中高风险地区考场内座位设置前后左右均应保持大于100厘米的间距;考场门口走道划1米间隔线,供考生排队入场时保持间隔使用。
因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综合研判后进入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批准后予以补齐。
是否使用口罩,视具体情况而定
对于是否佩戴口罩,教育部此前规定,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对此,各地要求大体一致。不过,略有差异的是,对于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山东省的规定是,“建议考生继续佩戴”。
此外,澎湃新闻注意到,河南省对于“学生是否可自配口罩”也有规定。根据《河南省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组考防疫工作指南》,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普通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前摘掉口罩放置在考生物品存放处,入场就座后可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口罩;如有佩戴需要,可向监考员申领考场使用口罩,每场考试结束后要将考场使用口罩放置在座位上,不得带出考场,考生自备口罩不得带入考场。
为保障口罩需求,河南省规定,各地要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按每生每天1支的标准为考生准备考场使用口罩,并为每个考场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
对于确诊新冠肺炎的考生,如何处理?
河南省规定,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须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逐一进行专业评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根据相关人员的身体状况和传播风险,综合研判是否可以在隔离或救治场所安排其参加考试。
此外,已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须经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依据评估建议,综合研判其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
安徽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特定考生须接受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的“专业评估”。这部分考生除了“考前身体状况异常和健康状况监测发现身体异常的,或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也包括“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已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
贵州省提出,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将根据专业评估综合研判其是否可以在隔离或救治场所参加考试。
不过,也有地方“例外”。据《河北日报》《环渤海新闻网》等媒体报道,河北省6月17日召开2020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其中提出,凡经医疗机构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考试;6月19日,银川市发布《银川市2020年普通高考工作方案》,明确凡经医疗机构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20年6月24日
北京市疫情防控应急响应“升级”,先后多家餐厅发现确诊病例。恰逢端午小长假,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新冠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大家要加强防范。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就餐,避免多人聚餐,做好自身防护。
与此同时,疾控部门也针对外出就餐的市民“度身定制”了一套健康防护方案。
就餐前
通风处是优选 排队点餐戴口罩
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馆就餐,建议消费者可以关注一下由北京烹饪协会牵头遴选的“放心餐厅”。
宜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就座,如果选择包间就餐,应注意包间的清洁消毒和通风。
提倡无接触式的扫码点餐或预约点餐。若排队点餐时,要注意佩戴口罩,并与邻近的顾客保持一米距离。
保持手部清洁,注意洗手。要用流动水、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就餐前、如厕后或手接触污物后;在等餐的时候尽可能避免触碰餐馆内的公共物品。
就餐时应遵从餐馆防控规定,服从服务人员引导,配合就餐人流控制等防控安排。
就餐时
凉菜熟食小心吃 自带餐具更卫生
就餐时桌位间距应保持在一米以上,不要和非同行者同桌或在同一包间就餐。
点菜要适量,少点油炸和高盐食品、含糖饮料。
尽量不吃生食、半生食,食用火锅、自助海鲜等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在温度、湿度较高的夏季,凉拌菜、熟肉制品、裱花蛋糕等可能会因为加工、贮存不当,导致腐败变质,因此若发现食物变质、有异味、混有异物等,要废弃不再食用。
两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时,要记得使用公筷、公勺,减少接触传播,提倡分餐制;外出就餐时如果能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就更有利于健康,尤其是对于孩子。
若有咳嗽、打喷嚏等,应远离餐桌,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的分类垃圾桶。
就餐后
扫码结账无接触 打包剩饭要加热
尽量采用无接触式结账方式,也就是扫码结账。
打包的剩饭菜要妥善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保证食品安全。
此外,建议餐馆内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在专门区域分时段错峰就餐,减少人员聚集。
- 详细资料
- 分类:游戏
- 发布于 2020年6月23日
原标题:2020年北京市中招享受照顾加分考生名单公示
北京教育考试院今天对2020年北京市中招享受照顾加分考生名单进行了公示。
据了解,今年中招录取,符合一定条件的考生最多可享20分加分优惠。与去年相比,今年在20分加分、10分加分以及优先录取人群中,均新增了符合一定条件的消防救援人员子女。
北京教育考试院明确,今年两大类人群可享20分照顾:一类为烈士子女考生;第二类为现在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和在高风险、高危害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军人的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军人的子女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
除此之外,另有三类考生可享受录取时加10分照顾,新增了现在担任灭火救援任务的总队(含)以下单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担任灭火救援任务的总队(含)以下单位(或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师以下战斗部队)工作累计满5年的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等群体。
归侨(华侨)子女考生,台湾省籍考生,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加5分给予照顾。
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如有符合多种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自行选择享受其中一种加分待遇。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初中阶段回国),在录取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但如果已经享受加分待遇,则不再优先录取。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