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老金今年上调5% 25省份出调整方案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77万亿元,预计到年底还能保持3.8万亿元以上的结余,此外还有2万多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人社部对分省确保发放的困难程度也进行了充分预判,对保发放困难省份将加大资金调剂和支持力度。

  新京报讯 人社部7月21日召开2020年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2-6月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共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5769亿元,缓缴431亿元,预计全年将为企业减费1.6万亿元。

  就业方面,卢爱红介绍,1-6月共向434.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636亿元,惠及职工1亿人,受益企业户数是去年全年3.8倍,中小微企业受益率大幅提高。同时,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1-6月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等超过254亿元。

  介绍社保工作情况时,卢爱红说,稳步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基金投资运营、基金监管等工作,截至6月底,已有26个省份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22个省份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累计到账资金9482亿元。

  目前已有25个省份出台养老金调整方案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介绍,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水平为5%。目前,已有25个省份出台了本地区具体的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方案。

  “我想明确的是,减免社保费不会影响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聂明隽说,减免政策事先经过了反复研究、缜密评估和精确测算,是以必须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为前提的。同时,人社部对分省确保发放的困难程度也进行了充分预判,对保发放困难省份将加大资金调剂和支持力度。

  “同样,减免养老保险费不会影响今年的养老金调整。”聂明隽说,今年4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下发了今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调整水平为5%。目前,已有25个省份出台了本地区具体的调整方案,其余省份正在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组织实施,争取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下限继续执行2019年标准

  聂明隽介绍,为更大力度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6月22日,三部门印发《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等问题的通知》,将2月份开始实施的政策延长到年底,大型企业减半征收政策延长到6月底,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也可延长到年底。

  除三项延长期限政策外,《通知》还明确2020年个人缴费基数下限可继续执行2019年标准、允许今年缴费有困难的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暂缓缴费、明年年底前补缴等两项新政策。

  “正常情况下每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都会根据上年度平均工资情况调整。目前按缴费基数下限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占全部缴费人员60%左右,主要是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小微企业及其职工,以及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聂明隽说,新政策会适当减轻这些单位和个人今年的缴费压力。

  市场需求延续回升态势,就业形势逐步回稳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介绍,市场需求一改疫情初期的急剧下滑,实现由负转正,并正延续回升态势。同时,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经济的企稳回升,就业形势逐步回稳。

  “上半年就业工作很不寻常。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就业工作都造成严重冲击,上半年整体就业走势前低后稳。”张莹介绍,一季度就业开局低迷,二季度随着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稳就业举措全面落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升温,就业局势逐步回稳。

  张莹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仍十分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面临更大压力。我们将密切关注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努力确保全年就业目标完成,努力确保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就业在线”上线,找工作就像网购

  人社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介绍,“就业在线”7月21日中午12点正式上线运行。

  “就业在线”是运用人社大数据,构建就业供求对接新型平台的积极探索,采用开店方式,邀请各地公共职介和市场职介机构以旗舰店的方式开展职业介绍服务。

  翟燕立介绍,具体类比淘宝来看,用户可以查询职位(查询商品)——放入收藏(放入购物车)——一次性简历投递(购物付款)——同时查询多个求职进度(查询备货和快递进度)——参加面试、确认是否入职(收取货物)——评价职介机构(评价商品和服务)。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30多家公共职介机构(包括省级平台)成功开店,社会机构中猎聘网已经入驻,全网汇聚岗位已达9万多个。下一步,“就业在线”还会新增劳务派遣对接、大型企业HR部门直营、政府与HR沟通交流等功能,成为政府、企业、求职者求职招聘、沟通交流的平台。

  (原标题:全国月收入地图出炉!你拖后腿了吗?这三大行业最赚钱)

  导读: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上半年经济数据,一连释放多重好消息。21数据新闻实验室分析上半年全国各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发现:

  沪、京、浙领跑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

  7省工薪阶层平均工资跑赢全国;

  北上深非私营单位工薪阶层月入过万。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梁宇芳、王冰、实习生王莹惠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上半年经济数据,一连释放多重好消息,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各地居民收入也稳步增长……

  同时正值毕业季,不管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高考毕业生,选就业城市还是选学校,城市的收入水平都是一个必要的参考项,本文通过分析全国各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透视全国各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一起来看看吧!

  上半年各地居民收入:沪、京、浙领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66元,均摊到每月是261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3%。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55元,均摊到每月是3609元,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2.0%;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9元,均摊到每月是1345元,增长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1.0%。

  注: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计算公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 交纳的所得税- 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记帐补贴)/家庭人口

  从各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来看:

  上半年共有10个省份人均可支配月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沿海地区为主;分别是上海(6096元)、北京(5762元)、浙江(4507元)、江苏(3688元)、天津(3678元)、广东(3462元)、福建(3165元)、辽宁(2775元)、山东(2745元)和重庆(2623元)。

  上海以人均可支配月收入6096元继续领跑,北京则以5762元紧随其后。

  第二经济大省江苏超过了直辖市天津,上升至第四。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中唯一一个人均收入水平高于全国的省份。

  据了解,2019年重庆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6.8%,超过了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福建,位居全国第八,由此可见,城镇化率高的地方,居民的收入水平总体也比较高。

  7省工薪阶层平均工资跑赢全国,这三大行业最赚钱

  各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囊括了城乡两地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而对绝大多数在各大城市打工的工薪阶层来说,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工资,他们的薪资水平如何?

  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0501元,均摊到每月是7542元,名义增长9.8%;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3604元,均摊到每月是4467,名义增长8.1%。

  据21数据新闻实验室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7日,全国有28省区市公布了2019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你的工资达到平均线了吗?

  具体来看:

  城镇非私营单位中,有7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月入7542元),依次是北京(13900元)、上海(12448元)、天津(9000元)、浙江(8305元)、广东(8241元)、江苏(8044元)、青海(7577元);

  城镇私营单位中,也有7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月入4467元),依次是北京(7105元)、上海(5352元)、广东(5210元)、江苏(4860元)、福建(4762元)、浙江(4699元)和重庆(4570元);

  行业来看,非私营单位中,平均月薪最高的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均月入过万;

  平均月薪最低的三大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居民服务业、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北上深非私营单位工薪阶层月入过万

  而从已公布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城市来看:

  城镇非私营单位中,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共有12城平均月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542元),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天津、苏州、青岛、长沙、武汉、成都、西安;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月薪均过万;

  新一线城市中的杭州只公布了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80817元,也就是月薪6735元,

  城镇私营单位中,有10城平均月薪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467元),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南京、苏州、上海、佛山、青岛、重庆、合肥。

  注: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

 

  私营法人单位主要是指:在内资法人单位中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包括按照《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

  北京时间17日消息,瑞典电信设备巨头爱立信(9.62, -0.05, -0.52%)周五重申了全年业绩预期,因财报显示疫情对其第二季度业绩影响有限。

  该公司第二季度股东应占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17.1亿瑞典克朗增至24.5亿瑞典克朗(约合2.70亿美元),远超接受FactSet调查的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6.7亿克朗。

  营收增长1.4%,至555.8亿瑞典克朗,也好于分析师预期的551.6亿克朗。

 

  爱立信表示,仍然预计2020年营收将在2300亿克朗至2400亿克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