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42.82, 0.10, 0.23%)周四在一次在线会议上告诉投资者,计划将其在电动汽车上的支出增加70亿美元,至270亿美元,到2025年推出30款电动汽车,比此前计划的多出10款,其中一些车型的价格将低于3.5万美元。

  通用全球产品开发执行副总裁道格-帕克斯(Doug Parks)表示,该公司计划将其Ultium电池组的生产成本降低60%,使电动汽车的成本到2025年接近燃油车的水平。

 

  帕克斯说:“我们不仅要参与,我们还想领导。特斯拉(499.27, 12.63,2.60%)做得不错。 他们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初创公司。我们不想放弃市场领导地位。”

  原标题:超1.7亿私家车主受惠!车检新规实施,10年内仅检2次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0日电 (张猛)今日(11月20日)起,公安部12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正式实施,其中,私家车年检新规备受关注。

  免检范围扩大、优化检验周期 超1.7亿私家车主受惠

  截至2020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65亿辆,其中汽车达到2.75亿辆,驾驶人达4.5亿人。此前,交管部门已对6年以内的非营运6座以下小微型客车实行免检,有1.9亿车主享受免检政策。

  11月20日起,公安交管部门在实行6年以内的非营运6座以下小微型客车免检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免检范围,将6年以内的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每两年需要定期检验时,机动车所有人提供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税证明后,可直接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检验标志,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此外,交管部门还进一步优化机动车检验周期。对超过6年不满10年的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检验周期由每年检验1次放宽至每两年检验1次,即私家车10年内仅需上线检测2次,分别是第6年、第8年;对10年以上的私家车,仍然按照原规定的检验周期执行,即10-15年的,每年检验一次;15年以上的,每半年检验一次。

  公安交管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国将有1.7亿多私家车主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爱车是在2014年11月1日以后注册登记的,都只需在第6年、第8年、第10年检验即可。其中,注册登记时间在2014年1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车主要注意,今年年底前就要完成第6年的上线检测了。

  民银智库宏观区域研究团队负责人应习文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交管部门扩大免检范围和调整免检周期,主要因为随着汽车质量和排放标准的提升,车辆每年年检的必要性有所下降,将小客车免检期限从6年延长到10年具备了客观条件。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7-9座小客车销量不断提升,进入普通家庭,与曾经市场上较多的营运类小客车(比如面包车)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将7-9座小客车中的这一部分纳入到免检行列,可以进一步便民利民。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新规的出发点还是为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机构的便民服务,新规推出的底气说明国产7-9座客车的发动机排放控制已经达到一个普遍较好的标准。

  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看来,如今汽车质量大幅度提高,没必要进行高频率检测。此外很多汽车都已联网,车企都可实时在线检测。

  专家:7-9座小客车需求有所增强

  新规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市场吸引力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指出,年检新规扩大免检范围、调整检测周期对7-9座客车有利好,省去了检测汽车时间。

  应习文认为,当前随着二胎政策落地,居民家庭对于7-9座小客车的需求有所增强,但年检的繁琐制约了购买欲望,此举推出后,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7-9座车辆的市场吸引力。

  张翔表示,在年检出台前,很多消费者买车时,当考虑到七座以上汽车年检问题时,不愿意去买大型车辆,如今将6年以内的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纳入免检范围,可促进7-9座汽车消费。

  免检不是不检

  检验合格标志仍需领取

  交管部门提示,6年以内的7-9座非营运小微型客车(面包车除外)免检不是不检,车主仍需要在新车注册前六年内每两年申领一次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

  检验合格标志可以到交管部门窗口申领,也可通过“交管12123”APP领取电子凭证。

  交管部门提醒,有两种情况不享受免检政策:一是车辆在实际使用中非法改装、客货混装等问题较多,由此引发的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此次暂不纳入免检范围;二是免检车辆如果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装被依法处罚的,对车辆安全性能影响较大,仍需按原规定周期检验。

  网友拍手叫好

  期待更多便民政策

  对于近年来交管部门出台的便民政策,网友纷纷留言点赞:“正准备买七座车,方便了”“惠民利企,百姓办事越来越方便了”“关乎民生、心系民意,好政策”“期待推出更多的惠民政策惠及人民”。

  同时,也有网友提出:“政策很惠民,关键看落实,看服务”。

  应习文建议,进一步扩大各类车辆业务异地办理范围,如进一步便利化二手车的异地交易、各类车辆变更手续的异地办理等。

  钟师表示,未来交管部门仍可以根据乘用车的安全和排放水平的相应提高,进一步推出更多的便民服务措施。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局二级巡视员郭强在10月份举行的公安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推出更多服务群众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政策新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记者 | 唐俊

  据北京地铁11月12日发布的《首都智慧地铁发展白皮书》,未来几年内,将有一批新技术在北京地铁应用推广。

  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副总工程师魏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北京地铁正在研究将安检与检票环节“合二为一”的新型快速安检设备,乘客可以在通过安检的同时完成刷卡扫码,无需再次过闸机,从而提高通行效率。

  目前,北京地铁工作日客流已恢复到千万人次以上,部分车站在早晚高峰时期安检排队较长。针对现行安检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北京地铁将通过研发新型智能人、物、票无感同检新技术和新设备,建立乘客一体化无感安检新模式,达到快速安检的目标。

  白皮书还提到,基于乘客信用体系的安全认证技术,未来携带小包的乘客或可无需进行安检,直接进站乘车。

  这种“信用安检”去年起在北京地铁阜成门站试点,乘客可以通过亿通行APP申请通行证。

  申请信用安检的乘客,需满足上个自然月地铁过闸次数不少于10次,并签署信用承诺书,承诺不携带各种违禁物品,配合地铁公司的随机抽查。

  地铁内定位不准、导航不灵的情况,未来也有可能改变。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北京地铁的部分车站试点,主要实现在地下封闭空间内精准定位,实现站内搜索、导航、路径规划等功能。

  截至2019年底,北京已建成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3条,运营里程698.6公里,车站405座,运营里程世界第二;2019年客运量达到39.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达1035万人次,排名世界第一,占北京公共交通总运量的55.6%。

 

  疫情后,北京地铁开启了超强超常运营模式,5号线最小行车间隔已达到1分45秒,是目前全国行车间隔最小的地铁线路。另有多条地铁最小行车间隔跑进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