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9年10月,梅琳达-盖茨就开始咨询离婚律师,称自己与比尔-盖茨的婚姻“不可挽回地破裂了”,讨论结束婚姻的具体事项,就在比尔-盖茨与声名狼藉的金融家杰弗里-爱泼斯坦的关系被媒体曝光之后。

  离婚文件显示,自2019年以来,梅琳达一直在与多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合作,以解决婚姻问题。 法庭文件显示,2019年10月,梅琳达曾致电离婚律师,此前《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她丈夫与爱泼斯坦的友谊的文章,这段友谊始于2011年,而爱泼斯坦在2008年就曾被判对未成年人实施性犯罪。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一名前雇员透露,梅琳达早在2013年就开始担心她的丈夫与爱泼斯坦的关系,6年后,爱泼斯坦再次因性贩卖未成年少女被捕。2019年8月,爱泼斯坦在纽约大都会惩教中心接受预审时自杀身亡。同年底,比尔-盖茨与爱普斯坦的关系被首次曝光。

  盖茨夫妇于5月3日提交的离婚文件显示,他们同意通过一份分居合同分割价值超过1300亿美元的资产。

  两人都聘请了明星云集(1.99, 0.00, 0.00%)的法律团队:梅琳达聘请了纽约律师罗伯特·斯蒂芬(Robert Stephan),后者曾担任伊万娜·特朗普、迈克尔·布隆伯格和亨利·克拉维斯离婚案的的代理律师;比尔则聘请了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前律师罗纳德·奥尔森(Ronald Olson)。

 

  另据知情人士称,盖茨夫妇之所以拖到最近才宣布离婚,是为了等待小女儿菲比成年,不想因此影响她的学业。“分手的决定似乎与他们最小的女儿菲比有关,她刚刚年满18岁。“这绝对是因为他们最小的孩子就要高中毕业了,而他们的想法是一起度过这段时间。”

  原标题:2.3亿人次花了1132亿!“五一”旅游大爆发,四口之家4天花2万刷屏!电影票房也创新高,这些板块要起飞?

  这个超1132亿元的“大项目”,你参与了吗?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与此同时,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晚9点半,2021年五一档总票房达16.61亿,创票房、人次、场次最高新纪录。

  根据最新数据,5月1日至3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购物人次6.54万人次,购物件数72.9万件,同比大幅增长。其中,五一假期首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42亿元,购物人次2.24万人次,购物件数23.2万件,分别同比增长209.7%、157.8%和243.2%。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近十年间A股5月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整体上涨概率较高,达到80%。有券商研究团队表示,2021年的五一假期是历史上五一同期旅行和节假日消费火爆的一次,但服务业复苏可能对居家耐用品消费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2021年或将呈现服务业大幅回暖,制造业景气度开始回落的局面。

  2.3亿人次出游

  据央视财经消息,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这意味着国内旅游业已然呈现出快速复苏的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未发生疫情通过文化和旅游系统传播事件。假期游客满意度达84.8,处于“满意”水平。

  飞猪数据显示,五一旅游井喷,飞猪机票、酒店、民宿、门票、租车预定出行人次全面刷新历史峰值。其中门票预订同比大涨超420%,酒店预订同比涨超200%,租车量同比增长超10倍,澳门预订同比涨超20倍。飞猪五一前推出的66元机票盲盒带动多城市飞机出行人次涨幅超过500%。

  值得一提的是,据央视财经,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亲子游的订单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舍得花”成为五一全家出行亲子游家庭的标签。5月5日早间,#4口之家亲子游花费约2万#话题更是冲上热搜第一 。

  此外,今年00后五一旅游预订量同比涨超570%,增速排名第一,显示年轻人正在成为国内旅游复苏的重要力量。而年轻人的更多加入,也使得今年五一与往年玩法有所不同——不仅音乐节、人文考古游成为热门选项,夜游商品预订量也同比涨超20倍,夜景观光、夜游乘船、星空露营和主题乐园夜场撒欢成为年轻人夜游主选项。

  不过,并非所有国家的旅游业都迎来了复苏的前奏。泰国酒店与体育部长通过媒体表示,第三轮新冠疫情将对泰国旅游业的复苏带来严重冲击,泰政府已将本年度预期来泰游客数减半,由原预测的650万人减至300-400万人,旅游业收入由原预测的1.2万亿泰铢下调为8500亿泰铢。

  而在日本,由于近期多地疫情反弹,哪怕是四月末到五月初的“黄金周”公共长假,也未能挽救民众的出游兴趣。以疫情最为严重的东京、大阪、京都、兵库为例,进入黄金周以来,四地区市中心客流量、较本轮紧急状态前锐减3到5成,部分大型连锁酒店入住率降至15%以下,而依托旅游景点的个体商户更是损失惨重。

  五一档票房全面刷新纪录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5月5日晚21:30:00,2021年五一档总票房达16.61亿,创五一档影史票房、人次、场次最高新纪录,人次4394.41万,场次225.66万。其中,档期票房前三影片分别为:第一名《你的婚礼》5.09亿;第二名《悬崖之上》5.02亿;第三名《秘密访客》1.90亿 。

  对比往年五一档影片上映情况,今年五一档共有12部影片上映,成为影史最拥挤的五一档期。据统计,参加五一档角逐的电影分别为4月30日5部:《你的婚礼》《悬崖之上》《冰雪大作战2》《爱情来时》《奔流到海》;5月1日7部:《秘密访客》《真·三国无双》《阳光劫匪》《扫黑·决战》《追虎擒龙》《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寻汉计》。此外,5月1日还有5部重映老片,即《最可爱的人》《钱学森》《董存瑞》《杨善洲》《离开雷锋的日子》。

  从历史成绩来看,爱情片在五一档向来更为讨巧。此次五一档票房最高的《你的婚礼》也讲述一个从校园开始的长达15年的爱情故事,该片由擅长青春爱情类影片的光线传媒(12.140, -0.87, -6.69%)操刀。

  张艺谋首度执导的谍战片《悬崖之上》则以微弱差距名列第二,该片由张译 、于和伟 、秦海璐 、朱亚文 、刘浩存等人主演,口碑上领跑五一档。

  伴随着电影院人气的恢复,实体商超人气也同步回暖,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日和2日,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7543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5.5%,较2019年同期增长6.9%。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监测则显示,假期前两天,全国各大城市重点商圈人流量明显增长,其中长沙、深圳、南京、天津等地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同时,线上消费也较为活跃。5月1日和2日,网联平台共处理网络支付交易35.24亿笔,金额2.06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16%和45.11%。”另根据饿了么发布的数据,“五一”前三天,外卖订单量同比显著提升,创近5年新高。其中,酒店和景区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2倍,与今年清明假期相比也有明显增加。

  消费已经全面复苏了?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11年以来的数据显示,5月份期间,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整体上涨概率较高,达到80%。有色金属、化工、轻工制造、医药生物、休闲服务等行业上涨概率也较高,均超过50%。

  “2021年的五一假期是历史上五一同期旅行和节假日消费火爆的一次,铁路发送旅客数量,景点人数,银联消费数据等都能印证这一点。”中金公司(44.940, -4.99, -9.99%)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表示,在疫情影响之下,民众的旅行的需求已经被压抑了一年多,本来在春节期间是要小爆发一下的,结果春节前的北方疫情反复浇灭了这一希望。在民众疫苗接种快速推进以及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的情况下,加上天气转暖,五一黄金周自然成为民众释放旅行需求的较好节日。

  但海通证券(11.190, 0.12, 1.08%)宏观经济研究团队则提到,考察经济指标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增速的高低。例如今年五一假期前两天,银联网络交易金额为7543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6.9%。但是2019年五一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日均金额同比增长高达42%。而根据中国铁路公司发布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铁路日均客流量达到1576.3万人次,相比2019年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4.1%,但是相比2019年11.5%的增速仍有一定差距。

  该团队认为,综合来看,今年“五一”假期消费绝对水平或有改善,但增长仍然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轨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人口的出行还未完全回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状态,另一方面也与服务业的疫情防控有关系。往前看,随着疫苗不断推进接种,消费或仍然延续复苏的通道,但要完全回到疫情之前的增长轨道,还需要耐心等待。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判断,服务业的复苏在全球范围内应该都是可以预见的,包括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服务业也呈现逐步复苏态势。从中国的经验来看,如果海外疫情可以在二三季度逐步受控(尤其是发达国家疫苗接种速度较快,有望在年内逐步控制住疫情,新兴市场不一定),那么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也会迎来更快的复苏,并带动服务类价格回升。

  不过,该团队同时提醒,服务业的复苏可能对居家耐用品消费会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因为服务业复苏意味着民众在家里待着的时间缩短,居家耐用品(家具、家电、电子产品、家装器具、玩具)的需求可能会逐步下降。国内家电(尤其是厨电)和电子产品需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预计当2021年服务业大幅回暖,那么制造业景气度可能开始回落(4月份PMI回落已经体现这一结构变化)。

 

  “4月以来市场持续反弹,主要来自于经济不及预期后利率下降。”中信建投(28.560, -0.05, -0.17%)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预期央行将继续保持当前的中性货币政策不变。经济活动虽然不及预期,在2021年2季度保持相对的景气,市场会继续呈现出反弹的格局。从行业比较来看,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行业在利率边际放松的情况下会持续表现;由于去年低基数的原因,2021年4月PPI将持续上行,预期能够达到8%左右的水平,不排除周期板块二次上行的可能性。

  原标题:工信部就5G应用发展征言: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40%

  每经记者 张蕊 每经编辑 陈旭

  近日,工信部就《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于2021年5月7日截止。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

  其中,在5G应用关键指标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

  在关键基础支撑能力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3年,5G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过18个,建成超过30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

  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

  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大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

  记者注意到,3月25日,工信部发布《“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千兆光网和5G用户加快发展,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到2021年底5G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5G基站超过60万个。

  事实上,目前从网络建设来看,我国5G网络覆盖和用户规模已显著提升。日前,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刘郁林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5G商用一年多来,运营企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已经初步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

  截止到2021年2月底,全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79.2万个,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已覆盖所有地级市,5G终端连接数已达2.6亿,为5G应用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刘郁林介绍,从融合应用来看,5G赋能行业效果逐步显现。各地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产业界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合力,部分重点行业5G应用模式日渐清晰,呈现出消费者市场、垂直行业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5G建设投入大产出小仍然是一个难点,5G只有真正用起来,让运营商有收入了,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付亮认为,从网络建设角度来讲,目前我国发展5G应用已经具备了一定条件,不过基础设施的覆盖还不够,网络建设应该提高投资效率,更加注重以需求来拉动建设。

  付亮表示,5G商用以来,三大运营商和相关企业包括一些客户都非常重视5G应用的展开,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在建立商业模式方面考虑得还不够。要想真正让5G动起来,还要把5G技术落实到具体的场景中去,让客户受益,才能使整个产业链回收成本。

  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

  为了加快推动5G应用,征求意见稿除了提出要突破5G应用关键环节以外,还用相当大的篇幅聚焦“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

  在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章节,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等三大行动。

  在新型信息消费升级行动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发展5G+信息消费、5G+融合媒体两个领域的应用。要推进5G与智慧家居融合,深化应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技术的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音箱、新型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9.690,0.04, 0.41%)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加快云AR/VR头显、5G+4K摄像机、5G全景VR相机等智能产品推广,拉动新型产品和新型内容消费,促进新型体验类消费发展。

  在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方面,要发展5G+工业互联网、5G+车联网、5G+智慧物流、5G+智慧港口、5G+智能采矿等9个领域的应用。

  比如在5G+工业互联网部分,征求意见稿提出,要推进5G模组与AR/VR、远程操控设备、机器视觉、AGV等工业终端的深度融合,加快利用5G改造工业内网,打造5G全连接工厂示范标杆,形成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的网络部署模式,推动“5G+工业互联网”服务于生产核心环节。

 

  而在社会民生服务普惠行动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发展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5G+智慧城市等4个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