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
- 发布于 2023年2月06日
包括iPhone 14 Pro Max在内的苹果机型的价格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由于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前景低迷,苹果在中国的第三方电商平台正在降价出售iPhone的旗舰高端机型,折扣高达10%。这反映了短期内苹果iPhone产品的供需正在发生重构,但数据显示,苹果近两年来几乎独霸了中国高端机市场80%以上份额,市场仍然看好苹果高端机型未来长期的表现。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京东电商平台,一款标注为京东自营的128G黑色iPhone 14 Pro机型售价为7199元,比苹果官网7999元的价格便宜了800元;另外,在苏宁易购官方网站上,同样一款iPhone 14 Pro入门款机型的售价为7578元,也较官方价格有所下调。而其他包括iPhone 14 Pro Max在内的苹果机型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价。
上周苹果公布了不及预期的财报,拖累了公司股价。苹果供应链企业仍在消化这一消息。截至2月6日下午开盘,舜宇光学(2382.HK)下跌超过7%,瑞声科技(2018.HK)、高伟电子(1415.HK)下跌超过4%,立讯精密(31.920, -0.86, -2.62%)(002475.SZ)下跌超过3%。
苹果稳定占据中国高端机市场80%以上份额
在谈到苹果iPhone在某些渠道的降价时,研究机构Canalys分析师朱嘉弢认为,在某些时间节点对市场上的一些现有产品进行降价也是正常的商业策略。“今年苹果在国内的表现会不错,这是基本面,主要看欧洲是否会拖累它。”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分析师普遍认为,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可能整体仍会面临下滑。根据研究机构Gartner的预测报告,2023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预计将下降4%至13.4亿部,低于2022年的14亿部;而2021年的总出货量为14.3亿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新机升级速度也在放缓。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智能手机报告,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3%至2.86亿部,创下近10年来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最大降幅。
对于iPhone Pro系列的降价,市场并不感到意外。经历了去年的供应链短缺后,苹果iPhone目前的供应状况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叠加经济低迷压制了一部分人的消费意愿,iPhone Pro高端机也逐渐走上“去库存”的道路。
朱嘉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苹果手机的备货是充足的,新品上市之初我们看到的缺货情况,主要是由于从新品发布到供应链跟上,有一个时间差,这是节奏的问题,而不是产能问题。”
根据Canalys对2022年智能手机数据的统计,苹果是唯一一家整体出货量仍然实现增长的企业,2022年,苹果出货量整体增长了1%至2.32亿部,市场占有率由2021年的17%增至2022年的19%,仅次于三星排名第二。
Canalys数据还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上,苹果、OPPO、荣耀和vivo四家厂商分别占据了18%的市场份额,其中高端机市场主要由苹果贡献份额。去年全年,苹果中国出货量为5130万部,同比增长4%。
朱嘉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如果以800美元以上为高端机区间,那么苹果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稳定在80%以上,而且2022年份额还比2021年上升了不少。”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低迷仍在持续的背景下,苹果iPhone的定价策略也备受市场关注。苹果CEO库克在上周四公布财报时的电话会议中试图透露这样的信息:人们愿意为高端机型支付更多。
苹果iPhone顶级机型5年涨价40%
过去几年来,苹果通过拉开旗舰高端机型iPhone Pro与入门款iPhone之间的技术差距,不断提升高端机型的价格,从而也使得苹果单机的平均销售价格(ASP)持续上涨。2017年,苹果顶级iPhone机型(存储容量为256 GB的iPhone X)的售价为1150美元,2022年,一款存储容量为1TB的iPhone 14Pro Max机型的售价高达1600美元,溢价近40%。
当有分析师质疑这种价格的上涨是否可持续时,库克告诉投资者:“消费者愿意花更多钱来购买他们认为最好的产品。”他暗示苹果将不遗余力地推出更多搭载新功能的豪华机型。
彭博社的科技记者Mark Gurman日前发文预测,苹果很有可能在iPhone Pro机型之上再建立一个更高端的Ultra系列,正如苹果对其高端手表的命名。他还称,这款机型有望赶上2024年的发布。
不过,这一猜测未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可。研究机构Omdia分析师李泽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目前没有听说任何关于苹果命名规则的改变,但苹果在旗舰机型上的涨价是有可能发生的。”
李泽刚认为,苹果目前独霸了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并有可能继续推高价格。一方面是在华为失去高端机市场后,苹果在国内的高端机的市场份额正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是目前全球市场排名第一的三星的竞争力看起来也在下降。
一位从其他知名手机切换为苹果手机的用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为何更换了品牌:“最近买了一款某品牌的新机后,发现速度有点慢,而且反映类似问题的不止我一个人。新机反应慢的问题无法解决,无奈之下只能换了一部苹果手机。”
另一位每一款苹果手机都更新迭代的“极客”用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苹果代表的就是智能手机的顶尖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永远会有一部分人追随苹果的技术,不管多贵,最高端产品的受众始终会存在,这就像奢侈品一样。”
但苹果要说服普通消费者花更多钱升级一部iPhone,仍然需要给他们充分的升级理由,例如拥有一个功能更强大相机、速度更快的芯片以及更大的显示屏,以及更多面向未来的功能,例如可以完全放弃充电端口。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TMT行业中心负责人李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苹果在高端机领域的需求仍然会继续维持,并且三星等几家安卓厂商这两年也会加强在高端机方面的推广。”
李冰认为,近期内可能很难看到苹果iPhone会引入颠覆性的技术,但是可能会在续航、屏幕以及AI功能等方面进行改良。他同时称,苹果在中国几乎霸占了高端机市场,但三星等厂商在海外仍然有扩张高端机市场份额的机会。
苹果是否会跟随三星等厂商推出折叠手机,这是市场关注的另一个热点话题。但分析师普遍预计,苹果可能不会在短期内推出折叠手机,这是因为用户对于折叠手机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而技术方面也仍不十分成熟。目前三星一款最昂贵的可折叠手机Z Fold4的售价高达2160美元。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
- 发布于 2023年2月03日
由于iPhone和Mac销售下滑,苹果第一财季营收同比下降5%,这是自2019年3月以来首次营收同比下降,更是2016年9月以来最大季度降幅。
2月3日,苹果披露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期内营收为1172亿美元,同比下降5%,这创下了自2016年9月以来最大的季度营收降幅,华尔街预期为1214亿美元;净利润为299.9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46.30亿美元相比下降13%,每股收益1.88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94美元。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上季度业绩受到了三个因素影响,强势美元、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的生产问题以及整体宏观经济环境。
分产品来看,iPhone和Mac收入出现下滑,未达预期。其中,iPhone收入为657.8亿美元,同比下降8.17%,分析师此前预期为678亿美元;Mac收入为77.4亿美元,同比下降28.66%,分析师预期为94亿美元;其他产品收入为134.8亿美元,同比下降8.3%。
苹果的iPad保持增长,收入为94.0亿美元,同比增长29.66%,这块业务超出之前预期。此外,苹果服务收入207.7亿美元,同比增长6.4%。苹果本季度的毛利率为42.96%。
分区域看,本财季苹果在所有区域市场都出现了营收同比下滑,其中大中华区市场营收23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58亿美元,下降了7%。
不过,从整体来看,iPhone在这一季度表现好于其他品牌。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四季度下降15%。iPhone的市场份额为23.7%,在本季度的所有制造商中名列前茅。
苹果没有提供当前财季(截至3月底)提供业绩指引,自2020年疫情以来,苹果就一直没提供业绩指引,分析师预计,苹果第二财季的销售额将达到980亿美元左右。
苹果首席财务官卢卡·马埃斯特里(Luca Maestri)表示,截至3月季度第二财季收入与12月季度的同比趋势相似。马埃斯特里表示,服务业务预计将增长,但Mac和iPad的销售额预计将同比下降两位数。苹果补充道,与12月份相比,3月份的iPhone销量将减少。
CNBC报道称,苹果公司上季度的表现令人震惊,其近七年来首次盈利低于普遍预期。《华尔街日报》称,这是苹果近四年来,季度营收首次同比下降。
过去三年因全球疫情,居家办公和学生在线上课曾拉动苹果设备销量上涨,但如今全球经济逆风给苹果带来了挑战。
库克告诉CNBC,部分原因是美元走强,如果控制住800个基点的外汇逆风,苹果在大多数市场都会增长。
库克解释,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在本财季的供应大幅减少,这意味着向客户销售的产品更少。苹果在中国的iPhone装配厂受到了疫情影响,苹果公司在11月份就此事向投资者发出了警告。
库克说:“我们在11月6日发布了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并持续到了12月的大部分时间。”不过,库克表示,现在的产量已恢复到苹果满意的水平。
库克还透露,苹果将很快在印度开设第一批零售门店。印度由于人口众多,其手机市场也吸引了全球手机厂商,苹果一直试图扩大在印度的销量,公开信息显示,苹果已经将部分iPhone放在印度制造。
去年第四季度也是整体消费电子的寒冬,各个品牌季度销量都出现了大幅下滑。据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18.3%,至略高于3亿部。2022年全年出货量下降了11.3%,是10年来的最低水平。
库克表示,充满挑战的宏观经济环境损害了iPhone的销量、Mac的销量以及苹果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销量。iPhone和Mac的销量同比下降。苹果的其他产品类别,包括AirPods等耳机和Apple Watch等可穿戴设备,下滑超过8%。
苹果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亮点。比如,苹果拥有20亿台活跃设备,包括iPhone、Mac、Apple Watch和其他产品。这比去年1月公布的18亿个活跃设备有所增加。库克表示,安装量的增加是因为人们从安卓系统转向iPhone,并首次购买了苹果手表。
基于苹果庞大的活跃用户,苹果的服务业务稳定增长。期内,苹果公司的服务业务增长了6%,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
苹果管理层表示,云服务、包括Apple Pay和Apple Card在内的支付以及音乐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克补充说,苹果员工正在测试一项“现买现付”功能,该功能将成为服务的一部分。
自去年底以来,包括微软和Meta在内的多家美国科技公司开始裁员,以削减开支成本。库克表示,苹果正在削减成本,招聘速度更慢。与许多竞争对手的科技公司不同,苹果并没有宣布裁员。“我们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很艰难。因此我们正在削减成本。我们正在削减招聘,我们对招聘的人员非常谨慎和慎重。”
截至2日美股收盘,苹果涨3.71%,报收150.82美元,盘后跌近4%。
- 详细资料
- 分类:商业
- 发布于 2023年1月28日
今年春节假期,从白雪皑皑的北国滑雪度假村,到温暖湿润的南方滨海休闲地,熙熙攘攘的游客穿梭于各大景区,期盼已久的旅游市场复苏景象如约而至。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10739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73.5%。
在各大在线旅游平台上,旅游产品销售火热。携程旅行网春节期间国内外旅游订单迎来3年来的高峰,订单整体较去年春节增长4倍。
“探亲访友、旅游过年、民俗体验、避寒和冰雪等出游需求在春节假期集中释放,出游规模、消费结构、服务质量和市场主体获得感等指标持续向好,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稳增、持续回暖的市场基础。”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过去3年,由本地游和周边游占主导的春节度假趋势在今年发生改变,长线游实现快速复苏。飞猪旅行网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境内长线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0%;平台上交通出行数据也反映了这一变化,国内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0%,火车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近80%。
“假期,游客平均出游距离206.9公里,同比增长57.0%,恢复到正常年份的76%;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外游客占比29.3%,外市游客占比36.9%。”戴斌表示,数据表明,中远程市场开始领跑假日旅游经济,加上返乡探亲旅游者的本地休闲消费,促进了春节假期旅游收入增幅高于出游人次增幅7个百分点,有力推动了春节假期旅游市场全面回升。
不仅出游半径增加,游客的旅游时长、在目的地待的时间也更长了。去哪儿旅行网上,国内酒店连住3天以上的预订创历史新高,平均入住时长同比增长3.6小时。途家民宿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大理、重庆、成都、厦门、丽江等地民宿预订火热,平台上民宿平均入住天数为2.3天,达到新冠疫情以来峰值。“周边游热度仍在,跨省游迅速复苏,大众旅游的信心已经恢复。”途家民宿副总裁胡阳说。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4%、30.6%,分别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73.4%、79.9%。民宿行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游客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
“春节旅游的热度折射出旅游消费信心和消费潜能将加速释放,今年旅游市场将会出现可观的复苏。”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认为,随着未来国际航班逐渐增加,海内外出行便利度将进一步提高,预计今年“五一”假期能看到市场的明显变化。
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增强了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信心,而春节期间各地相继出台的景区门票减免或打折、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惠民政策措施,直接助推了文旅消费回暖。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免费开放A级旅游景区1281家,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9%,其中62家5A级旅游景区实行免票。
“旅游消费的活跃还极大拓展了旅游演艺的市场空间,扩大了公共文化和文化消费的受众基础。”戴斌表示。春节期间,各地举办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受到游客欢迎。到博物馆里过有文化味的春节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春节期间,北京、上海、广东、湖北等19个省份900余家博物馆策划推出展览和活动2200余个,其中围绕兔年生肖主题推出系列展览和活动300余个,让公众更好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