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会在今年三四月份发布的小米9,就这么突然官宣了:本月20日,也就是下周三,内部代号“战斗天使”的新年首款旗舰机小米9将正式发布。

  根据目前汇总的曝光消息显示,可以推测小米9很可能会配置后置三摄解决方案,屏幕部分则很有可能会采用刘海屏或者水滴屏的解决方案,因为雷军此前曾公开表态对打孔屏没好感。至于核心配置,骁龙855处理器自然是没商量的。

  关于小米9的一些其他特性,我们可以从过往小米高层的微博中推测出端倪:有线&无线快充、屏幕指纹识别甚至是广域屏幕指纹识别,都有可能出现在这台新机中。

  外媒GSMArena此前已经提前公布了小米9的详细参数规格表,当然不能保证100%正确,不过相信也不会相差太多,包括骁龙855处理器+6/8GB RAM+128/256GB ROM。

  再加上林斌年前曾在社交平台上单独就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后壳成本问题进行讨论,不排除小米9届时也将会跟小米8一样推出一款特别的透明探索版,只是不知道小米9透明探索版又将搭载那些黑科技。

  事实上本月初小米公司产品总监王腾Thomas就放出过一张小米新机的谍照,从背板摄像头的排列看来,应该是竖排三摄无误,这也与小米9的一些传闻相符,这台手机很有可能就是下周即将发布的小米9。

 

  过完春节,当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在北京时间21日凌晨的三星S10发布会以及后续25日的MWC2019上,小米冷不丁来个官宣发布小米9成功截胡,看来今年上半年的旗舰机大战就将在下周提前开打了。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温梦华 每经编辑 李净翰

  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21时,选择在春节档上映的8部国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流浪地球》、《神探蒲松龄》、《廉政风云》、《小猪佩奇过大年》、《熊出没·原始时代》的总票房已达57.82亿元(含服务费)。

  其中,据电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消息,截至2月10日21时28分,该电影的票房累计突破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档票房的成绩的确是通过票价上涨实现。Wind数据显示,受票补逐渐取消影响,今年的平均票价上涨至45.2元,去年同期为39.1元,即平均每张票上涨6.1元,涨幅15.6%。

  “涨价是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春节前几个月影院萧条生存艰难,参照往年春节档一票难求的情况,影院纷纷提价。”多位影管公司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比平时高出40元、50元这种涨法太过了,当然不合理,但涨价5元~15元是正常的。”

  从2月5日,即大年初一后,观影人次大幅下滑,日票房增长乏力,“高”票价吓退了观众?“其实影片质量达不到预期才是引发观众吐槽票价,进而降低春节观影频次的根本原因。付米其林的钱却吃的是大排档,引发观众心理不平衡。”上述影管公司人士认为。

  票价高昂引发吐槽

  “一张电影票六十,过年看电影都快看不起了”“请亲戚朋友看电影花了差不多1000元”……

  平时大家习惯了20~30元左右价位看电影,春节期间票价涨至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记者了解到,一张《飞驰人生》2D电影票,在国内某四线小县城的票价竟达73元。

  记者统计发现,春节期间,单日票房在全国排名居前的影城,是涨价的重点区域。如太原万达影城龙湖店,2月2日(大年二十八)的平均票价为41.7元,2月9日(大年初五)的平均票价为77.5元,上浮近36元,涨幅86%;石家庄UME影城1月27日的平均票价为33.2元,2月5日(大年初一)的平均票价61元,高出28元,涨幅84%;安丘齐纳国际影城春节前两天的平均票价为34元,2月6日(大年初二)的平均票价约60元,提价25元,涨幅74%。

  高票价带来的结果是今年观影人数明显下降:大年初一的整体观影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近80万。猫眼票房数据显示,虽然今年大年初一的单日电影票房达14.37亿(2月7日数据)创新纪录,但在观影人次上,当日的总观影人次为3185万人次,不如去年的3263万人次。

  同时,整体上座率和场均人次较去年也出现明显下滑:今年大年初一整体上座率为55.5%,场均人次为58.5,去年的这两个数据分别为67.12%和71.67;大年初二的观影人次为2178万,去年的为2577万。

  截至2月10日21时,总票房排名第一的《流浪地球》的上座率为39.9%,场均人次58,远低于去年同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等影片。

  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春节档开始前,财通证券就预测今年春节档票房会高于去年,但不会持续高增长,因为银幕数增长空间已遭遇天花板,在6万块银幕的存量市场中即便是春节档也难长期保持高增长。

  财通证券认为,含服务费的平均票价代表了消费者为每张电影票消费的金额,2018年,全国平均票价(含服务费)提升1.0元至35.5元/张,延续2017年平均票价增长趋势,全国平均票价普遍提升也是2018年票房增长的重要原因。

  “平时电影市场的确比较淡,而且影院的成本、经营压力比较大,租金等各项经营成本都在涨,春节期间人工费也在上涨,所以影院盼着春节档能够涨点价,希望收入能够多一点,就像春节期间,蔬菜会比平常贵,出去旅游会比平常贵,影院涨价也是一种旺季的市场调节。”成都某影城经理对记者说。

  涨价对观众的冲击变得更直接。“今年涨得有点太多了。往年第三方的补贴多,大家能够买到很便宜的电影票,但今年补贴减少了,加上有些地方涨价速度过快,忽略了影片本身的一些情况,引发观众吐槽。”该影城经理称。

  “电影票价40元,我认为是一个合理区间,不算高,允许经济发展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物价上涨,也允许电影票合理涨价,这有利于产业再发展、再投入。”资深电影发行人吴鹤沪说,“关键是影片内容好不好、影院硬件和服务怎么样,如果内容好、影院好,即使价格高消费者也觉得划算,如果内容不好或影院设备差,涨价观众肯定觉得不值得。”

  《流浪地球》完成逆袭

  既然票价贵了,观众在购票时会更加在意电影口碑。在此背景下,《流浪地球》逆袭《疯狂的外星人》成为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以观影人群相对小众的科幻题材战胜喜剧,《流浪地球》能取得这一成绩殊为不易。

  据媒体报道,导演郭帆2015年从中影手上接下《流浪地球》,找来朋友龚格尔做制片,俩人垫了上百万元,写了上百万字的剧本,终于等来项目立项。

  电影开拍以后,郭帆平均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几天不睡觉也是常事,这不光是因为焦虑,也因为事情实在太多,“物理时间不允许”。

  比如有个镜头,修改了251稿,郭帆简单算了算,哪怕修改一次要三分钟,修改完也要12小时。而《流浪地球》的素材里,单单特效镜头就有四千多个,几乎每一个镜头都需要反复打磨。

  这部电影还因为资金问题差点“胎死腹中”,所幸这个时候吴京出现了。在一次对外宣传中,吴京表示,自己不仅在影片中客串了31天,还追加了投资。

  为节约拍摄成本,导演郭帆在微博爆料称,《流浪地球》里的太空舱和衣服,有部分是向《疯狂的外星人》借的。

  此前还有人爆料称,万达撤资这部电影改投《情圣2》,不过,万达影业相关人员随后回应称消息不实:“这两个项目离得好远,怎么可能混在一起?”“应该大家都接触过,但是肯定没有‘撤资’这一说。”

  但万达确实与《流浪地球》擦身而过。2月10日,有网友发现万达集团官方网站仍保留着发布于2017年6月1日,署名吕游的一篇文章,文章题目为《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青岛影视产业园开机》。

  该文章写道:“5月26日,中国科幻巨作《流浪地球》在青岛影视产业园开机。该片由万达影视、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文化出品,改编自以《三体》蜚声文坛的著名作家刘慈欣的同名作品,由导演郭帆执导。”

  而在正式上映的《流浪地球》的出品方中,已经没有万达影视的身影。

  现在,《流浪地球》的票房会让吴京以及投资了该影片的电影公司很欣慰。

  不过,2月10日晚间,文投控股公告,公司投资于电影《流浪地球》影片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北京文化也参与了《流浪地球》的投资和发行。这家公司近年连续投资《战狼2》《我不是药神》等爆款影片。

  而就该影片的内容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其原著作者、电影监制刘慈欣在个人微博上表示:“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

  国外也对这部电影评价颇高,《纽约时报》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制作的新时代,与太空探索的新时代,都开始了。

  不过,就在《流浪地球》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下面这个消息让人略感不快: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有卖家在某二手平台叫卖盗版《流浪地球》,声称是完整版高清资源,售价低至1元,更有甚者将正热映的多部贺岁片打包出售,售价不过2元。

  “最大的不同是以前的盗版都是枪版,并不清晰。但这次的几部都已有了高清资源。”一位从事多年发行工作的业内人士表示,这样大规模的盗版,背后应该是有专业团队在操作。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及制片人龚格尔也在近日发布微博,呼吁网友举报盗版。

 

  2月10日中午,国家版权局发微博称:“经过多部门和权利人的联合行动,春节档院线电影的盗版传播已经得到一定遏制,对严重的侵权盗版分子将移交公安部门采取刑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

  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

    报告称,大数据房价指数(BHPI)监测显示,2018年12月,142个样本城市房价平均环比下跌0.68%,环比跌幅比上月收窄0.08个百分点。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为105个,比上月减少2个,占样本数的74%。环比上涨城市37个,占样本数的26%。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趋于悲观,使得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强;房地产调控政策保持了延续性与稳定性,部分开发商及住房投资者关于房地产调控转向的预判一再落空,开始逐步降价售房;货币化棚改政策的调整,对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热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报告认为,在城市化大背景下,住房供求矛盾长期存在,“房住不炒”仍是新形势下住房政策的前提。从防范风险角度看,高杠杆房地产投资投机导致的债务危机,是房地产市场风险的根源。要避免因短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整而放弃对住房投资投机的管控,甚至出台剌激或鼓励购房政策。

    报告强调,限购、限贷等行之有效的住房投资投机需求管控政策,仍应保持相对稳定。对住房存量与人口的大数据监测分析显示住房总量不足仍然是大城市住房市场的主要矛盾,住房需求管控政策没有整体退出条件。但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对政策进行微调,使得房地产政策体系更为科学合理。

 

    另外,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类信贷资金流向的管控,避免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