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小

  

微信

 

  网易科技讯4月4日消息,据VentureBeat报道,谷歌今天发布了下一代安卓操作系统的第二个测试版本Android Q Beta 2,它包括多任务处理功能Bubbles、可折叠模拟器以及可缩放麦克风等。

  开发者可以通过developer.android.com/preview下载这个版本的预览版,用来测试自己的应用程序。预览版包括更新的SDK,带有Pixel、Pixel XL、Pixel 2、Pixel 2 XL、Pixel 3、Pixel 3 XL和官方安卓模拟器的系统图像。如果开发者已经注册了测试版,并且在其Pixel设备上收到了第一个测试版本Android Q Beta 1,他们将自动获得第二个测试版本的更新。

  谷歌在3月份发布了Android Q Beta 1,其推出速度比之前的安卓系统测试版本快得多,开发人员只间隔了三周即可预览第二个测试版本,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为了帮助谷歌改进测试系统,开发者可以提交反馈、文件平台问题、应用程序兼容性问题以及第三方SDK问题。

  Android Q Beta 1带来了更多的隐私和安全特性、可折叠性增强、新的连接API、新媒体编解码器和摄像头功能、NNAPI扩展、Vulkan 1.1支持以及更快的应用启动速度。第二个版本是在这些引发关注的特性基础上构建的。

  Android Q Beta 2主打功能

  在Android Q Beta 2中,谷歌为新安装的应用程序启用了范围存储(Scoped Storage)功能,这让用户对共享文件的访问有了更多控制。这里的想法是让开发人员确切地看到改进会产生哪些影响。范围存储允许应用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它们的私有沙箱,但是需要新的权限来访问照片、视频和音频的共享集合(关键用例开发人员指南)。要进行测试,开发人员必须使用adb指令启用范围存储。如果应用程序有范围存储不支持的用例,谷歌会通知你。

  Android Q Beta 2还支持Bubbles,这是一种让用户可以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并重新使用应用的“新方式”。如果你曾经在安卓上使用过Facebook Messenger,你可能对此能更加了解。谷歌现在希望在Android Q平台上直接构建这一功能,“同时帮助保持交互一致,保护用户隐私,减少开发时间,并推动创新。”

  谷歌表示,Bubbles可以帮助用户对信息进行优先排序,在另一个应用程序内部采取行动,同时保持继续使用当前应用,并在各类设备转换时继续维持应用的功能。这对于消息传递、正在进行的任务以及诸如到达时间或接打电话之类的更新非常有用,并且可以提供对注释、翻译或任务的快速访问。Bubbles构建在安卓通知系统之上,你可以调用setBubbleMetadata(样例实现)通过带有BubbleMetadata的通知发送泡泡。

  Beta 2还允许开发人员通过Android Q增强平台支持为可折叠设备构建全新的可折叠设备模拟器,并通过发行渠道在Android Studio 3.5中作为安卓虚拟设备体验。要为你的应用设置运行时环境,请在Android Studio中将可折叠模拟器配置为虚拟设备(AVD)。可折叠AVD是个参考设备,允许你使用标准硬件配置、行为和状态进行测试,并将由谷歌的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使用。

  为了确保兼容性,AVD符合CTS/GTS要求,并符合CDD模型。它支持运行时配置更改、多恢复和新的resizeableActivity行为。你可以使用Android Studio 3.5的发行版创建一个可折叠的虚拟设备,它支持两种硬件配置,分别是7.3英寸(4.6英寸折叠)和8英寸(6.6英寸折叠)。在每个配置中,模拟器都提供屏幕上的控件来触发折叠/展开、更改方向和快速操作。

  Beta 1显著改进了安卓的共享列表,Beta 2现在允许你提供共享内容的预览,方法是在标题的Intent中提供EXTRA_TITLE字段,或者为缩略图设置Intent的ClipData。谷歌已经更新了相应的示例应用程序来帮助用户。

  接下来,Beta 2通过新的MicrophoneDirection API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对音频捕获的更多控制。在录制音频或控制可缩放麦克风时,用户可以使用API指定麦克风的首选方向,让你的应用程序使用setMicrophoneFieldDimension(float)选择录制字段维度。

  最后,Android Q Beta 1引入了某些限制,作为谷歌将应用程序转向只使用公共API努力的一部分。Beta 2对这些列表进行了小幅度更新,以最小化对应用程序的影响。在限制访问之前,谷歌承诺“针对有效用例”提供公共替代API。因此,如果你当前在Android 9 Pie中使用的接口现在受到限制,那么你可以申请新的公共API。

  Android Q Beta 2测试计划

  谷歌推出Android Q第二个测试版本的目标与第一个版本相同,都是让早期采用者和开发人员提前体验,以便在5月7日到9日之间举行的2019年I/O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更多细节之前,让他们探索新的特性和应用API、测试兼容性,并提供反馈。

  去年,谷歌推出了5个开发者预览版(4个测试版)。今年,谷歌计划总共推出6个测试版。预览时间表如下:

  3月份推出Android Q Beta 1(第一版,测试版),4月份推出Beta 2(增量更新,测试版),5月份推出Beta 3(增量更新,测试版),6月份推出Beta 4(发布最终API和正式的SDK,测试版),Beta 5(测试候选版本)和Beta 6(最终测试候选版本)具体发布日期未定。到第三季度,谷歌最终会发布AOSP和生态系统。

 

  谷歌要求开发者让他们的应用程序与Android Q兼容,这样他们的用户在升级时就可以进行无缝过渡。首先,他们需要将当前的应用程序从Google Play下载安装到运行Beta 2的设备或模拟器上,处理用户流,并确保它处理Android Q的行为更改。如果发现问题,开发者可在当前的应用程序中修复它们。完成后,他们即将应用程序的targetSdkVersion更新为“Q”。

  作者:周小白

  

微信

 

  4月1日消息,据悉,在“一键报警”、“紧急联系人”、“行程分享”等功能后,首汽约车在司乘安全保障上再度加码,于近日正式上线了“行程录音”功能。

  根据官方介绍,乘客在使用首汽约车相关服务前需在App内进行录音授权。乘客授权后,每次行程进行中车主端将会开启录音,不会使用乘客的手机流量;该录音供产生纠纷时协助调查取证,以录音为依据,明确责任方。

  对乘客普遍比较关注的录音保密问题,首汽约车会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通过加密保护技术和严格的录音采集以及调取规范,对录音信息进行加密保存,保护乘客和驾驶员的隐私。如无特殊情况将于7天后自动删除,有纠纷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延长。

  目前,行程录音功能适用于即时用车、预约用车、接送机、周边游、无障碍、豪华车、多日接送、日租/半日租、粤澳通、深港通等,出租车、巴士暂不支持。

 

  首汽约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车内上线行程录音功能,可以对每个行程进行全程录音,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进一步保护乘客安全,方便平台对车内纠纷进行取证和判责,解决司乘纠纷的误判问题。一旦发生纠纷投诉,平台可以第一时间调取录音,作为处理的重要依据。为了保护乘客和驾驶员的隐私,录音资料都是直接加密后上传到服务器的,驾驶员和乘客都不能自行下载、调取或播放录音。”

  作者:谢涛

  

微信

 

  无人商店从2017年开始越来越受到零售行业的广泛关注。改善购物体验、提升效率、降低门店运营成本,其带来的各种优势,正成为零售行业目前最受关注的新方向。而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亚马逊,还是紧随其后的阿里、京东等国内巨头,都对无人零售寄于厚望。

  联想来酷无人店

  去年10月底,联想宣布自己的首家AI无人店——联想来酷无人店正式开业,强势入局无人零售。作为联想智慧零售布局的重要一环,来酷无人店集合了多种业内前沿技术,并进行了用户体验、门店运营等进一步的优化,成为更易于部署落地、效率更优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近日,笔者采访了联想研究院高级总监、主任研究员王哲鹏,并在他的带领下参观体验了联想来酷无人店,对联想的无人零售方案与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切设计都是为了“便利”

  联想来酷无人店给人的最大感觉是便利,新用户只需“刷脸”注册并开通免密支付,即可全程靠“刷脸”完成购物。直白来讲,整个流程包括:刷脸进门——选择商品——进入结算间支付——出门,整个过程非常迅速,如果只买一件商品,短短1分钟就可以完成支付。而没有选购商品的用户,也可以通过无购物通道走出商店。

  店内环境

  据介绍,联想来酷无人店使用了联想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识别准确率超过99.5%,可在0.2秒内快速识别人脸,使用户能够快速通过闸机,进店购物。

  比较特别的是,联想来酷无人店会对每一个商品都增贴一个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结算设备可以通过射频信号快速自动识别商品信息。即使是多件重叠的商品,也可以实现快速准确识别。而且目前来讲,RFID标签是一种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商品识别操作更加简单,更易于无人店的落地。

  联想来酷无人店:无感支付智能结算间

  最后,加上支付宝、微信等多种支付方式的聚合,联想来酷无人店可以为用户提供即拿即走,无感支付的便利购物体验。

  “我觉得无人店的便利是首要的。”王哲鹏表示,“现在我们统计到的平均结账时间是7秒(顾客掏手机扫码支付时间计算在内),这对于零售来说是非常快的。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的话,用户只需找到想要的东西,拿着商品就可以直接出门,整个过程完全不需要手机,完全是无感支付的体验。”

  覆盖全端的“智慧零售”理念

  在门店运营管理方面,联想来酷无人店拥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店内系统及云端服务,可进行商店内顾客管理、商品管理和多店连锁管理等。通过可视化的、易于辨别的界面,管理人员可以非常方便地提高门店运营效率。特别是灵活的人脸检测和跟踪技术,为不同场景定制不同规则,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更好地了解用户对商品的关注,有效进行个性化推荐。

  联想研究院高级总监、主任研究员王哲鹏

  王哲鹏介绍道:“后台管理系统能够可以帮助店主调整商品品类,甚至如何设计促销。这也是联想来酷无人店相对其他无人店的一个优势。我们的无人店是可以进行精准营销的,这是无人店运营的智慧体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结算商品识别方面,除了RFID标签外,联想研究院还开发了另外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物体识别解决方案。用户只需将选购的数件商品堆放在一个智能结算台上,结算台即可调取事先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机器视觉识别获取商品的信息。这一结算方案如今已在一家商业银行得以应用,未来会应用到更多的无人和有人零售商店。

  写在最后

 

  无人店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传统消费场景带来的一次变革,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业界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可能出现更多样的技术解决方案。但是,正如王哲鹏先生所说,无人店的第一目标是提供便利。这种便利并不局限于面向消费者的购物流程,也要体现在门店部署、运营及管理的各个方面。技术最终应服务于方案,单纯进行“炫技”式的开发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