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018年英国全职员工平均每周工作42小时,在欧盟国家中位居第一,比欧盟平均工作时间多出近两个小时,相当于每年多工作两周半。

  英国工会联合会(TUC)的这份研究报告称,英国的“长时间文化”并没有对生产力产生积极影响,指出在与英国类似的经济体中,员工每小时的生产率要高得多。

  例如,德国的全职员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比英国人少1.8小时,但生产率比英国高14.6%。丹麦是欧盟工作时间最短的国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比英国少4个多小时,而生产率比英国高出23.5%。

  研究显示,过去10年英国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仅减少了18分钟,根本无法缩小与欧盟其他国家的差距。即便欧盟平均水平保持不变,按目前的进展速度,英国工人也需要63年时间才能获得与欧洲工人相同的空闲时间。

 

  TUC总干事Frances O’Grady表示:“英国的长时间文化没什么值得骄傲的。这是在剥夺工人们与他们所爱的人在一起的体面的家庭生活和时间。过度劳累、压力和疲劳已成为新常态。”

网易科技讯4月15日消息,研究人员已经创造了世界上第一颗3D打印心脏,它不仅具有细胞和血管而且未来能够植入到人体内。这颗3D打印心脏来自以色列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它的问世有可能成为心脏病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

研究人员需要从患者体内提取了细胞,然后用这些细胞来创造心脏,这样就会使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研究的首席作者,特拉维夫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院的Tal Dvir教授称:“这是世界上首次有人成功通过工程学设计,打造出具有细胞、血管、心室的完整心脏。”

在英国,心血管疾病占到人们死亡原因的26%,而且等待心脏手术的患者也特别多。这一医学突破将能够减少患者们的手术等待时间,而且能够拯救全世界数百万条生命,因为患者们不再需要等待心脏捐赠者的出现。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从患者身上采集了脂肪组织,并且将其中的细胞和非细胞物质分离开来。分离出的细胞随后与特制的打印材料混合到一起打印出适合患者的心脏组织。Dvir博士称:“这种心脏是由人类细胞和为患者特制的生物学材料打造而成的。在打印过程中,这些生物学材料充当的是一种生物墨水,这些由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材料能够用于3D打印复杂的组织模型。”

他补充道:“过去曾经有人成功3D打印过心脏结构,但是并未打印出细胞或者血管。现阶段,我们3D打印的心脏大约只有兔子心脏那般大小。但是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这种方法在未来工程设计个性化组织和器官替换方面的潜力。工程设计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对于消除移植排斥的风险是非常关键的,排斥反应会危及心脏移植手术的治疗。理想情况下,这种生物材料应具有与患者自身组织在生物化学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

研究人员们认为,这种3D打印的心脏能够在十年内问世。Dvir博士称:“我们必须进一步对打印心脏技术进行探索。细胞需要形成一种泵送能力,它们现在可以收缩,但我们需要它们一起协同合作。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成功并且证明我们的方法有效、实用。或许10年后,世界上那些最先进的医院将会配备器官打印机,就像例行公事一样完成打印过程。”

  作者:许婧

  

微信

 

  4月14日消息,蚂蚁金服宣布,将于4月17日在北京发布新一代刷脸支付产品,在技术和商家激励政策上全新升级,也将给新零售带来新的服务升级。

  早在2018年12月13日的支付宝开放日上,蚂蚁金服就在上海站发布了“蜻蜓”刷脸支付。产品分为“大蜻蜓”、“小蜻蜓”两种,并表示说:“大蜻蜓”更多用于无人商店,而“小蜻蜓”则较为常见,出现在商城、医院、连锁便利店、餐厅等等场景的收银台等等。而对于支付宝用户来说,使用刷脸支付只需要先在手机上的支付宝app开启刷脸支付功能,完成人脸信息采纳后,就可以开启支付宝到店刷脸付。

 

  二维码支付从出现到普及历时大约四年时间,支付宝刷脸支付产品在2018年底推出,至今不足半年时间。此前马云在发布会上也明确说到:“刷脸支付是移动支付的趋势,它的到来使整个零售行业更加方便、快捷为顾客服务,支付宝会进行大力推广,不久的将来必定取代二维码,就像二维码取代现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