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吉龙

  伦敦时间5月1日,全球第六大连锁酒店OYO宣布从德国媒体和技术公司Axel Springer手中收购位于阿姆斯特丹的民宿品牌Leisure集团,收购价格为3.695亿欧元(合4.15亿美元)。

  Leisure旗下拥有Belvilla,DanCenter和Danland品牌,在欧洲13个国家300个城市提供超过3万个自主管理的租赁物业,另外Leisure旗下的物业管理服务品牌Traum-Ferienwohnungen在全球50个国家管理超过85000套物业,客房数量超过30万间。

  收购之后Leisure 首席执行官Tobias Wann将加入OYO领导小组,担任OYO Global度假公司首席执行官。

  在财务方面,2018年,Leisure 集团实现利润超过2400万欧元。

  在收购的背后,OYO看重的是Leisure的行业地位以及民宿市场的市场机会,OYO称收购Leisure基于三个理由:

  第一,在全球范围内民宿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美元,欧洲是最大的市场占30-40%的市场份额。

  第二,Leisure 集团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在度假租赁方面采用OYO全栈式商业模式(Full stack model)管理的公司之一,在收入管理、业主参与和物业服务方面有深厚的数据驱动能力。

  第三,Leisure 集团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在度假租赁有丰富的经验。

  OYO的全球首席战略官Maninder Gulati认为,仅看欧洲市场,大众对于民宿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民宿的预订量也会越来越大。而且在这个市场中,大部分都是分散和独立的小玩家,leisure是最大的玩家之一,每年有超过118个国家的280万人通过该品牌预定民宿。

  他表示,在双方合作之后,对于Leisure 来说基于其民宿方面的经验,借助于OYO的全套方法,打造全球最大的度假租赁业务,而OYO也将在迅速打开民宿市场。

  OYO创始人兼集团首席执行官Ritesh Agarwal表示,对OYO而言民宿是一个独特的市场机会,收购之后,OYO将新增11.5万房间,持续保持在行业中的地位。

 

  他表示,Leisure Group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已经证明有能力帮助欧洲发展成为度假租赁热点区域。“现在我希望利用我们的协同效应,深化我们在欧洲的存在,并寻求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作者:来莎莎

  今年一季度,三大运营商总营收同比均有所下降。

  随着中国电信发布2019年一季度财报,三大通信运营商今年一季度成绩单正式揭晓。三大运营商传统业务增量不增收现象加剧,总营收较上年均有所下滑。5G仍处于研发阶段,新兴业务基数较小,运营商们近期日子并不好过。

  三大运营商总营收均下滑

  今年一季度,中国移动营业收入185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3%,通信服务收入同比下滑0.5%;中国联通营业收入同比降低2.39%;中国电信营收同比下降0.5%。

  除了营收下降,一季度中国移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3%,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上涨4.5%和24.8%。

  中国移动在财报中表示,流量资费快速下滑,同时受2018年7月全面取消境内流量“漫游”费的翘尾影响,首季度公司通信服务收入同比承受较大压力。净利下滑主要受收入同比下降、刚性支出持续增加影响。

  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2019年1~3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其中移动流量增速快速下降,已难弥补移动语音通话时长下降,这导致移动通信服务收入转入负增长。提速降费仍将持续,携号转网又将全面实施,政府监管和市场激烈竞争下,运营商的基础通信服务将面临增量不增收,甚至业务量增,收入降的严峻局面。运营商必须加快新业务的推进步伐。

  运营商间的网络、业务、服务更加趋于同质化,客户和流量两个份额的争夺更加激烈,营销服务模式和用户触点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用户对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传统语音、短信服务的依赖度不断下降,所以如何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再沦为一个简单的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数据服务的管道,成为每一个运营商改革重点。正因为传统业务增长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困境,三大运营商积极拓展新兴业务,并对5G充满期待。

  5G部署仍在初期

  近期,三大运营商在各地均发布了有关5G的最新进展。4月23日下午,广东移动总经理魏明在一场5G产业联盟成立暨5G+行动计划发布会上表示,广东移动近三年将投入200亿元在全省范围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以2019年实现广州、深圳规模试商用,2020年实现全省规模商用为目标,其中,2019年规划建设5G基站近1万个。

  就在同一天,在2019年上海5G创新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链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 、杭州、南京和雄安正式开通5G试验网。

  4月26日,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深圳举行的“5G创新合作大会”上表示,中国电信如今已经建成SA为主、SA/NSA混合组网的跨省跨域规模试验网,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开展5G创新示范试点。

  但对于什么是5G,5G会产生什么影响,带来什么变化,柯瑞文表示,这些问题也一直“拷问”着电信运营商。他表示,5G不仅仅是一次信息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变革。

  就在三月,三大运营商在2018年财报会议上均表示将根据今年规模试验的结果再决定明年是否扩大投资。中国联通表示谨慎进行5G投资,中国电信认为5G产业链仍有待成熟,中国移动表示今年务实、审慎地推进5G网络建设。

  在资本开支上,中国联通预计,2019年的资本开支为580亿元人民币,其中60到80亿元用于5G投资。王晓初表示,“5G刚刚起步,(今年)是元年,需要技术试验和商用探索”。

  柯瑞文在2018年财报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我们安排90亿进行规模试验,下一步会根据试验情况、牌照发放情况和产业链成熟程度再决定是否进一步扩大或推进商用。”

 

  中国移动并未明确公布今年5G的投资,只表示“5G发展目标是基站的建设和规模投入要保持行业领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指出,不含5G投资,2019年中国移动的资本开支为1499亿,“考虑5G的试商用投资,我们也会低于去年1671亿的投资水平。”

  作者:张心怡

  

微信

 

  手机扫码进入超市,拿起中意的货品,离开——樊女士在不足27秒的时间里完成了购物流程。在她看来,在无人超市购物就像从自家冰箱拿出存货一样容易。

  其实,在这短短的27秒中,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黑科技”都在为樊女士的购物体验保驾护航。人脸识别系统对樊女士的身份进行识别,智能摄像头和重力感应货架对她的行走路线和拿取物品的动作进行记录。在她走出店门的一瞬间,移动支付系统会自动进行扣款。大数据会将她的购物体验融入消费数据池,并基于数据化分析对商品品类、货架陈列进行优化,不断改善购物体验。

  上世纪80年代,上海涌现出第一批“自选商场”,形成了超市的前身。1991年,第一家联华超市开启中国连锁超市新业态,百货商店、便利店等零售形式不断涌现,但也存在便利性、交易效率不高的问题。从2003年起,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陆续成立,中国进入电子商务时代。2016年,新零售、无界零售等概念的提出,让线上线下渠道走向融合,用户代替商品成为零售核心。同年,亚马逊发布无人超市项目Amazon Go,顾客通过手机APP扫码进入超市,无需排队结账即可拿起商品离开,亚马逊账户会自动扣款并生成账单。 新型的购物方式,在国内外引起高度关注。2017年,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纷纷开设无人超市。2018年,京东无人超市落地印度尼西亚,开启了无人超市的出海之旅。

  顾名思义,无人超市就是无营业员或者以极少的营业员运营的超市,顾客在超市中挑选、购物、付款完全自主或自动完成。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蒲松涛博士向《中国电子报》记者指出,无人超市技术包括业务层面和安全层面两大类,业务层面指支持顾客完成购物的整个环节(包括展示、选购、结算等等);安全层面指保障无人超市运营安全的相关技术(人员进出管理、防止偷盗等等)。具体来看,每个层面又可细分为感知、识别和响应三个部分,例如对于顾客,需要感知顾客是否进入、在选购过程中的行为识别、支持顾客自动结算等等。对于商品,需要感知商品是否被拿取、商品的结算、商品的自动化管理等等。

  在京东物流X事业部市场营销负责人王哲看来,无人超市的核心是“知人,知货,知场”。所谓“知人”,就是通过用户的注册和购买行为,形成用户画像,针对用户需求进行商品推荐。“知货”是基于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提供最适合的商品。“知场”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通过大数据进行选址,在适合经营的场地开设门店;二是利用无人超市的摄像头,分析人流动线、商品受欢迎程度,不断优化货品的陈列和促销方式。

  “超市最担心的是有空白的区域,也就是死角。而无人超市基于人流动线图和热力图,可以分析用户在每个货架前站了多久,对哪些商品更加感兴趣。运营者可以基于数据化分析进行调品、改变陈列,将整个店面盘活。”王哲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相对传统零售,无人超市的优势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

  对消费者来说,无人超市基于用户画像选品供货,第一时间将网红产品、爆款产品与周边用户复购率较高的产品进行集合,让购买体验更加区域化、个性化。物联网和移动支付免去排队结账流程,实现“拿起就走”,提升了购物效率。

  对经营者来说,无人超市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了运营效率。蒲松涛向记者指出,传统小型超市运营中人工成本占到约50%,是各项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无人超市的普及将极大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另一个较为显著的优势是,无人超市可以实现全天候24小时运营,并优化运营流程。例如,传统零售店用纸张制作价签手动贴在货架上,难以修改,而无人超市的电子价签由系统控制,经营者可以一键改价,更加环保便捷。

  对零售行业来说,无人超市构建了围绕用户体验的新型消费场景。赛迪智库电子信息所研究员王哲向记者表示,无人超市为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创造了新的需求场景,也为零售业培育了新的增长点。无人超市针对产品、用户体验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反馈,是零售业进行产品和应用场景改良的重要基础。

  在无人超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少不了质疑。完全没有营业员的超市真的好用吗?无人超市什么时候普及?无人超市能保护用户的隐私吗?

  王哲(赛迪智库)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无人超市的核心价值不是“无人”,而是“人智交互”的用户体验,对用户信息的收集应该是不针对个体的匿名化信息采集。用户不是被迫去接受完全无人体验,在需要辅助、问询,遇到突发情况时,可以选择是否需要人工干预,保持购物体验的灵活度。她建议,无人超市方案提供商可以从用户体验和应用场景入手,进行单点突破,在引导消费者的同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

 

  王哲(京东)向记者表示,目前无人超市的搭建成本偏高,货柜、摄像头,都有成本。但随着门店规模的扩张,硬件成本会越来越便宜。当一家门店的“无人化”解决方案可能只需要20万或者10万块钱的时候,一定会被更多的商家采纳,让无人超市更加普及,为商家和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