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体验北京生鲜即时配送APP:国庆假期前承诺送货时限延长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体验北京地区6家生鲜即时配送APP

  国庆假期前 承诺送货时限延长了

  临近黄金周,今年风头正劲的生鲜即时配送电商迎来业务的第一次“大考”。与日常相比,节前消费者对鲜活水产以及生鲜水果的需求量大增,部分企业增加了30%的备货。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针对这一购物变化测试了多家生鲜即时配送APP,体验发现,虽然大部分APP标榜半小时送到家,但节前不少APP将配送时间“放宽”到了一小时内。

  时效

  忙时配送 延长到一小时内

  昨天,北青报记者对每日优鲜、永辉生活、叮咚买菜、美团买菜、7FRESH和盒马等生鲜即时配送APP进行了体验式调查,共计在上述平台累计下单20份。本次体验式调查在业务的繁忙时段和平峰时段分别对上述APP进行了实际的购物体验测试。同时,对于部分APP也进行了预约配送测试。

  其中,预约购物体验较好。在对这一业务进行体验中,叮咚买菜、美团买菜和7FRESH表现均比较优异,不仅提供了当天的预约配送时间,还可以预约次日的配送。而这3家APP基本也都是按照预约时段中最近的时间送达。也就是说如果预约的是11点到11点半,实际送达时间均为11点左右。其中,叮咚买菜在实际体验中,到货的时间比预约时间还提前了10余分钟。

  即时配送体验的结果则“打了折扣”。虽然上述多家APP在下载平台或者APP内页广告中标榜自己配送时间在30分钟内或者30分钟左右,但是临近黄金周,不论是闲时还是忙时,6家APP商品页面内显示最快送达的时间上限均超过了半小时,部分APP甚至达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根据一个月前的体验情况,不少APP当时是可以做到半小时内送达的。对于此事,部分APP客服表示是由于订单中有生鲜水产品,需要时间准备。北青报记者也注意到,在各家APP中,美团买菜在页面上标出了“准备时间”一项,而其他均只有预计送达时间。

  但北青报记者在忙时体验的实际配送时,6家确实都在标称的时效内送达。其中,7FRESH从下单到送达,仅用了20分钟,是忙时体验中6家APP里用时最短的。而体验中用时最长的永辉生活也不到42分钟。

  品质

  分量靠谱 残次品较少

  在本次体验式调查中,北青报记者购物时均选择了生鲜水产以及生鲜水果产品。绝大部分水产品送到时仍旧鲜活,水果新鲜程度较高。不过,永辉生活配送的大闸蟹“货不对版”,每日优鲜的提子有半数出现了表皮破损,略有腐烂的情况。在多家APP购买的生鲜虾类产品,同一份也存在大小不一的情况,少数螃蟹出现缺腿情况。

  在对商品的保鲜上,叮咚买菜和美团买菜都为生鲜水产在运输中进行了打氧处理,送达时,袋子里仍旧有没过水产的水。而7FRESH、盒马、每日优鲜等也对水产做了低温配送,上述三家APP的生鲜水产在送达时单独成袋,且水产表面的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商品。

  在产品克重方面,由于购买平台均标称为约重,需要称重商品均以“份”为单位销售,且克重与标称的出入控制在10%以内,因此并没有出现明显“缺斤短两”的情况。

  售后

  线上操作 可直接申请退货

  在售后体验的环节中,北青报记者发现,各家APP在消费订单页面内就设置了售后环节。大部分可以直接申请售后,上传图片后,可以直接进入处理环节。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平台还能选择单一商品的退货比例。

  而离开线上平台想要通过电话沟通,大部分平台还是不太顺畅。其中,永辉生活上的卖场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直到与线上客服取得联系后,记者仍旧打了数个电话,卖场才有人接听。而叮咚买菜则将客服电话贴在了每一个称重商品的外包装上。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叮咚买菜在未发货前就有客服联系称所购的扇贝商品中一只不太新鲜,但是没有存货无法更换,询问可否直接退货,在得到同意后,还补偿了一张2元优惠券。

  在退款时效上,大部分平台在半小时内完成了退款的全流程,金额上也均是按照申请金额或比例退款。其中,永辉生活为了表示发错货和联系不上等问题带来的不便,进行了全单退款。

 

  虽然各家都表现出了对售后的重视,但是有一些设置还是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例如,叮咚买菜、永辉生活APP中,售后中标有“退货上门取货”时间的选项,不选此项无法提交,但这一时间设置为次日。这对购买了鲜活水产的消费者来说着实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为了退货还得储存生鲜商品。此外,选择了这一预约时间后,又出现没有人来上门取货的情况,咨询客服后,对方告知问题商品可以由消费者自行处理。文/本报记者 张鑫

  (原标题:故宫等热门景区门票售罄,黄金周出游注意这些事)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29日电(记者 李金磊)“双节”将至,各地景区纷纷上调游客接待限量,故宫等部分热门景区假期门票已经售罄,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这个假期,你准备好出游了吗?

  景区纷纷上调游客接待限量

  国庆中秋“双节”假期临近,民众出行也将迎来高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8日表示,铁路国庆假期运输28日启动。自9月28日至10月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8亿人次,日均982万人次。10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300万人次,将创疫情发生以来铁路日均客流新高。

  为适应国庆中秋假期游客游览和景区的接待需求,文化和旅游部近期将旅游景区的接待游客量从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调整到了75%。

  随着限流政策的放宽,各地景区纷纷上调了游客接待限量。9月28日,华山景区发布《关于国庆、中秋节假期游客接待限量的公告》,节日期间,华山景区每日最大客流限量20000人次,其中团队预约每日不超过4000人,达到上限停止售票。

  从9月28日起,黄山风景区日接待进山游客最大承载量由原2.5万人扩大至3.75万人。其中,南大门3.375万人,北大门0.375万人。

  敦煌莫高窟自9月25日起,将各票型门票单日最大限量调整为对应正常承载量的75%, A类票(数字电影+8个实体洞窟)发售量为4500张/天,B类票(4个实体洞窟)发售量为9000张/天,C类票(数字电影)发售量根据A类票余量调控发售,特窟门票发售量为每窟100张/天,达到上限后将停止售票。

  故宫“双节”假期门票已售罄。

  故宫等热门景区一票难求

  长达8天的超级黄金周也激发了老百姓出游的热情。目前一些景区已经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情况,故宫等热门景区的假期门票已经被抢购一空。

  中新网记者登录故宫博物院官网发现,目前故宫10月1日-10月8日的门票已经全部售罄。敦煌莫高窟10月1日至10月8日的A类票也已经售罄。

  四川九寨沟火花海将于国庆前恢复开放,目前九寨沟单日限流17000人,10月2日-10月4日的门票已经售完。

  根据美团门票难订指数显示,故宫博物院、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位列景区难订榜前三名。

  黄金周这些景区门票紧俏。

  “无预约、不出游”

  “双节”假期依然是“无预约不出游”。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27日表示,针对旅游景区,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有序开放、预约旅游。

  目前,各地景区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推进实施预约制度。截至目前,除了部分开放式免票景区外,全国280家5A级旅游景区中已有264家景区建立实施了分时预约制度,占5A级景区总量的94%左右。

  文旅部也提醒,游客要提前了解和查询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开放、门票预约、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无预约、不出游”。

  所以,大家假期出门旅游一定要提前预约好景区门票,免得白跑一趟。另外,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注意是否符合目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

  比如,华山景区要求所有游客购票前须注册陕西健康码,健康码为绿码的游客可订票,黄码和红码游客不可订票。黄山景区也要求,游客须出示预约成功信息或信息所匹配的身份证、通过健康码核验、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换乘进入景区。

  文旅部表示,将指导A级旅游景区加强出入口、健康码扫码区、重要游览点等关键节点管理,做好游客疏导、管控,防止人员瞬时聚集现象发生。

  注意出游安全,避免出国游

  外交部领事司28日提醒,中国公民要密切关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发布的安全提醒和海外疫情信息,充分评估当前国际旅行可能带来的交叉感染、滞留国外、隔离期长等严重风险,坚持“非必要,不旅行”原则,在国内的尽量避免出国旅行,在国外的尽量避免跨境流动。

  在出游时要提升防范意识,确保出游安全。文旅部提醒,打卡网红景点时,要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综合评估当时所处环境,不任性而为,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要遵守提示提醒,不在“网红”地任性打卡拍照,从事危及自身以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活动。

  此外,切勿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峡谷、湖泊、水库、无人岛等区域开展活动。谨慎参加漂流等涉水活动,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项目时,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活动,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旅游过程中发生纠纷不要冲动,注意保留证据、理性维权,可拨打全国旅游服务热线“12301”进行投诉。

  全球第二大闪存芯片制造商日本Kioxia Holdings(原东芝存储公司)周一表示,由于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形势导致的全球芯片市场不确定性,将推迟其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

  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obuo Hayasaka在一份声明中说:“主承销商和Kioxia都认为,在市场持续波动和对第二波疫情持续担忧的情况下,进行IPO并不符合当前或未来股东的最大利益。”

  他说:“作为一家公司,我们做出符合所有利益相关者最大利益的有纪律的决定,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重新考虑IPO。 我们不会仓促行事。”

 

  Kioxia原计划10月6日在东京证交所上市,发行至多价值3343亿日元(约合31.9亿美元)的股票。如果没有取消的话,这原本有望成为日本今年最大规模的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