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一时的夏利,正在逐渐退出国人视野。年报显示,这家曾经在中国出租车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连续多年蝉联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冠军的企业,正处于资不抵债的边缘。尽管一汽夏利方面表示,其正通过发布全新系列产品,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初步升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错失良机的一汽夏利能否就此扭转乾坤,有待观察。

  资产负债率高达98.2%

  年报显示,2017年全年,一汽夏利实现营业收入14.51亿元,同比下滑28.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1亿元,同比下滑1110.64%。截至2017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4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仅为5799万元。从资产负债来看,按照合并口径,该公司2017年末的净资产为8831万元,总负债48.1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2%。2017年末一汽夏利的流动资产为19.39亿元,流动负债达到44.98亿元,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一汽夏利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不确定性。业绩预告则显示,该公司预计2018年第一季度将亏损2亿元至2.5亿元,亏损的原因是“产品结构调整尚未完成,现产品的产销规模低,盈利能力较弱”。

  从一汽夏利生产和销售的主要车型来看,主要包括夏利系列、威系列和骏派系列。从披露的月度产销数据来看,自2017年6月开始,夏利系列就已经停产,威系列则从7月开始停产,8月、9月和10月有少量生产,11月又停产,2018年1月和2月均停产,3月仅生产了60辆。

  深交所下发问询函

  4月11日,一汽夏利收到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对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年报问询函》。4月20日晚间,一汽夏利回复了问询函,详细披露了业绩亏损的原因。公告称,公司存在对国内汽车市场认识和前瞻研究不够,自身产品开发、营销能力和意识、品牌塑造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近年来,在经济型轿车市场快速萎缩的背景下,公司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未能跟上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快速变化的需求,公司产销规模、盈利能力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营业务利润处于亏损的状态。公司2017年度整车销售量比上年度下降26.40%,汽车制造业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0.41%,主要原因是公司2017年为适应市场的需求,主推的销售产品是D60、A70车型,与2016年相比,销量结构、销售价格进行了调整,同时,产销规模也有一定降低,造成毛利下降幅度较大。公告还确认,2017年,公司停止了老车型的生产,全力进行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和市场推广工作。

  实际上,受制于产品定位的原因,近几年来一汽夏利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一汽夏利出现亏损,亏损金额分别达到了4.8亿元和16.6亿元,2015年和2016年则通过出售股权的方式实现盈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805万元和1.6亿元,2017年则再度出现亏损,亏损金额高达16.4亿元。实际上,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该公司从2012年起就开始亏损,连续亏损了6年,且亏损金额也有不断扩大之势。

  改善产品线能否扭颓势

  一汽夏利的窘境还体现在,其股权已经沦落至无人接手的地步。2017年11月,该公司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拟协议转让公司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公告》,国务院国资委同意一汽股份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一汽夏利3.95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73%。然而,截止到去年11月20日,一汽股份未征集到符合《公开征集公告》中各项资格条件的受让方,一汽股份宣布终止本次公开征集。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汽夏利的沉沦,同其自身定位以及缺少自主经营权有很大关系。2002年,夏利公司总股本50.98%的股份被天津汽车集团公司转让给一汽,夏利从此归入一汽门下。为了减少一汽集团内部同业竞争,夏利汽车一直定位于经济型汽车市场。但随着中国家用轿车市场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取向的改变,夏利这类经济型汽车已然不再受到消费者青睐。在吉利、传祺等其他自主品牌价格不断上探,力图提升品牌形象、发力中高端汽车市场之时,夏利的低价策略受到严重冲击,产品竞争力不断被削弱。而在一汽集团内部,对于夏利的资源投入也明显较少,其重视程度远不如一汽门下的红旗、奔腾等。

 

  连续亏损的一汽夏利将走向何处?一汽夏利表示,2018年3月,公司已推出三厢轿车骏派A50,预计下半年还将推出跨界车骏派CX65和A级SUV T086等产品。新能源车方面,公司也将在今年投放续航里程达到300km的A70EV纯电动轿车,新款A级SUV的纯电动车型也将在2019年投放。届时,全新系列的产品将极大改善公司产品线,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初步实现。尽管如此,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错失良机的一汽夏利能否就此扭转乾坤,有待观察。

  据外媒报道,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4月23日-27日),搭载华为车联网技术的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新车型DS7 Crossback亮相华为展台。

  这是2017年11月PSA与华为宣布车联网项目合作后的首款合作车型,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将涵盖PSA集团的所有网联车辆。

 

  移动计算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着世界,如今汽车行业正处于第二次革命的尖峰。

  有专家预测,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正式实施,市场价格可能上涨至3000元/分。长安福特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287823分,新能源积分为零,如果需要购买积分,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邢国涵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的成绩单:52家企业未达标,占比41%;76家企业达标,占比59%。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成绩单中,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福特)是2017年国内负分最高的车企,新能源积分为零,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287823分。

  这对最近业绩乏善可陈的长安福特来说,是雪上加霜。

  去年9月27日,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即“双积分”政策。自今年4月1日开始,车企“双积分”政策正式实施。

  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从长远来看,受“双积分”政策影响,长安福特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其未来的发展也会面临不少挑战。

  “首先,在‘双积分’政策下,长安福特在传统燃油汽车销售的指标势必会被压缩,这将给长安福特在未来拓展市场时造成现实压力。其次,若购买积分来保障企业未来的销售回转空间,必会增加长安福特的经营成本,影响企业的经营利润。”深圳中为智研咨询有限公司研究员方荣先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新能源业务不足致积分垫底

  根据工信部在4月10日公布的“关于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共有128家境内及进口乘用车企,累计生产乘用车2469.4万辆,燃料消耗量积分为1016万分,新能源汽车积分为179.7万分。

  具体来看,在99家境内的乘用车企中,比亚迪(53.910, -0.17, -0.31%)汽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最多,为223399分;北汽新能源位列第二,新能源积分为218464分。有22家境内乘用车车企新能源汽车积分过万。

  不过,几家欢喜几家忧。从公示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来看,在128家企业中,有52家积分为负,总共油耗负积分达168.7万分。

  其中,长安福特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最高,为-287823分,在128家车企中积分排名垫底。紧随其后的是长城汽车(11.080, 0.32, 2.97%)和东风汽车(4.500, -0.03, -0.66%),分别为-159849分和-154464分。

  在这3家企业中,2017年只有长城汽车有新能源积分,为9488分,其他两家企业的新能源积分都为0。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长安福特积分负值如此之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更多是由于新能源业务方面不足导致。

  方荣先也认为,长安福特在新能源方面的推广速度较慢,是造成其积分垫底的主要原因。

  “福特汽车作为美系汽车代表,一直被誉为‘油老虎’,加上美国对新能源汽车政策鼓励不足,这些导致福特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不足,与其他合资品牌相比,车型较少,且产品竞争力不足,难以进行有效推广。”方荣先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他还表示,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与合资新能源汽车品牌基本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甚至有所超越。我国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更侧重于自主品牌,这也导致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整体上发展不足。

  又陷销量下滑困局

  除了积分垫底的窘境之外,长安福特在销量方面也是节节败退。

  近日,长安汽车(10.460, 0.02, 0.19%)公布了今年3月的销量,长安福特的销量仅为4.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6%。

  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3月,我国汽车整体销售265.63万辆,同比增长4.67%。长安福特的销量陷入了“不增反降”的困局。

  其实,这不是长安福特的销量第一次出现下滑。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2017年全年,长安福特累计销售826740辆,相较于2016年的957495辆下降了14%。

  具体到车型方面,长安福特旗下除了蒙迪欧销量同比上升2%以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最明显的,是长安福特销量主力之一福克斯。2017年,福克斯累计卖出167044辆,同比下降30%。

  对于2017年销量下滑的原因,长安福特曾对外表示,主要是受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改变的影响。

  崔东树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称:“近年来,长安福特旗下车型的改进升级周期长,且推出的新车型较少,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高要求。此外,国产品牌的崛起与其他合资品牌的夹击,进一步造成长安福特销量持续下滑。”

  方荣先还认为,长安福特经历的诸如断轴等质量问题事件,损害了长安福特的品牌信誉,使得消费者在购买长安福特时,担心其质量是否有保障。这也是造成长安福特销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之一。

  “长安福特应当为存在质量缺陷的汽车,提供完整且高水平的售后服务,切实帮助消费者解决质量问题,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其次,加强长安福特的生产质量管理水平,严格把控每一个零部件的质量及每一道生产流程。第三,要积极创新改进和升级现有车型,引进新的车型,不断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方荣先建议道。

  或需买分解决油耗负积分

  针对销量下滑、积分垫底的状况,又面临“双积分”政策的重压,长安福特应当如何破局?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福特在此前曾发布“中国2025计划”:2025年之前,在中国市场上建立由混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汽车组成的完整新能源产品序列。届时,70%的福特品牌在华销售车型将提供电动车版本,而长安福特旗下的全系车型均将有电动车型加入。

  不过,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看来,长安福特的情况比较特殊,除了及时制定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以外,还可以先通过购买积分过渡,然后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投入。

  根据“双积分”政策的有关规定,油耗负积分可以采取4种方式抵偿归零:使用本企业结转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使用本企业受让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使用本企业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和购买新能源汽车正积分。

  崔东树对法治周末记者分析,如果长安福特在2015年有积分结余,可以转给2016年和2017年。同时,长安福特背靠长安汽车,长安汽车在油耗正积分和新能源汽车积分上都比较充足,可以通过内部平衡一部分积分,但这些不足以抵消负数,所以仍需要通过买一部分新能源正积分来解决。

  然而,购买积分的成本却不容忽视。

  业内有专家预测,在“双积分”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积分交易价值会日趋明显,手握大量盈余新能源正积分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正式实施,市场价格可能上涨至3000元/分。

  长安福特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为-287823分,新能源积分为零,如果需要购买积分,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方荣先则表示,长安福特应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尽早发力,未来可以与长安汽车集团合力研发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利用长安汽车现有的新能源研发技术,整合相关资源,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