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科技讯 4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打车服务公司Lyft当地时间周三宣布,它已经推出了一项按需即时送货新服务,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必需品,这些必需品包括日用杂货、食品和医疗用品。

  这家美国公司表示,推出这项服务将为司机提供赚取收入的机会,因为在当前疫情下消费者对打车服务的需求几乎完全崩溃。

  Lyft表示,它的司机可以按照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企业和医疗保健组织的要求,接受预约,帮助送货。

  公司一位女发言人表示,根据行车路程和行车时间,司机获得的报酬比照从事打车服务执行。

  Lyft表示,送货服务最初将在亚特兰大、奥斯汀、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休斯顿、印第安纳波利斯、奥兰多、佛罗里达、凤凰城、旧金山、圣地亚哥、圣安东尼奥和西雅图提供,但如果公司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这项服务将可能扩展到美国的更多的城市。

 

  Lyft称,自3月20日公布消息以来,来自美国各地的大约12万名司机已经报名加入这一服务。

  原标题:多重政策刺激消费 新能源汽车驶入新景气周期

  来源:科技日报

  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三大举措促进汽车消费: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直接打击汽车产业供应和需求两端。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项提振汽车消费政策,让处在下行压力的汽车工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信心大增。

  汽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约32万亿元,汽车制造业占了2万多亿元;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41万亿元,汽车占近4万亿元。

  4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说:“我国汽车产业门类齐全,首尾相连,互为供需,汽车产销影响整个产业链,甚至整个经济的平稳运行。国家出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意义重大,将进一步巩固我国新能源(3.700, -0.02, -0.54%)汽车的发展成果和优势,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

  不少业内专家在采访中均表示,在众多利好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新景气周期。

  双重礼包提振信心 新能源汽车领衔消费复苏

  “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让因新冠肺炎疫情受损严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实质性利好。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介绍,中央财政从2009年起对新能源汽车购置给予补贴,从2014年9月1日开始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车辆购置税,这两项政策计划今年年底到期。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5年增长,政策起到关键推动作用。”

  2009年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尚不足300辆,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步入繁荣,政策性补贴以逐年退坡的方式有计划淡出。

  2019年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售已出现疲软,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让新能源汽车受到降维打击,1—2月份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

  孙光奇说:“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早、开局好、发展快,但也确实存在现实困难,延续对新能源汽车的财税政策支持,有助于对冲疫情影响,为释放汽车消费需求创造良好条件。接下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程序出台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相关政策调整的具体措施。”

  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小兵说:“将补贴和免购置税延期两年,对亟待拉升销售的新能源车企,特别是造车新势力们无异于‘雪中送炭’。汽车购置税占车辆费用的10%,这部分税收优惠的延续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优势。”

  柴油车污染治理加快 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提速

  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新能源汽车将成替换主力。

  数量众的老旧柴油货车是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的关键原因,一辆老旧柴油车的污染排放水平相当于一辆普通乘用车排放水平的10倍以上。

  “今年将配合交通运输部和财政部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100万辆柴油货车的淘汰。”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吴险峰说,“这100万辆车虽然只占所在七市机动车保有量1.2%,但淘汰后可减排机动车氮氧化物30%以上、颗粒物50%以上。”

  陈小兵表示,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攻坚年,也是商用车淘汰国三的重要节点。在政策的施力下,柴油车排气管冒黑烟的现象将基本消除,生产销售假劣油品等违法行为也将成为历史,汽车消费的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替代淘汰旧车成为可能。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鼓励公交、环卫、出租、通勤、城市邮政快递作业、城市物流等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陈小兵说:“加大推广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将让更大范围的民众因体验而接受新能源汽车,直接拉动私人消费。”

  另据吴险峰介绍,生态环境部将对全国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适当延后延长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过渡期、适当延长国五库存车的销售期。

  按照我国轻型车国六排放标准,今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车都要达标。

  二手车流通迎来新繁荣 汽车消费尚未摸顶天花板

  “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从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业界视该项政策为二手车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孙光奇介绍,此前为减轻行业税收负担,我国针对二手车经销企业出台了增值税简易增收政策,3%的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国务院新出台的这项政策将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简化操作,二手车经销企业税收降幅将达75%。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说:“二手车流通是汽车全生命周期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2019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额近万亿元,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二手车市场仍有差距。该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将有效盘活汽车存量、拉动新车增量、促进汽车消费。”

  作为繁荣二手车市场的另一重要手段,自2016年以来,我国多次部署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要求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外,各地区应允许符合标准的二手车迁入。目前,大气防治污染重点区域外的25个省市均已明确取消限迁,二手车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

  王斌透露,商务部正加快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二手车交易行情混乱、车况不透明、维权难等问题将得以有效解决。

  蔡荣华强调,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短时间内对汽车产业带来较大冲击,居民汽车消费意愿暂时受到抑制,但不意味着汽车销售会持续走低,我国汽车产业总体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未变。

  充电桩列入新基建 新能源汽车回收安全环保

  国家政策的不断加码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顾虑渐渐化解,充电桩列入“新基建”涵盖领域,将不再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梗阻。

  孙光奇介绍,我国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支持政策,最初主要落在支持购置环节,后逐步调整为中央财政支持购置,地方补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央财政从2014年起对地方开展充电设施建设给予奖励性补助,奖励资金由地方统筹使用。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安排奖励资金45亿元。

  蔡荣华说:“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充电设施网络,‘十纵十横两环’的充电网络已覆盖全国404个城市,基本满足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要。”

  但是,以车多桩少为突出问题的充电设施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短板。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380多万台,充电桩数量122万个,其中,公共桩52万个,私人桩70万个。

  蔡荣华透露,预计今年将新增公共桩约20万个,新增私人桩超过40万个,公共充电站达到4.8万座,涉及投资100亿元左右。

  谈及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有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王斌表示,已在北京、山西等17个地区开展新能源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指导企业安全、环保拆解。

  王斌强调,报废汽车回收是汽车流通的最终环节和末端“出口”,对置换新车消费空间,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000多万辆,带动新车消费3.5万亿元。

  新浪财经讯 在国内汽车销售市场趋于饱和、行业进入历史性拐点,以及新冠疫情的多重冲击下,主要上市车企一季度的经营状况越发艰难。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龙头汽车制造商,比亚迪(55.720, 1.15, 2.11%)的处境可能更为艰难。除了需要应付上述困难的局面外,来自特斯拉的步步紧逼也已经迫在眉睫。

  新浪财经今年年初时曾在《特斯拉重压下的比亚迪:业务受阻 有息负债逼近800亿》一文中预测,由于特斯拉国产化不断超预期和随之而来的补贴同享,将对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冲击。而从随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预测正在得到验证。

  比亚迪继去年全年业绩大降4成后,在今年1到3月特斯拉销售屡创新高之下,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甚至弱于国内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一季度整车总体的销售表现,也在国内几大自主品牌的上市车企中处于最末。

  新能源车销量跌7成弱于同行 特斯拉月销过万挤占份额

  进入2020年,受宏观、行业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汽车销售形势更加严峻,而原本“一枝独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步入更为明显的调整期。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约4%,在经历连续多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滑。今年1-3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1.4万辆,同比下滑达56.4%,降幅前所未见。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受到宏观、行业和疫情影响,特斯拉在正式国产化后却逆势增长,销量一骑绝尘。

  根据披露的数据,2020年1月,特斯拉销量为3563辆,2月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销量继续增加至3900辆,3月则猛烈复苏,销量达到10160辆,占到当月近25%的市场份额,对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国产品牌形成明显的挤出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后续Model Y以及补贴后起售价33.9万元长续航版Model3等新车型的推出,未来将进一步挤压国内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作为自主品牌的龙头,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售表现则让市场失望。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7.39%,大于行业-4%的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公司新能源车销量下滑达到69.67%,不仅高于-56.4%的行业平均水平,也显著高于同行北汽蓝谷(5.400, -0.08, -1.46%)-64%的降幅。市场份额丢失速度令人咋舌。

  受此影响,比亚迪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仅为1.337GWh,是去年同期3.966Gwh的大约三分之一。

  事实上,不单是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在包括燃油车在内的所有整车的销售增速方面,已连续处于几家自主品牌上市车企的最末。

  销售增速沦为三大自主品牌最末 “刀片电池”能否力挽狂澜

  新浪财经统计后看到,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比亚迪的整车销售增速自2019年至今,实际上一直处于另外两家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7.980, -0.10, -1.24%)之下。

  三大自主品牌2019年至今销量同比变动

  可以看到,2019年全年,比亚迪整车销量同比增速为-11.39%,低于吉利汽车-9%、长城汽车+0.69%和行业平均-8.20%的水平。

  今年1-3月,比亚迪整车销量同比增速为-47.89%,仍落后于吉利汽车-44%、长城汽车-47.04%的水平,也低于-42.40%的行业平均降幅,领跌三大自主品牌上市车企,持续丢失市场份额。

  3月29日,比亚迪寄予厚望的“拳头产品”刀片电池正式发布。

  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刀片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的成组效率超过60%,相比传统电池包40%的成组效率有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刀片电池的成本能够下降约30%,可显著实现“降本增效”。

  公司预计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汉”车型将于今年6月份量产,后续还将在其他车型上搭载。

  在先后经历了经销商退网和新能源乘用车磷酸铁锂电池转三元电池两次重大危机后,面对行业不利形势和特斯拉国产化后咄咄逼人的气势,比亚能否借助刀片电池力挽狂澜,还存在不小的变数。

 

  (公司观察 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