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20年12月08日
(原标题:一夜暴增2600亿,特斯拉疯了!市值达3.9万亿,已超过3个丰田,分析师:还能涨300%)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截至当日收盘,纳指报12519.95点,续创收盘历史新高,涨幅0.45%;道指报30069.79点,跌0.49%;标普500指数报3691点,微跌0.19%。
个股方面,特斯拉股价涨逾7%,报641.76美元,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达到了6083亿美元(约3.9万亿元人民币),市值一天就增长了404亿美元(约2643亿元人民币)。同期丰田汽车的市值为1931亿美元。也就是说,特斯拉的市值已超过3个丰田汽车。
近期,专门追踪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情况的研究机构EV Sales Blog数据显示,在10月份的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中,特斯拉Model 3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电动汽车,Model Y跨界车的销量超过大众ID.3。今年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已经售出了约26.1万辆Model 3,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了12%的巨大份额。紧随其后的是雷诺佐伊(Zoe),销量为74124辆,所占市场份额仅为3%。
Loup Ventures资深科技分析师吉恩·芒斯特(Gene Munster)当地时间周一表示,特斯拉的股价在未来三年内可能会再上涨300%,达到2500美元,从而使其市值超过2万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中,只有苹果公司超过了这个数字。
分析师:特斯拉将成为汽车行业之外的颠覆者
芒斯特认为特斯拉将成为汽车行业之外的颠覆者。他在周一还提到了特斯拉CEO马斯克最近的评论,认为特斯拉可能会进入保险、暖通空调等领域。“马斯克最近表示,汽车价值的30%至40%可能用于保险,这意味着特斯拉考虑提供自己的保险并提高利润,这是一笔高利润率的收入。更不用说他们围绕空中编程所做的一切,甚至还可以在暖通空调领域做些什么。”
芒斯特还指出,发展飞行出租车也可以推动特斯拉股价上涨,早前还有投资者看好特斯拉太阳能屋顶业务。
高盛的马克·德莱尼也是一位特斯拉投下信心票的分析师。在上周,他将特斯拉的股票从中性上调至买入,并将其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780美元,这一举动很快刺激特斯拉股价上扬,按照特斯拉最新收盘价641.76美元计算,该股还将上涨20%以上。
德莱尼的观点基于市场正加速向电动转型,而特斯拉肯定会从中受益。德莱尼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电池价格下降速度超此前预期,降价会进一步扩大电动车市场占比。同时,不少国家开始提议在未来10~20年内,限制或禁止出售燃油车,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增长空间广阔。
因此,德莱尼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18%,到2035年将占到29%,而特斯拉将成为其中的领头羊。他指出,如果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中保持20%左右的份额,那么到2040年它的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
此前股价遭知名“大空头”看空
据新华财经,北京时间12月2日,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空头”投资者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在做空特斯拉,并且@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劝他赶紧套现。
伯里的言论让特斯拉的股价在当天一度下跌超7%。最后收跌2.73%,报收于568.82美元。
随后,资产管理公司Copal Capital转发了伯里的推文,并表示:“我们也正在做空特斯拉。就目前而言,我们甚至让这一空头头寸超过了我们通常的仓位。”
而在上周,马斯克在给公司全体员工的信中承认,特斯拉的利润率相当低,在上一个年度中仅为1%左右,近期股价的高涨来自投资者对未来利润的期望,而不是近期的业绩。但如果特斯拉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期望,特斯拉的股价将可能“瞬间崩盘”。
据第一财经,特斯拉已经公布了连续第五个季度的盈利,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营收达到87.7亿美元,净利润为3.3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3亿美元相比增长131%,当季公司电动车交付量也创下13.93万辆的历史新高。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承诺,气候计划的一部分包括专门用于支持电动汽车的政府支出。
拜登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包括在美国高速公路上建立5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他还表示:“我们将确保能够接管联邦‘舰队’,并将其变成可以运行的电动汽车‘舰队’。”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第一财经、新华财经、财联社、中国基金报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20年12月07日
来源:央视财经
疫情影响下,全球芯片供应商迎来短缺潮,汽车行业也受到波及,昨天,央视财经发布了有关大众汽车部分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因为芯片短缺,面临生产中断的风险的报道。
零部件的供应不足,是否会影响大众汽车的后续维修?
1
记者探访上汽大众等品牌4S店
销售人员称芯片短缺为暂时情况
据了解,此次芯片短缺,将导致车身稳定系统和车载电脑两大模块无法生产,而这会不会影响后续的车辆维修呢?记者来到了上汽大众上海的一家4S店,销售人员表示影响只是暂时的。
关于维修保养问题,大众方面也回复称,由于相关零配件维修需求较少,目前不受影响。
芯片缺货是否影响其他汽车品牌呢?记者也进行了走访。在另外两家汽车品牌的4S店里,店员则表示目前还没有听说出现芯片短缺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本次汽车芯片短缺的问题主要出在芯片的上游企业,受疫情影响,海外规模较大的晶圆厂和封测厂陆续宣布停产,意法半导体公司罢工,造成全球半导体缺货严重。
这其中,传统汽车平均每辆车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缺货程度较高,国际MCU芯片大厂的产品出现全线延期。
2
应对芯片荒 多家欧洲供应商欲增产提价
记者了解到,受芯片短缺影响的两大模块主要是车身稳定系统ESP和车载电脑ECU,央视财经记者在德国柏林,第一时间采访了为大众汽车提供这两大零部件的企业。
在德国大陆集团柏林分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表示,尽管半导体制造商已经通过扩充产能来应对,但新增产能可能得要6到9个月才能实现。德国业内人士分析,汽车芯片短缺可能会影响中国的汽车生产,这一状况或将持续至2021年。
总部位于德国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在回复记者邮件时也表示,全球采购市场目前普遍面临某些半导体组件短缺的问题,没有汽车供应商可以置身事外,博世将竭尽全力保持供应稳定。
此外,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之一、主营汽车功率半导体产品的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表示,目前正在向设立在奥地利的新芯片工厂追加投资,以提高产能。英飞凌本月4日还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预计2021年全球汽车产量会有一定增长,公司将相应地调整全球产能。
同样在4日,荷兰汽车芯片供应商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表示已开始着手准备涨价。恩智浦称,由于芯片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且芯片严重短缺,公司不得不提高所有产品的售价。截至4日收盘,英飞凌和恩智浦两家公司的股价,上涨幅度均超过3%。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杜登霍夫:博世集团和大陆集团,还有其它芯片供应商,都需要提高半导体组件的产能,各公司将提到其在亚洲的产能,提高在中国的产能,这样就能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
另外,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国外的芯片上游企业产能不足以外,在国内疫情相对稳定后,车辆消费的快速复苏导致需求旺盛,因此供需矛盾加大。汽车芯片可以简单地分为前装芯片和后装芯片,前装超过95%是进口的,后装超过80%是进口的。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20年12月04日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协会(SMMT)周五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受二次封锁影响,该国11月新车注册量同比锐减约25%,创下自2008年以来同期新低,并创下自6月份35%的下降以来最大降幅。
英国的英格兰自11月5日开始实施为期四周的封锁,关闭了非必需商店。包括威尔士和苏格兰在内的其他地区也是是了类似措施。
SMMT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英国新车注册量下降约30%。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