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20年12月31日
原标题:2020年油价最后一调大概率上涨,或以“6时代”收官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31日电 (张澍楠)2020年最后一天,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机构普遍预测,2020年油价或以上涨收官,也是年内首个“四连涨”。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芦青分析,本计价周期以来,在疫苗利好持续推动原油价格走高的过程中,受英国出现变异新冠病毒的消息影响,全球多国暂停与英国之间的航空往来,原油需求受到明显抑制,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原油跌幅较大。
但随着恐慌情绪渐渐消退,加之OPEC+对待增产的态度依然谨慎,市场行情出现一定程度修复,国际油价小幅反弹,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跟随原油价格持续在正值区间波动。
截至北京时间12月30日凌晨,国际油价温和上扬。纽约商品交易所2021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38美元,收于每桶48美元,涨幅为0.8%;2021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23美元,收于每桶51.09美元,涨幅为0.45%。
据隆众资讯测算,截至12月29日原油综合变化率3.23%,预计对应上调幅度100元/吨。零售方面看,目前山东地区中石化加油站的92#和95#汽油价格分别在5.86和6.28元/升,本轮零售价上调幅度或在0.07元/升左右。
中新经纬客户端统计,若本轮油价按上述调整落实,2020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共经历了25轮调整,其中搁浅12次、下调5次、上调8次,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285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235元。
对于后市,金联创分析师路乔惠表示,元旦假期将至,居民出行增多,汽油需求尚可,但国内局部疫情形势严峻,加之倡导弹性休假、减少不必要出行等因素,居民出行半径将缩短,汽油涨幅或受限。
2021年国内油价首调将于1月15日24时开启。中宇资讯分析师胡雪称,根据现有原油价格水平,预判下轮成品油零售端将面临搁浅或窄幅上调。隆众资讯分析师李彦认为,近期国际原油市场仍受海外疫情困扰,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下调概率较大。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20年12月31日
(原标题:这家卖电池的公司市值一天涨700多亿!福建首富身家近2000亿,王兴曾这样评价他)
今年以来,海内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相关产业链公司市值连创新高。
12月30日,受宣布扩产的利好消息刺激,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上涨10.39%,股价报收340元,总市值7920亿元,市值一天就增长了745亿元,相当于一个光大证券(最新市值72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登陆A股仅2年半时间,按发行价计算,上市至今累计涨幅高达1242%。
公开资料显示,福建首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通过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瑞庭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持有宁德时代24.53%的股份,仅以持有的股票计算,曾毓群的身家约1940亿元。
据AI财经社,对于曾毓群,美团CEO王兴曾在其个人账号发文称:“宁德时代的曾毓群是将来比肩任正非的企业家。”
拟投资390亿元扩建产能
12月29日晚,宁德时代公告称拟投资不超390亿元建设三个电池制造基地。具体包括:
公司拟在四川省宜宾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投资扩建动力电池宜宾制造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拟在江苏省溧阳市中关村高新区内投资建设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
拟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投资建设锂离子电池福鼎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170亿元。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宁德时代拟投不超过390亿元建设锂电产能,预计未来4-5年内增加电芯产能90GWh,包括江苏溧阳四期、宁德福鼎(预计主要做储能)、四川宜宾新基地。根据梳理,预计宁德时代2020年底产能为95GWh,2021年预计将至少投产66GWh(44条线),相应2021年底产能在160-185GWh。近期产业链调研表明行业2021年第一季度排产景气旺盛,板块增长业绩兑现确定性强。
对于锂电池巨头的急速扩张,中金公司研报指出,宁德时代拟投不超过390亿元建设锂电产能,测算将在未来2~4年内合计新增产能约120~150GWH。考虑到短期行业景气度提速,中长期预期全面提升,上调宁德时代目标价50%至450元。以此计算,中金公司预计宁德时代的市值将突破1万亿元。
中金公司分析师曾韬等在报告中指出,宁德时代2020年累计公告合计不超过730亿元产能建设,超过了历史的投资总和,产能全面提速。乐观预期下,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需求或可达到1300GWh以上,需求爆发下,高质量的供给相对稀缺,宁德时代有能力稳定匹配全球一线车企需求,预计中长期将维持25%~30%的全球龙头份额地位。
二次创业成立宁德时代
随着宁德时代受到的关注度不断增加,曾毓群的创业经历也随之浮出水面。
据中国证券报此前报道,1989年,曾毓群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毕业,随后分配至福建一家国企,只干了三个月就选择辞职走人。
曾毓群之后加入的这家企业,名为东莞新科电子厂,隶属于全球最大的独立硬盘磁头供应商SAE。沉淀了十年后,31岁的曾毓群成为了厂里最年轻的工程总监。1999年,曾毓群与其上司陈棠华、梁少康一起,建立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投入聚合物软包电池创业。
由于解决了致命的电池鼓气问题,ATL成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2005年6月,日本TDK集团以1亿美元买下了ATL的100%股权。
2012年,华晨宝马正在推进纯电动汽车之诺1E,但市场上可供的选择并不多。
根据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的回忆,最早宝马发现ATL是苹果手机电池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说明其单体电芯很稳定,想跟ATL谈合作。
但根据政策要求,全外资公司不能生产动力电池。2011年底,曾毓群、黄世霖等众多创业股东二次创业,在年底注册成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得到了宝马的背书,四年之内,曾毓群就将CATL推到全球第三大汽车动力公司的位置,在当时仅次于松下和比亚迪。
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
宁德时代所处的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据第一财经,从11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排名来看,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化学分别位列前三,三家企业装车量在总装车量中的占比为71.7%。其中,宁德时代占比为48.9%。而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占比高达92%。从中可以看出,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今年前11月,排名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依然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和LG化学。
此外,在国际市场上,动力电池企业座次在今年不断发生变化。自2017年以来,宁德时代一直稳坐头把交椅,但在今年第一季度首次被LG化学超越,今年前8月,这种格局仍未改变。不过,韩国新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Research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前9月,宁德时代再次超越LG化学,拿下冠军宝座,不过两者差距不大。真锂研究总裁墨柯认为,欧洲市场电动汽车市场今年开始发力,销量迎来大幅增长,LG化学、三星等韩国动力电池企业很早就在欧洲布局,因此,欧洲电动车市场的增长带动了韩国动力电池企业销量的增长。
宁德时代10月披露的三季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3.57亿元,同比下降3.10%。
宁德时代未来恐怕要拿出更好的业绩才能维持目前高昂的估值。截至12月30日,宁德时代的PE估值已经处在历史高位177倍,其竞争对手LG化学的PE估值为79.05,松下仅为16.06。如果以LG化学和宁德时代的平均PE估值计算,那么宁德时代要达到这一相对保守的估值范围,其净利润要达到大约60亿元的水平,几乎是目前的近2倍。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详细资料
- 分类:汽车
- 发布于 2020年12月25日
原标题:新索纳塔“失声” 北京现代降价难救场
来源:北京商报
提前一年预热、高调上市,欲通过第十代索纳塔冲破“夹心层”的北京现代并未迎来高光时刻。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上市不足5个月的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由于销量低迷,经销商已消极进车,不仅大部分配置需要预订,终端价格也出现松动。
面对合资品牌下探、自主品牌上攻,近年来北京现代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为重回主流市场,第十代索纳塔低价入市,背水一战。然而,北京现代此前长期以价换量损伤的品牌形象,让新车上市后难以救场。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北京现代仍主打性价比牌,很难扭转销量品牌双降局面。
经销商消极进车
今年7月,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高调上市。北京现代副总经理向东平表示,“第十代索纳塔并不是单纯换代,也是北京现代面向中国市场重回主流的强力助推”。然而,第十代索纳塔高调回归路走得并不顺利。
据了解,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上市短暂热销后便迅速被打回原形,目前经销商对该车型并不“感冒”。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该车型上市后在经销商处一直处于缺货状态,大部分配置车型都需要预订。一位北京现代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店内仅有一辆1.5T精英版现车,其他配置车型均需预订,下单后3周到一个月左右能够提车。
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在4S店无现车的情况并非个例。目前,北京现代4S店即便有该车型现车,也仅为一两款配置车型。对此,一位北京现代经销商负责人坦言,造成缺货的原因并非第十代索纳塔热销,而是经销商拒绝压车。“近两年,北京现代车型整体销售情况一直不理想,为防止产生库存占用大量资金,经销商不敢冒然进车,因此只能卖一辆进一辆,并且第十代索纳塔也非主销车型,日均销量仅为2-3辆。”他说。
同时,为防止客户逃单,预订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时,消费者还需交纳5000-1万元定金。“如果所订车辆到店后消费者不选择购买,不退还定金。”一位北京现代4S店销售人员称。
对此,北京现代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北京现代根据实际情况,没有给经销商太大压力。”
不过,在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看来,如果是热销车型,经销商为不损失客源会提前囤车,以免客户因为等待时间过长选择其他品牌,不利于新车销售。经销商端目前的销售方式,则是因新车不走量容易产生压库,少量进车可以避免资金质押。
掉队中级车市场
经销商对于第十代索纳塔“不见订单不进车”的销售方式背后,是北京现代在中级车市场所面临的尴尬局面。2011年,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上市三个月后便破万辆销量大关。然而,从第九代索纳塔开始,该车型销量一路下滑,也让北京现代在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彻底“失声”。
对此,北京现代对第十代索纳塔全面升级,同时将该车型官方指导价拉低至16.18万-20.58万元。据了解,在主流合资品牌B级车市场,售价区间为17万-30万元,以广汽本田雅阁为例,该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7.98万-25.98万元,第十代索纳塔的官方指导价直接避开与该车型正面竞争。全面升级加上价格优势,让北京现代方面对该车型信心十足,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樊京涛透露:“第十代索纳塔将对标日系品牌,明年年销目标为7万辆。”
下调售价也是北京现代的无奈选择。此前,第九代索纳塔上市时官方指导价为17.48万-24.98万元,但由于销量持续低迷,终端优惠幅度高达4万-5万元。汽车行业专家颜景辉表示,B级车对合资品牌而言有利润和支撑品牌向上双重作用,将顶配车型直接降至20万元区间,虽然能避开竞争对手,但也对品牌力有一定伤害,如果后期经销商开始降价让利,更会下压紧凑级车型,对品牌自身产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事实上,价格优势并未让第十代索纳塔迎来“开门红”,樊京涛的“明年7万辆年销目标”也被打上问号。数据显示,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在上市前两个月销量突破3000辆后,销量一路下滑,今年11月销量仅为1471辆。相比广汽本田雅阁、广汽丰田凯美瑞、东风日产天籁月销破万辆的销量成绩,该车型已掉队中级车市场。
对此,北京现代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第十代索纳塔,并未一味追求销量,而是希望通过该车型让消费者体验到现代汽车全新一代i-GMP平台上诞生的首款产品的技术实力。其次,通过这款产品改善经销商损益,重塑北京现代技术品牌形象。
“第八代索纳塔上市之初,B级车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日系和德系品牌车型溢价较高,主打性价比的索塔纳为北京现代提供抢占市场份额的支撑。”颜景辉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于第十代索纳塔来说,目前日系、德系品牌车型也在下探售价,同时自主品牌开始上攻,在智能配置和价格上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第十代索纳塔欲通过技术和价格让消费者买单前,如何先补齐品牌力的短板,成为北京现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及销量下滑现状,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上市不足5个月的第十代索纳塔已出现价格松动。“目前店内优惠1万元,加上厂家给予的5000元保险补贴,购买第十代索纳塔相当于优惠1.5万元。”一位北京现代4S店销售人员表示。
一位合资品牌经销商负责人坦言,为保持售车利润,通常B级车上市首年内很少出现价格松动情况。“ B级车一直为各品牌利润车型,为保证溢价能力,上市初期厂家一般不允许经销商降价,降价意味着可能会降低品牌力,长此以往将失去品牌溢价能力。 市民张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比其他品牌,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售价确实不高,但根据此前第九代索纳塔的降价情况,可以再等等新车的优惠情况再出手。“看来,还有降价空间。”他说。
难回百万辆阵营
在第十代索纳塔销量低迷的额同时,北京现代整体也面临困境。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达114万辆后便一路下滑。2017年销量仅为82万辆,连续年销破百万辆就此止步。此后两年间,北京现代销量持续下滑,2019年销量跌至71.6万辆。
为稳定整体销量,2020年北京现代重新规划,将年销目标降至75万辆,并欲提升“中高级轿车+SUV”销量占比目标。为此,今年北京现代投放多款车型,其中包括新款索纳塔、新款伊兰特、新款ix35等车型。不过,新车型补位并未拉升整体销量。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仅为44.7万辆,同比下滑28.33%。这意味着,北京现代年销量目标完成率不足60%。
目前,北京现代持续以价换量。北京现代4S店销售人员称:“名图车型全系优惠可达4万元,ix25车型优惠1.5万元,新上市的ix35也提供8000元优惠。”
“以价换量也许能缓解一时压力,但长此以往新车型很难体现溢价能力,北京现代生存空间将再度缩小。”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持续高位让利,也未能扭转北京现代车型滞销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1月,北京现代旗下车型仅新款伊兰特和悦动终端销量破万辆,分别为1.18万辆和1.09万辆。但作为合资品牌基盘车型,这样的成绩在细分市场中排名并不靠前,两款车型均未挤进国内轿车排名前20位。据统计,今年11月,紧凑级热销车型东风日产轩逸销量达5.4万辆、上汽大众朗逸销量为4.8万辆。SUV方面,今年11月,北京现代除ix25销量同比增长15.97%,ix35销量为3542辆,同比下滑高达61.17%,途胜销量为3444辆,同比下滑23.45%。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文并摄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