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消息,早盘三大股指小幅低开,沪指跌0.32%,消费电子、零售板块涨幅居前,黄金、化工、ETC板块跌幅居前。开盘后,猪肉、知识产权、水泥板块表现活跃,沪指一度翻红。以消费电子为主线的科技股概念继续走强,成交量始终未能放大,市场追涨意愿不佳。盘中,维生素、工业大麻、军工板块表现活跃,科创板概念股则普遍下跌。两市维持震荡盘整,赚钱效应一般。午后,两市企稳回升。上海本地股集体拉升,科技股回暖,沪指率先翻红,但其它板块依旧是弱势整理为主,资金追涨意愿不强,尾市,两市弱势整理。截止收盘,沪指报2944.54,涨0.24%,深成指报9349,涨0.04%,创指报1561.86,跌0.27%。

  从盘面上看,上海本地股、消费电子、港口航运板块居涨幅榜前列,农业、光刻机、ETC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热点板块:

  1、上海本地股

  上海本地股表现活跃,飞乐音响、畅联股份、金桥信息、上海雅仕、上港集团纷纷大涨。

  消息面:7月26日,“中国·上海科创板企业总部服务园”“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陆家嘴服务中心”“上海北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陆家嘴服务中心”“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园服务中心”同时揭牌。这意味着,距离科创板开市仅四天后,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打造的中国首家科创企业总部服务园宣告诞生,上海北郊以全新定位和特色服务为科创企业全面赋能的新平台也正式起航。

  2、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表现活跃,劲胜智能、捷荣技术、洁美科技、福蓉科技、德赛电池纷纷上涨。

  消息面:消息面:在近日举行的2019集微半导体峰会上,高通无线通信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樸表示,因为技术能力提升,5G能够作为一个统一的通用平台,把各行各业都覆盖进去,从带来的影响看,5G的大带宽、低时延和海量连接分别会带来产业链的新机会。

  消息面:

  1、河北张家口市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预计年底建成投运。届时,张家口市新能源外送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工程每年可向北京地区输送约225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该工程是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也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多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2、生态环境部今天召开2019年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第二轮第一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进展顺利,目前,8个督察组均已完成督察进驻,进入下沉督察或重点督察阶段。

  3、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26日在北京市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工作推进会上透露,北京市将依据11条政策新设的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白名单”,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快速登记注册。

  4、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飞机103架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于9:11降落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转场。接下来,C919将在这里继续开展颤振、空速校准、载荷、操稳和性能等科目的试飞。

  5、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在7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等三件规章已经完成部务会审议程序,即将发布。此外,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起草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行政法规。

  6、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23次运输合作分委会民航工作组会议近日举行。民航局副局长崔晓峰与俄罗斯运输部副部长尤尔契克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一致同意,互相开放中国东北、内蒙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的直达航空运输市场准入,允许双方航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开辟航线航班,以促进两国上述地区经贸合作与人员往来。

  7、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2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法律层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已报国务院审议通过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规章层面,涉及12件规章,已经制定出台了9件,包括排污许可管理、农用地污染防治、污染场地、建设用地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规章,还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等三件规章已经完成部务会审议程序,即将发布。

  8、“中国·上海科创板企业总部服务园”“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陆家嘴服务中心”“上海北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陆家嘴服务中心”“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园服务中心”同时揭牌,上海北郊以全新定位和特色服务为科创企业全面赋能的新平台也正式起航。

  后市前瞻

  广州万隆:当前市场之所以疲弱不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市场情绪总体比较低迷,各路资金普遍处于观望状态,成交量始终难以放大,投资者与其苦恼于震荡行情的困扰与焦虑,还不如从操作策略上来着手应对,具体做两手准备,第一,长线去持有一些优质的科技龙头企业,具体坚定当前商业化之后正在快速跃进的5G大方向,投资者主抓这个方向可能将会有大机会!第二,短线把握科创对标、国产芯片等受科创板带动的行业,从其中挑选市值规模较小、主力介入明确、研发投入较大的个股进行博弈。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日产汽车裁员数量比原计划增加一倍多,并公布新减产措施,此前该公司发布的第一财季营业利润锐减99%,因产品组合老化及欧美市场销量下滑。

  日产汽车周四在一份公告中称,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2,500人。这相当于日产汽车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是5月宣布裁员4,800人计划的两倍多。营业利润降幅远超分析师预期,他们此前预计该公司营业利润下滑66%,至16亿日元(1480万美元)。

  日产汽车表示,到2022财年末,将在全球削减产能10%,并在此期间将产品组合减少“至少”10%,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虽然其中一些举措已在进行中,但公司预计要实现大幅改观还需时日,”日产在公告中表示。

  不过,该汽车制造商维持了整个财年的预期。该公司在5月份发布了预期,预计营业利润2300亿日元,收入11.3万亿日元。

  日产汽车6月份的美国市场销量下降了15%,今年销量累计下滑8.2%。日产汽车的最大市场--中国的交付量在上半年下降0.3%。

  密集操作对冲税期扰动

  7月22日,央行开展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无央行逆回购到期,全额实现净投放。自7月16日以来,央行已连续5日开展逆回购操作,交易总量达到了5100亿元,同期并没有央行逆回购到期,因此全都实现了净投放。

  逆回购操作只是近期央行流动性投放的一部分。7月15日,央行在等额续做当日到期的1885亿元MLF操作的基础上,对中小银行实施增量操作,当日累计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从全口径来看,7月15日以来的6个工作日,央行累积投放资金7100亿元,净投放5215亿元。

  与其他月份一样,央行在月中时点如此密集地释放流动性,主要是为了对冲税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的影响。通常来说,税期高峰出现在每月15日前后,而月中也是一个月内地方债等政府债券发行缴款最密集的时候,这两项因素都会推高财政库款,意味着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国库,形成流动性回笼。

  7月是传统税收大月。Wind数据显示,2017年7月新增财政存款高达11600亿元,2018年7月也达到9345亿元,几乎是当年增量最多的一个月,这意味着,7月份财税清缴对流动性的影响在全年中可能是最显著的。

  近期资金价格指标的走势足以证明7月税期的威力。以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为例,6月末7月初DR001一度下行至超预期的低位。Wind数据显示,DR001加权价在6月26日首度跌破1%,7月3日跌破0.9%,次日报于0.8431%,刷新该指标有纪录以来的最低纪录;不仅如此,7月2日,DR001盘中最低成交到0.7%,跌破了另一项指标R001在2009年创出的0.72%的历史大底。

  从多个角度看,6月初的短期资金价格都达到了历史上极低甚至是最低水平,表明当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极为充裕。然而到了7月中旬,市场上资金价格指标纷纷反弹,尤其是短端利率。DR001加权价在7月12日突破了2%,次日又涨破2.5%,19日涨至2.82%,这是4月24日以来的最高值。盘中,DR001更是频频出现3%以上的成交量。隔夜利率从低于1%到涨至3%以上,背后反映的现实是——即便流动性如7月初那般异常充裕,也挡不住7月税期等因素的集中冲击。这就需要央行适时干预,给予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资金价格重新回落

  7月22日,市场上各类资金价格指标纷纷回落。债券回购利率方面,DR001加权价跌17bp至2.66%,更具代表性的DR007跌14bp至2.69%,跨月的DR014跌18bp至2.80%。

  货币中介机构指出,22日早间资金供求形势明显改善,回购利率持续回落,未到中午收盘,各机构头寸纷纷轧平,资金面恢复宽松。午后,隔夜至跨月的资金供给充足,逐渐出现减点的隔夜资金融出,呈现近半个月来少有的宽松局面。

  资金面恢复宽松,既源于税期结束、扰动消退,也得益于前期央行连续实施流动性净投放。

  一个细节是,22日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只提到操作细节,未说明操作动机。之前的公告,一般都会解释开展逆回购操作是为了对冲税期或者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的影响。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税期扰动已经结束。

  按照以往经验,当税期过去,资金面逐渐恢复常态,央行也将相应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比如,22日的央行逆回购交易量就比之前一次操作减少了一半,后续很可能继续减少,直至停做。不过,7月央行流动性操作很可能没有结束。

  TMLF操作窗口开启

  有理由相信,7月份央行流动性操作还没有结束。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本周还有较多的央行流动性工具到期;二是TMLF操作窗口再次打开。

  由于上周央行开展了较多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本周将迎来总共4600亿元的央行逆回购到期,今后4天分别有16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和10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此外,7月共有两笔MLF到期,7月13日到期1885亿元(顺延至7月15日到期),7月23日还有5020亿元MLF到期。不仅如此,之前央行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因为TMLF操作是根据银行对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和需求情况综合确定的,搜集相关数据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季后首月第四周进行操作。7月是季度首月,而本周正好是7月第四周,TMLF操作窗口再次打开。

  分析人士指出,考虑到资金面刚刚恢复平稳,但本周余下时间到期的央行逆回购和MLF合计高达9620亿元,倘若央行不开展任何操作,显然会导致流动性总量再次降到合理充裕水平之下,并引起货币市场波动,因此,预计央行将继续开展一定规模的流动性投放操作。

  关键可能是操作工具的选择,央行逆回购、MLF、TMLF,多种工具带来了多种组合,而随着23日MLF到期,悬念终将揭晓。

 

  中国政府网消息,在7月15日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主要领导强调“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适时预调微调,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作为降成本的新型定向工具,央行继续开展TMLF操作的可能性颇大。如此的话,央行在继续开展TMLF操作的同时,如何续做到期MLF及对冲到期央行逆回购便成为一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