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4年来首次!央行下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 释放什么信号?

  12月18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购规模500亿元,中标利率2.5%,与此前持平;14天期逆回购规模1500亿元,中标利率2.65%,较此前小幅下调5个基点。

  这是央行时隔20天重启逆回购,同时又是4年来首次下调14天期逆回购利率。

  并非新一轮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息”并非新的一轮降息,而是与之前MLF利率和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相一致的后续行动。

  11月5日,1年期MLF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3.25%;11月18日,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2.5%;12月18日,14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调降5个基点至2.65%。

  从市场表现来看,可以说央行此番“降息”可谓“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评论员高绪阳对某媒体记者指出,所谓“在意料之中”,是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所以市场对央行“降息”是有预期的。

  “不过,央行一般是通过调整短期利率来实现加息或者降息的,比如隔夜逆回购或者7天逆回购,通过14天逆回购来调整利率的情况比较少见,对于市场而言,尚属意料之外。”高绪阳称。

  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从历年情况来看,年关临近时,资金量需求往往较大。在公告中,央行表示,将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对于采取下调14天逆回购利率,中信证券(23.740, -0.06, -0.25%)固收团队认为,随着元旦临近,年底跨节资金需求旺盛,资金利率有所上行,央行在暂停逆回购操作20天后重启逆回购操作满足年底资金需求,保证银行体系年底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

  再从期限上看,跨年资金需求旺盛,14天流动性投放更多。近期21天和1个月的跨年资金利率上行幅度大,跨元旦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央行时隔半年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进行流动性跨年安排。后续面临春节,央行可能还会重启28天逆回购操作以补充春节期间的跨节需求。

  高绪阳则指出,直接下调14天逆回购的利率可以将收益率曲线的长端向下拉平,整体降低市场的中长期利率水平。这对于降低贷款利率是有一定帮助的,也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实际举措之一。

  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2月17日,在经历较长盘整期后,沪指重回3000点。12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18%,收3017.04。

  高绪阳表示,从昨天股市突破3000点来看,分析各大板块可以发现,券商、信托、银行等金融蓝筹股是拉动大盘的重要力量。换言之,此次股市企稳的一个重要信号就是,市场普遍看好金融机构的未来盈利。

  “在宽货币的大环境下,金融机构需要‘让利’实体经济,也就是将钱‘便宜’地借给实体企业。”高绪阳称,因此央行此番操作实际上是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下一步,金融机构需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下次降准大概率在明年初

  从综合多方观点来看,后续降准操作较大概率可能出现在明年1月左右。

  “目前市场上的流动性较为充足,2019年降准的可能性不大。”高绪阳表示,从经济和金融的大环境来看,2020年降准是值得期待的。不过,预计央行不会采取普遍降准的方式,而更可能采取定向降准。

  有业内人士指出,明年1月情况比较复杂,实施降准的条件比较充分。一是明年春节时点较以往靠前,节前现金需求量大;二是1月是传统税收大月;三是年初是信贷投放较为集中的时点;四是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意味着明年初就将迎来较多地方债发行。

  “如此种种,预示着明年1月资金需求量会很大。届时,央行若降准既可保障跨节资金面,又可助力年初信贷投放,同时还配合了地方债发行,可谓一举多得。”上述人士称。

 

  来源:益盟

  今日开盘:沪指高开涨0.18%,报2922.6点;深指低开跌0.10%,报9905.91点;创业板指数低开跌0.21%,报1730.4点。盘面上,啤酒概念、消费金融、高送转等板块涨幅居前,语音技术、动物疫苗、青蒿素、百度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受利空消息影响,视觉中国开盘一字跌停,封单高达19万手。

  外围情况:美股小幅收跌 芯片股逆势走强。截至收盘:道指跌0.1%,报27881.72点;纳指跌0.07%,报8616.18点;标普500指数跌0.1%,报3132.52点。芯片股走强,美光科技、西部数据涨逾2%,恩智浦涨超1%,英伟达涨0.8%。热门中概股涨跌各异,蔚来涨2.7%,趣头条涨超4%,拼多多涨1.6%,虎牙、腾讯音乐、欢聚时代跌超2%。

  消息面上:1、静待美联储利率决议,美股周二小幅收跌,受国际贸易局势缓和影响,半导体板块逆势走强;2、中国11月M2同比增长8.2%,预期8.4%,前值8.4%;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9万亿元,预期1.2万亿元,前值6613亿元;3、中国11月CPI同比增长4.5%,创2012年2月以来新高;4、江苏省张家港市商品房2年限售政策取消;5、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交易,将出库4万吨;6、中汽协:11月乘用车销量206万辆同比下降5.4%,新能源汽车销量9.5万辆同比下降43.7%。

  海通证券:目前部分科技板块已经透支了未来几年的业绩,完全进入了情绪主导的阶段,建议投资者应该适时逢高兑现。不过预计未来科技股依旧将是行情主线,有很多优质科技股仍处于低位,比如5G下游应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车联网产业链等值得投资者仔细挖掘。同时,站在岁末年初的时间点上航运、面板等周期见底,行业景气度很有可能在明年得到提升。具体操作上随着15号的临近建议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中美贸易谈判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向,做好仓位的预案,同时可以对各科技板块间进行高抛低吸的换仓操作。

  光大证券:昨日市场以无线耳机概念为代表的科技题材股延续上涨行情,充分体现出外资扩容结束后市场的资金的青睐对象仍是科技股。本周面临的不确定事件还有美联储议息,需要耐心等待靴子落地。短期热点继续呈现结构性分化,配置上,投资者可重点关注5G、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板块。

  招商策略:当前市场对于在较短时间内业绩兑现具备高确定性的主题认可度极高,典型的如ETC主题、TWS主题以及近期的TMPS主题,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存量行情或者是结构性行情之下,投资者对于题材“业绩兑现”的时点要求大幅提前,兑现距离事件催化时点越近的题材越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当前主题市场的这些变化将会对影响我们后续的主题投资思路,像我们前期提出的VR/AR、云游戏、云电脑、云手机等以及前期和近期出现的TOF,mini LED等可能因为催化事件出现后到业绩兑现的时间较短而成为投资机会较为确定的领域。

 

  神光财经:优秀公司高研发投入带来高产出效率。企业研发投入决定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但研发投入高低并不一定带来企业效益的提升。那些能够持续投入高研发,持续高产出的公司,最有可能成长为上市公司当中的大白马、大蓝筹。我们研究了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基本情况,大致可以看出,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往往资本化,研发费用占比一般不大,企业盈利增长内生外延都有贡献。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处理各有不同,有些企业过早过多资本化,资产增加,但资产报酬率可能不高,有些企业研发投入较大,但资本化比例较低,收入和利润产出效率比较高,这些企业潜力较为优秀。

  今日开盘:沪指高开涨0.08%,报2914.46点;深指高开涨0.31%,报9908.97点;创业板指数高开涨0.39%,报1733.48点。盘面上,智能音箱、化工新材料、集成电路、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中船系、黄金概念、碳纤维等板块跌幅居前。

  之后三大指数震荡走高,盘中均翻红,软件股走强,中国软件拉升封板,诚迈科技、东方通、浪潮软件等跟涨。

  截至目前:沪指涨0.18%,报2917.24点;深证成指涨0.37%,报9914.79点;创业板指数涨0.06%,报1727.85点。

  板块方面:国产软件、钢铁普钢、数字货币、电子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有色黄金、物流、汽车整车等板块跌幅居前。

  外围情况:上周五美三大股指全线收涨,苹果再创历史新高。截至收盘:道指涨1.22%,报28015.06点;标普500指数涨0.91%,报3145.91点;纳指涨1.00%,报8656.53点。科技股集体上涨,苹果公司股价收涨1.93%报270.71美元,再创历史新高;特斯拉、奈飞涨超1%;西部数据涨超3%,美光科技涨超2%。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房多多涨超5%,爱奇艺涨超4%,瑞幸咖啡、拼多多、唯品会涨超2%。

  消息面上:1、中共中央政治局:明年全面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深交所发布股票期权相关业务规则及指南,期权合约标的应满足5大条件;3、上交所紧盯年末保壳交易、资金套现等突击交易;4、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5、银行理财子公司可开股票账户,万亿增量资金入市在即;6、以美元计,中国11月出口同比降1.1%,进口增0.3%,贸易顺差387.3亿美元;7、截至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956亿美元,较年初上升229亿美元。

 

  神光财经表示,强者恒强的科技股,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不断攀升,上市公司盈利加速改善,二级市场正在上演戴维斯双击的行情;与此同时,一些低估值蓝筹个股,也正受到各路资金的加速抄底,典型的是陆港通北上资金,如果仔细观察券商、基建等诸多低估值品种,陆港通资金近几个月对龙头个股的加仓显而易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大家在关注强势个股的时候,不应忘记类似的潜力个股,从相对安全和先入为主的成本优势看,这些股价还处于相对低位的低估值品种同样有很大的吸引力。中短期的投资策略可以同时重视上述两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