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春节模式”提前开启 高收益产品需拼手速“秒杀”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彭 妍

  临近春节,年终奖到手,手里的钱如何“过节”最划算呢?其实这一问题,银行早已为你“操碎了心”。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春节专享”产品已经出现在中小银行理财名单中,其中不乏5%以上的高收益产品。有的银行虽然没有推出春节专属理财,但是推出了限时又限购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一经推出就遭到投资者“哄抢”,成功买到需要“拼手速”。

  春节专供理财年化收益超5%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均在3%-4%之间,“春节专享”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诚意十足,绝大多数在4%以上,最高可达5%以上。

  以某股份制银行网点为例,该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近期我行发行了5款‘新年特别款产品’,期限在35天-6个月不等,起投金额为1万元和15万元,其中有3款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含)以上,其他普通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均在3%-4%之间。”

  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记者查看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单发现,临近春节,高收益率产品全部为“专享”产品,由于起购金额不同,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22%-4.41%之间,而普通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4.26%之间,低于专享理财产品。例如,一款投资期限为232天的“小年特供”产品,起投金额为2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4.27%。

  据上述银行人士介绍:“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专享’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额度非常紧张。”

  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该网点近期推出了一款春节专属理财,期限为3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比新客理财的收益还要高一些,1月19日-1月20日限时发售,而且新资金需要提前三天进行预约以及验资。他还补充道:“好的产品要靠抢,提前预约会好一点。”

  另外,《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也发现,部分银行目前尚未开放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申购,但会在近几日陆续开放。也有部分人员表示,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限的最后一年,所有传统型的产品目前均下调收益和发行额度,春节前不一定会有节日专属理财发行。

  高收益产品限时又限购

  虽然有的银行目前没有推出春节专属理财,但是推出了高收益理财产品,其中部分产品收益率最高可达5.4%,一上线就被“秒杀”。

  “我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一上线,1分钟就被抢完了,”某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该款产品的期限为5年期,业绩比较基准为5%-5.4%,有认购成本费,刚开始放了10亿元额度被抢完,随后又放了5亿元额度,在当天上午也售罄了。

  “目前高收益的产品很吃香,有的产品上线1分钟就被抢购一空,大家都在抢着买,有不少投资者在盯着他人撤单后空出来的额度。”上述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表示。

  在某城商行网点,前来购买理财产品的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逐渐下降,如果有高收益理财产品,我会让理财经理第一时间通知我。而且我经常关注理财经理的朋友圈,因为他们经常会在上面发一些理财优惠信息。”

  在走访中,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大家都知道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在下滑,只要有收益较高的产品发行,银行不用多做宣传就被抢购一空。”

 

  不过也有银行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部分银行在春节前夕发售的理财产品可能会在节后起息,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将可能存在的“资金站岗”问题考虑在内。另外,年末不同机构不同类别的理财产品依次登场,建议大家尽量选一些优质的平台,因为资金的安全比收益更重要。

  (原标题:银保监会周末“放大招”,资本市场再迎重磅利好)

  银保监会明确长线资金入市,周末的资本市场再迎利好!上周末,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周末消息让投资者再次兴奋,预计下周市场又要高歌猛进。”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更是直言,2020年新年伊始,资本市场利好频出,先有央行降准,现在轮到了银保监会出手放大招,对资本市场形成重大利好。

  “每个散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有限,投资资本市场的能力也层次不齐。如果说通过养老保险的形式进行投资,也就是可以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集中起来交给银行、保险,可以更有效配置到股票、长债上等,个人账户的钱也就成为机构的长钱,是一个‘化散为整’的做法。”北京某保险资管老总对第一财经表示。

  “寿险业务中的年金险和长期健康险这两大类是有投资功能的,其与公众储蓄最大差异是,公众储蓄是3—5年为主,最长不超过5年。而未来,我们可能需要时间更长的产品,那么长期的年金险和健康险就更合适。因为随着时间的拉长,投资回报率更高,并且锁定了一定的投资风险。鉴于保险产品能够将风险控制到最小,对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在更长的时间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渠道。”南开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朱铭来对第一财经表示,“为什么要发展养老保险产品?实际上对资本市场结构的调整。个人投资股市往往短线居多,长期投资者寥寥。而通过保险公司的产品,便能够形成一种长线的投资。”

  企业年金、保险等长线资金入市,需要生态更加健康的资本市场作为基础。近日,新《证券法》修订草案审议通过,将自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生态更加健康,有利于提升投资者投资股票市场的积极性,以及吸引机构、外资等长期资金入市,A股的流动性有望持续改善。

  另一方面,我国险资配置权益资产的比例较低,大量资产配置在非标资产上,标准化资产的配置比例较低。

  统计显示,2018年末,相对于我国主要上市险企20-30%的非标资产占比,股票投资占比仅仅在4%-8%左右,加上基金投资的规模也仅仅在6%-11%左右的水平。

  “保险公司需要资产负债相匹配。比如一款缴费20年的保险产品,对保险公司是负债,若放到资本市场,则投资可以蓝筹股等长期投资项目,这样就能够实现资产与负债期限的匹配。”朱铭来说。

  分析人士也表示,增加保险公司长期投资有利于保险公司资产负债久期配置,降低利差损风险,同时在保险公司未来采用 IFRS9准则时起到平滑利润,降低利润波动的作用。

  第一财经注意到,2019年年初至今,监管层多次表态支持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呼吁企业年金、保险等长期资金入市。“银保监、证监会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进一步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占比,有利于提升市场运行的稳健性,并降低A股大幅波动的可能。”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分析。

  此外,企业年金作为市场另一个高度关注的长期资金,日前,2019年前三季度企业年金投资业绩成绩单出炉。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单一计划含权组合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为6.48%,其中最高的为7.52%,来自于工银瑞信,易方达的7.51%紧随其后。截至去年三季末,共有22家投资机构管理1.64万亿企业年金,其中,泰康资产的投资管理规模2668亿排名第一,占总资金的16.25%。数据也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一共增长约2200亿元,相比去年年底的增幅约为15.4%。

  原标题:2020年全球资产“钱景”展望:美元大概率走弱 利好新兴市场资产 来源:上海证券报

  刚刚过去的2019年,投资者亲历了全球经济同步趋缓、各国央行重返宽松、外部贸易形势变化多端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心情尚未平静,时间已入新年,如何重新配置资产又提上日程。2020年,原油、黄金、美元、股票这四大资产“钱景”又有哪些不同?

  油市不确定性犹存

  原油市场在过去一年走出先扬后抑的行情,最终以多头占据明显优势收尾。截至2019年年末,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较2018年年底涨幅超过30%,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则较2018年底涨幅超过20%。

  对于2020年油市表现,多个机构基于原油供需层面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的预期,认为油价或震荡走低。

  供给层面来看,虽然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近日就深化减产达成一致,同意在2020年第一季度将原油减产额度从每日120万桶上调至每日170万桶,但并未提出延长减产时间,原定减产协议将于2020年3月底到期。

  “随着‘欧佩克+’可能在2020年底逐渐停止减产,我们较为看跌2020年年末的布伦特原油价格表现。”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个人银行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部主管吴晶晶表示,就2020年年中而言,油价是否下行,取决于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地缘政治等因素。

  渣打银行认为,由于欧佩克在全球石油市场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其减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虽然预计石油需求会在2020年出现温和反弹,但不太可能出现显著复苏。总的来看,该机构认为原油市场供需形势较2019年变化不大,油价将在每桶约50美元至60美元的整体区间内波动。

  中国石化近期发布的《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认为,2020年国际油市整体仍处于过剩周期中,加之地缘政治和英国“脱欧”等影响,油价意外波动的风险犹存,预计2020年全年布伦特油价均值在每桶58美元至68美元之间。

  机构一致看好金价走势

  2019年,来自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引发市场避险情绪,金价在此背景之下也一路走高,年末坚定站上每盎司1500美元上方。截至2019年12月31日,纽约黄金期价全年累计上涨18.6%,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累计涨幅为18.3%。

  步入2020年,黄金依然收获了一众外资机构的看好。

  作为坚定看多黄金表现的机构之一,高盛预计未来12个月内黄金价格将涨至每盎司1600 美元。该机构贵金属分析师斯普罗吉斯(Mikhail Sprogis)认为,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贸易局势变化等不确定性都是黄金市场走强的支撑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充满高度不确定性,中期而言,我们对金价持乐观看法。预计接下来的12至18个月中,金价或在每盎司1425美元至1675美元区间波动。”吴晶晶表示,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大量增加黄金储备,部分抵消了亚洲珠宝需求疲弱的影响,对金价构成一定支撑。

  金融服务机构瑞信也认为,只要全球债券收益率维持在低位甚至为负,且经济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就可能继续受到支撑。

  美元大概率走弱 利好新兴市场资产

  相较其他资产,美元指数(96.7397, -0.0649, -0.07%)在2019年表现平平,全年累计涨幅仅为0.45%。2020年的走势也遭到机构的一致看空。

  华尔街分析师普遍预计美元指数将在2020年下跌数个百分点。投资公司BTIG首席股票和衍生品策略师朱利安·伊曼纽尔(Julian Emanuel)预计美元将在2020年下跌约3%至5%。牛津经济研究院调查数据也显示,分析师预计美元到2020年底或会贬值5%。

  “全球贸易局势向好、英国‘脱欧’不确定性有所消退等导致美元指数从去年12月初一路下滑,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正在悄然升温。”CMC Markets市场分析师Margaret Yang表示,美元指数与新兴市场表现呈现长期负相关,当美元走弱时,国际资金更倾向于流入新兴市场寻求价值和收益。

  渣打银行也对2020年美元指数持看跌态度。就货币市场而言,该机构预计发达市场货币如欧元(1.1176, 0.0005, 0.04%)和英镑(1.3138, 0.0001,0.01%)将是美元走弱的最大受益者,此外,新兴市场资产也将受到美元走弱的明显利好。

  风险资产表现值得期待

  2019年,全球风险资产在诸多不确定性中保持良好走势,提振了投资者信心,多家机构依然看好其今年表现。

  瑞信认为,尽管投资者在2020年可能面临预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和市场波动,但全球经济与风险资产有望展现弹性。该机构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5%,表明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较低,在经济增长放缓之际,该机构预计股市将贡献个位数回报率。

  “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和市场在面临这些全球挑战时将表现出弹性。目前,我们预计中国股票将在2020年跑赢全球新兴市场综合指数。”瑞信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伍泽恩(John Woods)表示。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环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也认为,在发达市场央行继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新兴市场降低利率的预期之下,他预计2020年风险资产表现将继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