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2年12月28日
12月28日消息,三大指数午后震荡回落,沪指翻绿,深成指、创业板指再度跌近1%。板块方面,血氧仪板块全天大涨,酒店、旅游板块午后震荡拉升,电力板块持续强势,银行股保持活跃;教育板块持续调整,汽车产业链集体走低,农业股走弱,物流板块表现不佳。总体来看,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超3800只个股飘绿,今日成交6508亿元。
截至收盘,沪指报3087.40点,跌0.26%;深成指报11010.53点,跌0.86%;创指报2338.26点,跌0.90%。
盘面上,血氧仪、旅游、电力板块涨幅居前,教育、汽车整车、种植业板块跌幅居前。
热点板块:
1、血氧仪
乐心医疗(12.040, 2.01, 20.04%)、康泰医学(35.360, 5.36, 17.87%)、爱朋医疗(20.880, 3.48, 20.00%)等多股走强。
消息面上,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重症救治服务能力的通知》,其中提出在加强社区对居家隔离康复人员摸排的基础上,组织对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发放血氧夹,在家自测血氧,明确简明监测预警标准。
2、旅游
大连圣亚(16.520, 1.50, 9.99%)、丽江股份(12.730, 1.09, 9.36%)、曲江文旅(13.200, 1.20, 10.00%)等多股走强。
消息面上,12月2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据携程数据显示,海外签证的搜索量瞬时增长300%;其中香港签注的搜索大涨5倍。目前,历年前十旅游目的地已恢复办签。
消息面:
1、【Counterpoint :2022年折叠手机出货量预估可达约1600万台 同比增长近7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12月27日发布的报告,2022年Q3,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年增63%至608万台,占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高于去年同期的1.1%。折叠手机在第三季成为市场亮点,主要来自三星于7月推出的新一代折叠机Galaxy Z Fold 4和Galaxy Z Flip 4。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计,2022年折叠手机出货量预估可达约1600万台,同比增长近73%,三星2022年下半年市占率估计高达80%。
2、【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碳市场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规定】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针对碳排放数据核算中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生态环境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碳市场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规定,强化对纳入全国碳市场报告管理的排放单位数据质量控制计划、数据及信息存证、存证数据及信息的缺失与异常处理、排放核算与报告、排放报告核查等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活动的数据质量监督管理,并通过完善信息化平台和强化数据分析支撑日常监管。
3、【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第二批重大项目签约 项目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第二批重大项目28日上午举行专场签约。据了解,此次签约共涉及20家企业,签约项目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车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签约项目金额共计约36亿元,引进各类中高端人才5000余人。
4、【海南将于12月30日发放两轮旅游消费券】据海南省旅文厅消息,为将2022年(第二十三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在12月30日欢乐节闭幕当天,海南省旅文厅将在一天内发放两轮旅游消费券,助力游客开启年末狂欢之旅。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消费券有效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23:00。游客领取消费券后需抓紧时间前往携程、飞猪、同程、途牛、马蜂窝、去哪儿六大OTA平台购买海南区域酒店、景区产品,基本可按五折价格“惠”游海南。
5、【郑州市开展多项商品房促销活动】,“郑州市元旦、春节‘双节’促消费工作”新闻发布会28日召开。据发布会介绍,郑州市组织开展了系列商品房团购活动。活动共分四个专场,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场:一是市属企事业单位团购商品房活动专场,共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现房、准现房房源24000套,参与团购的企事业单位21家。二是产业园区、新兴产业单位、工业企业团购商品房活动专场,共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房源35000套,参与团购的单位23家。三是中小学、大专院校团购商品房活动专场,共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房源35000套,参与团购的单位19家。第四专场科研机构团购商品房活动按计划将于12月31日举办。
机构观点:
中泰证券(6.400, -0.04, -0.62%)指出,当前市场或存四大乐观预期—重要会议后政策刺激力度强化、疫情防控放开后带来经济反转、美联储转“鸽”、大国科技竞争缓和,近期市场开始逐渐纠偏,后续仍需紧密关注四大预期的变化。具体2023年1月推荐的配置方向:1)相对收益投资者可通过电力等高分红板块和军工、计算机等安全板块进行适当防御;2)消费板块,疫后修复下居民生活/生产活动正常化预计将持续带来消费板块的修复;3)高端制造板块,重要会议所定调的高质量发展和注重供应链安全,并以定向贴息、再贷款等方式刺激下的高端制造板块预计将明确收益;4)医药板块,参考境外等国疫情防控放开后,医疗资源持续处于高负荷运行的状态,居民就医用药需求和政府对医疗的投入将超预期并且贯穿未来几年,因此医药是明年全年最值得重视的方向之一等。
国盛证券预计2023年A股盈利呈“√”型走势,全A/非金融业绩增速回升至12.7%/13.3%,23Q1大概率会经历二次筑底。结构上,双创全年增长强于主板;上游资源红利消减,传统与新兴制造业景气收敛,科技TMT弱复苏,消费行业则最为亮眼,其中必选消费稳中趋升,而可选消费显著回暖。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2年12月15日
12月15日,央行实施了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超额续作MLF。
央行12月15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2月15日央行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此前有市场人士认为,目前货币市场利率仍低,鉴于居民理财回表,银行流动性仍充裕,所以判断央行会等量续作MLF。此次超预期的央行超额续作,市场人士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央行呵护流动性和稳定近期债券市场波动的意图。
超额续作满足流动性
央行12月15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12月15日央行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0%,均与此前持平。
Choice数据显示,今日有5000亿元MLF和2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最新MLF操作实现“超额平价”续作。
关于为何超额续作,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年末流动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稳定近期震荡的债券市场。
12月以来,在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引导下,DR007均值已较11月有所回落,但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仍在大幅上行,其中12月13日升至2.755%,已高于2.75%的政策利率(MLF利率)水平,3个月期SHIBOR也频创4月以来新高,整体上看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上升较快。市场人士认为,当前资金面的波动,是央行此次超额续作的原因之一。
中信证券(20.270, -0.27, -1.31%)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超额续作是为年末提供流动性需求,目前银行的负债端成本也有所上升,在信用债和理财市场的波动之下,央行超额续作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业伟也表示,最近债市持续大幅调整,同时年末资金需求还会上升,央行在之前降准的基础上,再度超量续作MLF,显示了维护市场稳定的意图。但央行继续保持投放利率不变,显示央行在维护资金面稳定时依然保持一定克制。
流动性水平的合理充裕依然是维持宽信用、呵护修复、支持稳增长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有利于呵护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修复回暖、助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也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行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
12月MLF操作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能够更好地兼顾内外平衡。庞溟表示,应当注意已达近年高点的M2增速在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运行于当前水平。
他认为,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复苏、供求关系基本恢复稳定、需求逐步回暖走强,会带来消费动能快速释放、商品和服务需求价格走高、物价中枢整体抬升,应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建议谨慎使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LPR有下调可能
在央行此前已经降准和9月存款利率有下行的背景下,着眼于今年底明年初稳增长、控风险的要求,市场人士预计未来LPR有下调可能。
明明认为,考虑到央行日前已经降准,9月份以来银行存款利率也有所下调,因此LPR会在这个月或者下个月进行调整。
“在短期经济依然承压,稳增长压力之下,这个月LPR存在继续调降可能,而明年1月,MLF和LPR利率均存在调降可能。”杨业伟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12月MLF利率保持不变,意味着当月LPR报价基础未发生变化。不过,9月以来商业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而且下调幅度整体上明显大于4月开启的年内首轮存款利率下调。12月降准落地也会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王青认为,这些因素会抵消近期市场利率上升的影响,增加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而1年期LPR利率有望保持不变。“当前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居民房贷利率,且各类结构性支持政策工具丰富,都会引导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由此年底前1年期LPR报价有望保持稳定。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为5年期LPR报价更大幅度下调腾出空间。”王青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从11月金融数据看,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和需求仍然不足。“应继续引导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既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又激发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推动宏观经济稳步恢复。”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2年12月02日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银保监会12月1日发布《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东、四川、陕西10个省(市)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一年。参与试点养老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民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35.600, 0.02, 0.06%)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商业养老金定位于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惠性、创新性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组成部分,对个人养老金制度发展具有支持和补充的作用。
该负责人指出,商业养老金业务的主要特点之一在于账户和产品相结合,即试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息管理账户,提供不同期限、风险、流动性等特征的商业养老金产品,满足客户稳健投资、风险保障、退休领取等养老需求。同时,信息管理账户下设锁定养老账户和持续养老账户两个子账户,通过两个账户组合,兼顾锁定养老资金长期投资和个人不同年龄阶段流动性的双重需要。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客户存入账户的资金,一部分按比例进入锁定养老账户,用于购买相应产品,到客户60岁时方可支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持续养老账户内的资金同样可以用于长期投资,但相对而言流动性更强,客户可根据约定更换产品或获取相应资金。
此外,商业养老金的产品设计以积累养老金为主要功能,支持个人长期持续积累养老资金,并可提供一定的身故、意外伤害等附加风险保障。同时,提供定额分期、定期分期、长期(终身)年金化领取等多种领取安排。养老保险公司还将对选择商业养老金业务的客户提供包括收支测算、需求分析、资产配置等养老规划服务。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特别强调,由于养老金融业务的特殊性,对商业养老金,还会强化风险管控,建立产品托管机制,加强投资监督和估值对账,通过多种手段控制风险。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