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近央妈有点忙:降准后连续开展14天逆回购,节前资金面紧张缓解)

  税期才过、季末和节假日又来,为了稳定流动性,最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可谓是“有点忙”,7天逆回购和14天逆回购结合使用,轮番投放下,前几日略紧的资金面有所回暖。

  9月25日,央行再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规模为200亿元,对冲当日到期的7天逆回购300亿元后,实现净回笼100亿元。资金价格方面,截至当日下午5点,颇具代表性的指标DR007(银存间质押7日)加权平均利率报2.4176%,较前日下降18.64bp,前期资金投放效应显现。

  在央行“呵护”之下,流动性跨季跨节基本无虞,有分析称,由于资金面紧张程度有所缓解,叠加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预计央行会根据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本周到期的逆回购可能不会全部被对冲。

  推荐阅读:

  满市场全是出钱的!国庆节前不缺钱了吗?

  一周“补水”超万亿 节后资金面回暖明朗

  14天逆回购频现

  自9月16日央行降准落地以来,市场流动性经历了一次小波动。降准之后资金面并未有明显宽松,反而出现小幅收紧的态势,比如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一度由16日的2.336%上涨至23日的2.7590%。

  对此,市场多数分析称是由于缴税因素的扰动。江海证券测算,9月缴税因素对央行口径政府存款(即基础货币的统计口径)的抽水效应至少在3000亿~4000亿元的量级;除了税期因素外,央行也在加大资金净回笼。截至9月17日,央行9月净回笼3515亿元。此外,资金需求增加,隔夜回购拆借成交量较大。

  这一偏紧的趋势在新版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第二次报价出炉后有所改变。根据最新报价,1年期LPR小幅调降5bp,为4.2%;5年期以上LPR仍为4.85%,与上次持平。LPR的下行稳定了货币政策的预期,不少市场人士预计,未来LPR仍将延续小幅下行的节奏。

  与此同时,19日以来,央行多次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流动性,其中7天逆回购开展了1800亿元,14天逆回购开展了2700亿元,共计投放4500亿元。在这一背景下,24日短端资金利率出现明显下行,Shibor隔夜品种下行39bp报2.3690%,7天期下行5.6bp报2.6760%,不过14天期仍延续攀升,较前日上行6.8bp报2.9520%。

  到了25日,资金面延续回暖,隔夜Shibor继续下行,报2.0460%,7天期下行10.40bp报2.5720%,14天期上行0.10bp报2.9530%;银行间市场上,截至当日收盘,DR001加权平均利率报2.0153%,较前日下降33.31bp;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DR007加权平均利率报2.4176%,较前日下降18.64bp。

  货币中介机构日报也称,25日早盘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纷纷按加权价格融出隔夜资金,资金供给态势出现明显改观;临近尾盘,部分机构开始减点融出隔夜资金,头寸需求很快得到满足。

  “不过,从14天Shibor的走势上看,跨季资金还是较为紧张。”一位券商固收分析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也是最近央行频频启动14天逆回购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央行已连续5个工作日开展了14天逆回购,其中19日、20日、23日配有7天期逆回购,24日和25日则仅开展了14天期逆回购。

  “主要就是跨季和国庆两个原因,”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也对记者表示,“节假日的到期量是顺延到第一个工作日的,如果7天期做得太多,那么都将堆积在国庆节后第一天到期,所以做14天也是为了到期的时候不集中在节后第一天。”

  另外,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的加大,一定程度上也可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的影响。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30日,还有18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9月27日另有1000亿元的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资金面短期紧张的情况已出现明显缓解,预计季末前央行将根据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如果未来几日资金面持续走稳,本周到期逆回购可能不会全部被对冲。

  节前公开市场投放及到期情况

  1/23根据央行公告,此次“上新”的人民币包括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及1元、5角、1角硬币,是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自8月30日起发行。

  

 

  货币政策有空间但需待时机

  从近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中,不难看出央行货币政策的定调,即力度得当、松紧适度,始终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建国70周年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更是强调了这一点,易纲表示,综合分析国内形势和国际背景,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定力,既要稳当前,也要注意保持杠杆率的稳定。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合理区间,物价方面也处于比较温和的区间。中信证券研报解读称,易纲的发言更多显示了央行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容忍度提升,对结构性的通胀分化有充分的认识。

  由此,年内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在于短期内加强逆周期调节,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大体上相当,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中期内保持杠杆率稳定,使得社会债务处于可持续水平;长期内将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改革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债市方面,有分析认为,在货币政策预期回归中性之后,基本面成为主要驱动因素。考虑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且全球负利率趋势难以逆转等因素,利率高点已经出现,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将在2.8%~3.2%区间。

  全球降息潮也给国内货币政策操作带来挑战。尽管易纲在上述发言中指出,“我们并不急于像其他一些国家央行那样,有比较大的降息和量化宽松的政策”,但同时,“客观分析来看,不管是在货币政策工具上,在宏观审慎政策工具上,还是在其他的方面,我们的空间都是比较大的”。

  明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数量型工具来看,2018年以来多次降准后存款准备金率大幅下行但仍然维持在10%以上,未来有操作空间;价格型工具方面,当前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2.55%、MLF3.3%的利率水平比美国要高,后续若需要动用价格工具也存在充足的空间。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也存在较大空间。“比如财政政策方面,除提前下达明年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外,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则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容忍度也将打开,预算内和预算外财政空间都可以打开。”他称。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20日消息,印度央行行长萨克蒂坎塔·达斯(Shaktikantta Das)周四表示,在通胀稳定且低于目标的情况下,印度还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以刺激经济增长,尽管该行今年已进行了四次降息。

  达斯表示,沙特原油设施供应中断后油价的飙升很可能得到控制,不会对货币政策或通胀构成重大挑战。

  他说:“今天,我们的物价保持稳定,通胀率远低于4%,并预计未来12个月内也会如此,因此还有降息的空间,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达斯还表示,美联储最新的降息举措将有助于刺激新兴市场资金流入,印度央行对此将密切关注。他补充说,印度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多措施来刺激经济。

  (原标题:The Simple Strategy Fueling the Growth of Bill Gates’s Fortune)

  网易科技讯 9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微软退休11年之后,比尔·盖茨(Bill Gates)的财产仍然在大幅增值,其净资产在今年增加了170亿美元,财富总额达到1060亿美元。

  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众所周知,我们并没有处于持有现金及等价物的守势。”“投资策略中60%以上都是持有股份。”

  这使得盖茨今年的净资产增加了170亿美元,财富总额达到1060亿美元,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上仅次于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而盖茨的慈善捐款已经超过350亿美元。

  彭博编制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本周一,盖茨的财富中约有价值600亿美元的股权资产。相比之下,坎普登财富公司(Campden Wealth)发布的《2018年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2018 global family office report)显示,2018年北美家族办公室的投资组合中,平均约32%的资产投资于股票。(网易编辑注: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最早是为国王管理皇家财富的专职机构。而现代家族办公室,是一些大亨将金融专家、法律专家和会计专家集合起来,专门研究如何管理和保护其家族的财富和广泛的商业利益。)

  盖茨的投资主管迈克尔·拉尔森(Michael Larson)负责其家族办公室Cascade Investment的各项业务。在拉尔森的运作下,盖茨得以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会,同时又不减少自己的财富。

  不过盖茨表示,如果政客们听从他提高税收的呼吁,其财富可能会开始下降。

  “我怀疑美国政府将会征收财产税,但我不会反对,”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遗产税,我一直强烈支持将这一比例恢复到几十年前的55%。”

  目前,最富有的0.1%美国人所控制的财富达到了1929年以来的峰值。周二,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发布了年度报告。该研究旨在监测和推动联合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该基金会表示,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受到持续不平等的阻碍。报告呼吁加大对卫生保健、教育和技术的投入,以减少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现象。

  现年63岁的盖茨还支持对美国最富有的人征收更高的所得税,并呼吁提高财产透明度。“我支持提高财产透明度。我不喜欢没有人知道谁拥有多少财富的信托公司。”

 

  虽然盖茨仍然看好美国和全球经济,但他怀疑自己过去实现的财富增值是否能够持续下去。“有理由认为,未来10年的绝对回报率将低于过去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