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4年1月25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
潘功胜指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央行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明天开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稳中有降。
潘功胜从四个方面阐述:
一是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继续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流动性投放工具,为社会融资总量及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我国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为7.4%,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央行相比,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这是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一个有效工具。存款准备金率从2月5日开始正式实施,下调0.5个百分点,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二是价格上,主要是利率和汇率,兼顾内外均衡。在利率方面,货币政策操作坚持以我为主。当前物价水平和价格预期目标相比仍有距离。大家可能也注意到,11月、12月国内主要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从明天开始,我们将把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由2%下调到1.75%,这些措施都将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我们说的LPR下行。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客观上也有利于我们扩大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在汇率方面,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坚持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丰富应对工具,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三是结构上注重提升效能。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将普惠小微贷款的认定标准由现行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到不超过2000万元,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扩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对象、拓展支持范围和增加工具规模。研究制定整合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金融领域的工具方案。坚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采取债务重组等多种方式,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是政策协调上形成合力。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尤其是中央政府总体债务规模并不高,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有较好的空间。2023年第四季度,我们配合财政增发了1万亿国债,绝大部分会在2024年使用,形成投资和实物工作量。当前政府债券发行成本低,居民持有政府债券比例较低,购买政府债券还有提升的空间。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障政府债券大规模集中发行、支持投资项目建设方面有充分条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4年1月12日
在董事长一职空缺一年多后,工银安盛人寿或将迎来新任“掌门人”。
近日,有消息称,工商银行(4.820, 0.04, 0.84%)北京分行副行长王都富拟任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同时,工商银行总行财会部张涛已出任工银安盛人寿CFO。
而“慧保天下”梳理了近两年银行系寿险公司的董事长变更情况,发现10家公司中,有7家的董事长都发生了变化。且其中多位,都有总行信用卡部门负责人的任职经历。
市场形势疲软、“报行合一”主导的行业大变局之下,即便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银行系险企也无法继续“躺赢”了。
01
传王都富拟任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疲软市场、报行合一等或成当下应对重点
2022年12月1日,工银安盛人寿官网发布董事长离任公告,公告显示接到股东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马健因工作变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马健已于11月18日向公司董事会递交了书面辞呈。其辞任自辞呈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生效。
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职位自上任董事长马健辞任后一直空缺至今,近日才有消息传出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王都富拟接任。
对于该消息,工银安盛人寿方面回应称,我司将在收到控股股东工商银行关于我司继任董事长人选的提名函之后,启动相关的公司治理程序。
王都富与马健一样,二人都出自工商银行。公开资料显示,王都富,系浙江三门人,先后毕业于湖南财经学院、浙江大学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1993年起从事银行工作,先后在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工作、担任行领导秘书,后调至总行办公室担任处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2011年7月起交流到江苏分行营业部任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后升任江苏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营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
2016年末,王都富回到总行,出任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总经理等职。其中,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是工商银行总行下属的营销管理部门之一,也称银行卡业务部。其后,王都富又调任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等职。此次拟任工银安盛董事长,对于王都富而言又将开启其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对于工银安盛的领导班子而言,如何面对当下疲软的市场形势,继续推动公司转型,积极应对“报行合一”带来的银保新变局等,无疑就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
在所有银行系险企中,工银安盛人寿是排名前三的公司,以2023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为例,其保险业务收入343.82亿元,低于中邮保险同期的1043.56亿元,以及建信人寿的357.58亿元。不过就保险业务收入增速而言,除中邮保险继续维持扩张态势外,建信人寿和工银安盛人寿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负增长,三家险企同比增速分别为22.97%、-22.31%、-17.77%。
就利润表现而言,不同银行系险企表现也颇为分化,2023年前三季度,中邮保险、建信人寿以及中银三星人寿等,都出现了一定的亏损,但以工银安盛为首的大部分银行系险企依然维持盈利状态,其中工银安盛净利润5.39亿元。
另据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工银安盛人寿的净利润分别为5.03亿元、6.24亿元、6.98亿元、9.83亿元、12.56亿元、16.92亿元,曾连续6年盈利,但2022年却亏损7.98亿元。
02
两年内7大银行系寿险公司更换董事长,信用卡中心负责人成重要人选
银行系人寿保险公司是指由银行控股或参股的人寿保险公司,目前主要有10家。
国有五大银行旗下均有一家保险公司,分别为工银安盛人寿、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建信人寿、交银人寿。另外还包括邮政集团旗下的中邮保险,招商银行(28.620, 0.24, 0.85%)旗下的招商信诺人寿,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保诚人寿,光大集团控股的光大永明人寿,北京银行(4.680, 0.05, 1.08%)的中荷人寿。
而除此次工商银行王都富拟任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外,近两年,也有多家银行系保险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
2022年3月初,规模最大银行系险企中邮保险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秀茸正式辞职,原山东邮政总经理韩广岳出任中邮保险新一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资料显示,韩广岳出生于1966年4月,1988年7月,进入山东邮政工作,2002年,升任为山东省邮政局副局长,改制后,任山东省邮政公司副总经理。此后,其还先后出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四川省邮政公司总经理兼四川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董事长、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战略规划部(法律事务部)总经理。2017年6月,再次回到山东邮政,担任副总经理,任职2年后,升任总经理,一直到2022年出任中邮保险董事长。
2022年5月,首家银行控股寿险公司——交银人寿迎来新任掌舵人。交银人寿原董事长张宏良因任期届满,调离交银人寿,2022年8月起,交银人寿董事长一职改由交通银行(5.800, 0.05, 0.87%)太平洋(3.520, -0.01, -0.28%)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王庆艳接任。公开资料显示,王庆艳,1966年生,曾任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20年5月调任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总经理。
2023年2月,马超龙任职中银三星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正式获批,资料显示,马超龙曾任中银保险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事,中国银行(4.010, 0.03, 0.75%)天津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2023年6月5日,中信保诚人寿公告,黎康忠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至今,该职务仍显示为空缺。
2023年9月,建信人寿发布公告称,林顺辉任建信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已获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林顺辉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公开资料显示,林顺辉曾担任厦门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浙江省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湖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上海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2023年11月,农银人寿原董事长肖彬调任香港分行总经理,而农行信用卡中心总裁薛亚芹,拟任农银人寿董事长。公开资料显示,薛亚芹,早年就职于农行天津分行,曾任农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裁。
再加上工银安盛人寿,两年的时间里,10家银行系人寿保险公司中,有7家都出现了董事长一职的人事变动。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系险企董事长都有在总行信用卡中心部门担任负责人的经历。
如上文所述,王都富曾任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总经理等职。此外,交银人寿董事长王庆艳曾任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农银人寿拟任董事长薛亚芹,则曾任农业银行(3.680, 0.03, 0.82%)信用卡中心总裁。
业界人士分析,信用卡业务与保险业务都主要是面向个人客户的业务,且都非常注重服务体验,这或是银行倾向于任命信用卡中心负责人出任保险公司董事长最核心的原因。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4年1月08日
去年,美股“七姐妹”成为美股上涨的最大功臣,撑起占标普500指数2/3回报率的,剔除美股“七姐妹”上涨推动标普500去年收盘价仅为4175点。
而买入2024年,美股“七姐妹”迎来反垄断考验,据媒体本周报道,谷歌两起反垄断案件缠身,5月初进行搜索垄断结案陈词,年初接受司法部关于广告垄断的诉讼,美国联邦贸易委员将与Meta就垄断并购对簿公堂,此外美国司法部对苹果(181.18, -0.73, -0.40%)调查进入后期,预计上半年提起全面诉讼。
分析指出,反垄断裁决结果可能直接影响谷歌和Meta的垄断地位,并削弱科技巨头的生态优势。
范德堡法学院教授Rebecca Allensworth指出:
我认为2024 年对执法者来说可能是重要的一年,但正如美国诉谷歌案那样,进展缓慢。
谷歌两起反垄断案件缠身 5月初进行搜索垄断结案陈词
2023年美国司法部就谷歌搜索引擎非法垄断一案开庭审理,但判决可能要到2024年底。
在经过两个月的作证后,非陪审团审判于去年11月结束,美国地区法官Amit Mehta表示,他不知道将如何裁决该案的核心问题“谷歌是否通过非法协议巩固其垄断地位,使其搜索引擎成为苹果和其他产品的默认搜索”,谷歌控制了全球大约90%的网络搜索。
而谷歌辩称,其搜索引擎之所以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它是一个卓越的产品,能产生最相关的搜索结果。
Mehta已定两于 5 月初进行结案陈词,如果他作出不利于谷歌的裁决,他将监督另一项诉讼程序以决定如何恢复搜索市场的竞争。根据美国反垄断法,法官可以强制谷歌出售部分业务。但一些法律专家表示,这种做法在本案中不太可能。
谷歌还准备在 2024 年初接受司法部的诉讼,其称谷歌是互联网广告平台市场的非法垄断者。
司法部和一些州的总检察长于2023年1月提起诉讼。该案在弗吉尼亚州东区法院开庭审理,该法院因审理案件的时间表相对较快而被称为“火箭法庭”。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的美国地区法官Leonie Brinkema将预审会议安排在1月18日,比双方建议的时间提前了 6 个月,并表示随后将宣布审判日期最早可能在3月。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谷歌正面临更多反垄断诉讼案,此前分析认为,谷歌败诉可能会颠覆移动应用经济,并最终可能导致谷歌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将与Meta对簿公堂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2020 年12月提起诉讼对Meta提起诉讼,而今年可能是会对Meta反垄断案作出判决。
联邦贸易委员会与司法部共同负责执行反垄断法,它指控 Meta通过收购信息平台 WhatsApp 和图片分享应用 Instagram 等潜在竞争对手,非法扰乱竞争。Meta则表示,这些都是有利于消费者的竞争性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此案进展缓慢。2021年6月,美国地区法官James Boasberg驳回了最初申诉,称联邦贸易委员会没有充分证明Meta具有垄断力量。在该机构加强并重新提起诉讼后,法官表示该机构可以开始向证人取证。
但当联邦贸易委员会在12月要求Boasberg推进诉讼时,Meta的律师反驳说,此案“离审判还很远”。Meta的律师表示,联邦贸易委员会拖延了近十年才对该机构在 2012 年和 2014 年审查过的历史收购案提出质疑,它没有理由声称此案现在已经刻不容缓。
美国司法部对苹果调查进入后期 预计上半年提起全面诉讼
在上述三起案件(谷歌占了两起)之外,据媒体报道,有三名知情人士表示,司法部对苹果的调查也已进入后期阶段,最快可能在今年上半年针对该公司保护 iPhone 主导地位的战略提起全面反垄断诉讼。
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称,调查重点是苹果公司如何利用其他产品和服务来抵御对其核心业务的威胁,让消费者更难放弃该公司的设备,也让竞争对手更难参与竞争。
具体来说,调查人员研究了 Apple Watch 为何能比与其他品牌更好地与 iPhone 配合使用,以及苹果如何将竞争对手排除在 iMessage 服务之外。 这些人士表示,他们还审查了苹果 iPhone 的支付系统,该系统阻止其他金融公司提供类似服务。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