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数字人民币真的来了,深圳联手央行派发1000万“数字红包”,即日起开始申领,来看攻略

  期待已久的数字人民币终于要面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了!

  10月8日,据报道,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本地促消费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联合人民银行开展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据了解,本次试点由深圳市罗湖区出资,通过抽签方式将一定金额的资金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方式发放至在深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社会公众可持发放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在有效期内至罗湖区指定的商户进行消费。

  今年以来,关于央行数字货币(DCEP,下称“数字人民币”)的消息频出,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此次深圳市政府联合央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面向5万名中签人员发放总额高达1000万的红包,是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测试的应用场景。这也预示着,数字人民币离面向社会公众推出又靠近了重要一步。

  5万个红包即日起开始申领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向在深个人发放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200元,数量共计5万个。该红包可于10月12日18时至10月18日24时在深圳市罗湖区辖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无门槛消费。

  从10月9日凌晨起,在深个人就可线上申领数字人民币红包。按照此次申领数字人民币红包的规则,凡是在深个人,只要预约登记时所处地理位置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使用中国大陆手机号码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就可预约登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流通中的现金),但依然需要有开立银行,目前央行主要与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试点合作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因此,此次预约登记时除需要填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还选择个人数字红包开立银行。

  按规定,预约登记时间截止至10月11日8时,届时系统会抽签并确定中签名单。中签人员收到中签短信后,需根据指引下载安装“数字人民币APP”,红包将于10月12日18时起发放。

  

 

  此次参与活动的3389家商户涵盖餐饮、超市、加油站、地铁交通、百货公司等多个领域,按照红包的使用规则,红包不能转给他人或兑回至本人银行账户,超过有效期未使用的红包将被收回。

 

  深圳市官方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消息称,本次试点是深圳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开展的创新实践,也是数字人民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常规性测试。

  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

  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央行数字货币正扩大测试的应用场景,以便为日后的正式落地发行做“演练”。

  央行数字货币准备已有近五年时间,其功能和属性与纸币相似,只不过形态是数字化的。那么,将来央行数字货币也可存入银行账户,或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甚至也可以从银行的ATM机上支取存入。

  中泰证券(15.560, 0.15, 0.97%)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曾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功能和形态应当与目前的数字钱包类似:

  一是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及账户管理功能,用户体验与目前主流的数字钱包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增加了手机芯片支付的双离线支付方式。

  二是增加的四类账户可通过注册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完成,满足一定程度的匿名性。

  三是央行数字货币采用渐进式的推广方式,从四大行代发工资用户及公共服务场景入手,后续逐步拓展到互联网公司及运营商。

  不过,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究竟会对人们的日常资金划转产生何种影响,尚待观察。亦有市场人士向记者表达了隐私方面的担忧,虽然央行强调数字货币可以满足匿名支付的需求,但相较于传统纸币的防追踪优势,数字货币的使用仍至少需要依托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也曾表示,出于反洗钱的考虑,央行对数字钱包也设置了分级和限额安排。比如,用手机号码注册的钱包级别是最低的,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如果上传身份证和银行卡,就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数字钱包;如果去银行面签,可能支付就没有限额。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曾撰文指出,要对央行的有限数字货币做深入观察,看它对现行数字金融格局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还要观察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对现行支付系统会有怎样的影响。可匿名数字货币不需要通过现有电子支付账户进行支付,这将如何影响大科技平台的大数据积累方式,也值得观察。未来,智能投顾、二代支付、央行数字货币等可能会成为新的热门领域,但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出乎意料的新风险。比如,如果十几亿人都在使用的支付系统被黑客攻击,在过去也许没那么严重,而现在会变成大问题。

 

  全球多国央行都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据媒体报道,欧洲央行将启动数字欧元试验,同时就引入数字货币的前景进行公众咨询。公众咨询将于10月12日开始,同时将进行数字货币试验。欧洲央行称,将在2021年年中决定是否启动数字欧元项目。

  原标题:央行连续7个工作日 开展14天逆回购

  本报记者 刘 琪

  9月份以来,央行密集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9月27日,本月以来除了9月15日,央行在其余工作日均开展了逆回购操作。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常规的7天逆回购操作外,央行自9月18日还开启了14天逆回购,7个工作日连续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金额累计达5800亿元,操作利率均维持在2.35%水平。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这种时间跨度上的拉长,意味着央行货币投放的重点不在当下,而是意在平抑跨节和跨季的流动性紧张。”昆仑健康资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更多是对冲性质。8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94202.58亿元,相比7月末压缩了7523.93亿元,环比下降7%。8月份,同业存单“量价齐升”,不仅发行量达到今年以来最高,而且各期限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创出今年以来新高,拉升了银行负债成本。因此需要央行主动出面“呵护”中长期流动性,这也是近来公开市场操作频频出现的原因之一。此外,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市场消费也需要流动性支撑。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央行在“十一”假期前连续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并非首次。央行在去年9月19日至9月27日就曾连续7个工作日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2019年9月21日及9月22日为周末),累计操作金额为3200亿元。

  展望10月份市场资金面情况,中国银行(3.190, 0.00, 0.00%)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10月份流动性扰动因素将减少,同时财政支出对市场流动性形成补充,资金面压力迎来阶段性缓解。

  “央行的短期目标是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向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靠拢。当前短端的隔夜和7天回购利率基本已经回归至央行合意水平,稍长端的货币市场利率、国有股份制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也基本回归至2.95%-3%附近,与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持平。”张玮认为,随着四季度流动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资金面波动性有望继续降低。因此,即便后续仍旧存在连续密集公开市场操作的可能性,大概率也仅集中在10月底以前,这需要视地方债发行节奏配合情况,且以7天逆回购为主。

  “四季度仍存在较大降准可能性。”范若滢分析道,一是,实体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仍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四季度流动性仍有必要保持适度宽松。二是,商业银行整体负债压力较大,有必要通过降准来缓解银行体系的中长期流动性压力。

 

  在张玮看来,于信贷市场而言,仍有进一步宽松的需要。四季度,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的压力仍然较大,实体部门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仍需要较大的信贷支撑。为缓解银行体系的中长期流动性压力,在MLF的基础上,适当的结构性降准也是必要的。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Carsten Fritsch指出,目前的强美元就像是卡在金价的“脖子上”,让黄金的避险性暂时失效,转而承受巨大的压力。

  以金银为代表的贵金属近几日来价格持续走低,9月24日凌晨,隔夜现货黄金跌破1860美元/盎司,一度创7月22日以来新低。24日下午,亚市交易时间,金银价格继续走低,伦敦现货黄金一度跌破185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亦遭遇大跌,一度跌破22美元/盎司。

  和8月初经历“闪崩”后快速反弹不同的是,近期的金银价格走势似乎打开了下跌趋势。本周黄金已累计下跌100美元每盎司,跌幅高达近5%;白银下跌超5美元每盎司,跌幅超17%。

  综合采访分析来看,这轮黄金的下跌主要由美元强势反弹导致,资金纷纷获利了结并涌向美元,预计美国大选前美元大概率会维持强势,黄金则会继续震荡。

  9月24日截至发稿,美元指数继续上涨,接近94.5水平;现货黄金跌0.5%,报1852.6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报22.2美元/盎司,跌近2.6%。

  美元指数反弹 金价承压

  金银此番大跌为哪般?在黄金的大跌背后是美元的上涨,本周以来,美元指数已连续三天反弹,并创出近两个月来的新高。

  在上周美联储按兵不动后,美元指数开启反弹。进入本周以来美元指数更是加速向上,自7月下旬以来首次向上突破92-94区间。9月23日,美元指数突破94关口,最高至94.2587。9月24日亚市交易时间,美元指数继续走强突破94.4。

  受美元强势影响,黄金突破早前的三角形待变形态,跌破1900美元(每盎司,下同)的关键支持位后,进一步跌破1862水平,该水平是8月的重要支持位。强势的美元对于非美货币投资者来说,意味着黄金的持有成本走高,两者存在负相关性。

  短期美元为何强劲反弹?相关分析指出,一方面欧洲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骤增之下,欧元走软,导致美元指数反弹;另外,在市场新一轮的忧虑下,美元延续了3月以来作为相对于非美货币的“避难所”优势。

  美元指数加速反弹背后的另一大原因是市场避险情绪骤升。星展银行9月24日发布的评论指出,9月23日道指、标普500和纳指分别下跌1.9%、2.4%和3.0%。在股市再次出现大幅抛售之际,投资者继续在美元中寻求避险。

  而且这种避险情绪没能像之前那样推涨黄金。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Carsten Fritsch分析指出,目前的强美元就像是卡在金价的“脖子上”,让黄金的避险性暂时失效,转而承受巨大的压力。

  “之前那轮黄金上涨跟市场的情绪十分相关,无论是对疫情还是对经济的担忧都大大刺激了避险情绪。而现在除了美元走强外,市场的担忧也较此前有所下降,就出现了较明显的获利了结的情况。尤其是最近的黄金ETF持仓开始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9月23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 Gold Trust的黄金持仓量1267.14吨,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09吨,减持数量为3月20日以来最大。

  美元短期料继续走强 黄金震荡

  “美元指数进一步涨至94.35水平上方,并完整突破94水平早前的横行阻力,预示有进一步的上涨空间。”FXTM富拓首席中文分析师杨傲正表示。

  近期美联储频频发声提示经济前景存在风险,并呼吁财政刺激要跟上。

  “从货币政策角度而言,市场对于美联储的政策预期已消化得差不多了。美联储最近一次利率决议也暗示到2023年都不加息,重申了更看重就业而非通胀的新政策框架的前瞻指引,这都符合市场已有的预期。除非再次出现货币政策大幅宽松刺激的可能性,否则短期来看,美元仍处于反弹空间内。”王昕杰说。

  当地时间9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委员会听证会时表示,美国经济已经显著改善,但复苏的道路仍十分漫长,需要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支持。除了鲍威尔外,副主席克拉里达等一众联储官员一同发言警告经济复苏面临风险,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警告称,疫情可能在秋冬恶化,料导致经济活动减少和银行业再次承压。同时,对于万众期待的新一轮刺激法案,目前主流看法预计其很难在11月大选前出炉,因为面临重重的政治阻碍。

  对于后市,星展银行的评论指出,在连续三天反弹后,美元指数或将迎来一次回调,目前94点被视为支撑位。展望未来,美元指数的下一个阻力位料是95.6或100日均线。

  黄金方面,从月线图看,7月黄金从1700水平大涨至接近2000水平形成一支大阳线,到了8月出现十字星,当前9月正在形成一支大阴线。

  此前,在全球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刺激、叠加实际利率为负和弱美元的推动下,今年黄金在突破历史最高后不断刷新记录,并于8月初创下了2075美元/盎司的新纪录,成为了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全球资产之一。

  而眼下,尽管前两大因素仍然成立,但弱美元的条件已产生变数。

  “在美国大选前,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大概率进入到稳定期,美元难有进一步宽松的预期。这意味着在大选前美元大概率会维持强势,非美货币会相对弱势。”FXTM富拓特约分析师黄俊分析称。

  金价近期的下跌已跌破50日均线,那么下一个关键支撑位置就是100日均线。

  “下一个强劲支撑位置就是1820美元,也就是100日均线,如果能够企稳那么有机会再次挑战1970美元;如果未能企稳,那么就会测试下一个支撑位也就是1760美元。短期来看,还是以震荡为主,可以做波段的操作。”王昕杰说。

  在杨傲正看来,假如黄金9月最终收于显著低于1862的水平,也就是突破8月的最低价和2018-2020年黄金分割回调区的话,则预示黄金有可能进一步跌破1800水平。除非能在周线和月线明显收复1860水平并回涨至1868-1882区间,否则黄金当前跌势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那么黄金后市是否还有机会站上2000美元呢?

  “再次挑战2000美元恐怕要花更多时间了,我们预计是未来6-12个月,就美联储长期不加息的环境而言,中长期肯定是会支撑金价的。”王昕杰说。

 

  (作者: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