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4年4月02日
证券时报记者 谭楚丹
2023年,券商时常传出降薪消息。一方面,不少券商除自营以外的传统业务受市场环境及监管政策变化影响,出现业绩下滑,“降本增效”成为常规操作;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已通过多种举措完善行业薪酬管理。
在此背景下,2023年券商薪酬变化备受关注。证券时报记者对截至3月29日披露的22家上市券商年报统计发现,60%的证券从业人员人均薪酬有所下滑。不过,相对2022年人均薪酬重挫20%~40%,上述券商2023年降薪幅度有所缩窄。
在董监高方面,逾八成券商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减少。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薪酬构成中,高管2023年当期税前报酬明显“缩水”,截至3月29日有多达127名高管当期报酬不足200万元,涉及20家上市券商。个别大型券商高管而言,降薪幅度达到20%~50%。
券商高管降薪明显
截至3月29日,已有22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3年年报,其中10家头部或大型券商薪酬变化尤为受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2023年券商董监高继续带头降薪。据证券时报记者对东方财富(12.950, -0.14, -1.07%)Choice数据的统计,在已披露的22家上市券商中,共有19家券商“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出现下滑,占比超86%。
中信证券(19.310, -0.10, -0.52%)董监高降薪规模为该年度行业之最,年度薪酬总额继2022年减少约6246万元后再减少941.14万元。不过,2023年当期中信证券董监高薪酬总额合计约9463万元,仍排在行业首位。
中金公司(32.290, -0.32, -0.98%)、中信建投(22.060, -0.20, -0.90%)、东方证券(8.290, -0.04, -0.48%)三家券商的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缩水”800万元以上。国泰君安(13.820, -0.15, -1.07%)亦减少逾700万元。上述4家券商董监高薪酬总额下滑幅度在15%~26%。
具体到高管层面,包含大型券商背景在内的多家公司高管,面临较大幅度降薪。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3月29日,有127名高管2023年当期税前报酬不足200万元,涉及20家上市券商。
其中,中金公司9名高管2023年当期报酬在110万元至180万元,部分高管降薪幅度达20%~50%。海通证券(8.740, -0.03, -0.34%)同样有9名高管当期报酬不足200万元,其中部分高管降薪三四成。国泰君安也有4名高管当期报酬在150万元左右,在高管团队中占比六成,这4人降薪幅度达30%~50%。
不过,尽管2023年当期报酬下滑,但如果算上递延薪资,部分券商高管仍能维持相对可观的收入。
有券商人均薪酬
两年缩水近40%
对券商一线从业人员来说,由于除自营以外的传统业务均面临不同程度的业绩滑坡,加上供职企业过去一年“降本增效”,员工薪酬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据东方财富Choice以“(支付给员工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口径来统计“员工人均薪酬”,截至3月29日已披露的年报显示,有13家券商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在已披露的22家上市券商中占比六成。
其中,有12家的员工人均薪酬已连续两年下滑。不过,整体而言,相对于2022年多家券商降薪20%的幅度,2023年22家券商员工人均薪酬下滑幅度平均不到10%
中金公司员工人均薪酬继2022年减少逾30万元后,2023年再缩水近12万元。也就是说,中金公司从2021年的人均薪酬116万元降至人均70万元,两年间大幅“缩水”39.84%,降薪幅度为大券商之最。
除了中金公司,2023年中原证券(3.670, -0.02, -0.54%)、国泰君安的员工人均薪酬也缩水10%以上。
从绝对规模来看,中信证券从2021年的人均薪酬95万元降至2023年的79万元,目前人均薪酬仍排在行业第一位。国泰君安、申万宏源(4.510, -0.02, -0.44%)、华泰证券(14.270, 0.01, 0.07%)、中泰证券(6.630, -0.09, -1.34%)的员工人均薪酬均在60万元以上。
华安证券(4.740, 0.06, 1.28%)经过连续两年降薪,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不足30万元,为26.94万元。
不过,有9家券商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上升。
其中,中泰证券员工人均薪酬增长四成,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与“应付职工薪酬”大幅增加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据该公司2023年年报解释,中泰证券“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较期初增加39.71%,主要是因为当期合并万家基金所致。
国海证券(3.360, -0.03, -0.88%)的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至36万元,可能与该公司员工人数减少相关。该券商的“应付职工薪酬”与“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呈现逐年减少,分别下滑12%、6%,2023年员工人数减少近400人,下滑近10%。
西南证券(3.880, -0.05, -1.27%)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加14%,但该券商前一年度已大幅下降近三成,当前员工人均薪酬较2021年仍减少17%。此外,光大证券(16.380, -0.14, -0.85%)(维权)的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约10%。
“打工皇帝”群体“缩水”
在证券公司一线从业人员中,还有“深藏功与名”的“打工皇帝”,他们薪酬达千万元以上。不过今年“打工皇帝”也面临降薪。
根据内地券商在港交所披露的年报,“超高薪”打工人群体规模在缩水,甚至部分券商已没有千万元薪酬的员工。
具体来看,头部券商中信证券2022年原有2名员工能拿到1600万元~2000万元的薪酬,2023年该数据降为零。
华泰证券2022年原有5人薪酬在1500万元以上,2023年只剩下1人。
中金公司2022年有3名员工的薪酬在1250万元~1300万元,另有2名员工薪酬在1300万元~1350万元。而在2023年,上述两大薪酬区间分别仅有1人、0人。
国联证券(11.140, -0.25, -2.19%)、中信建投、光大证券、招商证券(14.140, 0.01, 0.07%)4家券商2023年已没有“千万年薪”打工人,而在上一年度上述券商分别还有3人、4人、2人、1人。
国泰君安情况相对要好,该公司有2人2023年薪酬在1900万港元~2200万港元;有3名员工薪酬在1600万港元~1900万港元。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4年3月21日
前三个月车价三连降之后,特斯拉又宣布了涨价的消息。
但与此前“突袭式”调价不同,此次特斯拉采取了“预告式”的调价策略。
此次涨价的“主角”——特斯拉Model Y
3月20日,记者从特斯拉中国内部获悉,特斯拉即将在4月1日官方涨价,Model Y(配置|询价)车型售价调高5000元人民币。同时,现行的8000元官方现车保险补贴政策和最高10000元的车漆减免政策,也将在3月31日到期。综合算下来,本次调价后,Model Y的实际涨价幅度最高达2.3万元。
特斯拉在北美市场涨价的预告
其实,3月16日和3月17日,特斯拉已先后官宣将在北美市场和部分欧洲国家提高Model Y的价格,分别上涨1000美元和2000欧元。这一消息公布后,不少人就在讨论特斯拉中国何时官宣涨价。
目前来看,中国市场本轮涨价幅度显著低于欧美市场,这背后离不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效率与自动化水平持续升级,与中国本土零部件厂商共同降低了成本。不过,面对国内车市愈演愈烈的“价格战”,特斯拉却“反向涨价”,很多网友都表示了“看不懂”。
自2月中旬比亚迪以秦Plus(配置|询价)荣耀版打响龙年汽车价格战序幕之后,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比亚迪、吉利、理想、小鹏、哪吒、岚图、长安、北京现代在内的二十余家品牌,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价格调整,品类包含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内的数十款车型,而降价幅度最高可达6.5万元。针对此次特斯拉预告涨价的行为,记者也咨询了部分车企相关人士是否会跟进价格调整,得到的回复是“暂时没有收到消息”。
对于此次特斯拉的涨价行为,网友们意见并不相同。有人认为:“特斯拉逆势涨价会导致销量滑向其他品牌。”也有人认为:“特斯拉这是玩流量刷曝光。”还有人认为,特斯拉此番提前10天预告涨价的目的,其实是“逼单”。
不同于此前在价格调整时的“突然袭击”,本轮特斯拉在国内涨价进行提前预告,有可能是为了给消费者预留出手时间。在涨价预告发布后,确实有部分特斯拉销售人员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客户今年3月31日所有现车活动将结束。也有网友表示有特斯拉销售发来私信说要涨价,建议尽早下单。
特斯拉近期股价持续承压
而从全球来看,特斯拉涨价的根源,或许还是其面临的股价和利润压力。近期,特斯拉的股价持续承压,而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毛利率下滑至17.6%,录得2019年以来最低水平。从2023年全年来看,特斯拉毛利率已经大幅下滑至18.2%,较2022年25.55%下降7.35个百分点。
在高盛等机构看来,面对竞争加剧和交付量放缓,特斯拉2023年的连续降价行为已经损害了公司盈利,FSD及第三代平台等产品、功能的延迟,特斯拉虽然仍然具有长期增长潜力,但在短期面临重大风险。
- 详细资料
- 分类:金融
- 发布于 2024年3月06日
随着价格持续攀升,黄金成了近两年热词。
“金价再创新高”“年轻人开始热衷买黄金”屡屡登上热搜榜。今年春节以来,因价格亲民,“银行卖金饰”又引发热议。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银行卖黄金饰品,并非新鲜事。只因近年金价涨幅可观,受到更多人关注,银行也顺势而为,争相布局相关品类。
从龙年国际金价来看,近期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国内AU9999已站上490元/克,COMEX黄金价格突破2100美元/盎司大关,处于历史高点。不少专业机构仍看好后市美联储降息周期的黄金表现,不过投资者布局时也要注意背后风险。
“银行卖金饰”大火
近日,“银行卖金饰”被送上热搜。
背后的玄机是,有消费者发现,相较于传统金店,银行出售的金手镯等黄金饰品性价比更高,不仅价格更亲民,银行的背书让其纯度标准同样值得信赖。
中国基金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的确有工行、招行、建行、民生、兴业等多家银行在手机银行贵金属或黄金专区上线多品类金质饰品,包括金条、金币、手镯、项链、吊坠等。
对比来看,银行的金饰售价对比线下金店确实存在一定优势,且在品类上,也不逊色。
比如,在招商银行(31.870, -0.31, -0.96%)的app上,一款招行金招福传家古法手镯重30克,3月4日每件标价17091元,均价为569.70元/克。
再比如,一款招行金招福传家显眼包吊坠重6克,3月4日售价3538.20元,另一款招行金招福传家竹报平安吊坠重15克,同日售价8845.50元,单价均不足600元/克。
而在建设银行(7.060, -0.08, -1.12%)app上,一款名为建行金粒粒金—金喜套装(10粒),重为20克,其3月4日的单价为535.20元/克。
据了解,银行所售饰品往往一口价中包含了基础金价和工艺费,且总价随着市场实时金价的变化浮动。
而在实体金店中,虽然不少推出了优惠或折扣,但类似的黄金饰品,若算上工费,单价普遍在630元/克以上。若以3月4日各品牌最新价格已突破636元/克计,单价会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旺盛需求下,不少银行也乐意顺势而为。
比如,除了加大线上实物品类供应,也有银行办起了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展会。此外,还有不少银行推出了积存金业务。
据了解,积存金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开立积存金账户,记录客户在一定时期内存入一定重量黄金的负债类业务,一般有主动积存或定期积存两种方式,当积存黄金达到一定数量,可提取实物黄金产品。
格上理财研究员毕梦姌表示,从前银行售卖的黄金产品较为单一,基本以金条为主。而随着黄金的热度愈来愈大,多家银行开始售卖除金条外的转运珠、手镯、吊坠等黄金饰品。这种业务创新不仅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银行除了可以增加收入来源,还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
在毕梦姌看来,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购买黄金饰品是一个比较好的渠道。与普通金店相比,银行有着更为可靠的企业背书。无论从黄金质量还是纯度上,黄金的总体品质更为可信。另外,在价格上,部分银行也有着更为优惠的价格,一些黄金手镯、项链与吊坠普遍没有加工费,因此相对各类品牌金店更为划算。
国内金饰达到645元/克
国际金价再创新高
2月下旬以来,国际金价结束了连续多日的调整,重启升势。
3月4日,COMEX黄金价格突破2100美元/盎司大关,最终收盘价达到2123.1美元/盎司,再创新高,距离去年12月4日盘中创造的2152.3美元/盎司历史最高点也仅咫尺。过去半个月时间,金价飙涨接近120美元/盎司,累计涨幅约6%。
与此同时,国内黄金饰品价格也在不断刷新纪录。
据黄金价格查询网站显示,3月5日,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周六福、老凤祥(74.000, 2.47, 3.45%)等国内大部分黄金珠宝品牌,其足金首饰价格都达到645元/克,甚至更高,较上一日普遍涨超1个多百分点,达到历史高位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2月上旬国际金价持续调整期间,国内金价也居高不下,主要得益于春节前后火爆的消费需求,黄金首饰和龙年金条成为最具人气的产品。
据商务部大数据监测,2024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5%,其中金银珠宝销售额同比增长20%左右,远超市场整体水平。
另据中国黄金(10.900, -0.12, -1.09%)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黄金消费量1089.06吨,同比增长8.78%,其中,黄金首饰消费706.48吨,同比增长7.97%;金条及金币消费299.6吨,同比增长15.70%。世界黄金业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也显示,2023年中国国内金饰消费金额达2820亿元,创历史新高。
实物黄金作为中国老百姓(29.280, -0.58, -1.94%)生活中特别喜爱配置的一类大宗商品资产,具有美观、抗通胀、传承的意义。而从投资价值来看,黄金资产不仅长期价格稳健,收益表现也有一定吸引力。
据Wind统计显示,2003年以来,COMEX黄金及伦敦现货黄金合约年化收益率均超8%,回报跑赢一众股票指数,具有较高的风险收益比。
对于黄金资产,有专业人士建议,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可以考虑在组合中配置5%-10%的比例,以达到分散风险、抗经济周期波动的效果,同时提高风险资产的回报率。但具体配置哪一类黄金资产,则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与喜好。
不过,上述专业投资人士也提示,黄金作为一种定期投资资产,在时间上可尽量避开春节、寒暑假等需求旺盛的时间,淡季配置。
看好黄金资产中长期配置价值
展望后市,不少机构或专业人士仍然看好黄金资产的中长期配置价值。
对于国际金价本轮大反弹,华创证券表示,3月1日美联储理事沃勒称,希望美联储提高短期美债占比,并将所持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降至零。该举措被市场称为“反向扭转操作”。此举目的是使美联储更灵活地调整资产负债表,以便在需要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时,通过短期国债到期不可避免在注入流动性的同时导致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而美国财政部也有意发行更多短期国债。受此影响,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回落,利好金价。
华创证券认为,根据目前情况,2024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已是大势所趋,看好降息周期黄金的表现。
宝城期货认为,从经济数据来看,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远不及市场预期是导致金价大幅上涨的诱因,2月ISM制造业PMI仅录得47.8%,远低于预期值49.5%,衰退交易再度袭来推升金价。而从量化角度来看,美元指数在ISM数据公布后仅小幅跳水,而金价呈现大幅上涨,主要是风险事件的助推。3月1日美股盘前,纽约社区银行股价一度暴跌超32%。消息面上,该银行最新发布的文件显示,由于发现贷款审查流程存在问题,该行减记24亿美元商誉,导致第四季度亏损较原先披露的增加了逾10倍。
毕梦姌表示,黄金的价格与美元走势及美国实际利率较为相关。展望未来,实际利率将跟随美国的经济而波动。2024年美国经济或温和转弱,带动实际利率下行,为金价提供支撑。另外,从交易者的角度来看,全球央行购买黄金的意愿还在不断提升,也为黄金提供了长期上行的动力。总体而言,黄金在美联储开启降息前仍有较好的配置窗口期。
此外,永赢黄金股ETF基金经理刘庭宇认为,随着高利率环境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美国经济数据已开始承压,美债收益率或开启下行周期,有望对金价形成中期支撑;1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暗示了后续降息的可能,美联储降息或将成为后续黄金上涨的重要推动力。另外2024全球大选年地缘扰动不断、央行购金和民间购金需求旺盛等因素或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催化金价上涨;逆全球化、货币体系“去美元化”、对冲债务危机和主权信用风险等因素亦有望在长期维度对黄金价格形成支撑,对黄金2024年表现保持乐观。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