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苹果公布2020年供应链名单内地12家企业被纳入 来源:经济参考报

  6月1日,苹果概念股再度活跃。当天,同花顺(116.860, -1.72,-1.45%)苹果概念指数收涨1.34%,板块内99只个股中71只上涨,科瑞技术(23.010, -0.37, -1.58%)、海航技术、胜利精密(3.420, 0.31, 9.97%)等多只个股涨停,新纶科技(4.910, 0.45, 10.09%)等个股涨超5%。

  消息面上,近日苹果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公布最新2021年度《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其中包括了2020年前200名供应链厂商名单。对比2019年的名单,苹果“朋友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地区划分来看,新纳入苹果供应链的中国大陆厂商最多,高达12家企业。

  具体来看,在中国大陆厂商部分,新纳入苹果供应链的企业包括南平铝业、兆易创新(141.000, 4.92, 3.62%)、长盈精密(21.300, -0.16,-0.75%)、天马微电子、江苏精研、苏州胜利精密、得润电子(11.640, 0.44,3.93%)、新纶科技、领益制造、富驰高、广州众山金属科技、苏州鑫捷顺五金机电12家企业。与此同时,广东朝阳电子、吉林利源精制、玺合康(Salcomp)等4家企业遭移除。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欧菲光(8.940, -0.17,-1.87%)仍在2020年的苹果供应商名单当中,但是其在2021年度已被移出苹果供应链。

  国内“618”电商节本周开启,从天猫“618”手机预售榜数据和京东的销售数据来看,苹果手机已开启“霸榜”模式。据悉,苹果新机iPhone 13系列预计于9月中旬发布。

 

  中信建投(33.310, -0.01, -0.03%)表示,目前台积电已开始为苹果生产A15处理器,其他零组件的拉货力度也将从二季度末到三季度初逐渐升温。预计iPhone 13将继续延续良好销售表现,iPhone 13的拉货潮也将提振上游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业绩。消费电子板块具备良好业绩弹性与投资性价比,建议关注5G、VR/AR以及苹果产业链。中国银河(10.940, -0.10, -0.91%)证券也认为,在苹果业绩大幅增长以及未来新品推出的带动下,苹果产业链龙头公司仍将保持较好的成长性,建议重点关注5G终端出货量有望持续高增长的苹果产业链。

  周四半导体板块全面启动,券商、煤炭、医疗等集体上涨,贵州茅台一度拉升4.5%推动市场继续上行,沪指站上3600点;随后茅台回落,大盘涨幅收窄。

  截至收盘,沪指涨0.18%,报收3599点;深成指涨0.38%,报收14849点;创业板指涨0.5%,报收3212点。北向资金净流入超80亿元。

  盘面简述

  周四A股震荡上行,沪指站上3600点,创业板领涨。行业方面,电子元件、仪器仪表、酿酒、专用设备、园林工程、化肥行业、煤炭、通讯、医疗、文化传媒等涨幅居前;贵金属、造纸印刷、珠宝首饰、银行、保险等小幅回调。题材股方面,光刻胶、汽车芯片、第三代半导体、国产芯片、LED、白酒等涨幅居前,水产养殖、黄金概念、海洋经济等小幅回调。大盘进入强势区域,建议把握调仓换股机会,高抛低吸为主。

  板块方面

  电子元件走强:派瑞股份涨停,全志科技、北京君正、银河微电、南极光、中颖电子涨逾10%。

  消息面

  A股史上最大回购!格力电器发布重磅公告

  5月26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告,公司拟以75亿-15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0元/股。这一回购规模,或将刷新A股史上最大单次回购金额纪录。

  人民币汇率走强!300多亿元外资涌入A股

  在人民币汇率创新高刺激下,外资近两日净流入308亿元,“狂买”A股消费、金融龙头股。从股市表现来看,相较昨日沪指超过2%的大涨,今日表现较为平淡,沪指微涨0.34%收报3593点,创业板指下跌0.95%收报3197点,A股“一哥”贵州茅台攀升至2220元/股。近两日A股交易氛围活跃,日成交额均约1万亿元。

  美股三大指数收涨 新能源车、WSB概念强势

  周三,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截止收盘,道指涨0.03%,纳指涨0.59%,标普500指数涨0.19%。新能源车股全线收涨,理想汽车涨超14%,小鹏汽车涨超7%;WSB概念股亦表现强势,Express Inc涨超25%,AMC院线涨逾19%,游戏驿站涨超15%。电子烟龙头雾芯科技跌1.27%,报10.88美元,盘初一度重挫逾13%。

  巨丰观点

  周四A股震荡上行,沪指站上3600点,创业板领涨。行业方面,电子元件、仪器仪表、酿酒、专用设备、园林工程、化肥行业、煤炭、通讯、医疗、文化传媒等涨幅居前;贵金属、造纸印刷、珠宝首饰、银行、保险等小幅回调。题材股方面,光刻胶、汽车芯片、第三代半导体、国产芯片、LED、白酒等涨幅居前,水产养殖、黄金概念、海洋经济等小幅回调。

  文化传媒板块走强:数码视讯涨逾10%,新华网、联络互动、欢瑞世纪、天神娱乐、奥飞娱乐涨停,腾信股份、乐通股份、人民网、星期六等涨幅居前。

  白酒板块走强:海南椰岛涨停,老白干酒、皇台酒业涨逾6%,大豪科技、洋河股份、金种子酒、酒鬼酒、贵州茅台涨幅居前。

  电子元件走强:派瑞股份涨停,全志科技、北京君正、银河微电、南极光、中颖电子涨逾10%,立昂微、明微电子、三安光电、富满电子、沪硅产业、利扬芯片、士兰微等涨逾7%。

 

  巨丰投顾认为4月PMI指数回落,显示经济复苏增速放缓;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下降以及4月社融数据低于预期意味着流动性收紧;加之公募基金发行放缓,市场重新寻求确定性,核心资产股和券商成为近期行情的主要推手。周四半导体板块全面启动,券商、煤炭、医疗等集体上涨,贵州茅台一度拉升4.5%推动市场继续上行,沪指站上3600点;随后茅台回落,大盘涨幅收窄。总体看,春节之后的抱团股杀跌已基本完成技术修复,市场达到短期弱平衡,注意控制仓位,中期逢低关注低估大蓝筹。

  隔夜欧美股市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但在通胀预期升温等因素推动下,国际金价进一步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5月25日收盘,COMEX黄金期价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并再度逼近1900美元/盎司的重要关口,黄金现货价格盘中亦一度站上1900美元/盎司。

  在机构人士看来,在通胀加速上行的带动下,金价已步入上行通道,预计黄金6个月目标价为2000美元;对美国及美股而言,面对咄咄逼人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官员近期再度密集发声安抚市场忧虑,并明确表态“有能力遏制通胀爆发”。

  国际金价再次逼近1900美元

  当地时间5月25日,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跌。道指跌0.24%,报34312.46点;标普500指数跌0.21%,报4188.13点;纳指跌0.03%,报13657.17点。

   从个股看,美股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截至收盘,苹果跌0.16%,亚马逊涨0.43%,奈飞跌0.31%,谷歌母公司Alphabet涨0.08%,Facebook涨0.97%,微软涨0.37%。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其中教育板块反弹,新东方涨20.89%,好未来涨18.67%。

  相比股市的波澜不惊,国际金价则在隔夜进一步走高,并逼近1900美元。

  COMEX黄金期价隔夜持续走高,盘中一度站上1900美元/盎司,截至收盘涨幅略微收窄至0.82%,价格报1899.9美元/盎司,创下近5个月以来新高。隔夜黄金现货价格亦一度收复1900美元/盎司,截至收盘价格小幅回落至1899.04美元/盎司。

 自今年年初冲高后,国际金价便开始持续回落,直至3月底再度掉头向上,年内呈“V”型震荡态势。就近期表现而言,自3月31日以来,COMEX黄金期价已从1700美元/盎司下方累计反弹超12%。

    对于金价持续反弹,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主要是受美元指数(89.6748,-0.0031, -0.00%)延续回落、通胀加速导致实际利率快速下行影响。短期在美国经济阶段高点的影响下,美债收益率或维持震荡,黄金价格下行空间有限。中长期维度,美国自2020年起进入了新一轮的债务上行周期,美国政府及金融企业部门将成为加杠杆的先导部门,而历史统计规律表明,这一阶段中美元将持续走弱。从通胀维度来看,名义利率中期向下空间有限,但原本疲弱的总需求,受持续的财政刺激影响,正逐步改变通胀路径。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截至2021年5月21日,通胀加速上行的带动下,金价已步入上行通道,预计黄金6个月目标价2000美元。

  美联储:有能力遏制通胀

  就美股市场而言,当前悬在市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是通胀升温是否会引发美联储政策收紧。面对咄咄逼人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官员近期再度发言安抚市场忧虑,并明确表态“有能力遏制通胀”。

  美联储副主席克拉里达当地时间周二表示,即使未来通胀爆发,美联储有能力在不影响经济复苏的前提下遏制通胀。他指出,现在的美联储能采取过去通常无法做到的措施,通过强硬的言论以及更温和的升息来遏制通胀的爆发,从而让经济继续增长。

  同一天圣路易斯联储行长詹姆斯·布拉德也表态称,其相信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大多数时候将是暂时性的”,美联储还没有达到讨论逐步退出资产购买计划的地步。

  芝加哥联储行长查尔斯·埃文斯表示,美国最近的通胀指数强劲上扬,并不是消费者价格稳定持续上涨的开始,目前还不认为经济过热。对美联储而言,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合适的,而满足讨论缩小购债规模的条件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美联储此前发布的4月会议纪要显示,一些与会者认为,如果经济继续朝着美联储此前定下的目标前进,或许可以在未来某个时候讨论调整资产购买步伐。在部分机构看来,前述会议整体内容符合市场对于下半年美联储将缩减购债规模,或至少释放信号开始放缓购债讨论的预期。

 

  对此克拉里达在当地时间周二表示,当下还没有必要仓促讨论缩减购债规模,但在即将召开的美联储FOMC会议上,很可能开始讨论缩减购债的步伐,具体将取决于经济数据所反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