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针对各界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明确提出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以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市场静待政策细则,情绪平稳。

  “业主们心态还是很稳定的,降价的也仅个别,多是着急资金周转等个人原因。”罗湖区百花片区的多位房产中介人士在留意到近日《条例》中提及的大学区招生,表示未听闻片区业主恐慌“大学区”新政将出台,集中下调房价等行为。

  深圳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福田、南山、罗湖,而最强的还是要看罗湖区百花、园岭等教育高地。一般好的小学学位不一定带有好的初中学位,如果想要两者皆有之,很多家长会想到罗湖区百花、园岭片区。

  罗湖区百花、园岭片区每平方米单价超过20万元的国城花园,是不少购房者眼中的硬通货。由于附带有“双实验”重点学位,不少家长不惜花费数千万元购置一套国城花园二手房,只为子女能够就近入读重点学校。

  《条例》提及的“大学区”,于深圳并非新事物。自2015年,深圳各区陆续试点实行大学区制招生,各区采用的通常做法是划出2-4所公办学校,共同面向同一片区招生,而且通常把强弱校搭配进行招生。

  今年上半年,深圳龙岗区便按照街道划分大学区,以试水大学区招生。而深圳目前试推行的大学区招生政策与北京电脑随机派位不同,深圳采取的是入学积分制度,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市场普遍认为,一旦推行大学区招生,房子将与对应学位脱钩,学区房的概念将消失。而《条例》此次提及,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又进一步引发外部揣测名师若可自由流动,学区房的光环也将进一步消失。

  国城花园的数位业主向第一财经记者明确表示,有留意到近日大学区招生的消息,但是他们并不担忧房源价格下行。

  “名校是多年资源储备和积累的产物,是优质教育的代表。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别不消失的话,有名校的大学区仍然会受到更多关注,为了提高进入这些名校的几率,始终会有人要在大学区里买房。”国城花园和周边的多家中介门店负责人士都有表达类似的观点。

  在市场人士看来,即便大学区落地推行,于优质学位资源聚集的片区来说,只是“百分之百可以上名校”与“百分之X可以上名校”的差别而已。对于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购房者来说,为了提高抢占优质教育资源的胜算,仍会选择更高概率进入名校的片区和楼盘,并不会对优质学位房价值产生致命性打击。

  “按照目前的大学区招生政策,短期内降房价还是比较困难的。”一位房企人士说。

  另有市场人士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深圳的教育资源储备距离大学区推行的基础仍存在距离。

  以罗湖区为例,目前该区分布三所公办小学、一所公办中学、一所公办高中。即便是按照北京等全国其他城市的通常做法,划出2-4所公办学校,来面向同一片区招生,深圳罗湖区也仅仅是刚刚“有资格”去试推行大学区招生。

  至于推行大学区制后,如何去保证同一大学区不同学校的生源质量差距不悬殊、片区内生源尽可能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概率相当等,都是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扎实落地的现实问题。此外,深圳其他片区甚至面临“大学区”试水资格都不具备的现实尴尬。

  有受访人士直接表示,通过立法方式,将大学区制度法制化、制度化,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给学区房降温也是顺应时势所需。但是不少受访人士也指出,“没琢磨透大学区如何落地,恐怕也不好贸然去推吧,要不然容易引发利益冲突。”

  在更多的人看来,给“择校热”、“学区房”降温,根本上还是需要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而深圳广为外界诟病的是与一线城市地位极不相匹配的教育资源。

  目前,深圳的教育资源还在高速扩张中。它早前提出,在2022年,深圳将新改扩建146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30所公办普通高中。深圳整个教育资源的推进进程还停留在前期跑马阶段,难言教育资源储备丰富、积淀深厚,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不少城市差距悬殊。

 

  更多的受访者选择观望,等待后续涉大学区招生、办学管理模式等政策细则出台。

  原标题:武汉住房公积金新系统上线 无纸化办理简化流程更便民

  来源:楚天都市报

  新系统上线后恢复柜面服务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闪 通讯员 吴冬晖 王帅 实习生 程心怡 魏佳怡

  7月14日,升级后的武汉公积金2.0版核心业务系统正式上线。新系统有哪些变化,市民使用情况怎么样?7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进行了走访。

  当日下午,武汉住房公积金中心省直分中心秩序井然,不时有市民前来办理业务。市民周先生从原单位离职满了2年,前来柜台咨询办理离职提取业务,向工作人员出示了身份证、银行卡后,经查询他符合销户条件,工作人员随后帮他办理了提取业务。

  “销户提取变化最大,离职提取不要提供离职证明,退休提取也不要退休证了,而且柜台和线上都可以办理。”柜台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不少人不熟悉流程,前来办理业务时没有提供离职证明,只能回到原单位重新申请开具,再来一次柜台办理,较为不便。

  市民冯女士准备购买商品房,提取公积金,只需要提供购房合同就行,而在新系统上线前,还需要再提供发票。职工徐先生想在武汉购买首套房,准备申请公积金和商业贷款的组合贷,以前需要提供与银行签订的《借款抵押合同》,现在也取消了这道程序。

  记者看到,柜台增加了高拍仪、电子签名系统。工作人员介绍,新系统可通过人脸和身份证识别自动登录;现场采用高拍仪拍照,不用职工提供复印件,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采集、使用电子凭证,业务办理完毕即可生成电子回单和电子申请书,减少业务要件,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贷款资料也是采用电子资料传递,不用再送纸质资料到柜面。

  此外,由于2.0系统接通了公安、民政、房产、税务、社保端口,职工的资料真实性审核更加安全便捷,同时减少了人为审核的差错风险,提高了公积金的数据质量。专项资料的简化也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速度,例如离职销户提取、租房提取等业务,由原来的10分钟办理时间缩短到了3分钟。

  记者注意到,新系统页面更加简洁和醒目。据介绍,新系统将前台业务交易事项由1319个合并为217个,简化柜面操作流程,并同歩实现了业务政策优化,通过数据信息共享,将提取办理事项由25项合并为17项,将专项材料由48项减为29项,做到减证便民。此外,银行业务权限的增加、业务办理属地的打通,也方便了缴存职工就近办理。

 

  7月16日,武汉住房公积金恢复网上服务。针对线上服务渠道,新系统也进行了整合,将网上业务办事大厅、12329呼叫中心、短信平台、自助终端等全面接入技术中台,实现统一运营、统一管理,业务办理更便捷、更智能、更高效。

  原标题:南京购房新规:热门楼盘集中上市 申购人仅可报名一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7月15日晚,南京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规范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报名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如下:

  一、建立全市规范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报名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在线报名平台(南京房产微政务“宁小通”),发布报名信息、统一报名入口、规范报名条件。

  二、自实施之日起,核发预售许可(现售备案证)的商品住房项目,申购人须通过“宁小通”平台报名。市、区房产部门对“宁小通”平台运行情况实时监控。

  三、针对部分关注度较高的商品住房项目,采取集中供应方式上市销售,申购人自报名之日起至摇号结果公示当日止,仅可参加一个集中供应项目的购房报名;非集中供应的项目,申购人可参加多项目报名。通知自2021年7月19日起实施。

  政策解读:

  1. 统一报名是否涵盖全市所有新建商品住房项目?

  答:自2021年7月19日起,全市所有新建商品住房项目须通过“宁小通”在线平台报名。

  2. 全市统一的新建商品住房销售在线报名平台在哪里登录?

  答:您可关注“南京房产微政务”公众号,点击“宁小通”查看新建商品住宅项目信息,处于报名时间段的项目,可参与报名。

  3. 符合各类购房条件的申购人如何报名?

  答:持有人才、无住房、普通购房证明的申购人,统一在“宁小通”报名平台报名,报名成功后,平台将自动生成人才、无住房及普通购房资格报名名单,供公证部门开展摇号工作。

  4. 报名平台是否自动核验购房证明?

  答:“宁小通”报名平台将实时在线核验购房证明真实有效性。

  5. 哪些商品住房项目采取集中供应方式销售?

 

  答:对南京市部分关注度较高的商品住房项目,由市、区房产部门统筹安排,采取集中供应方式上市销售。(总台央视记者 唐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