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2年4月08日
原标题:六大行均表态疫情期间按揭还款可宽限,最长6个月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购房者反映偿还房贷有困难,延期还款的意愿较为强烈。近日,包括6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纷纷表示,可延期还款,并充分保护客户的征信权益。
4月8日,邮储银行(5.740, 0.03, 0.53%)表示,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房贷客户,提供最长6个月的延期还款服务。目前来看,这是各家银行已出台相关政策中可以延期的最长时限。
与此同时,明确对因疫情影响还款不便的上述四类房贷客户,可协助开展疫情相关的征信逾期记录调整,充分保护客户的征信权益。
截至目前,6家国有大行均针对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贷款客户推出政策,主要包括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调整账单计划等。
工行表示,对于受疫情影响的个人贷款客户,给予个人贷款延期还款服务支持。农行的措施包括,延后还款时间、减免罚息、消除逾期征信记录等。中行推出了手机银行线上还款、延长贷款期限、延迟还本付息、设置还款优惠期等一揽子保障政策。建行推出的纾困政策包括三方面,一是最长至28天的短期延后还款;二是调整账单计划,根据各地疫情情况,可选阶段性调整账单计划,降低当期分期还款额,降低部分延后至以后月份归还;三是延长贷款总体期限,推迟到期日,降低分期还款额。交行也表示,允许对于确受疫情影响还款能力暂时下降的客户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安排。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末小幅回落3.3个百分点。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2年3月31日
为加快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按照居住用地集中供应工作要求和2022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深圳市2022年度第一批次、共计8宗居住用地于3月31日集中发布挂牌出让公告,将于4月29日挂牌成交。
此次深圳集中出让的8宗居住用地,地块位置涵盖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龙岗区、坪山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总土地面积约32.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7.06万平方米,起始总价168.11亿元。深圳延续了2021年居住用地集中出让的规则,除龙岗区宝龙街道G02310-0001宗地外,其余用地采用“三限双竞+摇号”的方式挂牌出让,最高溢价率仍控制在15%以内。
龙岗区G02310-0001地块土地面积5431.26平方米,建筑面积29871平方米,挂牌起始价1.3亿元,最高限价14.9亿元。
该地块住宅部分拟建设企业自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采用“单限单竞+摇号”的规则以挂牌方式出让,即:限成交地价、竞成交地价,竞买人最高报价未超过最高限制地价时,按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竞得人和成交价。当竞买人报价达到最高限制地价时,且有2个或2个以上竞买人接受该地价时,通过摇号方式确定竞得人,所有接受最高限制地价的竞买人可申请参加摇号。
此次8宗地块中,面积最大、总价最贵的是A012-0112宗地,位于宝安区新安街道,土地面积98081.8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5570平方米,挂牌起始价61.32亿元,最高限制地价70.51亿元。该地块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限价(均价)为87494元/平方米(不含室内装修价格)。
出让条件规定,A012-0112宗地初始建设19107平方米的无偿移交政府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竞建设企业自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持续加大居住用地供应力度。通过明确普通商品住房的销售限价强化“房地联动”,引导市场预期;继续通过核验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关联性审查、购地资金审查、购地宗数限制等方式,进一步营造平稳、理性、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本批次用地初始建设的公共住房类型有无偿移交政府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和企业自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并结合区域特点选取独立宗地全部用于建设企业自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着力构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城市空间结构。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2年3月24日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十四五”期间,争取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达到40%,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实现全市人民住有所居。
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我国住房租赁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克而瑞机构的研究报告认为,2021年保障性租赁住房推进政策在全国接连落地,由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小户型、低租金。未来,北京住房租赁供给端扩容成大势所趋。

政策
6种渠道建保障性租赁住房
近年来城镇户籍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已经得到有效改善,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特点,明确保障标准,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这份《意见》的出台,也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今后国家的住房保障体系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
此后,北京从推进“非改宿”,到住宅项目配建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多举措增加租赁住房供给,“改造+配建”供给政策路径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套数40万套,为政策实施确定了清晰的目标。
近日发布的《方案》中提出多渠道建设的思路,允许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产业园区配套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存量住房改造6种渠道,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方案》提出,对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在符合规划原则及规划使用性质正负面清单、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经区政府同意,可将其改建为宿舍型(含公寓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与此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将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比上限相应提高,提高部分用于建设宿舍型(含公寓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但严禁建设成套商品住宅。
市场
国有租赁用地供给显著回升
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共有19幅租赁土地成交。其中,国有租赁用地在集中供地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地配建的政策推动下供给显著回升,今年共计新增成交17幅。
克而瑞根据2015年至2021年租赁土地数据监测,北京国有租赁用地分布集中区域为海淀、大兴、昌平。其中,海淀、大兴均成交10幅;集体租赁土地主要分布在丰台、海淀两个区域,其中丰台14幅,海淀13幅。
此外,集体土地租赁用地供给2021年新增入市2幅,虽然集体土地租赁用地供给显著回落,但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力度,将不断加大。
此次的《方案》中也指出,进一步增加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应,支持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集体产业用地优先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末北京集中式公寓开业项目数达379个,总房源数相比去年稳步提升,平均租金在波动中有所下降,同比去年下跌6.4%;全市出租率水平在年中震荡明显,年末有所回升,同比去年上涨2.3%;全市集中式公寓朝阳区门店项目数、总房源数均居于首位。集中式公寓产品线以白领公寓为主,品牌系运营商规模增长位居前列。
政策性租赁住房方面,公租房项目共190个,总体量10万余间。公租房项目多采用社区模式,单项目体量较大,大兴区在运营项目最多,达33个,朝阳区公租房体量位于首位,共19446间。
此外,人才公寓是政策型租赁住房中政府吸纳人才的保障住房项目,专项用于人才就业的生活配套租赁公寓。2021年全市投入使用的人才公寓项目共有27个,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
值得关注的是,住房租赁企业的盈利问题或将迎来破局。随着相关配套支持政策的落地,政府针对住房租赁领域实施减税、奖补与金融创新三管齐下。克而瑞认为,国家发改委已将公募REITs扩容至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建设/收购、管、融、退的全周期循环运作模式在政策层面构建完成。未来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将大量落地,外加租赁企业的减税政策,将成为行业盈利周期长、税收负担重、盈利空间窄的破局之道。
链接
北京万科
四个租赁住房项目今年入市
截至目前,北京万科泊寓已开业7家门店,累计储备2.2万间租赁房源。其中约1.9万间房源已纳入北京市住房租赁监管平台。
2022年,北京万科两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北京泊寓高立庄项目、草桥项目,顺义两个商业办公用房改建宿舍型租赁住房项目——天竺项目、28街区项目都将相继入市,可有效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缓解阶段性住房困难,促进实现职住平衡。
北京万科泊寓将继续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共同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盘活自有资源与市场其他低效资产,助力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缓解城市新居民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为来京各类人才提供“有温度”“住得起”“有品质”的居住服务。
龙湖冠寓
服务覆盖更多人群
历经五年,龙湖冠寓开启盈利元年,2021年开业房间规模突破10万间,布局全国30余个高量级城市。
2021年,冠寓新增“花生”产品线,以大型租赁社区住宅型产品为主,定位为服务城市家庭型客群。此前,冠寓已有“豆豆、松果、核桃”三条产品线,分别对应床位式集宿型产品、单间式公寓型产品、套间式高端公寓型产品,满足了租户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需求。
龙湖冠寓目前数字化已覆盖90%的场景,租户从看房、签约,到入住后的水电、续租转租,整个流程都可以通过手机在线上完成。2021年,冠寓驾驶舱和指挥舱管理系统正式上线,门店运营官可以通过这套自研的管理系统,做到门店经营情况的实时监控、自动预警、智能定价、智能管控等。
冠寓将继续发挥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的运营管理能力,推动解决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助力青年人才安居,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提供多项便民服务。
魔方
今年在京增加50%房源量
今年,魔方生活服务集团计划在北京区域增加50%的房源量。
魔方提出要深入布局京沪等一线城市,并将继续通过收并购、服务输出等方式多渠道拓展房源,增加租赁住房市场供给。目前,魔方在北京各城区拥有门店超过30家,包括白领公寓系魔方公寓、中高端系魔尔公寓和针对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住宿服务的9号楼公寓。
自2017年魔方对外宣布首个并购合作以来,并购整合成为魔方近年来扩张规模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是2020年以来,行业在优胜劣汰下加速整合,魔方的各类房源合作案例也达到历史高点。
据悉,魔方即将对外宣布成立数字科技公司,其业务核心为一套可对外输出的公寓智能运营平台,此举旨在以深度数字化科技助力智慧公寓和社区的运营提质增效,为更多城市新青年提供安全、便捷的智慧人居体验,服务城市发展。
旭辉瓴寓
探索“由重转轻”
旭辉瓴寓自2018年进入北京租赁市场,截至目前,已在北京朝阳区、东城区、顺义区等核心地段开设7家柚米寓门店,总房量2105间,平均租金3847元。其中,柚米寓北京26街区店项目是旭辉瓴寓携手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共建5.7亿美元投资平台后首个落地的租赁社区项目,总投资7.5亿左右。
2月9日,旭辉瓴寓出让所持“上海浦江华侨城柚米社区”项目全部30%股权,实现从该租赁社区项目的资产退出,成为租赁住房市场上首单做到运营期成功退出的项目。旭辉瓴寓从项目投入运营到实现资产“由重转轻”,仅用了16个月就实现了预期的投资收益。
未来,旭辉瓴寓将持续助力城市多样化住房租赁供给,凭借客研、产品、运营、技术方面的四大核心竞争力为租赁住房提供更加优质的样本。
文/陈静思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