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策效果显现 部分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高

  ● 本报记者 董添

  近日,发布稳楼市政策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多,稳定市场意图明显。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企销售和拿地逐步企稳,部分大型房企近期拿地积极性明显提高。

  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成重点

  从稳楼市政策内容看,涉及公积金调控的城市数量较多。

  8月8日,安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发布《安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政策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明确,自2022年8月1日起,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夫妻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为55万元,单方缴存的为45万元。具体贷款额度与职工公积金月缴存额和还款能力挂钩。此外,支持异地缴存职工来安庆市购买住房,缴存互通互认,连续缴存满6个月,可在安庆市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一些地区鼓励分区施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精细化调控。8月4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发布《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对天津市关于促进消费恢复提振的若干措施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明确提出稳定住房消费。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分区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优化个人购房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下调住房贷款利率,降低住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型需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近期发布稳楼市政策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多,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成为稳楼市政策最重要的内容。7月以来,超过20个城市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此外,不少前期发布稳楼市政策的城市,近期接连发布升级版政策,稳定市场意图明显。

  不少房企销售出现好转

  不少房企7月销售金额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新城控股(19.280, -0.29, -1.48%)7月经营简报显示,1-7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760.5亿元,同比下降43.48%;累计实现销售面积约765.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42%。1-6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651.60亿元,同比下降44.62%,累计实现销售面积约65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54%。

  部分大型房企近期拿地积极性明显提高。以华发股份(7.640, 0.06, 0.79%)为例,公司7月26日晚公告称,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铧发创盛置业有限公司经公开竞投,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开挂牌转让的浦东新区唐镇中心镇区PDP0-0405单元C-01B-09、C-01B-10、C-01B-13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唐镇板块,成交总价为44.89亿元,溢价率为9.36%。

  7月29日晚,华发股份再次发布公告,7月28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太仓华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公开竞投获得上海市宝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开挂牌转让的上海市宝山区顾村N12-1101单元08-04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总价为31.59亿元,溢价率为1.28%。同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铧发创盛置业有限公司经公开竞投获得上海市闵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开挂牌转让的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古美北社区S110501单元19-01、20-01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总价为29.06亿元,溢价率为8.68%。

 

  中信建投(25.330, -0.21, -0.82%)证券研报显示,华发股份一季度拿地金额仅为7.5亿元,从二季度开始,公司拿地明显发力。1-7月,公司累计拿地金额达到226.2亿元,占销售金额比重达到38.9%,拿地力度大幅提升。

  8月4日,澎湃新闻从浙江省湖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湖州市发布《关于实施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提到,为加大对三孩家庭解决基本住房问题的支持力度,湖州市实施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

  新政指出,湖州市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且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可按家庭当期最高贷款限额上浮20%确定。

  按照湖州市当前公积金政策,双职工缴存家庭单笔最高可贷50万元,单职工缴存家庭最高可贷40万元,由此,三孩家庭首套首贷单笔最高额度为60万元。

  湖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解读指出,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普通自住住房且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贷款额度可按家庭申请贷款时计算的可贷额度合计上浮20%确定。如最高贷款限额调整,三孩家庭贷款额度相应调整。

  此外,湖州市三孩家庭无房租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提取限额按规定额度标准上浮50%确定。

  按照新政,该《通知》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新建商品房以网签买卖合同签订时间为准,二手住房以网签转让合同签订时间为准,2022年8月1日前已完成合同签订的,按原贷款额度政策执行。

  在此之前,湖州市于今年4月12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有关政策的通知》,该政策提到,对于引进人才和新就业大学生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可上浮30%,上浮后双职工缴存家庭最高可贷70万元,单职工缴存家庭最高可贷55万元,并自2022年4月15日起执行。

  同时,调整了首套住房贷款额度计算倍数。缴存职工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首套自住住房,贷款额度计算倍数由现行的10倍调整为15倍,具体计算公式为:借款人和配偶住房公积金账户月均余额×15。

 

  上述政策还提及,湖州市还调整了绿色建筑贷款额度上浮比例。对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购买新建绿色建筑且为首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可上浮,其中购买一星绿色建筑的最高上浮比例由5%提高至10%,购买二星和三星绿色建筑的最高上浮比例由10%提高至20%。

  7月21日,国新办召开经济数据例行发布会。

  发布会上介绍了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有关情况,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就中小银行风险化解、“保交楼”及影子银行等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多增9192亿元,银行业保险业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綦相介绍,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9192亿元,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6.6万亿元,同比多增3.3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居民消费贷款、制造业贷款等重点领域均有稳步增长,其中,基础设施贷款增加2.6万亿元,居民消费贷款增加1589亿元,制造业贷款增加3.3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

  风险防控方面,綦相表示,银保监会处置不良资产1.4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2197亿元。同时,持续压降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上半年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合计减少3806亿元。针对近期房地产热点问题,綦相明确,银保监会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此外,银保监会也在密切监测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和偿付能力变化,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初步统计,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03.8%,资本充足率14.87%”,綦相指出。

  中小银行风险可控,鼓励引进外资提高资本水平

  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等问题,綦相再次表示,总体来看,我国中小银行运行平稳、风险可控。

  綦相介绍,今年以来,银保监会主要从健全公司治理、推动深化改革、稳步推进风险处置和多渠道补充资本方面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

  在健全公司治理方面,除了加大对股东股权的监管力度,推动引入合格股东,清退问题股东;还开展了常态化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掏空中小银行的违法股东和高管。綦相表示,银保监会已累计分五次向社会公开124个违法违规股东。

  同时,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按照因地制宜、“一省一策”原则加快改革进程。“今年4月,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已经正式开业,标志着以省联社改革为重点的农信社改革步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綦相表示。

  针对中小银行的风险化解,银保监会一方面稳步推进处置力度——上半年,中小银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594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处置1184亿元;同时还支持中小银行兼并重组,优化市场布局,从而增强发展动力。

  另一方面,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加快推动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来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上半年,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向辽宁、甘肃、河南、大连四省(市)分配了1030亿元额度”,綦相表示,同时,银保监会还在指导中小银行借助市场化补充资本,鼓励引进符合条件的各类社会资本,包括外资,提高中小银行资本水平和质量。

  此外,针对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事件,綦相回应表示,由于涉及人数多、工作量大,并且需要与后台数据交叉核验,目前仍在做客户的登记工作;同时,垫付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下一步,银保监会仍将和相关部门一道,继续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依法依规处置风险。

  7月21日上午,河南、安徽各村镇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启动对10万元以下客户本金的第二批垫付工作。

  研究资金硬缺口方案,协助推进“保交楼”

  对于另一热点——“保交楼”事件,刘忠瑞回应称,银保监会将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协助推进项目快复工、早复工、早交付。同时,指导银行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加强与客户沟通,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刘忠瑞透露,今年6月,房地产贷款新增2003亿元,上半年,银保监会通过有序做好房地产行业融资、满足居民合理购房需求、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具体来看,刘忠瑞指出,6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522亿元,同时会同央行将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20个基点,指导银行提高按揭贷款审批效率,目前放款速度已经达到2019年以来的最快;此外,住房租赁相关贷款较上年同期也增长62.9%。

  在接下来的房地产信贷政策中,银保监会仍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支持项目并购重组,满足刚需和改善性客户住房需求。

  类信贷影子银行野蛮扩张已受遏制

  “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一直是银保监会近年来的工作重点”,刘忠瑞指出,我国高风险影子银行与全球其他经济体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类信贷。

  刘忠瑞表示,类信贷影子银行的本质就是贷款,但未按贷款监管,而且透明度较低,资金池运作是影子银行最大风险隐患。

  对此,银保监会坚决清理借金融创新之名,行脱实向虚、乱加杠杆、监管套利之实等现象,大力压降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

  “我国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大幅压降超过25万亿元,野蛮扩张势头已经得到遏制”,刘忠瑞透露,截至6月末,银行同业理财由高峰时的超过6万亿元,压降至百亿左右;信托贷款较年初减少0.39万亿元,银行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保持下降趋势。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严禁多层嵌套投资、资金空转、脱实向虚、伪金融创新行为等,把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统一同类机构和产品监管标准,建立影子银行的风险分类、风险权重、资本拨备计提等标准。

  6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达9300亿元

  綦相透露,今年以来,对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比去年总体是有所加大的。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6%。较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高出11.6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客户数达到了3681万户,同比增加了710万户。

  “力度是很大的”,綦相表示,特别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达到了2.6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100亿元。

  “从数据上看,5月份、6月份,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量分别达到3300亿元和9300亿元,有力扭转了4月份总量下跌的势头”,綦相指出。

 

  接下来,银保监会将扩大信贷增量、继续抓好“两增”考核,稳住信贷存量,提升服务质效,健全长效机制,从而稳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