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8年5月02日
新闻背景
3月25日至28日,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4月21日,朝鲜宣布从即日起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导道试射,将废弃北部核试验场,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经济建设;4月27日,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谈……种种迹象表明,半岛局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半岛走向和平的曙光。
外界普遍认为,半岛局势趋于稳定,朝鲜将全力发展经济,会令地处东北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从中受益。在此之前,丹东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对朝进出口额的近七成。
4月25日,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布《通知》称:“近期,由于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急剧增加,超出我中心每日办理260件不动产登记业务的能力,为避免办事群众、企业拥挤和早起排队现象,从今日起,实行预约发号。”这一举措,让外界将目光聚焦丹东的房地产市场。
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何要选择当前时点发布《通知》?是否半岛局势导致丹东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新变化?外地前往丹东购房的人数是否急增?为了厘清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4月28日至4月30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前往丹东进行采访,试图勾勒出真实的丹东房地产市场现状。
引人关注的《通知》
4月28日,五一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丹东的户外气温9至20度,令人感觉非常舒服。按照以往惯例,从小长假的第一天开始,丹东这座旅游城市就会迎来大量游客,宾馆旅店的住宿价格也将大幅上涨。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丹东在今年小长假期间迎来大量游客的同时,还迎来相当数量的看房客。
4月28日12时,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下火车之后,直接前往丹东市不动产登记和房屋交易大厅。记者在大厅内看到,虽是午休时间,但依然有30、40人坐在大厅内的椅子上等待办理业务。在大厅的几个醒目位置都张贴有4月26日最新发放的《通知》。与4月25日发布的《通知》有所不同的是,最新发放的《通知》里的表述是“即日起,实行顺延预约发号,如果当日号发放完毕,顺延发放第二日的预约号,以此类推,不进行选择性预约。”
一位不动产咨询领号处负责发号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每天能够发放200多个号,4月28日的号已全部在前一天13时左右发放完了,5月2日的号还剩下20、30个左右。“由于近期办件的人太多,所以只能采取预约发号的方式。”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即便这样,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
近期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数量剧增,是否因为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稳定,吸引大量外地人来丹东买房所致?对此,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一位负责人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丹东有多个竣工验收的楼盘在近期集中为业主办理产权,仅万达一个楼盘就有1500多户。再加上其他一些办理业务的市民,使得近期的工作量骤然增加。”这位负责人表示,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急剧增加,与外地人来丹东买房没有关系。
“朝鲜宣布弃核后,就开始有很多外地人来丹东看房、买房,但是绝大多数还没有到办理产权的程序,目前不动产登记业务急剧增加,的确是当地一些楼盘集中办理业务所致。”一位房产中介人士说。
经济与半岛局势相关
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环黄海经济圈的交汇处,与朝鲜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作为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辽宁当地人士看来,中朝关系的改善、半岛局势趋于稳定、朝鲜将全力发展经济,都将会对丹东这座中国东北的边境小城构成实质性利好。
“丹东的经济发展和对朝贸易息息相关,丹东的经济结构对朝贸易依赖性很强,如果中朝贸易发展较好,那么受到利好影响最大的中国边境城市就应该是丹东。”资深半岛问题专家、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吕超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的角度看,丹东的经济一直是呈波浪式向前发展,有高峰有低谷,中朝经贸关系发展得比较好的时候,丹东的经济发展得比较好;中朝贸易受挫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丹东的经济发展。
吕超举例说,在最初进行“两岛一桥”的开发时,丹东的经济状况立刻就有所表现,房地产价格也提高了,特别是丹东新区房地产市场尤其好。但是随着朝鲜黄金坪岛开发迟迟没有进展,新中朝鸭绿江大桥建成后也没有如期开通(该桥原本预计在2014年7月建成通车),直接影响到了丹东当地的经济发展。
虽然目前来看,半岛局势已趋于稳定,但短期内恐怕还难以对丹东经济起到实质性影响。“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还没有解禁,目前朝鲜仍然处于制裁之中,所以中朝双方的经贸不会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而随便恢复。”有辽宁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就短期而言,半岛局势对于丹东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今年3月末,记者曾电话采访过丹东当地的房地产行业人士。彼时,丹东丹东新区平均房价在4000元/平米。“丹东新区的平均房价曾经一度逼近6000元/平米,但因新中朝鸭绿江大桥建成后始终没有通车,所以新区的房价就不断下降,一些在建的楼盘也处于停工状态。”在丹东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张宇(化名)说,丹东新区能否发展起来,丹东新区的房价能否持续上涨,关键在于半岛局势是否稳定、新中朝鸭绿江大桥能否通车。
在张宇看来,如果新中朝鸭绿江大桥能够通车,联合国能够解除对朝鲜的经济制裁,那么丹东老城区的绝大多数物流业务都会转移到丹东新区。由于丹东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对朝进出口额的近七成,意味着国内绝大多数对朝贸易都要在丹东新区进出关。
“对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丹东还是相当敏感的,毕竟这座城市的经济与半岛局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如今,朝鲜宣布放弃核武,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让人们看到了新中朝鸭绿江大桥通车的希望。”张宇说,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丹东新区的房价已出现明显上涨。
丹东新区房价大涨
“丹东有山有水,消费水平也不高,生活节奏也不快,比较适合居住。前些年,很多外地人都来丹东买房,甚至一些北京人也选择在丹东置业。”张宇说,近几年由于半岛局势紧张,严重影响了外地人前往丹东购房。
现在一切正在发生着变化。4月22日,家住天津的黄坤(化名)就来到了丹东。“朝鲜在4月21日宣布弃核,转向经济建设之后,我和几个朋友就觉得丹东的房地产‘有戏’,于是结伴来到丹东。”4月28日,在丹东新区某楼盘内,记者偶遇十分健谈的黄坤。
在前往丹东之前,黄坤和朋友们就已经做足了功课,并一致认为最有潜力的还要属丹东新区的楼盘。经过一番考察之后,黄坤的一个朋友在4月24日决定在丹东新区某楼盘购入房产。“他是以3500元/平米的价格购入了4套商品房,每套商品房的面积均是109平米。”黄坤说。
当时,黄坤还劝说这位朋友冷静一些,多走几家楼盘对比一下。但这位朋友认为3500元/平米的价格购入丹东新区的房产,未来亏钱的风险极小。开始的时候,黄坤和身边的其他人都觉得朋友的决定有些草率,但是两天之后,黄坤却发现这位朋友当初的决定很明智。
4月26日,当黄坤回到朋友购买房产的楼盘准备出手置业的时候,该楼盘的售楼员告诉他说:“3500元/平米是两天前的价格,现在的售价是5500元/平米。”仅仅两天时间,就要比朋友高出2000元/平米的价格购买同一楼盘的房产,显然让黄坤难以接受。
“我想再观察一下,看看这两天新区楼盘的价格是否还会有变化,如果有好的机会就果断出手,实在不行就当是来丹东旅游了。”黄坤说。
丹东新区某楼盘的销售经理张美丽(化名)向记者介绍,在4月20日之前,丹东新区的房地产均价还是在4000元/平米左右,但是从4月21日之后,就开始不断上涨,目前的均价已经达到5000元/平米左右。“我们宣传海报上的价格是4700元/平米,那其实已经是两天前的价格,现在的报价是5200元/平米。”张美丽说,“在4月27日朝韩领导人举行会谈之后,我们楼盘的售价又调高了100元/平米左右。现在丹东新区的房价一天一变,有些楼盘甚至一天几变,想在丹东新区买房就趁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涨价成为近期丹东新区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要买就一定要赶在5月1日之前买,否则5月1日之后新区的房价还要涨。”丹东新区一家楼盘的销售经理说。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4月29日、4月30日,小长假开启之后,前往各个楼盘看房的人明显增多。从一些售楼处停着的车辆看,主要以沈阳和大连牌照的车辆为主。
“新区的房价很大程度是被外地人买起来的。”丹东新区银河大街一家在售楼盘的销售顾问也表示,现在丹东本地人听到新区房价上涨的消息后,多是过来打听一下情况,还保持观望状态,真正出手购房的以外地人居多。目前丹东房价的上涨更多还是体现在新区,老城区房价相对较为平稳。
“更为夸张的是,已经有个别新区的楼盘封盘不再出售,他们希望等丹东新区的房价继续上涨之后卖个更好的价格。”这位销售顾问介绍说。
本地人怎么想?
家住丹东市的郑光(化名)是一名“90后”,为人比较热情,喜欢主动攀谈。接连两天在同一家楼盘相遇后,郑光与记者也熟络起来。
据了解,在小长假前的几天里,郑光就不时前往丹东新区的几个楼盘看房。虽然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但是郑光也想提前购置一套住房,用郑光的话说“能给自己找对象时加分”。
郑光之所以选择在丹东新区购房,主要是丹东新区的房价要低于丹东老城区的房价。虽然新区的公共交通不如老城区发达,但如果在新区买一套房,还是可以省出购置私家车的钱。郑光在新区买房就是为了以后结婚用,根本没有考虑等待升值后再出售的问题。
但现在新区的房价短期内出现快速上涨,很多楼盘的价格并不比老城区便宜,这令郑光犹豫起来。在郑光看来,新中朝鸭绿江大桥何时能够通车仍然未知,目前丹东新区的房价之所以出现上涨,一方面肯定是开发商借着朝鲜半岛局势发生变化进行炒作造成的,另一方面的确是外地人前来购房推动的。
几天前,在新区的一个楼盘里,郑光亲眼见证了一位外地人一次性购买三套房产,其中一套全款购买,两套贷款购买。“外地人在丹东新区买房,几乎都是以投资为目的,极少会用于自住。推涨了新区房价的同时,也提高了丹东本地人在新区购房的成本。”郑光说,“就我个人而言,真不希望有大量的外地人来丹东新区买房,虽然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姜先生是丹东本地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这几天经常会遇到前往丹东新区看房的乘客,他也会时不时向乘客介绍一下新区的楼盘情况。据姜先生介绍,因为新区的商品房在最近一段时间不断上涨,也刺激了一些原本处于停工状态的楼盘恢复施工。
“现在民间有传言说,因为朝鲜半岛局势发生变化,所以丹东的房价接下来要使劲涨。这对于那些名下有多处房产的人来说肯定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资产又要升值。”姜先生一边开车一边和记者聊天说,但对于绝大多数丹东本地人而言,只是将当前丹东新区房价上涨作为一个谈资。因为丹东人每月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所以大多数家庭也没有闲钱去炒新区的房子。自己有一套房子住就可以了,即便丹东老区的房价被带动起来,也不可能将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卖掉。
在丹东老城区,老杨一家三代5口人住在一套两房一厅的老房子里。老杨的儿子从事家装、工装设计工作,每月收入5500多元,这在丹东当地年轻人里算是不错的收入水平。去年下半年,老杨的儿子在临近丹东新区的佳兆业买了一套房,当时购房价格是4000元/平米左右。
前几天,儿子告诉老杨说,如果现在将佳兆业的房子出手,至少能赚10万元。不到1年时间就赚10万元,对于老杨这样普通的丹东家庭来说的确不少,但是即便如此,老杨一家也没有打算将房子卖掉。老杨孙子今年已经4岁,2年后就将进入小学。在老杨一家看来,买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普通百姓买一套房子不容易,买房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升值后卖掉,所以房价的上涨和我们这些普遍百姓关系不大。”老杨说。
引发限购猜想
记者了解到,丹东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分别同比下降47.7%和25.7%,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3.3%和23.6%。
丹东市在2016年和2017年曾分别出台《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丹东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实施方案》。去库存方案中提出,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到2020年末,住宅类商品房去化周期控制在12-18个月以内;到2023年末,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化周期达到合理水理,实现供需基本平衡,房价总体稳定,有效控制潜在风险。
考虑到目前购房者主要瞄准丹东新区,并未涉及丹东其他地区,所以应该对丹东房地产去库存的影响相对有限。
“因为缺少题材,丹东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几年一直都不太好,特别是丹东新区距离老城区较远,当地很多百姓都不愿在新区选择购房。如今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转机,所以开发商就抓住这个话题大做文章。”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告诉记者,有观点认为,一旦朝鲜对外开放,首先会向中国开放,丹东会面临得天独厚的机遇,成为东北的“深圳特区”。于是在朝鲜宣布全力建设经济、朝韩领导人进行会谈、美朝峰会在即的大背景下,部分丹东开发商囤积居奇、自己进行炒作,外地投资客进场推动,导致丹东新区房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上涨。
但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朝鲜半岛局势的确在向好的方向转向,但现在还不能说已发生根本性逆转,虽然朝鲜提出全力建设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朝鲜马上就会国门大开,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政府部门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面对丹东新区房价继续非理性上涨,丹东当地政府应该会有所警觉,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在经过短期的狂热之后,估计过一段时间后,大家应该会更加理性、更加冷静地看待半岛局势对于丹东新区、丹东新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梁启东说。
还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参考国内其他城市在房价大涨之后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如果丹东新区房价在短期内继续大涨,并发现明显人为炒作迹象,那么不排除丹东地方政府也会采取限购措施。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8年5月02日
新闻背景
3月25日至28日,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4月21日,朝鲜宣布从即日起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导道试射,将废弃北部核试验场,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经济建设;4月27日,金正恩与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谈……种种迹象表明,半岛局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半岛走向和平的曙光。
外界普遍认为,半岛局势趋于稳定,朝鲜将全力发展经济,会令地处东北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从中受益。在此之前,丹东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对朝进出口额的近七成。
4月25日,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发布《通知》称:“近期,由于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急剧增加,超出我中心每日办理260件不动产登记业务的能力,为避免办事群众、企业拥挤和早起排队现象,从今日起,实行预约发号。”这一举措,让外界将目光聚焦丹东的房地产市场。
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为何要选择当前时点发布《通知》?是否半岛局势导致丹东房地产市场发生了新变化?外地前往丹东购房的人数是否急增?为了厘清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4月28日至4月30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前往丹东进行采访,试图勾勒出真实的丹东房地产市场现状。
引人关注的《通知》
4月28日,五一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丹东的户外气温9至20度,令人感觉非常舒服。按照以往惯例,从小长假的第一天开始,丹东这座旅游城市就会迎来大量游客,宾馆旅店的住宿价格也将大幅上涨。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丹东在今年小长假期间迎来大量游客的同时,还迎来相当数量的看房客。
4月28日12时,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下火车之后,直接前往丹东市不动产登记和房屋交易大厅。记者在大厅内看到,虽是午休时间,但依然有30、40人坐在大厅内的椅子上等待办理业务。在大厅的几个醒目位置都张贴有4月26日最新发放的《通知》。与4月25日发布的《通知》有所不同的是,最新发放的《通知》里的表述是“即日起,实行顺延预约发号,如果当日号发放完毕,顺延发放第二日的预约号,以此类推,不进行选择性预约。”
一位不动产咨询领号处负责发号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每天能够发放200多个号,4月28日的号已全部在前一天13时左右发放完了,5月2日的号还剩下20、30个左右。“由于近期办件的人太多,所以只能采取预约发号的方式。”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即便这样,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
近期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数量剧增,是否因为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稳定,吸引大量外地人来丹东买房所致?对此,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的一位负责人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丹东有多个竣工验收的楼盘在近期集中为业主办理产权,仅万达一个楼盘就有1500多户。再加上其他一些办理业务的市民,使得近期的工作量骤然增加。”这位负责人表示,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急剧增加,与外地人来丹东买房没有关系。
“朝鲜宣布弃核后,就开始有很多外地人来丹东看房、买房,但是绝大多数还没有到办理产权的程序,目前不动产登记业务急剧增加,的确是当地一些楼盘集中办理业务所致。”一位房产中介人士说。
经济与半岛局势相关
丹东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环黄海经济圈的交汇处,与朝鲜的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中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城市,作为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辽宁当地人士看来,中朝关系的改善、半岛局势趋于稳定、朝鲜将全力发展经济,都将会对丹东这座中国东北的边境小城构成实质性利好。
“丹东的经济发展和对朝贸易息息相关,丹东的经济结构对朝贸易依赖性很强,如果中朝贸易发展较好,那么受到利好影响最大的中国边境城市就应该是丹东。”资深半岛问题专家、辽宁省社科院研究员吕超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的角度看,丹东的经济一直是呈波浪式向前发展,有高峰有低谷,中朝经贸关系发展得比较好的时候,丹东的经济发展得比较好;中朝贸易受挫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丹东的经济发展。
吕超举例说,在最初进行“两岛一桥”的开发时,丹东的经济状况立刻就有所表现,房地产价格也提高了,特别是丹东新区房地产市场尤其好。但是随着朝鲜黄金坪岛开发迟迟没有进展,新中朝鸭绿江大桥建成后也没有如期开通(该桥原本预计在2014年7月建成通车),直接影响到了丹东当地的经济发展。
虽然目前来看,半岛局势已趋于稳定,但短期内恐怕还难以对丹东经济起到实质性影响。“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还没有解禁,目前朝鲜仍然处于制裁之中,所以中朝双方的经贸不会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而随便恢复。”有辽宁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就短期而言,半岛局势对于丹东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今年3月末,记者曾电话采访过丹东当地的房地产行业人士。彼时,丹东丹东新区平均房价在4000元/平米。“丹东新区的平均房价曾经一度逼近6000元/平米,但因新中朝鸭绿江大桥建成后始终没有通车,所以新区的房价就不断下降,一些在建的楼盘也处于停工状态。”在丹东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张宇(化名)说,丹东新区能否发展起来,丹东新区的房价能否持续上涨,关键在于半岛局势是否稳定、新中朝鸭绿江大桥能否通车。
在张宇看来,如果新中朝鸭绿江大桥能够通车,联合国能够解除对朝鲜的经济制裁,那么丹东老城区的绝大多数物流业务都会转移到丹东新区。由于丹东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对朝进出口额的近七成,意味着国内绝大多数对朝贸易都要在丹东新区进出关。
“对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丹东还是相当敏感的,毕竟这座城市的经济与半岛局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如今,朝鲜宣布放弃核武,全力进行经济建设,让人们看到了新中朝鸭绿江大桥通车的希望。”张宇说,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丹东新区的房价已出现明显上涨。
丹东新区房价大涨
“丹东有山有水,消费水平也不高,生活节奏也不快,比较适合居住。前些年,很多外地人都来丹东买房,甚至一些北京人也选择在丹东置业。”张宇说,近几年由于半岛局势紧张,严重影响了外地人前往丹东购房。
现在一切正在发生着变化。4月22日,家住天津的黄坤(化名)就来到了丹东。“朝鲜在4月21日宣布弃核,转向经济建设之后,我和几个朋友就觉得丹东的房地产‘有戏’,于是结伴来到丹东。”4月28日,在丹东新区某楼盘内,记者偶遇十分健谈的黄坤。
在前往丹东之前,黄坤和朋友们就已经做足了功课,并一致认为最有潜力的还要属丹东新区的楼盘。经过一番考察之后,黄坤的一个朋友在4月24日决定在丹东新区某楼盘购入房产。“他是以3500元/平米的价格购入了4套商品房,每套商品房的面积均是109平米。”黄坤说。
当时,黄坤还劝说这位朋友冷静一些,多走几家楼盘对比一下。但这位朋友认为3500元/平米的价格购入丹东新区的房产,未来亏钱的风险极小。开始的时候,黄坤和身边的其他人都觉得朋友的决定有些草率,但是两天之后,黄坤却发现这位朋友当初的决定很明智。
4月26日,当黄坤回到朋友购买房产的楼盘准备出手置业的时候,该楼盘的售楼员告诉他说:“3500元/平米是两天前的价格,现在的售价是5500元/平米。”仅仅两天时间,就要比朋友高出2000元/平米的价格购买同一楼盘的房产,显然让黄坤难以接受。
“我想再观察一下,看看这两天新区楼盘的价格是否还会有变化,如果有好的机会就果断出手,实在不行就当是来丹东旅游了。”黄坤说。
丹东新区某楼盘的销售经理张美丽(化名)向记者介绍,在4月20日之前,丹东新区的房地产均价还是在4000元/平米左右,但是从4月21日之后,就开始不断上涨,目前的均价已经达到5000元/平米左右。“我们宣传海报上的价格是4700元/平米,那其实已经是两天前的价格,现在的报价是5200元/平米。”张美丽说,“在4月27日朝韩领导人举行会谈之后,我们楼盘的售价又调高了100元/平米左右。现在丹东新区的房价一天一变,有些楼盘甚至一天几变,想在丹东新区买房就趁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涨价成为近期丹东新区房地产市场的关键词。“要买就一定要赶在5月1日之前买,否则5月1日之后新区的房价还要涨。”丹东新区一家楼盘的销售经理说。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4月29日、4月30日,小长假开启之后,前往各个楼盘看房的人明显增多。从一些售楼处停着的车辆看,主要以沈阳和大连牌照的车辆为主。
“新区的房价很大程度是被外地人买起来的。”丹东新区银河大街一家在售楼盘的销售顾问也表示,现在丹东本地人听到新区房价上涨的消息后,多是过来打听一下情况,还保持观望状态,真正出手购房的以外地人居多。目前丹东房价的上涨更多还是体现在新区,老城区房价相对较为平稳。
“更为夸张的是,已经有个别新区的楼盘封盘不再出售,他们希望等丹东新区的房价继续上涨之后卖个更好的价格。”这位销售顾问介绍说。
本地人怎么想?
家住丹东市的郑光(化名)是一名“90后”,为人比较热情,喜欢主动攀谈。接连两天在同一家楼盘相遇后,郑光与记者也熟络起来。
据了解,在小长假前的几天里,郑光就不时前往丹东新区的几个楼盘看房。虽然现在还没有女朋友,但是郑光也想提前购置一套住房,用郑光的话说“能给自己找对象时加分”。
郑光之所以选择在丹东新区购房,主要是丹东新区的房价要低于丹东老城区的房价。虽然新区的公共交通不如老城区发达,但如果在新区买一套房,还是可以省出购置私家车的钱。郑光在新区买房就是为了以后结婚用,根本没有考虑等待升值后再出售的问题。
但现在新区的房价短期内出现快速上涨,很多楼盘的价格并不比老城区便宜,这令郑光犹豫起来。在郑光看来,新中朝鸭绿江大桥何时能够通车仍然未知,目前丹东新区的房价之所以出现上涨,一方面肯定是开发商借着朝鲜半岛局势发生变化进行炒作造成的,另一方面的确是外地人前来购房推动的。
几天前,在新区的一个楼盘里,郑光亲眼见证了一位外地人一次性购买三套房产,其中一套全款购买,两套贷款购买。“外地人在丹东新区买房,几乎都是以投资为目的,极少会用于自住。推涨了新区房价的同时,也提高了丹东本地人在新区购房的成本。”郑光说,“就我个人而言,真不希望有大量的外地人来丹东新区买房,虽然这不是我能决定的。”
姜先生是丹东本地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这几天经常会遇到前往丹东新区看房的乘客,他也会时不时向乘客介绍一下新区的楼盘情况。据姜先生介绍,因为新区的商品房在最近一段时间不断上涨,也刺激了一些原本处于停工状态的楼盘恢复施工。
“现在民间有传言说,因为朝鲜半岛局势发生变化,所以丹东的房价接下来要使劲涨。这对于那些名下有多处房产的人来说肯定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资产又要升值。”姜先生一边开车一边和记者聊天说,但对于绝大多数丹东本地人而言,只是将当前丹东新区房价上涨作为一个谈资。因为丹东人每月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所以大多数家庭也没有闲钱去炒新区的房子。自己有一套房子住就可以了,即便丹东老区的房价被带动起来,也不可能将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卖掉。
在丹东老城区,老杨一家三代5口人住在一套两房一厅的老房子里。老杨的儿子从事家装、工装设计工作,每月收入5500多元,这在丹东当地年轻人里算是不错的收入水平。去年下半年,老杨的儿子在临近丹东新区的佳兆业买了一套房,当时购房价格是4000元/平米左右。
前几天,儿子告诉老杨说,如果现在将佳兆业的房子出手,至少能赚10万元。不到1年时间就赚10万元,对于老杨这样普通的丹东家庭来说的确不少,但是即便如此,老杨一家也没有打算将房子卖掉。老杨孙子今年已经4岁,2年后就将进入小学。在老杨一家看来,买房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普通百姓买一套房子不容易,买房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升值后卖掉,所以房价的上涨和我们这些普遍百姓关系不大。”老杨说。
引发限购猜想
记者了解到,丹东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分别同比下降47.7%和25.7%,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3.3%和23.6%。
丹东市在2016年和2017年曾分别出台《丹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丹东市加快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实施方案》。去库存方案中提出,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房地产去库存任务。到2020年末,住宅类商品房去化周期控制在12-18个月以内;到2023年末,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化周期达到合理水理,实现供需基本平衡,房价总体稳定,有效控制潜在风险。
考虑到目前购房者主要瞄准丹东新区,并未涉及丹东其他地区,所以应该对丹东房地产去库存的影响相对有限。
“因为缺少题材,丹东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几年一直都不太好,特别是丹东新区距离老城区较远,当地很多百姓都不愿在新区选择购房。如今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转机,所以开发商就抓住这个话题大做文章。”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告诉记者,有观点认为,一旦朝鲜对外开放,首先会向中国开放,丹东会面临得天独厚的机遇,成为东北的“深圳特区”。于是在朝鲜宣布全力建设经济、朝韩领导人进行会谈、美朝峰会在即的大背景下,部分丹东开发商囤积居奇、自己进行炒作,外地投资客进场推动,导致丹东新区房价在短期内出现大幅上涨。
但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朝鲜半岛局势的确在向好的方向转向,但现在还不能说已发生根本性逆转,虽然朝鲜提出全力建设经济,但这并不意味着朝鲜马上就会国门大开,肯定是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政府部门明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面对丹东新区房价继续非理性上涨,丹东当地政府应该会有所警觉,在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在经过短期的狂热之后,估计过一段时间后,大家应该会更加理性、更加冷静地看待半岛局势对于丹东新区、丹东新区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梁启东说。
还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参考国内其他城市在房价大涨之后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如果丹东新区房价在短期内继续大涨,并发现明显人为炒作迹象,那么不排除丹东地方政府也会采取限购措施。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8年4月28日
王登海
楼市“金三银四”即将进入尾声,记者调查发现,西安房地产市场房源紧缺的现状仍未缓解。
此前,本报就以《落户新政搅动西安楼市:房源紧张 全款优先》为题报道了西安房地产市场房源紧张、开发商设置全款购房客户优先条件的现状。对此,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用以规范商品住房销售行为。近期,陕西省住建厅组成四个检查组分别赴西安、宝鸡、咸阳、延安、榆林、汉中、安康、西咸新区8个地区开展了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专项检查,主要针对部分地市房源紧缺、开发企业捂盘惜售、全款购房客户优先、拒绝公积金贷款等损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再次调查发现,西安房地产市场房源紧张的局面仍未能缓解,与此同时,开发商多以分批开盘的方式缓慢推售新房源,热点楼盘实行摇号选房后,又存在购房者难以提交购房资料等尴尬局面。
“新西安人”助推房价上涨
2017年年底,党晓芳终于拿到了西安市集体户口登记卡,她原来的户口在山西,来到西安工作之后,恰好遇到西安最宽松的学历落户政策,就落了户。主要原因是,她想在西安买房。
党晓芳告诉记者,她当初落户的时候还不是很方便,那时在西安落户,首先要去欲落户所在地派出所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审核通过之后,派出所开具准予落户迁入的准迁证,还要去原户籍所在地申请办理户籍迁移手续。
“不到半年时间,就变得这么方便了。”对于西安一再放宽落户政策,党晓芳也没有料到。 当初,她以为西安宽松的落户政策不会持续很久,因此趁着学历落户政策的时机先把户口迁移过来,但是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这一年以来,西安就数次调整落户政策,“一次比一次宽松。”
不仅仅是西安,为吸引外来人才或留住本地人才,去年以来,多个城市推出了纷繁多样的举措,希冀在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中具备竞争优势。西安在这一轮人才争夺战中表现尤为抢眼,屡次降低落户门槛,简化落户手续。近段时间以来,不仅在西安的高校、社区、企业里可以看到户籍工作人员在宣传户籍新政,而且在千里之外,西安户籍工作人员跨省宣传也不少见。
与其他城市相比,西安户籍政策要求的学历起点低、年龄限制低、附加条件少。具体来看,西安户籍新政的内容,可概括为“三放四降”。“三放”即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四降”即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
外界认为,西安的户籍政策调整的深度和力度之大,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很是超前。“此前是引进人才,现在已经转变为引进人口了。”独立地产评论人李连源如此评价西安落户新政。
随着数十万“新西安人”涌入,房地产市场受到显著影响。近段时间以来,记者在多个售楼部都遇到了新落户的西安人在咨询购房。
4月19日,陕西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统计师张烨在新闻发布会上分析西安房价上涨较快的原因时表示,西安市2018年开启“最优落户政策”之后,目前累计已有近50万人落户。这些新增落户人口形成刚性住房需求,是推动西安房价较快上涨的主要原因 。
除了落户政策的助推外,张烨分析,西安房价上涨较快的原因还有两个:一是成本上涨。受钢材、水泥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费用上涨影响,房地产开发成本上升,也是西安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二是供给结构变化。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善型住房需求增加,一些高端商品住宅项目供应增加,随之拉动西安整体住房价格上涨。
同时,张烨指出,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西安市房价逐步进入上涨通道,特别是2017年涨幅较大,引起各方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西安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0.9%。
房源依然紧张
“落户容易购房难。”党晓芳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年底她落户之后就一直关注西安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农历新年前,她因为首付没有准备齐而错过了购房时机,年后,她关注的项目都出现了房源紧张的局面。
据记者了解,近一两个月,西安房地产市场多个项目开盘即售罄,大部分楼盘无房可售。本报此前也关注了西安房地产市场房源紧张、开发商设置全款购房客户优先条款的现状。
4月20日,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召开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新闻发布会时指出,部分热点区域如高新、曲江的高品质住宅项目出现供需紧张现象,是因为:一是受手续办理和施工进度的影响,部分项目没能按年初发布的计划上市,一季度住房供应量比计划少80万平方米;二是高新、曲江、浐灞等热点区域出现了区域性供需紧张;三是上述热点区域的大品牌、大开发商的高品质项目受到市民青睐和追捧,导致了当前热点区域高品质项目的暂时性供需失衡。
“随着施工旺季的到来,后续项目将按计划陆续推出上市,这种暂时现象将逐渐解决。”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总体上看,西安即将上市的房源还很充足。2018年主城区及长安区计划上市新建商品住房2697万平方米,共22万套,截至目前,未上市的还有2400万平方米,约20万套。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截至目前,西安市这种阶段性的房源紧缺还未缓解,绝大部分楼盘都出现了开盘就售罄的局面。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4月16日至4月23日,西安一共有11个项目开盘,万科金域蓝湾、阳光城(7.230,-0.06, -0.82%)丽兹公馆等去化率达到了100%,只有少部分项目的去化率相对较低,例如近期还处在维权状态下的中建昆明澜庭,但推出的9套别墅也卖出了7套。整体而言,去化率均较高,11个项目共计推出1809套房源,销售了1780套,去化率高达98%。
另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品牌房企的数百亩大盘,还是一些中小楼盘,每次开盘推出的房源并不多,绝大部分都是分批开盘,甚至出现了部分大盘一次性只推出数十套房源的现象。例如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保利天悦项目,公开资料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将近600亩,分六期开发,涵盖高层、洋房、新中式独院等多种业态产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该项目今年以来就已经3次开盘,每次开盘推出的房源仅仅100余套。其他品牌房企也存在这种分批开盘的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开发企业在变相捂盘惜售。近期,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按年申报商品住房上市供应及销售计划,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必须在10日内将所有房源一次性对外公开销售。但是,“开发商可以通过放缓工程进度来应对。”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项目就是在市场上刷存在感,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房源推出保持热度,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了逐步提高销售价格。
摇号选房流于形式?
在部分区域供应失衡后,开发商通过设置全款优先、捆绑销售等条件,故意营造房源紧张气氛。据记者了解,从3月初至今,西安房地产市场一直弥漫着这种紧张气氛。
对此,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也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调整,为规范商品住房销售行为,保障购房人的知情权、选择权,营造公开、公平、有序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环境,3月30日,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通知》,要求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经纪机构应及时告知意向购房人具体销售时间、地点;意向购房人数多于可售房源的,应采取公证摇号方式公开销售,由公证机构全程监督,严禁内部预留房源或设置全款优先选房等限制性条件。
记者了解到,《通知》出台后,西安较火爆的楼盘开盘时大多都采用了摇号选房的方式,如万科金域蓝湾、阳光城丽兹公馆、阳光城PLUS、金辉世界城等项目。另外,绝大部分项目也按照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要求,在官方微信中公布了具体的收取资料以及开盘时间。
然而,随着摇号选房逐渐成为维护西安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手段时,也有购房者向本报记者反映,部分项目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购房者到售楼部去提交购房资料时(登记符合西安市购房资格要求及银行贷款政策的申请),却被告知已经无房可售,暂时不收资料。
记者采访发现,由西安长岛新业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中南·樾府就存在这种现象。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网显示,中南·樾府一期于4月25日取得了预售许可证,证号为2018158,可售房源为7~11号楼。但是4月25日14时左右,记者致电该项目售楼部时,置业顾问明确告知,已经不再接受资料,只能等下次开盘,“总共有300多套房源,已经排了1000多号。”
也因此,外界质疑,该项目在取得预售证后没有给购房者预留提交购房资料的时间。按照置业顾问的说法,公司都是在取得预售证之前已经收取了购房资料,对于下一次开盘的时间,该置业顾问也不能确定,只告诉记者,准备好购房资料,“我们会随时通知收取。”
记者也尝试联系项目开发企业予以置评,但未获成功。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