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8年5月10日
日前,住建部有关负责人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约谈了成都、太原两市政府负责同志,并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这是继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后,住建部再一次表明坚决的态度。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也会面临约谈,调控会继续在地方调控主体责任落实方面下功夫。
此次约谈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约谈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落实稳房价、稳租金的调控目标;要加快制定住房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抓紧调整土地和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中小套型普通住房;加强资金管控,有效降低金融杠杆,防范市场风险;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加强预期管理和舆论引导,遏制投机炒作,支持和满足群众刚性居住需求。
成都、太原两市政府负责同志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地方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立即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市场稳定。
据了解,“五一”前,住建部还约谈了西安、海口、三亚、长春、哈尔滨、昆明、大连、贵阳、徐州、佛山等10个城市政府负责同志。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近期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及房价数据发现,上述被约谈城市大多是近期房价上涨过快城市,并已出台楼市调控政策。
对于住建部的约谈行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约谈也可以理解为窗口指导的方式,属于比较间接但影响效果较好的调控手段。从约谈的制度来说,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都容易面临约谈,尤其是全国房价上涨幅度前10的城市。此次约谈成都和太原两市,也说明此类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潜在上涨的因素还需要遏制。未来其他城市房价上涨若过快,也会面临类似约谈等内容。
从政策内容来看,严跃进指出,此次政策明确强调了“四个意识”的概念,即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充分表明了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本轮房地产调控,从大局出发,积极稳定市场。而其他内容还是房住不炒的逻辑体现,思路基本不变。未来调控会继续在地方调控主体责任落实方面下功夫。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8年5月03日
2018年前4月,在楼市调控下,大部分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明显下行,但成交金额依然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4月份单月,多个城市土地收入明显上涨。5月2日,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50大城市土地收入2842.2亿,同比上涨83.4%。1-4月,50城市土地出让金合计达到11882亿,比2017年同期的7984亿上涨幅度达到48.8%。
从土地出让金额来看,4月份受监测的50大一二线城市当中,杭州、宁波、广州、南通、天津、扬州、成都等7个城市土地收入金额超过百亿。其中,杭州单月土地收入高达179亿,同比上涨237%。
综合前4个月,武汉、福州、广州、郑州、重庆、济南、天津等42个城市土地出让收入超过100亿。从热点城市看,土地溢价率基本平稳,大部分城市溢价率均保持低位。
“热点城市溢价率基本在10%左右,明显低于2015-2017年平均30%的溢价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土地市场在系列调控影响下,有所退烧。但从成交金额看依然高位,预计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场将继续维持高位。”
张大伟表示,“全国多个城市土地成交依然处于高位,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企对住宅类土地拿地积极性依然较高。出现流标主要是地块有多重复杂的属性,导致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烈。”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宁波、佛山、嘉兴、南通、常州、盐城等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额在2018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涨现象。
“不过,近期信托等资金监管政策渐趋严格,导致房地产企业对总价较高的地块相对谨慎”。张大伟分析认为,“房企资金压力正在逐渐出现,从2016年‘930政策’开始,全国一二线城市持续严格调控,这种情况下,虽然房企整体销售依然处于高位,但拿地的资金压力逐渐增加,对非优质地块的拿地积极性明显降低。”
他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会持续出现分化。“整体来看,2018年楼市将继续严格调控,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房企对土地市场的热度逐渐降低,抢地积极性降低,土地市场的溢价率有所降低”。
“虽然一二线城市调控政策严格,但对于房企来说,为了加大销售额,依然会集中拿地”。他进一步分析认为,“预计2018年,一二线土地市场成交依然将维持高位”。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8年5月02日
经历3年多时间去库存“战役”,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已回落至2014年9月末(57148万平方米)的水平,创下43个月以来新低。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7329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1138万平方米。截至2014-2016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分别高达62169万平方米、71853万平方米、69539万平方米。
库存“减压”意味着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接连出台的楼市政策取得应有成效。而从房地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视角来看,“库存”概念应该成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对于大中城市和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三四线城市,接下来要积极去补库存。但其同时提出,东北、西部、西南部分城市目前仍需要继续去库存,政策的差异化还有延续的必要性。“对于房企来说,宏观上的库存不足,也体现为房企自身库存不足。”严跃进说,后续房企应继续在拿地和并购项目上发力,“积极补库存”。
“化解房地产库存”
在经历2009年政府通过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措施出手“救市”,国内房地产在迈向“白银时代”的同时,其库存量也在逐年递增。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5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分别为27194万平方米、36460万平方米、49295万平方米、62169万平方米、7185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库存增长1亿平方米。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表示,这还没有包括全国大批在建项目、以及已经卖出土地但还未动工的项目;一些城市前几年开发量过大,使得去库存艰难。
库存高压可能带来的后果,让中央把精力更多地关注到了地产行业。2015年12月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房地产去库存”定为全年五大任务之一。
资料显示,2015年,央行和财政部分别发文,松绑二套房贷并减免营业税。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称二套房首付下调至四成,首套公积金首付三成;与此同时,财政部大幅缩短二手房交易营业税免征年限从原来的5年降至两年。
中央动了真格,地方也在积极响应。除了解禁限购政策,多个城市还从土地供应、住房信贷、税收优惠补贴及购房落户等环节着手,刺激购房需求入市。比如宁波就将购买二套房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至20%,二手房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降至30%。据悉,2015年已有超过百个城市发布不同力度的公积金松绑政策。
三四线迎来政策红利
在全国持续去库存过程中,由于买房资金会优先选择一线和强二线城市,这使得不同城市去化效果存在分化。
从中央的表态也不难看出“去库存”重点的变化。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地产去库存”定为全年五大任务之一,到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重点解决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过多问题。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
这意味着2015-2016年上半年主要是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去库存”,到了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随着上述城市不断出台限购限贷政策,去库存红利才逐步转移到弱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那里才是房地产库存的主要集中地。
2016年9月30日,北京率先出台新的楼市调控新政。紧随其后,天津、武汉、成都、深圳、广州等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先后出台限购限贷等调控措施。买房资金受此影响而不断外溢到弱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使后者的去库存速度得以明显加快。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达22.5%,其中一线城市商品房销量增速为9.0%,二线城市商品房销量增速为27.1%,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为21.6%。另据克而瑞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三四线楼市成交面积占全国商品房成交面积比例已上升到75%,较2016年增长13个百分点。
随着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政策的持续推进,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也在逐年刷新历史新低。2016-2017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分别为69539万平方米、58923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仅为57329万平方米,接近2014年9月末(57148万平方米)的水平。
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5年,政府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
房企调整布局
三四线城市持续去库存,也让不少重点布局与此的房地产企业获益。比如碧桂园,2017年,该企业共实现合约销售约5508亿元,同比增长78.34%。据其财报披露,公司近58%的销售来源于三四线城市,较2016年增长5个百分点。
保利地产宋广菊也曾表示,目前碧桂园、恒大这几家房企能快速发展除了得益于产品标准化和灵活的民营企业机制外,其大背景是重点一二线城市调控,资金流向了碧桂园、恒大长期坚守的三四线城市,其亦因此获得了市场红利。
这使得部分房企开始重新调整战略布局,加快对三四线城市的投入。以保利为例,该公司2017年新进入的24个城市中,超过90%以上是三四线城市,如徐州、芜湖、盐城,梅州等城市。具体城市占比上,保利在三四线城市的拓展面积和金额分别占比37%、18%。2015年,这一数字仅分别为15%和7%。而从城市销售业绩结构来看,保利地产2017年三四线城市销售占比升10个百分点至18%。
新城控股和绿城中国也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三四线城市的投资,尤其是在长三角区域,在2017年新增土地中三四线城市占比中别分为62%、42%。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50家代表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拿地面积同比增长145%,楼面价同比增长53.9%。此外,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供地减少的大背景下,2018年3月,三四线城市经营性用地成交金额达2260亿元,同比增长123%,远高于一线的101亿元、二线1237亿元(克而瑞数据)。
不过,在布局三四线城市的问题上,房企们仍未达成共识。深圳控股董事局主席吕华表示,2017年三四线确实是火了一把。但三四线城市本身人口是净流出的。从刚需的角度看,很多三四线是供过于求了,所以,这些城市的回暖是短暂性的。
“过去大家都不屑去三四线,现在三四线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且程度非常可怕。”阳光城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表示,但毕竟三四线市场有限,市场持续涨价我觉得没有保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三四线城市也不能“一概而论”去否定。一位央企地产公司投资部的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房企目前关注的“三四线城市”有两个特征,一是位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城市圈中;二是位于一线城市周边,受到产业、人口、房价等外溢影响的城镇。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