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层楼》粉丝群里炸开了锅。

  九点不到,多个银行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小视频、现场照片,每一张都让人惊叹不已。

  这还只是周五啊,要是周末,那还得了?

  要知道,经历过一次坎坷的资金冻结经历后,深知在银行排队冻结资金,是多么痛苦!

  昨天下午,我又跑了几家银行。那一个个排队场面,比我经历的还要壮观。相比之下,自己已经很幸运了,至少前天我还能在营业厅里吹着空调。

  昨天三家银行支行的基本情况:

  民生银行(7.780, -0.03, -0.38%)西湖支行:排队的人,顶着西晒排在银行门口,连门都进不去。

  建设银行(7.290, 0.00, 0.00%)中山支行:共有三层楼,全部站满人,有人排累了,坐在椅子上打起了盹儿....

  工商银行(5.780, 0.01, 0.17%)杭州科创支行:5个窗口一起负责资金冻结,号子发出700多个,加班加点也只能完成300个。

  《层楼》热心粉丝实时播报:

  今天凌晨零点23分,民生银行西湖支行一位员工发朋友圈,宣告一天忙碌结束。

  几个小时后,冒着飘泼大雨,另一场周末的摇号冻资大军,已纷纷在奔波的路上。

  “大家工行海创支行这波别来了,已经500多号,今天肯定轮不到了。”

  “华夏银行(8.420, -0.05, -0.59%)八点去的时候,排了十几个人。”

  “我在渤海银行,他们一天审100多号,我拿到了59号。”

  华夏四季的销售员发朋友圈通知:“不要去工行、民生了,已经排到八百米开外了,推荐光大、华夏、杭州银行(11.670, -0.11, -0.93%)。”

  最新:今早银行现场实拍照片

  ▲今天一大早7点,粉丝又开始在群里发现场照片。上图为民生银行西湖支行,前面已经排了很多人了。说一声:民生银行的员工辛苦了!

  ▲层楼粉丝@老万发的一张现场照片,并说:疯了,起个了大早赶过来,还以为自己能排到第一名。到了看到是这样的场面,前面至少排了50多人。

  ▲这是海创园工行今早7点的景象。

  ▲工商银行教工路支行,截至发稿已经排到了天目山路。据说排在最前面的人,是大半夜就来排了。图中最远的那个人,也是6点到的。

  截至今早7点15分,已发出了200多个号。

  据粉丝表示,在现场一眼就能看出是投资客还是刚需,眼神是不一样的。“大多数还是以刚需为主”。但同时也感叹:刚需被逼得太惨了。

  昨天银行现场实拍照片

  ▲好在三伏天没到,不然这样干晒着,身体差的,肯定吃不消。

  建设银行中山支行

  融信·澜天指定的11家银行之一

  沿着体育场路自东往西,快到中河高架下时,只感觉车辆好多,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刮擦。但意外的是,门口竟没有看到排队的人。

  一开始还好奇,质疑网友的说法是否准确。

  直到拉开建行的玻璃门,这才发现,里面满满当当的人,队伍直接排到了玻璃门口......

  要知道,建行的业务大厅,一共有三层!

  一楼二楼负责新办卡业务及资金冻结,以及网点日常业务;三楼负责预审。

  ▲建设银行中山支行,排队排到了玻璃门口。

  ▲一楼排队等着冻结资金

  ▲一楼另一边,排队在办建设银行卡。

  ▲二楼也办理资金冻结,队伍已经排到了楼梯转弯口,只剩少量台阶还没站人。

  ▲有人排累了,坐在椅子上打起了盹儿。

  据我了解,建设银行开足马力:冻结资金窗口有4个,一楼两个,二楼两个。

  其中,一楼还划分:建行卡在该网点办理的,排一边;不在该网点办理的,排另一边。

  资金冻结时间,一个人在10分钟左右。

  等我准备离开时,原本关着的大门打开了,又一群人涌了进来。

  民生银行西湖支行

  融信·澜天、华夏四季指定银行

  没有最夸张,只有更夸张。

  民生银行西湖支行,既可以办理融信·澜天,也可以办理华夏四季的资金冻结。

  其中一支队伍已经排到了文三路的火炬大厦。

  白头发的老人、襁褓里的婴儿都跟着一起排队。有个小姑娘带着奶奶来排队,来得晚了,看这队伍的架势,打了退堂鼓准备去其他网点再看看。

  另一支准备办理银行卡的队伍也不少,就快到机动车道。

  一对小情侣,从早上7点就来排队,一直到下午3点半才完成整个流程。“弄到现在饭都没吃。”话语里充满着怒气。

  就连骑电瓶车路过的人,都特地停了下来,好奇地问:这银行干嘛呢,这么多人排队?

  好多人齐声回:买房的。

  ▲等待冻结资金的人,沿着黄姑山路,一路排到文三路。

  ▲有人明智地带上了小板凳,果然派上了用场。没带的,直接垫张报纸,席地而坐了。

  ▲这一支队伍,都是准备办理民生银行卡的。

  ▲胜利在望?轮到还得好几个小时呢。

  ▲保安在门口把持着大门,只有轮到才放人进去,其他人只能等在门外。实际上,里面已经都是人了。

  特别注意:民生银行外立面搭建着脚手架,忙着排队顾不上安全问题。

  ▲为了加快流程进度,民生银行的工作人员出了大门,提前预审、拍照。据现场人员透露,当天下午三点半,也才完成了100多号。

  ▲晚上7点,民生银行门口还排着很多人。

  民生银行西湖支行并不大,只有3个窗口办理资金冻结。5月26日的号子,已经发到了340号。

  工商银行杭州科创支行

  华夏四季指定银行

  下午4点左右,现场人倒不是很多了。

  比较贴心的是,这个支行摆放了一堆颜色不同的椅子,供到场的人,站得累了可以坐。

  这家支行共开放了5个窗口负责资金冻结。

  我到的时候,叫号器叫到了204号。

  ▲银行门口徘徊着一群穿着白衬衫的,原以为是银行员工在疏导。凑近一看,发现是区域内中介,拿着一叠独家房源资料,招揽客户。

  ▲有个女孩见椅子空了刚坐下,来了一个老爷爷,只好站起来让座。

  ▲ 昨天4点11分,号子已经发到了748号,而工作人员一再强调,400号以后的人就别来了,今天加班能完成300个人已经很好了。

  ▲ 5个窗口办理业务。

  ▲有一点好的就是,科创支行的园区够大,能停车,不用担心罚单。

  有网友为了准备摇号资料,一天时间连吃两张罚单。连交警都同情他,这次就罚100块吧,下次一定要注意了。

  But,这并非全部。

  在摇号验资资金需要冻结的时候,桂语江南、华夏四季和融信·澜天,就像是三个旋涡,流量全被它们吸光了。

  桂语江南100多套房子,登记人数超5000组;融信澜天、华夏四季还在登记中,未能知道准确人数,但从排队冻结资金的人来看,只会更多不会少。

  难怪开发商说:以后开盘摇号,先确认竞争对手是谁吧!

  所以,别看三大盘火爆,其它楼盘一脸落寞,甚至担心到时会冷掉。

  比如,光大银行(4.020, 0.00, 0.00%)杭州分行,就在密渡桥路口那个,工作人员拿着喇叭喊:“XXX不用排队,不用办卡,可以直接冻结!”

  结果,满大厅坐的,都是摇华夏四季的。

  前两天,三墩宝嘉誉府的人发了一条朋友圈:友情提示,6月中旬要登记,希望大家在选择楼盘时慎重考虑。

  其实就是在说:我们楼盘也要开盘了,快准备钱摇号吧,别摇多了,到时冻结资金都不够了。

  需求被强行去重后,每一笔冻资,都很珍贵!

  普通刚需没有足够资金,同时参与多个楼盘的摇号。因而,在有限的资金里,自然会选择博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层楼》温馨提示

  天气预报显示:周末两天下雨,这两天准备去冻结资金的粉丝网友,千万注意安全。

  早上起得早一点,资料准备齐全;出发前,先打听好哪家银行稍微空些,别只选近的网点,节省排队时间。

  下面是《层楼》粉丝提供的周末刷他行资金的几条途径:

  1.柜面通。单笔一般100万,但部分行不支持。

  2.理财pos,这个要看各行的限额控制;

  3.手机银行,通过超级网银做50万元以下的转账,如工行卡。手机银行看对方是否有开通节假日50万的转账功能,万一有银行没开通这个节假日50万功能,也是汇不到的。

 

  4.以上几条都走不通的话,就只有现金了。

  浙江在线5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 昨晚,特朗普宣布取消与金正恩于6月12日在新加坡的会晤。

  刚从丹东回来的投炒房客资客韩雷(化名)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个消息。

  5月21日下午,辽宁丹东再次发布遏制炒房的条文。

  在过去的二十多天里,这个边境小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热和躁动。

  “你去丹东买房了吗”,很多人还在饭桌上谈论这个话题。

  自从朝鲜宣布弃核后,大量的炒房客就涌进了这个和朝鲜一江之隔的小城,暴涨的房价并不能压抑他们的欲望。

  这些天来,丹东发生了什么?它现在怎么样?

  记者探访这座小城狂热之后的真实一面。

  白天跑楼盘,晚上看表演

  几天前的晚上,90后小董开车载着我,在鸭绿江边逛。他从宁波大学毕业,几年前,回到老家,在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上班。

  夜幕里,丹东城霓虹闪烁,四五层楼高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此前中朝两国领导人会晤的新闻视频。

  在丹东的新区,新的鸭绿江大桥看起来非常气派,它造好已经多年了,但至今没有通车。“桥的另一头,朝鲜境内还没修,还是稻田呢”,小董说。

  而在老的鸭绿江大桥上,已经排起了十几公里的长队,每天,运载着各种货物的车子从丹东开往朝鲜。

  贸易的往来,让朝鲜和丹东发生密切关系。

  当然,最明显的是前不久朝鲜宣布弃核后在丹东引发的躁动。“朝鲜要改革开放了?”不管这种解读是否准确,它首先给丹东带来了庞大的炒房客群体。

  韩雷是其中一个。他在丹东已经住了十来天,白天看房买房,晚上就在酒店看朝鲜女孩的演出。

  鸭绿江边有很多酒店、餐馆,几乎每家都有朝鲜女孩,她们做服务员,也表演歌舞,看起来气质好。如果你在看演出的时候抽烟,她会来提醒你,“抽烟不礼貌”。

  这也是两个地方交往的鲜活见证。每年,朝鲜会挑选优秀的女孩作为劳务输出,到这个城市,接受严格的管理,为国家赚钱,每个月的工资三四千元左右。

  白天跑楼盘,晚上看表演,是炒房客们在丹东的简单生活。这次来丹东,韩雷买了多套房子,具体数量他没有说,“和别人比起来,不算多”。

  像他一样,到这里的炒房客,每个人都充斥着强烈的欲望。这和丹东这个安逸平静的小城显得格格不入。

  望着江的对岸,韩雷最关心的是朝美会晤。“最近一直很关心这方面的新闻,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国际形势居然影响到了我炒房。”

  这就是离朝鲜最近的中国城市的一个普通夜晚。

  被拯救的库存房

  “快来买套房子吧”,此前,小董还这样和他远在浙江的同学说。同学没有来,现在,即使来,也很难买到了,特别是江景房。

  丹东城区分为新区和老区,对于本地人来说,他们很少会买新区的房子,即使一个月前它的价格还只要三四千元一平米,而现在,已经猛涨到了六七千元。“新区没人气,没配套,像个鬼城。”不止小董一个本地人这么说,“而且丹东人不喜欢靠江的,湿气太大。而且,江,有什么好看的。”

  因此,即使大拨的外地人涌入炒房,本地人没怎么在意。

  我们开车经过一个楼盘时,小董充满着疑惑说,一个月前,这个楼盘根本没人看,所以售楼中心都是关门的,现在居然也卖得差不多了,每平方还能卖四千多元。

  外地人的疯狂,让他们觉得难以想象。“他们的钱好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买白菜那样买房子。”

  对于新区的一个个闲置的楼盘,以前是政府的一个难题。怎么样处置,经常都要专门开会研究。每年的五月,当地政府都会举办房展会,并给予买房者每平方米100元的优惠补贴,以消化巨大的库存。当然,今年已经完全不需要了。

  无疑,炒房团的涌入,救活了当地原本沉寂的房产市场。记者在丹东走访一名浙江商人开发的一个楼盘,之前也陷入过困境,准备转手的时候,遇到了这波行情,房子卖完了,还赚了钱。“做好了亏本的打算,最后居然还赚了一笔。”

  当然,本地人并不喜欢外来炒房客的闯入。

  在丹东,居民的平均工资在三四千元左右,包括普通的公务员。“这里房价和你们杭州当然不好比,但是刚需要买套房子,也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小董说,他很庆幸前几年买了房子。

  狂热后的平静

  经历过一波狂热之后,如今的丹东已经渐渐恢复了平静。

  这几天,记者走访了多个楼盘,售楼人员大多这样告诉我,江景房都卖完了。

  在一个楼盘的售楼处,700多套房子已经只剩下100多套,没有一套是江景房。

  抢房的热潮已经过去,各个售楼中心看不到太多的人。在看房的登记本上,也是名字寥寥。

  “那几天,车子都开不进去,你看,现在都没什么车了。”在一个楼盘前,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和我说。

  温州城和绿城紫金府是两个浙江人开发的楼盘。几年前,政府把当地最好的中学搬到了附近,用以带动人气。

  “第一波你错过了,不要错过第二波”,在紫金府,销售人员这样和我说,他还强调,这个绿城不是浙江杭州的绿城。

  这个楼盘也只有四幢房子了,价格在六千多元一平方。“到明年肯定会到上万”,他这样说。

  他和记者讲起他接待过的浙江客户。有人打电话到售楼处,是他接的,在电话里,客户直接订了两套,过了几天,飞到丹东签合同,办好了手续。

  最近这几天,已经没有这种事了,他们这些销售员也显得有些打不起精神。“之前太火,现在有点不适应。”

  另一个楼盘温州城,是一名在丹东的温州老板开发的,售楼员让记者先交2000元的押金,可以参加摇号选房。

  这个楼盘也只剩下两幢洋房,第一批在五一前开盘的已被抢购一空。“这场摇号准备放在周末,你人不过来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和你电话或者视频操作。”他说,有人通过网络打了一万块的定金,拿了5个号子。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当地政府新的限购政策就出来了。很多外地人没有了在这里买房的条件。

  这一天,炒房客韩雷也离开了丹东。

  在车上,他看到一幢钢筋生锈的烂尾楼。夹杂着狂热和风险的买房计划结束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买了一只“妖股”。

  离开前,他在高楼林立的新区路边,吃完了一份快餐。这里要找一家饭馆很难,很多地方还没有安装路灯。

 

  城市的配套建设,被人们的欲望远远地甩在后面。

  浙江在线5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 昨晚,特朗普宣布取消与金正恩于6月12日在新加坡的会晤。

  刚从丹东回来的投炒房客资客韩雷(化名)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个消息。

  5月21日下午,辽宁丹东再次发布遏制炒房的条文。

  在过去的二十多天里,这个边境小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狂热和躁动。

  “你去丹东买房了吗”,很多人还在饭桌上谈论这个话题。

  自从朝鲜宣布弃核后,大量的炒房客就涌进了这个和朝鲜一江之隔的小城,暴涨的房价并不能压抑他们的欲望。

  这些天来,丹东发生了什么?它现在怎么样?

  记者探访这座小城狂热之后的真实一面。

  白天跑楼盘,晚上看表演

  几天前的晚上,90后小董开车载着我,在鸭绿江边逛。他从宁波大学毕业,几年前,回到老家,在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上班。

  夜幕里,丹东城霓虹闪烁,四五层楼高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此前中朝两国领导人会晤的新闻视频。

  在丹东的新区,新的鸭绿江大桥看起来非常气派,它造好已经多年了,但至今没有通车。“桥的另一头,朝鲜境内还没修,还是稻田呢”,小董说。

  而在老的鸭绿江大桥上,已经排起了十几公里的长队,每天,运载着各种货物的车子从丹东开往朝鲜。

  贸易的往来,让朝鲜和丹东发生密切关系。

  当然,最明显的是前不久朝鲜宣布弃核后在丹东引发的躁动。“朝鲜要改革开放了?”不管这种解读是否准确,它首先给丹东带来了庞大的炒房客群体。

  韩雷是其中一个。他在丹东已经住了十来天,白天看房买房,晚上就在酒店看朝鲜女孩的演出。

  鸭绿江边有很多酒店、餐馆,几乎每家都有朝鲜女孩,她们做服务员,也表演歌舞,看起来气质好。如果你在看演出的时候抽烟,她会来提醒你,“抽烟不礼貌”。

  这也是两个地方交往的鲜活见证。每年,朝鲜会挑选优秀的女孩作为劳务输出,到这个城市,接受严格的管理,为国家赚钱,每个月的工资三四千元左右。

  白天跑楼盘,晚上看表演,是炒房客们在丹东的简单生活。这次来丹东,韩雷买了多套房子,具体数量他没有说,“和别人比起来,不算多”。

  像他一样,到这里的炒房客,每个人都充斥着强烈的欲望。这和丹东这个安逸平静的小城显得格格不入。

  望着江的对岸,韩雷最关心的是朝美会晤。“最近一直很关心这方面的新闻,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国际形势居然影响到了我炒房。”

  这就是离朝鲜最近的中国城市的一个普通夜晚。

  被拯救的库存房

  “快来买套房子吧”,此前,小董还这样和他远在浙江的同学说。同学没有来,现在,即使来,也很难买到了,特别是江景房。

  丹东城区分为新区和老区,对于本地人来说,他们很少会买新区的房子,即使一个月前它的价格还只要三四千元一平米,而现在,已经猛涨到了六七千元。“新区没人气,没配套,像个鬼城。”不止小董一个本地人这么说,“而且丹东人不喜欢靠江的,湿气太大。而且,江,有什么好看的。”

  因此,即使大拨的外地人涌入炒房,本地人没怎么在意。

  我们开车经过一个楼盘时,小董充满着疑惑说,一个月前,这个楼盘根本没人看,所以售楼中心都是关门的,现在居然也卖得差不多了,每平方还能卖四千多元。

  外地人的疯狂,让他们觉得难以想象。“他们的钱好像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买白菜那样买房子。”

  对于新区的一个个闲置的楼盘,以前是政府的一个难题。怎么样处置,经常都要专门开会研究。每年的五月,当地政府都会举办房展会,并给予买房者每平方米100元的优惠补贴,以消化巨大的库存。当然,今年已经完全不需要了。

  无疑,炒房团的涌入,救活了当地原本沉寂的房产市场。记者在丹东走访一名浙江商人开发的一个楼盘,之前也陷入过困境,准备转手的时候,遇到了这波行情,房子卖完了,还赚了钱。“做好了亏本的打算,最后居然还赚了一笔。”

  当然,本地人并不喜欢外来炒房客的闯入。

  在丹东,居民的平均工资在三四千元左右,包括普通的公务员。“这里房价和你们杭州当然不好比,但是刚需要买套房子,也并不容易,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小董说,他很庆幸前几年买了房子。

  狂热后的平静

  经历过一波狂热之后,如今的丹东已经渐渐恢复了平静。

  这几天,记者走访了多个楼盘,售楼人员大多这样告诉我,江景房都卖完了。

  在一个楼盘的售楼处,700多套房子已经只剩下100多套,没有一套是江景房。

  抢房的热潮已经过去,各个售楼中心看不到太多的人。在看房的登记本上,也是名字寥寥。

  “那几天,车子都开不进去,你看,现在都没什么车了。”在一个楼盘前,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和我说。

  温州城和绿城紫金府是两个浙江人开发的楼盘。几年前,政府把当地最好的中学搬到了附近,用以带动人气。

  “第一波你错过了,不要错过第二波”,在紫金府,销售人员这样和我说,他还强调,这个绿城不是浙江杭州的绿城。

  这个楼盘也只有四幢房子了,价格在六千多元一平方。“到明年肯定会到上万”,他这样说。

  他和记者讲起他接待过的浙江客户。有人打电话到售楼处,是他接的,在电话里,客户直接订了两套,过了几天,飞到丹东签合同,办好了手续。

  最近这几天,已经没有这种事了,他们这些销售员也显得有些打不起精神。“之前太火,现在有点不适应。”

  另一个楼盘温州城,是一名在丹东的温州老板开发的,售楼员让记者先交2000元的押金,可以参加摇号选房。

  这个楼盘也只剩下两幢洋房,第一批在五一前开盘的已被抢购一空。“这场摇号准备放在周末,你人不过来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和你电话或者视频操作。”他说,有人通过网络打了一万块的定金,拿了5个号子。只是没想到,第二天,当地政府新的限购政策就出来了。很多外地人没有了在这里买房的条件。

  这一天,炒房客韩雷也离开了丹东。

  在车上,他看到一幢钢筋生锈的烂尾楼。夹杂着狂热和风险的买房计划结束后,他突然觉得自己像是买了一只“妖股”。

  离开前,他在高楼林立的新区路边,吃完了一份快餐。这里要找一家饭馆很难,很多地方还没有安装路灯。

 

  城市的配套建设,被人们的欲望远远地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