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武汉等4个城市处于房贷利率“高纬度地区”,但是从全国的均值来看,首套房贷款利率增速环比有所减慢。

  融360统计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7%,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57倍,较6月份环比上升0.53%;同比去年7月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的4.99%,上升13.63%。其中,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低的十大城市中,有三个一线城市上榜,分别为上海、北京和广州。

  首套房贷款利率

  上浮15%渐成主流

  在融360监测的35个城市中,7月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低的为上海的5.16%,相当于基准利率上浮5.3%;最高为武汉的6.35%,相当于基准利率上浮29.6%。

  具体来看,全国533家银行分(支)行中,有146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较上月减少23家;173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5%,较6月份增加9家;115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减少1家;28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5%,增加3家;25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30%,增加9家。

  全国房贷利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环比涨幅却在不断缩小,利率上浮15%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上浮超过25%的银行占比逐渐增加。融360指出,一年以来,首套房贷款利率及二套房贷款利率分别由环比上升2.47%和1.27%均降至环比上升0.45%左右。

  “北上广”上榜

  平均利率最低前十名

  融360数据显示,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低的十大城市中,有三个一线城市上榜,分别为上海、北京和广州。

  其中,2018年7月份,上海和北京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分别为5.16%和5.47%,环比6月份均未出现变化;广州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5%,环比6月份下降0.36%。

  以北京地区为例,融360监测的30家银行中,有22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5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5%,2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另有1家银行分(支)行停贷。二套房方面,28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另有一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30%。

  从《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和房产中介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10%,二套房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20%。

  北京市海淀区某房产中介经纪人告诉本报记者:“确实有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较大或者停贷的情况,不过我们会根据合作银行实时的贷款利率和放款周期,提供利率最低、放款最快的银行供客户选择。一般来说,只要资质没问题,购房者都能申请到最低的利率。”

  除上海、北京、广州外,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低的10个城市中,还有厦门、昆明、乌鲁木齐、福州、大连、太原和长春这7个城市。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最低的10个城市中,除上海的贷款利率有折扣外,其他城市首套房贷款均执行基准利率或上浮10%左右。

  以厦门市为例,目前,国有四大行以及招商银行(27.140, 0.18,0.67%)的首套房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少数银行上浮10%-15%,另有个别股份制银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较高,为基准利率上浮30%。

  再以福州市为例,目前,多家国有大行首套房贷款执行基准上浮10%的利率,部分银行在上个月将首套房贷款利率从上浮10%调整为上浮15%,还有个别股份制银行上浮程度更高,达到30%。

  以太原市为例,目前,两家国有大行首套房贷款执行基准上浮10%,另有部分大中型银行已上浮15%。其中,上浮10%的银行中,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各个支行的额度也影响最终利率,上浮10%为下限”。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受额度紧张等因素影响,多个城市的购房者曾经历放款排长队的情况。经过大半年的市场降温与消化,目前房贷额度紧张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某省会城市一家国有大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房贷利率有所上调,但是相比之前,房贷额度没有那么紧张,排队现象大大缓解,放款速度还挺快的。”

  自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是于8月7日在辽宁沈阳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对参会各城市未来房地产调控工作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随后,8月17日又约谈了海口、三亚、烟台、宜昌、扬州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要求严肃清理查处捂盘捂地、囤房炒房等问题,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投机炒作,遏制房价上涨。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住建部对于上述5个城市政府负责人进行约谈,政策取向比较清晰。首先,这5个城市是7月份国家统计局70城房价数据中涨幅较大的城市,且排名均比较靠前,所以,是抓典型的调控思路。其次,7月份向来是楼市传统淡季,但这5个城市房价涨幅依然创新高,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管控。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情况变动中,海口、扬州、烟台、宜昌、三亚5个城市的房价环比涨幅依次为2.3%、2.8%、2.9%、2.9%、3.7%,尤其是三亚,3.7%的环比涨幅居首位。而从一线城市表现来看,北京、广州、深圳7月份房价涨幅仅为0.2%、0.6%和0.5%,上海则是回落0.1个百分点。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明确表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预计房价问题将是住建部下半年重点关注的核心调控问题,这5个城市的约谈只是开始,未来,只要房价出现过快上涨的城市,都有可能被住建部“重点关照”。

  在7月份全国楼市调控密集程度刷新历史纪录后,8月份以来,各地发布的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调控政策也已超过25次。

 

  张波认为,随着住建部多次强调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并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进行约谈,预计在调控升级背景下,地方政府下一步的调控手段会更多地围绕房价来展开,如执行更为严厉的限价政策、为房价设定“涨停板”、对原有调控政策进行升级等。此外,在调控力度不放松的同时,针对市场的规范行为督查也绝不手软,预计“边调边打”或成为常态。

  前两天还在和朋友开玩笑:说看到了一个京城土壕,全部7折抛售自己41处房产,都是大面积的豪宅,总面积9882平方米,货值起码在10亿元以上!

  房地产税3年后开征,一二线城市都逃不掉

  政策出台常是先通过会议指示方向和架构,然后再通过发文落实细则。这次也不例外。领导层分别在3、4、7月完成了一轮内部意见征集。最近的一次是8月7日,住建部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一些要求,最最重要的是落实了两点:开始征收的时间和第一批征收的城市。

  给大家画重点:

  1、房地产税法作为新税种,预计到2020年表决通过,2021年在部分城市开征。

  2、中央不会统一决定,开征由地方决定,由地方省级政府起草实施细则。

  3、预测初期开征的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杭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

  可以想象,两三年后手上超过一套房的一二线房东会是重点被征对象,三四五线小城的征收还会再缓缓。不难看出,拼命加杠杆买房的时代终于要结束了。

  房地产税有多重?

  这次的会议只细化到时间和城市,还没有细化到征收办法。有人预测,大体会按这三种方法征税:

  1、首套住宅必然会免征税,第二套以上再征。

  2、地方政府依情况决定免征面积,未来小户型比大户型更受欢迎。

  3、有可能设置累进制、带有惩罚性的房地产税。比如第五第六套的税要比第二第三套的高得多。

  以上是大家对于方向的猜测。其实,上海和重庆从2011年就开始试点征收房产税了,各地新房地产税很可能会以此为参考。

  比如在上海,上海人第二套人均超60平米,非上海人第二套就要开始征。你有价值600万的二套房,一年就收你(6000000*0.6%=)36000元的房产税。如果房子用于出租,相当于比原来少拿一半租金。如果房子涨价了,则要按规定周期进行重估交税。房价涨,税也是水涨船高。

  如果你在重庆,旧别墅180平以内免税,新买的别墅和住房100平以上就要交税。如果你的房价高于均价3倍以内,税率是0.5%,3-4倍,是1%;4倍以上,是1.2%。同样新买一套600万的房子,最多每年要交72000元的房产税。有可能比收获的租金还高,入不敷出。

  参考终归只是参考,有其他声音认为上海重庆的标准过于温和,并不能对楼市过热起到真正的抑制作用。细则由各地方政府按具体情况决定,房地产税如果要推进立法,而且可以作为长效机制去调控楼市的话,必然会更加严厉。

  征税背景逐渐成熟

  现在离正式征收的2021年还有3年时间,征收房地产税前还有两步要走。一是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全国联网,二是冻结楼市,为收税提供稳定环境。

  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全国联网已经于6月16日实现。为稳定楼市,降低交易频率,从2016年开始,国家出台了各种楼市调控政策。

  如果不稳定房价,大家为逃避房地产税而集中抛售的话,房价就会下跌。作为抵押物寻求银行贷款的人就要拿钱来补充,使抵押物足值,而目前的杠杆率已高达70%,大家实在没钱,就会造成“倒挂”,断供断贷,楼市泡沫一戳就破,后果不堪设想。

  为保住买了房的人,楼价不能降,为保住还没买房的刚需族,楼价不能涨。所以,冻结楼市,稳定房价是大方向。

  言归正传,征收房地产税的条件正在一步步成熟,时间和城市也确定了下来,征税也很可能比预想严厉。未来如何落实,一起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