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9年7月30日
以稳为主 7月楼市调控逾40次
楼市调控政策号角从今年4月吹到7月,愈吹愈响。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进入7月,陆续有苏州加码调控、洛阳重申限价、呼和浩特开启行业规范自查、宁波规范商品房销售等政策出台。7月19日,开封取消“限售令”,一天后撤回,亦从侧面反映当前楼市调控政策从严。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指出,截至7月28日,7月单月房地产调控已经超过40次。这轮从3月开启的楼市“小阳春”,目前退烧程度并不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房价数据,6月共63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较5月减少4个,但仍高于今年2月—彼时,仅有57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从政策走势来看,‘房住不炒’下,稳预期、稳地价、稳房价还是我国房地产政策的主基调。接下来,预计有上涨风险的城市仍旧会出台政策维‘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虽然7月政策收紧释放的信号更加明显,但并不代表未来楼市调控政策一味从紧:“整体经济环境、房地产融资环境、需求侧调控力度是影响楼市基本面的主要因素。整体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全局性影响,而房地产融资环境则直接对房企形成明显影响,在需求侧调控不放松的趋势下,下半年楼市过热的几率明显较小,楼市政策也将从稳,不会过多加码。”
楼市降温缓慢
以4月19日为节点,今年上半年的楼市调控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一季度发布政策量少且偏宽松,随着4月19日住建部未点名预警6个一季度房价波动较大的城市,政策迅速转向。
数据显示,4月、5月、6月我国房地产相关调控分别达60次、41次和46次。回顾此前1—3月,则分别为68次、21次、15次。其中1月发布楼市相关政策较多,主要是受各地召开地方两会、定调楼市的影响。
7月,四个加码调控政策的典型城市中,苏州5月因房价涨幅过大被住建部点名预警,洛阳为6月全国新房涨幅第一城市,呼和浩特则连续8个月二手房涨幅领跑全国,宁波由于近期浙江省批复前湾新区,部分房企开始借机炒作房源紧缺的市场氛围。
苏州是上半年政策调控最典型的城市。克而瑞地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3月苏州市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66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09%;4月市场延续热度,共成交商品住宅10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58%。
随后,苏州迅速出台调控政策。5月11日,苏州对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7.190, 0.08, 1.13%)区部分重点区域内新房限售三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五年,并调整了地价指导要求。
但市场并未明显降温。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政策发布当月,苏州商品住宅成交面积99万平方米,环比下滑6%;6月,苏州全市商品住宅成交91万平方米,继续小幅下滑,但纵向比较来看,仍旧处于历史较高位置。
7月24日,苏州再度出手,将非苏州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第一套房所需社保要求2年内累计缴纳1年提高到3年内连续缴纳2年,并将限售范围从局部扩大到全市。
另外,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金融政策收紧成为7月楼市调控的重点之一。截至7月29日,相关部门已发布15次讲话或政策,要求注意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银保监会、央行亦密集采取各项措施: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规范房地产融资;7月12日,《关于对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申请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提出房地产企业发行外债只能用于“借新还旧”。
“之前,房地产金融风险比较少提及。但近期被反复提及并出台针对性政策,说明中央各级部门已经注意到房地产融资井喷、风险加大,助推了地市、楼市走热。”张大伟表示。
三四线城市未达政策松绑条件
“房住不炒”“三稳”要求全国“一盘棋”,但落实到各地,却面临不同的压力。
以苏州、洛阳、呼和浩特、宁波为代表的热点一二线城市仍面临抑制房价上涨要求,部分三四线城市则需应对楼市防跌难题。
三四线城市楼市面临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019年上半年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的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520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6.0%。其中64个三四线城市库存总量为2018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9.5%。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三四线城市库存已经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库存去化压力有所增加。”
和热点一二线城市不同,受调控影响,近两年,三四线城市楼市快速降温。
以开封为例。2017年5月,开封发布“汴九条”,调控楼市。当年,开封市全年商品房总销售面积为394.68万平方米,月平均成交约32.89万平方米。随后市场快速下滑,2018年开封全市新建商品房累计成交258.5万平方米,同比下滑21.53%,月平均成交面积约为21.54万平方米。
根据诸葛找房提供的数据,开封市场下行的趋势至今仍未扭转—2019年上半年,开封市区成交商品住宅124.51万平方米,月平均成交量约为20.75万平方米。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同时提出,三四线城市楼市政策松绑的条件还不成熟,因为房价涨幅依然在扩大。
根据《2019年上半年中国百城房价报告》,今年上半年,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监测64个三四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092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0.1%。
严跃进指出,三四线城市房价的这一波上涨,甚至可以追溯到2018年6月:从2018年6月开始,三四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曲线呈上扬态势,中间虽略有波动但趋势不改。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段雨桐指出:“2019年第30周,三四线城市的商品住宅均价为11365元/平方米,环比微涨0.06%,连续三周上涨,虽说‘因城施策’,但目前三四线城市并不具备政策松绑条件。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前,应先详细了解地方具体情况、预计政策效果,再根据国家的调控方向,出台适合自己城市的政策。”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9年7月26日
在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工作方面,北京市送上“大礼包”。
7月26日,在“北京市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工作推进会”上,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北京市在外资金融机构落地方面有七大优势、十大举措。
“在金融人才奖励方面,我们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高级人才户口、住房居住将给予支持,而且支持力度很大。大家都说北京户口稀缺,虽然在减量发展的情况下,也会拿出宝贵的户口资源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当然,也会支持中资金融机构。”霍学文介绍。
霍学文还提到,将建立外资金融机构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北京市政府鼓励金融科技人才进京发展,将引进100名国际上高端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方面的人才。如果机构引进也会给予特殊服务。
在外资金融机构生活服务保障方面,霍学文提到,在新设外资金融机构人才保障的同时,将建立国际人才社区,对接本市的教育、医疗资源,提高对国际金融人才、金融科技人才的服务品质,将建立更多的国际医院和国际学校满足需求。
对于有外资机构提出注册PE、VC麻烦的情况,霍学文解释,因为此前许多不法机构打着PE、VC的旗号非法集资。现在北京市建立了白名单,并经过北京市政府批准。将会通知纳入白名单的企业,在材料齐备的情况下一天可以拿到营业执照,而且不用自己付费刻章,章就送到你手上。“只要把章上的英文字母拼对就行了。”霍学文打趣道。
对于注册资本30亿元以上的金融机构,将一次性给予5000万奖励。在购买办公用房时每平米补贴1500元。租赁办公用房,将按照每年50%补贴三年。
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和金融管理部门集中所在地,北京政策信息密集,沟通便捷高效,有利于金融机构提升运转效率,降低合规成本。霍学文举例:我曾坐在威斯汀酒店,一杯咖啡,就可以见到很多想见没时间见的人。走在金融街上,监管部门的同志中午吃完饭也需要走走路,走路的时候你就会见到很多人,这是很好的“交流时机”。
“不是说非要用优惠政策才能吸引大家来,监管优势之外,加上北京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金融机构这一优势,我们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欢迎外资金融机构到北京发展。”霍学文表示。
北京对外开放也已取得一定成果。去年9月全球最大的征信机构之一益博睿在京落地并获得征信业务资格;11月瑞银证券成为新一轮金融开放后全国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今年1月标准普尔在京子公司获准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6月,环球金融电讯协会(SWIFT)在京设立中国区子公司。目前,万事达、VISA两大银行卡清算组织;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均在京设立子公司。另有多家外资金融机构表达在京设立落地的意向。
截至目前,全市外资(含港澳台资)金融法人机构共计5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16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200余家。
附十大举措:
1.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参与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北京开展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金融领域实施50余项政策创新。对在新一轮金融开放中新设的外资机构,我们将支持其全面参与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资(QDLP),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外汇管理便利化等试点,便利其开展国际业务。
2.支持外资金融机构率先享受金融领域培育扶持政策。去年,本市出台了培育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对金融机构在开办设立、购租房补贴、金融人才激励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开办设立方面,依据实收资本规模给予一次性支持,最高可到5000万元。在购买租用办公用房方面,由各区对购买办公用房的,每平米补贴1500元;租赁办公用房的,按年租金的50%给予补贴,连续补贴3年。在金融人才奖励方面,各区对一定数量的金融人才给予奖励。另外,我们即将启动首都金融创新奖励项目的评选工作,对优质金融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对上述政策措施,我们将支持已落地外资金融机构率先享受有关政策支持。
3.对外资金融机构建立服务管家制度。目前我们已对部分重点金融机构建立了服务管家制度,每一家机构确定一名服务管家,专职服务机构在京落地和发展中的需求。未来对新设外资金融机构,我们为每一家机构配备专职服务管家,随时响应企业诉求。
4.建立外资金融机构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将依据11条政策新设的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白名单”,建立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实现快速登记注册。根据世行营商评估结果北京开办企业已经压缩到5个工作日左右。外资金融机构获得监管部门许可后,我们将第一时间支持机构在京注册登记。
5.建立外资金融机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新设的外资金融机构的金融人才,优先对接本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符合条件的办理人才引进和落户手续。
6.加强对外资金融人才生活服务保障。对新设的外资金融机构的金融人才,支持其入住本市国际人才社区,对接本市教育、医疗等资源,提高对国际金融人才和外籍金融人才的教育、医疗服务品质。
7.推动金融功能区提质升级行动。针对11条政策确定的征信评级、资产管理、货币经纪、保险和再保险、证券期货、债券承销、投资管理等重点领域,重点打造金融街、CBD、北京城市副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丰台丽泽金融商务区、石景山银行保险产业园、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示范区、房山金融安全产业园和基金小镇、顺义离岸金融区等金融功能区,承接相应机构落地,全面提升配套服务品质和商务服务环境,在办公用房、人才服务等方面创造优惠条件,给予优先保证。
8.全面对接各行业协会和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对新设外资金融机构,支持其参与在京各金融行业协会并获得相应等会员资格,参与债券、基金等市场。支持其尽快接入各类清算、托管、登记、资产交易等基础设施平台。
9.支持在京金融机构开展同业合作。支持在京银行等金融机构机构深化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优质高效的账户开立、资金汇兑、资金托管等服务。
10.提供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服务。支持外资金融机构与在京科技创新企业深化合作对接,鼓励依法合规有序开展金融科技创新,在金融科技研究院和“监管沙箱”机制中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9年7月25日
高校毕业生一半薪水付房租租赁市场稳定需财政支持
刘展超
为了支持当地住房租赁市场,中央将动用财政资金奖补北上广深等16个试点城市,涉及到的真金白银会有多少?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上述16个城市一年的奖补资金总额将达134亿元,如按三年计算则总额为402亿元。
此时正值高校毕业生的租房高峰期,按照往年惯例,热点城市的房租也会迎来一波季节性上涨。此次中央出台的政策,能否及时缓解这些城市的房租压力?
多数城市房租收入比颇高
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的相关工作今年年初就已经展开,有22个大中城市被列入申报范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近期组织开展了试点竞争性评审工作。
按照竞争性评审得分,排名前16位的城市进入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范围,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北京、长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重庆、成都。
为何是这些城市入选?
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根据内部下发的方案,申报对象将是人口净流入、租赁需求缺口大的城市。而决定一个申报城市能否入选的具体指标是:申报城市新增租赁房源数量、解决新市民租赁需求人数、住房租赁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建设情况等。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此次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的试点城市,基本都是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租赁相对数量多,租金高,稳定了这些区域的租赁市场,全国租赁市场基本就稳定了。这些区域的租赁市场发展了,基本全国租赁市场也就平稳了。
从数据来看,一些热点城市住房租金居高不下,租户的房租收入比过高,资金压力过重。而推动租金上涨,除了有季节性租赁小高峰因素外,根源仍然是人口流入导致租房需求增加。近年来热点城市人才引进力度加大、落户门槛降低,人口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人口流入导致租房需求增加。
诸葛找房近期发布“全国50城租房压力排行榜”,报告显示在一线城市若想一个人整租一居室,房租占收入六成以上,北、上、深更是高达九成以上。即使是退而选择合租,在一线城市的租房成本也达到收入的30%以上。
部分二线城市压力也不小,杭州、大连、重庆、哈尔滨纷纷挤进租房压力榜前十名。近两年在人才争夺中优胜的成都、西安紧随其后。
与上述“全国50城租房压力排行榜”相比可发现,此次16个试点城市中大多数“整租一居室租金收入比”超过了50%。
此次两部委开展的试点工作,显然也是针对这些城市的租房难、租金贵问题,试图通过财政支持的引导效应,改善这些城市的租赁住房消费环境,加快形成租购并举的格局。
“租赁市场的健康是房地产市场健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租赁市场稳定了,买卖市场才能稳定,当下租赁市场的确存在部分问题,但随着政策的重视,租赁市场的稳定可以预期。”张大伟称。
对房租较为敏感的还有今年刚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群体。201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约834万人,一般而言,热点城市仍是他们的工作首选地。
诸葛找房报告认为,随着毕业季的带来,毕业生租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6月租赁市场价格整体走高。一线城市的价格上涨表现更为明显。
“近四成的毕业生租金支出占到收入30%以上。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用一半以上的薪水支付租金。如果想整租,离开家庭的支持是很难实现的。”该报告称。
三年400亿元资金支持
租房市场并非一个简单的自发市场,需要政府在其中承担大量的责任和发挥作用。譬如发布租房市场的相关规范,监管并整顿市场乱象,建设公租房在内的房屋以提供更多租赁房源等。
这也是为何发展租赁市场需要财政支持的一个原因。
第一财经获悉,16个示范城市确定后,中央财政将按城市规模分档给予奖补资金支持。其中,直辖市每年10亿元,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每年8亿元,地级城市每年6亿元。试点示范期为三年。
纵观上述16个城市,北京、上海和重庆为直辖市,其余13个城市均为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换言之,上述16个城市一年的奖补资金总额将达到134亿元,如按三年计算则为402亿元。
这些奖补资金怎么用?按照相关方案,这些资金可用于多渠道筹集租赁住房房源、建设住房租赁信息服务与监管平台等与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相关的支出。示范城市可以自主确定资金使用方案。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对于纳入租赁试点的城市,租赁市场发展的财政资金会更加到位,这有利于租赁市场的发展,包括租赁平台的建立和完善、租赁用地的供给、租客相关租赁权益的保障。财政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相关试点后不排除在此类城市会推出一系列可供示范和借鉴的租赁住房范本。
严跃进表示,此次16个试点名单包括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是东中西部相对规模大的城市。从城市等级看,苏州、西安、沈阳、青岛等热点城市没有纳入试点,此类城市后续需要快马加鞭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试点期间,各城市应该按年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财政部和住建部将对示范城市奖补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对达不到预期绩效目标的,相应调减预算。
自从中央提出租售并举的楼市发展方向之后,地方已经紧锣密鼓地出台各类政策,对租赁市场予以扶持和促进。
张大伟称,2018年全国有百城发布租赁鼓励政策,2019年继续密集发布政策,累计超过30次,其中包括公租房、租赁规范,整顿租赁市场乱象、租金稳定,租赁房源供应等。
发展租赁市场,房源多寡是一个重要环节,也直接影响整个租赁市场的供需格局。为了增加租赁房源供应,除了挖掘城市存量房源外,多个热点城市也在加快推进集体土地建租赁房试点。
2017年8月和2019年1月,自然资源部和住建部两次批准18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第一批是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州、佛山、肇庆、成都,第二批则为福州、南昌、青岛、海口、贵阳。
与上述16城市对比可见,两者之间多有重叠。此外,根据此次申报要求,申报城市的新增租赁房源数量也是一个重要的评选指标。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