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9年11月20日
原标题:10月房企拿地均价降至年内最低 房价下跌城市增加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0日电 (徐世明)数据显示,2019年10月房企拿地继续收缩,拿地总价已跌破千亿元,拿地均价降至年内最低。
房企拿地均价降至年内最低
wind数据显示,10月份房企拿地194宗,总面积为1085.95万平方米,拿地总价不足千亿元,仅917.71亿元。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从各月拿地均价来看,10月份8450.67元/平方米的拿地均价已是年内最低。此外,按楼面地价计算,10月份3737.12元/平方米的价格也已创下年内最低记录。
具体到房企,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0月份绿地控股(6.490,-0.07, -1.07%)、碧桂园和万科拿地面积位居前三。其中,绿地控股以377万平方米的拿地面积排第一,碧桂园和万科分别以305万平方米、204万平方米的拿地面积尾随其后。
“楼市降温,企业库存压力比较大,企业资金面没那么好,这些都会导致企业拿地成本不会太高,不会像以前那样高溢价,地价下降正说明了市场的反应、投资者的反应。”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严跃进指出,地价下降使得当前房价定价不会太强势,未来,地价在房价中比重减小,也使得房价难以上涨。不过,地价继续往下降的可能性不会太大,若地价再下降,有些年底业绩完成不错的开发商就会考虑积极拿地,进行补库存的操作。
房企拿地还会持续收缩吗?对此,严跃进表示,房企拿地近期会保持收缩,但后续房企拿地还是有扩张的机会。
房价下跌城市增加
在房企拿地持续收缩的同时,10月份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也有所增加。
2019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603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10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33251万平方米,增速今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1%,1-9月份为下降0.1%。
另据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70大中城市有17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9月为12城,增加5个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方面,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下跌城市由9月的28城增至35城。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金九不金之后,银十成色也明显不足,全国房价整体上行的压力已经偏弱,众多房企采取“以价换量”方式拉动销售,在拉动全国销售面积10月同比微增的同时,对于房价也同步产生下拉作用。热点城市依然存在,但难掩整体市场走弱的大趋势。
交通银行(5.500, -0.05, -0.90%)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夏丹也指出,10月房价延续了年中以来平稳下行的态势。这主要是5月起行业融资政策收紧带来的明显效果。在资金受限的客观条件下,更多房企选择以价换量的方式降价促销,这样的趋势将在年末持续。(中新经纬APP)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9年11月04日
10月,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双放缓,价格涨幅进一步回落。中国指数研究院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507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5%,涨幅较上月收窄0.16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范围100个城市10月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从涨跌城市个数看,100个受监测城市当中,有62个城市环比上涨,32个城市环比下跌,6个城市与上月持平。与上月相比,10月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减少2个,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2个。
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3.23%,涨幅较上月收窄0.33个百分点。按中位数计算,全国百城住宅价格中位数为9427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88%,同比上涨5.32%。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27194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9%;同比上涨2.16%,涨幅较上月收窄0.42个百分点。
10月,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推进。其中,天津、南京、三亚对人才购房政策进行适度调整,以满足自住需求;宁波、沈阳、海口等地持续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河南、银川、惠州等地则集中力量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秩序。此外,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深圳、杭州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深圳推出首个“稳租金”商品房租赁试点项目;广州南沙区、烟台加快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建设。
从当月市场表现来看,供应方面,重点城市整体推盘量较上月有所下降。需求方面,市场整体去化速度减缓,重点城市购房者入市积极性降低,去化效果一般。价格方面,百城住宅均价环比涨幅进一步回落。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19年10月29日
住宅地价涨幅连续6季度放缓 一线城市表现冷热不均
时代周报记者 谢中秀 发自北京
种种迹象表明,地市秋意渐浓。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近四年来全国住宅地价走势情况发现,全国主要城市住宅地价均价已经从5305元/平米涨到了7385元/平方米,涨幅达39%。
在此期间,随着2016年底新一轮调控开始发力,地价涨势被遏制。若排除2018年第二季度和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住宅地价环比涨幅连续8个月收窄。
自然资源部直属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近日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以下简称《2019年三季度报告》)也显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住宅地价同比增速已经连续6个季度放缓。
根据《2019年三季度报告》,在短暂的二季度冲高之后,三季度全国主要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幅重回收窄通道。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长1.24%,较上一季度下降0.46个百分点。
“调控政策和资金趋紧是最主要的原因。”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今年六七月份以来,房企融资环境不断收紧,另外市场销售回款速度放慢,两个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企业的资金面紧张,所以房企拿地趋于谨慎,地价增幅放缓。”
在政策持续加码的效力下,地价涨幅放缓或已成定局。“受扩大土地供应、改革出让方式和加强监管整顿多维度举措影响,土地溢价率也持续走低。”交通银行(5.640, -0.02, -0.35%)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地市凉意来袭
这一轮地市凉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区域。
根据《2019年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无论是从全国维度,还是分重点区域和一二三线级别城市来看,住宅地价环比增速都有所回落。
在全国范围内,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94个城市住宅地价环比上涨,较一季度减少8个,另有7个城市住宅地价环比下降,较上一季度增加6个。此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三季度住宅地价涨幅均有所回落;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较上季度分别下跌0.25个百分点、0.71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
二季度短暂冲高是三季度回落幅度凸显的原因之一。“今年年初,受政策调整预期,以及房企资金面宽松等因素影响,地市呈现了一波‘小阳春’。”张宏伟表示。
如果拉长时间轴,近四年全国主要城市地价走势中,有个明显转折点,即2017年第二季度—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二季度,我国地价环比增幅持续走高,但在2017年第二季度之后,则向下收窄。
“这轮调控从2016年9月30日就已开始,但由于政策具有惯性和滞后性,所以数据显示2017年前两个季度我国地价仍保持一定增长态势。”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
“整体来看,受前期市场运行惯性、房地产市场分化以及政策效应滞后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一线城市住宅地价仍处高位盘整,三线城市则有明显上升迹象。”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也在《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中解释。
“2017年房地产调控和供给侧改革明确要求各地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并编制完成住宅用地供应中期和三年滚动计划,热点城市都着力提高了住宅用地的供给力度。同时各城还积极探索新的土地出让模式,如对土地出让设置最高限价、限地价竞房价/竞自持面积/竞投养老设施面积等。” 夏丹指出。
一线城市冷热不一
城市间的微观差异也在显现。
四个一线城市中,北京和深圳仍有热度。10月15日,北京推出亦庄旧宫、大兴孙村和通州马驹桥三宗地块,其中位于五环内的旧宫地块最终以49次举牌、总价44.3亿元、溢价率34.2%被电建+京能联合体拿下。
深圳今年6月一次性出让5宗宅地、吸引30余家房企争夺后,10月23日,再挂5宗宅地,起始总价126.78亿元,拟于11月22日出让,吸引市场关注。
但上海和广州地市颇有“凉意”。10月,上海挂出5宗地块,2宗宅地、3宗商地,其中宝山区杨行镇宅地曾于2018年挂牌出让,但当时根据出让人申请,中途终止了出让。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9月该地块再次挂牌,已下调起拍楼板价近5000元每平米。10月14日,该地块以底价成交。
在广州,据克而瑞广州区域统计,10月已有6宗宅地临时撤牌。其中,10月24日,天河广氮宅地终止网上挂牌。同日挂出的白云江高镇宅地、从化太平镇宅地均因故终止出让。
“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广州今年下半年地市转冷,政府为规避流拍给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故本月宅地频频撤牌。”克而瑞广州区域判断。
更为直观的价格方面,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和广州溢价率分别下降27.36%和33.57%。另据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数据,上海地价同比环比下降明显—在2018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第一季度,上海市住宅地价环比为负增长,分别为-0.25%和-0.17%;从同比来看,2019年第三季度上海市住宅地价也呈现了负增长(-0.19%)。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整体来说,上海和深圳的楼市比较坚挺,房价也处高位,连带地市表现较好。对北京来说,北京市场也非常优异,但是由于北京土地全面限价,并且供应多,所以价格较为稳定。但广州则是近期市场表现较弱,土地溢价率开始明显下调。
除了四个一线城市,热点二线城市之间的地价走势也出现分化。。
2018年,杭州以2489亿元土地出让收入夺得全国第一,但在地价方面,却有些褪色。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杭州住宅地价环比呈现负增长。
而与杭州“一衣带水”的宁波表现亮眼。2019年第二季度和2019年第三季度,宁波已经连续两个月保持环比增幅3%的高速增长。
卢文曦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今年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要求下,杭州针对较热的土地市场火速出台了针对性政策,6月底开始在土地出让环节实行‘双限’。受此影响,杭州地价降温明显。当一个城市限制较多,资金自然而然会转去其他城市,宁波就是受益于杭州调控从严,承接了热点城市外溢资金投向,从而使当地地市热度上升” 。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