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楼市回暖“抢房”再现 房价不会大幅上涨)

很多人都没想到,房地产市场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反弹,竟来得如此迅速。

3月16日晚8点,万科通过线上卖房的方式推出深圳的“万科星城”项目,当晚推出的288套房源,在7分钟全部卖完,销售额2.99亿。

3月20日,苏州的三个房地产项目同时开盘,共推出近900套房源。无论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选房的项目,几乎都是“秒光”。3月24日,龙湖集团CEO邵明晓在业绩会上专门提到了旗下一个项目的“战绩”:311套房源,10分钟内抢光。

他还表示,作为房地产市场恢复较快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交易规模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房地产市场正在迅速恢复。其中,“抢房”行为再度出现,似乎意味着前期积压的市场需求正集中释放,并可能推动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

如何解读这种信号?业内人士认为,苏州部分项目的超预期销售,除了需求积压的因素外,还有人才新政带来的刺激。深圳作为一线城市,需求也自然强劲。总体来看,市场回暖下的“抢房”现象,既有普遍意义,又有特殊性。但以刚需为主的需求结构,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也决定了市场很难出现非理性的波动。

成交量已恢复7成左右

苏州出现的“抢房”盛况,除了前期需求积压的因素外,三个项目推盘时间的选择也“很有讲究”。

当日早些时候,苏州出台人才新政,本科学历(年龄不超过45周岁)可以直接落户,无需社保;大专(年龄不超过35周岁)连续6个月社保就可以落户。

这也意味着,苏州楼市的购房门槛将进一步降低。

尽管政策将从今年5月1日起开始执行,但其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不容忽视。苏州某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每年三、四月份都是苏州楼市的“小阳春”,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需求已经出现积压。人才新政的出台,对这些需求形成刺激。她透露,人才新政出台后,公司旗下项目的电话访问量和现场到访量均有所增多。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春节后,各地陆续出台政策,对房企给予支持。到3月,政策方向逐渐从应对疫情的合理化措施,延伸到扩大供应、刺激需求,人才新政便是其中之一。

在苏州新政之前,广州、汕头、佛山先后在3月中旬出台人才新政,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同样在3月中旬,济南有条件地放松限购,泸州则通过发放购房补贴的方式刺激市场。

3月24日,海宁日报的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海宁召开云上房博会的一个月期间,暂不执行“非海宁户籍人口在海宁限购一套住房”政策。

近期,虽然有楼市政策因松绑幅度过大而被叫停的先例,但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仍然认为,楼市政策在“一城一策”的框架内适度松绑,将是近期的趋势。这些政策的刺激,叠加春节假期和疫情期间积压的需求集中释放,成为近期楼市快速回暖的主要动力。

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自2月末开始,主要城市的新房成交量就逐渐从底部反弹。到3月中旬,全国房地产市场新房成交已恢复至年初水平的7成。

二手房方面,贝壳研究院指出,在链家覆盖的18个城市中,“近四周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平均以每周91.3%的环比增速回温”。上周(3月16日至22日)成交量已经相当于去年3月周均水平的75%。其中,广州、青岛、西安三城的交易量超过去年同期,上海、成都接近去年同期,京津冀区域的恢复相对较慢。

邵明晓在业绩会上表示,预计到今年4月,房地产市场就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参照当前疫情进一步得到控制、房地产业陆续复工的现状,这一观点颇能代表业界的主流看法。

  原标题:零售、酒店业务拖累 香港地产巨头业绩承压

  [ 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均预期2020年香港写字楼的租金将下跌10%至15%。 ]

  受去年下半年以来香港社会事件影响,港资地产巨头业绩普遍受到冲击,节省支出或许是多家公司未来的共同战略选择。

  老牌商业地产业绩不佳

  长实集团(01113.HK)新近披露的2019年业绩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823.82亿港元,同比增长63.56%;期内基础溢利287.29亿港元,同比上升19.04%;股东应占溢利291.34亿港元,同比降27.36%;股东每股应占溢利7.89港元,同比下降27%。利润下滑主要受零售、酒店等板块的严重拖累。

  长实集团七大业务板块录得四升三降。其中,物业销售收入整体保持稳中向好,同比增长84.39%至641.08亿港元;飞机租赁收入同比上升8.24%至31.92亿港元;配电、输气、能源等基建及实用资产盈利同比上升12.15%至45.24亿港元;新增的业务板块英式酒馆业务带来5.55亿港元盈利。

  但是,长实旗下的物业租赁收入同比下降2.42%至74.5亿港元;酒店及服务套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8.77%至41.85亿港元;物业及项目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81%至8.68亿港元。

  酒店及服务套房业务录得七大业务板块中收入降幅最大,使基础溢利下跌约2%。长实集团在业绩报中对此的解释是,“酒店业务自2019年年中起受香港社会动荡所影响,收入较去年减少9.67亿港元。”

  另一家老牌的香港地产企业太古地产(01972.HK)部分业务板块的微妙变动也能说明该公司业绩有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

  2019年太古地产香港零售物业组合租金收入总额同比减少12%至24.37亿港元;与之对应的是内地零售物业的应占租金收入总额增长8%至33.52亿港元。比如,它位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零售额上升11%,广州太古汇上升20%,北京颐堤港上升26%,成都远洋太古里上升23%,上海兴业太古汇上升73%。而太古地产位于香港的太古广场购物商场、太古城中心及东荟城名店仓的零售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9年年报显示,太古地产酒店业务收入41.85亿港元,同比下降18.7%,录得太古地产各业务板块中降幅最大。太古地产称,这主要由于下半年香港酒店业绩转差。

  太古地产主席施铭伦对于公司2020年业绩预期十分审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们在香港和内地的零售投资物业及酒店业务带来不利影响。预计2020年的零售物业及服务式住宅租金收入将会下降;个别零售租户会因应其业务状况获提供暂时性租金支持。我们酒店的入住率和收入大幅下跌。在不影响与租户及其他顾客长期关系的情况下,将尽可能节省成本。”他对此表示。

  对于太古地产位于香港、广州、北京的办公楼业务,施铭伦也认为2020年存在需求疲弱、空置率上升、租金承压。

  机构对未来预测悲观

  机构的数据也显示办公楼业务存较大压力。第一太平戴维斯、戴德梁行均预期2020年香港写字楼的租金将下跌10%至15%。

  香港住宅业务同样存在发展压力。美联物业房地产数据及研究中心高级经理张蓓蕾指出,2019年贸易摩擦等事件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又进一步冲击香港楼市,导致今年首季整体物业注册量按年下跌。

  美联物业数据显示,进入2020年以来至3月19日的注册数据显示,在不包括一手公营房屋之下,一手私楼及二手住宅注册量合共录8988宗,较去年同期的11874宗下跌约24.3%。其中原因与肺炎疫情蔓延,一度影响发展商推盘部署有关。

  3月20日,香港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楼市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75.41点,按周升0.8%,指数连跌四周后反弹。但由于肺炎疫情于全球扩散,拖累香港楼价持续下跌,中原认为CCL跌势未止。

  香港短期的住宅交易状况与内地高度相似,疫情是当下制约楼市成交的核心变量。但开发商并不担忧楼市中长期走势。这与香港土地供应短缺及房屋供应有限有直接关系。

  作为外向型经济体,香港经济历经全球经济浪潮洗礼亦经受艰难磨砺。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SARS疫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香港的商铺租金和住宅楼市都曾遭遇重创但总能强劲复苏。对于此轮楼市行情,施铭伦倒显得要乐观于不少香港地产商。

  “在香港,由于社会事件、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市场对住宅物业的需求转弱。香港的土地供应短缺及房屋供应有限,加上利率偏低,预计在中长期市场对住宅的需求维持坚稳。”施铭伦表示。

  鉴于集团旗下可开发土地储备超过90%位于内地,长实集团掌门人李泽钜在业绩会上也提及,无论香港还是内地,住宅刚性需求仍然强烈,“面对疫情,公司的推盘步伐不会放慢,只要政府一批出预售楼花同意书便会推售。”

 

  对于低杠杆、慢开发、租售并举的香港老牌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不管土储或所持有的投资物业分布重点在内地还是香港,眼下如何做好对冲疫情造成的业绩负累都是他们要思考的问题。

  证券时报记者 王基名

  贵州茅台(1035.280, 39.28, 3.94%)遭遇股价与酒价双降。3月19日,贵州茅台收盘价时隔(2019年8月9日)223天后再次下降到千元以下,同时受疫情影响,市面上53度飞天茅台价格又跌至2000元下方。疫情之下,茅台虽然遭遇“双降”,但依然被业内人士看好,其他酒则被认为在茅台市场价下跌中最受伤。

  股价再回千元下方

  3月19日,贵州茅台全天跌1.19%,报收996元/股,自2019年8月9日之后,收盘价再次回到1000元下方。盘中更是最低跌至960.10元,最大跌幅达4.75%,巨震之下,贵州茅台成交额也达到100.76亿元。

  在国内疫情爆发之初,茅台价格依然表现强势,虽然在2月3日盘中曾短暂跌破1000元/股价位,但快速回调,股价也在3月5日回调至1170元高位。

  但随着国外疫情的爆发,特别是国外资本市场崩盘的加剧,贵州茅台股价从3月11日之后一路下泄,并在本周连续出现大跌,3月16日跌4.05%,3月18日跌3.55%,从3月12日至3月19日,6个交易日贵州茅台跌14.03%。

  不过即使如此,贵州茅台目前市值仍高达12512亿元,在美股经过惨烈的下跌之后,以美股3月18日收盘价计算,贵州茅台市值依然超过3个波音市值(4075亿元),并接近超过3个特斯拉市值(4711亿元)。

  众所周知,近年来贵州茅台是外资最为青睐的A股白马股之一。从数据上来看,春节后贵州茅台的波动行情同样与外资关系密切,特别是在近几日的大跌中,外资减持贵州茅台明显。

  3月11日至3月19日,沪股通资金在贵州茅台减持明显,沪股通在3月12日至3月18日连续5个交易日减持贵州茅台股票,系统持股数量从3月11日的10635万股减少至3月18日的10037万股,5个交易日减持约600万股,其中3月13日单日减持约242万股贵州茅台股票。另外,3月19日,贵州茅台再次进入沪股通前十大活跃成交股,全天被净卖出约4.57亿元。

  “主要是受两方面的影响,一个是疫情,一个是外围流动性。”对于茅台股价下跌,长期关注并投资茅台的多和美投资董事长张益凡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分析,疫情期间社会活动减少聚会减少,大家收入也减少,这些直接影响到茅台的消费;另外,叠加外围市场大跌外资出现流动性问题,以至于近期外资猛卖。茅台前期没怎么跌,肯定好多想要卖掉茅台救急。

  “预计外资还要持续卖出,目前外围市场还没有稳定。”对于现阶段的茅台股价,张益凡指出,“不急,可以等下外围股市稳定了,疫情也整体向好再看。”他还表示:“如果再跌100元钱,破900元的话是比较理想的介入点,股价就很有吸引力了。”张益凡也指出,买入时点可能要等到“外围平稳、疫情被控制、报表反应”等综合因素作用之后。

  酒价降至2000元以下

  另外,在茅台股价下破1000元的同时,市场上茅台酒(53度飞天茅台)价格也再次回到2000元以下。

  记者询问深圳市场,莲花山附近某店铺人员称,散瓶1900元/瓶、原件2100元/瓶价位,而且老板表示“如果要的量大还可以再优惠”。另外,一家店铺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散瓶1980、原件2180。”也就是说普通飞天茅台散瓶市场价基本已经回落至2000元下方。

  而在河南葡道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占辉口中,记者也得知了茅台激烈的市场价格状况,徐占辉告诉记者:“茅台昨天上午价格是1930(元/瓶),应该是有大商往外出,但下午有大盘进入了又上调到1980(元/瓶),今天的价格是1990(元/瓶)。”

  张益凡指出,茅台市场价格的下跌,主要还是因为疫情影响下接待、聚会等消费大为减少的影响,“不喝也就不买,大家的酒都在屯着,这个时候经销商急,没人要价就掉下来了。毕竟经销商、市场商户也都是有资金成本的,需要回流一定流动性。”不过他也指出,“长远没事,不会降到哪里去,到了一定阶段亏钱也不会卖了的。”

  徐占辉也指出:“其实都没到流通层,只是酒商来回倒货。”并表示主要原因是“没聚餐的场景”。

  一方面销量锐减情况下茅台酒市场价格的下跌,但另一方面记者也注意到“抢茅台”现象依然存在。

  今年1月10日沃尔玛称与贵州茅台签订商超直供协议,获53度飞天茅台10万瓶直供量。首批投放广东区域内的5家山姆会员商店和5家沃尔玛购物广场。近日深圳福田某沃尔玛超市发布了预约购茅台福利,结果引发了几百人扎堆排队的现象,另外近期记者身边也有朋友表示山姆店同样可以买到平价茅台,并表示“有资格的赶紧出手”。

  除了沃尔玛,深圳天虹超市,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推出“抢茅台”活动,而且在此次疫情期间条件较之前宽松不少,据介绍“天虹会员,之前是活动前三个月消费满5000,有资格1499元抢购2瓶茅台,这次疫情期间的活动,只要满2000就可以抢购了。”不过,买酒的朋友告诉记者:“流程还是很严格的,要验身份证,手机号码验证,还要登记瓶子上的代码。”她还讲到“买到后就有黄牛问我卖不卖”。

  张益凡指出:“1499的价格大家肯定还是买的,但这些都是少量的,大多也不是真正的消费主体,大部分消费还是走的批发价。”对于茅台市场价的下降空间,他表示:“2000元以下,最多可能再掉一二百元吧。”

  对于茅台酒会不会进一步下跌,徐占辉表示“现在的情况不好判断”,不过他指出“厂家对目前市场价是完全掌握的,肯定不会让跌太多,会非常可怕的,消费者和酒商的习惯都是买涨不买落。”

  之前市场曾预测今年茅台酒市场价下降空间是表示1800元/瓶是一个底部区域,对于会否下破这一界限,徐占辉肯定的表示“不可能”,“应该会维持这个水平,2000左右估计会徘徊20天左右,4月底经销商要回款。”

  不过对于未来价格走势,以上投资人士及一线市场人士均表示,“不好说”、“不好猜”,在他们看来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疫情的控制情况。

  最受伤的是“其他酒”

  面对茅台酒市场价格的下跌,张益凡指出:“茅台没事,但其他酒就麻烦了。这个时候也是检验成色的时候了,只有经历事情你才会发现哪些公司是经得住考验的。”

  “茅台和二锅头可能会好一点,中间的都会受一些损失,对次高端的影响最大。”张益凡指出:“茅台喝不喝都会有人买,中间段位酒又缺乏消费场景。”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全国烟酒类零售额同比下降15.7%。在疫情之初,茅台最先喊出“2020年计划不变、任务不减、指标不调、收入不降”,之后五粮液(108.510, 6.40, 6.27%)、泸州老窖(68.650, 2.14,3.22%)等也明确表示“不变”。

  根据市场节奏来看,头部品牌白酒,在2019年大都提前1个月完成年度任务,12月经销商开始执行2020年计划,首批打款金额在年度任务30%左右。而其他一些白酒则一般会在春节前集中召开订货会、出货,春节前的疫情则影响较大。

  对于疫情对白酒行业的影响,张益凡表示:“现在还搞不清楚,多观察,如果疫情过了5月份基本可控一切就还好;如果疫情发展比较久的话,比较难控制住,而且在内外反复折腾几次的话,那确实影响就太大,整个酒类的消费会断崖式下跌,茅台顶得住也很难。”

  在疫情之初,市场便再度响起茅台提价来挺价的措施,对此张益凡表示:“提价挺价有可能,但疫情期间不可能,需要到年底时再具体看。”他指出,在全民抗击疫情的困难时期,消费下降、收入降低,甚至全世界被疫情困扰,“这个背景下怎么会提价呢,等疫情消化差不多后,条件成熟时也许有可能。现阶段挺价稳价,少发点货就行了。”

 

  不过对于茅台整体情况,张益凡还是极为看好,“今年营收增长10%的目标,目前还是没问题的”。他表示:“虽然市场有时候不太相信(茅台),在市场好的时候大家会觉得10%的增长目标太低,现在可能又有人怀疑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但不得不承认茅台的市场调控能力还是极强的,制定的目标总是能够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