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0年9月10日
(原标题:躺赢的深圳土著:人均12套房,半个月收租80万)
8月26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了《深圳统计年鉴—2019》,其中深圳的人均住房数据,让不少人直呼:老铁,扎心!
数据显示,深圳住房总数已增加到1082万套,平均下来每户有1.13套,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其中,1877个城中村居住单元散布在深圳的各个位置,为外来打工者提供了价格合理的临时住所。
根据数据可推测,深圳原住民数量约为41万人。而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深圳共有507万套小产权房,由此得出原住民人均12套房的“夸张”结论。
让我们回到20年前,大家还记得深圳各区的房价是多少吗?2000年,那会儿的深圳房地产只分四个板块,罗湖、福田、南山和布吉,二手房市场更是只分为罗湖,和罗湖以外的地区。云景豪园打着“罗湖香港就一步就到”的广告,罗湖人倒是没啥反应,香港人激动了,一下子就把口岸房价拉到8、9千,等着内地人接盘。
从罗湖圈转到福田,那时福田刚度过十周岁的生日,正在大量拍地,建设搞得红红火火,其纪念特刊中也写道:“以房地产为拉动经济的龙头。” 福田的年轻人多,小户型也多,“别让年轻的心流浪在城市边缘”,可以从20年前用到现在。
福田的下一站是南山新区,当时很少有人对新区有概念,南山还要以“滨河大道通车,沿线物业怒涨10%”为噱头,来吸引置业者。华侨城和后海主要负责改善,精准定位“二次置业者的首选”,5200元/平的浪琴屿花园之于新区的定位来说并不便宜,所以很多豪宅的初始价其实不低,涨幅也没有想象中的高。
当时一套房的首付大概是15万,夫妻二人各一辆奥拓大概就是这个价,然而今天,五辆奥迪TT都凑不到深圳的一套首付。特区40周年,深圳经历太多太多,无论是人口、经济还是城市面貌,都超乎我们预估的成长。
视线回到2020,现在的深圳,上千万套的房子到底够不够住?根据研究显示,可以看到这1082万套房子和住房人群的分布情况。
在深圳,共有507万套城中村房、189万套商品住宅、183万套工业宿舍、97万套公寓、55万套单位自建房以及51万套保障房。
拥有3套及以上商品房的有5.3万人,占深圳人口的0.24%;拥有2套商品房的有15.3万人,占0.7%;拥有1套商品房的有143.5万人,占6.5%;拥有保障房的约有100万人,占4.5%,而有82万人购买了公寓,占了3.7%;有小产权房、单位自建房或者没有房子的则占了大部分的84%,约1850万人。
你被多少人打败了?通过这组扎心的数据,很容易找到自己在整个深圳处于的位置:
第一层:如果你有三套及以上的房,你就打败了99.8%的深圳人;
这样的朋友请介绍给我!当不了0.2%,那就当0.2%的朋友!
第二层:如果你有2套房,你就打败了99.1%的深圳人;
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生活很美
第三层:如果你有1套房,你就打败了92.6%的深圳人;
一套房,多少人奋斗的目标
第四层:住房里的保障房也能卖;
早些年,有一部分保障房是可售的人才房,这批分到的人真的赚大了
第五层:冰与火的公寓;
82万人买的公寓,买的好就是深圳湾一号,买不好就是“深高南”维权了
第六层:工业宿舍;
这种需要公司购买,价值不太大
第七层:小产权里的城中村;
深圳的城中村住着一批又一批的小白领,其中99%的房都是小产权
第八层:小产权里的土著们;
城中村村民出生在“罗马”,只需穿人字拖白背心,已然是这个时代的“贵族”,人生除了收租好像没了更大的乐趣
从第一层到第八层,看似第一层的那0.2%在金字塔尖,然而其实真正的大佬还是在第八层的深圳本地土著们。
一线城市高楼大厦霓虹闪烁的背后,是破败脏乱的城中村,这赛博朋克一般的场景正在深圳上演。
都说来了就是“深圳人”,但真正的本土深圳人,谁不是坐拥几栋楼,拿着高过白领的租金,有空卖卖价格永远不变的烧鸭饭,或许这就是朱一旦说的“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而我们,作为外来的打工者,一方面积极工作,希望能通过努力,在此生根。另一方面,又因为高额的房价,租住在又破又小的城中村中,为土著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金钱,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这也是大部分“新深圳人”所面对的魔幻现实。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0年9月07日
原标题:热点城市楼市调控接连出“重拳”
进入9月,意味着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的到来。不过,最近传来的却是多地不断收紧楼市调控的消息。
9月4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了《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土地市场、住房贷款、税收政策、限购政策、无房家庭认定等方面内容作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另外,东莞也在前期“7·25”新政的基础上加强细则管理,尤其对限购人群、限售年限更加明确。无锡也出台楼市政策,包括限制离异家庭购房套数,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等。
9月6日,收紧楼市调控的路上,又多了一个城市。沈阳市房产局、沈阳市自然资源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严格执行个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规定,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0%。首付款须一次性支付,禁止分期支付和“首付贷”,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梳理各地升级的楼市调控措施发现,指向其实都很明确:主要就是为了打击炒房。
其中,杭州楼市新政打击通过假离婚获取购房资格的行为,东莞调控细则具体涉及二手商品住房在途交易认定、商品住房限购政策、商品住房限制转让政策等多个方面,加大了炒房的难度。对于个人购房者来说,若是房屋持有不足5年,那么在房屋交易的时候就需要交付较大额度的增值税,此举有助于打击各类“快进快出”的购房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7月开始,全国已有近10个城市收紧楼市调控,背后既是因为这些城市过去一段时间的市场高烧不退,似乎也在预防“金九银十”出现市场进一步过热情况。那么,在多地收紧调控的情况下,楼市的“金九银十”还有希望吗?
早在7月中旬就推出被称为“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新政的深圳,新房成为了近期市场的主角。近段时间,超过10个新房项目轮番上场,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开发商在积极迎接“金九银十”。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8月受监测的全国范围66个大中城市新房市场合计成交套数同比下滑1.2%,环比下滑14.5%。从政策趋势来看,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在近来住建部、央行等部门不断强调“房住不炒”和“三稳”的背景下,预计接下来各地将时刻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会采取比较果断和严厉的措施。(吴家明)
- 详细资料
- 分类:房产
- 发布于 2020年9月04日
(原标题:8月66城新房成交下滑 楼市“金九银十”恐难现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8月,受监测的全国范围66个大中城市新房市场合计成交套数同比下滑1.2%,环比下滑14.5%,成交面积同比下滑1.3%,环比下滑14.6%。有机构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的行情恐难出现。
数据还显示,1至8月,受监测66城新房市场累计成交套数同比下滑11.0%,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滑9.9%。具体来看,1至8月,受监测城市当中一线城市新房市场成交量下滑幅度最大。其中成交套数累计同比下滑16.0%、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滑14.8%,环比上月收窄5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成交套数累计同比下滑11.4%、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滑11.3%,环比上月收窄1至2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成交套数累计同比下滑8.5%、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滑5.4%,环比上月持平。
“综合来看,一二线城市新房市场仍保持缓慢恢复,三四线城市累计成交量同比保持不变。2020年环京城市圈新房市场恢复最快,截至8月,环京城市新房成交量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2.5%。”贝壳研究院策略研究部分析师许小乐说。
针对今年房地产市场“金九银十”的市场行情分析,许小乐预测,新房市场受库存增加、房企资金压力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出现降价售房的小行情,但今年“金九银十”很难出现。
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房地产市场均没有出现“金九银十”。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全国重点18个城市9月、10月两个月的成交量均比上月下降,环比降幅在5%至10%左右。
“在调控持续从紧之后,房地产市场已经不存在明显的波峰。”许小乐说,中央层面已经多次强调“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LPR利率连续四个月保持不变,上半年应对疫情的货币信贷政策逐步调整,房地产市场快速升温的条件不复存在。
“近期,住建部召开重点房企融资座谈会、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会商会,分别从房企端、城市监管端加强分类指导,未来市场热度较高的城市将大概率加码调控,不会出现市场过热的情况。”许小乐说。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