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城市市值排行榜:北深沪杭广“站稳”五强 无锡首进前十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多寡、大小、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证券时报·数据宝发布的《中国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020)》正式出炉。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总市值2020年底达到116万亿,较2019年底大增近29万亿,北深沪杭广五强格局稳定,北京以27.18万亿稳居首位;深圳16.36万亿位居次席;上海12.42万亿坐稳第三位。同时民营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证券时报记者 陈见南

  北深沪杭广

  五强格局稳定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多寡、大小、竞争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由此数据宝对中国各城市上市公司市值进行统计,并发布《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020)》。

  本次数据统计范围包括全部A股,以及主营业务在内地的港股和美股,对于有些注册在百慕大等地的红筹股,主要选择内地总部所在城市,例如中国移动的总部设定在北京,华晨中国的总部设定在沈阳。

  与往年相比,北深沪杭广的五强格局稳定。《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020)》显示,不含港澳台地区,北京659家上市公司2020年底总市值达到27.18万亿,蝉联榜首。深圳继续位居次席,456家上市公司2020年底总市值达到16.36万亿。上海位居第三位,5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2.42万亿。

  上海总市值一年

  增长超53%

  整体上看,五强之中上海上市公司在2020年的表现最好,总市值相比2019年底增长超过53%,市值增长超4.3万亿,增值金额排名第一,大幅缩小与北京、深圳两大城市市值差距的同时,拉大了与杭州之间的距离。

  无锡排名首度进入第九位,2020年底总市值达到1.39万亿;北方城市中,天津上市公司2020年底总市值1.2万亿,位居全国第十位。

  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前十榜中,依然只有北京、天津两个北方城市。另外,在前二十强榜单中,只有北京、天津、西安3个北方城市。

  北深沪千亿市值公司

  数量最多

  剔除央企深圳上市公司市值稳居第一

  中国内地GDP(国内生产总值)前三强城市,恰恰就是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前三,同时也是千亿市值公司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截至2020年底,北京有49家千亿市值公司,深圳有25家,上海有24家。三强千亿市值公司的行业分布,也反映了城市间的经济引擎。

  北京的千亿市值公司,除了央企较多外,另一个特征就是互联网公司较多,包括美团、京东、小米、百度、贝壳、好未来等企业。高校云集显然对北京成为互联网之都助力颇多。

  深圳千亿市值公司除了腾讯及腾讯音乐两家互联网公司外,多集中在金融地产、电子通信等领域。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通信产业发达,出现了立讯精密(58.000, 0.60, 1.05%)、思摩尔国际、工业富联(15.200, -0.05,-0.33%)、中兴通讯(35.550, 0.45, 1.28%)、传音控股(158.250, -4.35,-2.68%)等千亿市值公司。

  上海的互联网产业开始崛起,有东方财富(36.020, -0.02, -0.06%)、陆金所、哔哩哔哩、携程网等企业。另外,上海积极扶持和培育的芯片产业开始开花结果,中芯国际(60.900, -0.70, -1.14%)、韦尔股份(299.000,13.00, 4.55%)市值均超过2000亿,还有澜起科技(98.190, -1.21,-1.22%)、中微公司(178.200, 2.84, 1.62%)、沪硅产业(35.060, 0.18,0.52%)等一批准千亿市值公司。

  剔除央企深圳上市公司市值稳居第一

  民营经济的活力,在南北经济变化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深圳,近年取得辉煌的经济成就,即是证明。上海在过去的一年当中,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市值进步,同样与民营公司成长有关。2019年底,上海上市公司市值前三全部为国企,2020年底前三全部变为民企。

  北京上市公司能够高居榜首,主要还是得益于央企。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不计算央企,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5.22万亿,继续位居全国第一;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12.03万亿位居次席;上海上市公司总市值11.18万亿位居第三位;杭州上市公司总市值7.71万亿位居第四位。

  杭州蝉联榜首

  数据宝发布的《新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020)》显示,杭州在排行榜首度涨破8万亿大关,除阿里巴巴外,杭州还有6家千亿市值公司,包括农夫山泉、海康威视(58.550, -0.35, -0.59%)、网易等。截至2020年底,继续蝉联新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榜首,超佛山、南京、天津、长沙、成都、西安6个新一线城市上市公司市值总和。

  西安、长沙、合肥、苏州

  市值增长超六成

  排名第二的新一线城市是佛山,2020年底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从GDP破万亿大关,再到新晋新一线城市,佛山取得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

  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佛山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十七位,总市值2万亿,位居全国第七,千亿市值公司数量4家,分别是美的集团(98.050, -1.64, -1.65%)、海天味业(199.110, -5.49,-2.68%)、碧桂园、碧桂园服务,其中美的集团和海天味业市值均超过6000亿。

  南京、天津、长沙、成都、西安、苏州、重庆等城市2020年底总市值均超过万亿元,分列新一线城市排名第三至第九位。

  西安、合肥两座新一线城市2020年GDP有望破万亿大关。在资本市场上,两座城市2020年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从市值增长情况来看,西安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万亿大关,同比2019年底增长超过88%,位居新一线城市市值增幅首位。合肥上市公司总市值则升破8000亿大关,同比大增超过65%。

  除了西安合肥外,长沙和苏州2个新一线城市2020年上市公司总市值增幅也均超过六成,分别达到11841亿、10813亿。东莞、佛山、重庆上市公司总市值增幅均超过五成。

  (单位:%)

  仁怀再夺冠

  宜宾升至第三

  数据宝发布的《二三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020)》显示,宜宾市2020年底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14万亿,位居二三线城市市值排行榜第三。仁怀市再度夺冠,目前该市依然只有贵州茅台(2053.000, -29.00,-1.39%)一家上市公司。

  白酒股持续大涨,贵州茅台在沪市上市公司市值居首,五粮液(279.850,-7.85, -2.73%)在深市上市公司市值居首。这使得2家公司所在的城市上市公司市值也水涨船高。截至2020年底,仁怀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2.5万亿,在2020年二三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中继续夺冠。

  宜宾在2019年底,上市公司总市值仅排在榜单第八位。随着五粮液股价持续大涨,该市已升至第三位。除了市值超过万亿的五粮液外,宜宾还有3家上市公司,市值均较小。去年排名第二的佛山市,已经进入新一线城市。取而代之的是无锡,2020年底总市值破万亿大关,位居第二位。另一个市值破万亿的城市是宁波,位居第四位。

  二三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前二十的城市中,市值增长最多的是宁德市,2020年底总市值接近8300亿,同比2019年底增长超过236%,主要系宁德时代(379.000, -1.55, -0.41%)股价飙涨所致。另外,无锡、宿迁、宜宾、惠州等城市市值均翻倍增长。

  二三线城市千亿市值公司占比近三成

  二三线城市出现千亿市值公司并不容易。数据宝梳理发现,2020年底市值超过千亿的上市公司合计有180多家,来自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公司多达130多家,占比超过七成;二三线城市占比不到三成。这其中两家万亿市值的白酒企业,贵州茅台、五粮液均来自小城市。其他千亿市值的白酒企业,也来自小城市。

 

  当然,二三线城市一样能跑出明星企业。比如宁德市的宁德时代,市值一度逼近万亿大关;连云港(3.820, -0.03, -0.78%)的恒瑞医药(108.550,-1.28, -1.17%),2020年底市值近6000亿;还有珠海的格力电器(62.660,-0.74, -1.17%),无锡的药明康德(138.980, -0.48, -0.34%),保定的长城汽车(40.370, -3.14, -7.22%)等。

20201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稳中略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020年12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2020年12月份,各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稳中略涨。

一、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总体稳定

初步测算,12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上涨0.3%、0.2%和0.7%,深圳下降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5%、0.6%、0.7%和0.5%。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上涨0.1%,涨幅均与上月相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1%和0.2%,涨幅均与上月相同。

二、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有扩有落

 

初步测算,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与上月相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6%,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5%和1.4%,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3和0.1个百分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调研发现,近期北京学区房升温明显,带动二手房市场换房速度提升。机构数据显示,今年北京二手房全年成交金额、成交套数分别为8269亿元和16.6万套,均位于全国第二,绝对值处于历史高位。随着成交量放大,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的分化。其中,涨价预期较强的小区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及昌平区,议价空间比较大的则主要位于顺义、丰台等片区。而买房者关注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其租金回报率也是最高的。

  朝阳区最受买房者青睐

  “从最近几年北京二手房市场表现看,金九银十过后,一直到春节之前,都是二手房的成交小高峰。”多位二手房销售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最近成交量一直很大,一方面和临近年底急售客户数量较多有关,另一方面和换房客户积极入市有关。”

  上述销售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受疫情影响,出国留学数量骤减,近期北京地区学区房升温明显,直接带动北京二手房市场换房速度提升。

  “学区房量价齐升,才会引发换房客户积极参与,北京地区学区房跟风情绪比较明显。如果学区房降温,反而会引发很多家长猜测政策会变,不敢出手。”从事学区房销售多年的二手房中介人员李亮(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贝壳找房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二手房市场韧性修复,全市成交量保持增长,价格继续平稳。不同区域的二手房小区呈现不同特征。其中,石景山区、朝阳区、海淀区、昌平区、西城区的多个小区年内成交套数超过40套。昌平沙河、石景山古城、西城区阜成门片区的部分小区年内成交套数超过60套,这就意味着,这些小区每月成交套数均值超过5套。而涨价预期中,海淀万柳、海淀五道口、昌平回龙观成为业主挂牌价格预期涨幅最高的片区。

  “60平方米的小户型是成交主力。”贝壳找房相关负责人指出,“北京供应量较大的二手房小区主要集中在昌平区天通苑商圈,涨价预期较强的小区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及昌平区,议价空间比较大的则主要位于顺义、丰台等片区。买房者关注较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其租金回报率也是最高的。”

  分区域来看,上周朝阳区成交量再度位居榜首,成交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54509元/平方米,位居第二、三位的区域分别为大兴区和昌平区,成交面积分别为2.6万平方米及2.3万平方米,这三个区域成交量占整体成交量的40%。

  二手房成交额创2015年来新高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测算,今年全国二手房交易金额达7.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创2015年以来最大值。

  分城市来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天津7个城市二手房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其中,上海成交额达到12028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北京地区成交额达到8269亿元,位居第二。深圳以5345亿元的成交额,位居第三。二手房市场区域分化较为明显。

  成交套数方面,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南京、天津7个城市成交套数均超过10万套。其中,上海以29.1万套的成交套数居全国首位,北京以16.6万套位列其次。

  市场结构中,全国二手房市场的修复力度普遍好于新房,二手房成交占比普遍提升,其中北京提升约6.5个百分点。北京依旧是全国存量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达72%。

  新房出清周期拉长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到,临近年末,多宗地块集中出让,为接下来的新房供应打下基础。

  12月23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挂牌3宗宅地,总起始出让价100.1亿元。两宗地位于顺义新城,另外一宗地位于大兴旧宫镇,三宗地均为不限价宅地。

  其中,北京市顺义区顺义新城第13街区SY00-0013-6055、6056地块二类居住用地位于顺义区新城第13街区。起始价为17.7亿元,建设面积为57208.8平方米,容积率为1.6。北京市顺义区顺义新城第13街区6060、6066、6067地块二类居住用地、6058地块商业用地、6063地块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6065地块托幼用地位于顺义区新城第13街区。北京市大兴区旧宫镇南郊农场棚户区改造项目DX05-0200-0037、0038、6002等地块位于大兴区旧宫镇,起始价为42亿元,建设面积为56860.731平方米,容积率为2.4。

  从地块性质看,不限价地块和限价地块均有出让。12月14日,北京两宗地块集中出让,总起始价为51.39亿元。其中,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北东南一期土地储备项目1104-611地块,位于朝阳区东坝乡,建设用地面积为2.6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74507平方米,土地用途为R2二类居住用地,起始价33.84亿元。土地出让文件显示,本次出让宗地中商品住房销售均价不超过7.1万元/平方米,且最高销售单价不得超过7.8万元/平方米。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关村(6.770-0.03-0.44%)科技园石景山园北Ⅱ区西井地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1606-034地块位于石景山区苹果园地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8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14706.512平方米,土地用途为B1商业用地,起始价为17.55亿元。该地块为不限价地块。

  “出让地块增加,未来新房供应有望得到保障,对二手房市场来说,可以起到平抑作用,避免价格过快上涨,对一些远离市区的次新二手房有一定冲击。”多位市场观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新房市场方面,供应量整体保持高位。贝壳找房数据显示,上周(12月13日至12月19日)北京地区共发布预售证15个,新增供应面积31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9%,原因主要是由于临近年末基数较高。实际上,新增供应面积已经高于近3个月周均值的41%。其中,海淀区供应量最高,达到19.4万平方米,占整体供应量的62%。

  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测算,按照近8周成交速度计算,当前存量出清周期持续稳定在17个月。从近期供求情况来看,自11月中旬起供应量开始逐步回升,但从成交数据来看,这部分新增供应房源的去化面积仅为8.4%,未来新房市场存量充足。随着年初成交量的回落,预计出清周期将有所拉长。

  (原标题《学区房升温带动北京二手房换房速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