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强制扫码点餐方便了谁

  来源:北京商报

  扫码点餐早已成为餐饮消费中自助点餐下单的常见方式,但是近期有关扫码点餐的争议却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部分餐厅存在强制扫码点餐,以及扫码后强制关注餐厅公众号的流程产生不满。另一方面,扫码点餐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又是数字化升级的重要表现,能够节省餐厅部分人力,并提升消费体验。北京商报记者为此采访了餐饮企业、消费者、专家对于扫码点餐的不同看法。专家认为,消费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餐饮企业不应强制使用扫码点餐,并应注意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现象

  变相“强制”线上点餐

  如今扫码点餐已经成为餐饮行业内常见并且成熟的点餐服务方式,是餐饮SaaS服务商们正在争夺的蓝海市场。消费者到店落座后只要用手机扫一下桌边的二维码就可以自助通过手机点餐、下单,一改此前线下服务人员用菜单点餐或者柜台点餐的模式。这种方式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免去线下点餐排队或者用餐高峰期点餐等待时间过长的不便;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消费者扫码点餐则可以节省门店负责点餐流程的人力,并且可以收集到用户的喜好等有助于企业决策的数据,是提升餐厅运营效率的重要方式。

  但是,这种点餐方式最近却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对扫码点餐提出质疑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消费者到店消费遇到餐厅强制消费者手机扫码点餐的情况,忽视消费者线下点餐的需求;另一种则是消费者反映很多餐厅扫描点餐二维码后须关注餐厅的微信公众号、注册会员才能进入点餐页面,有消费者认为这种方式有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之嫌,增加了消费者信息泄露的风险。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也展开走访调查。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西式快餐门店存在门店吧台服务人员缺失的情况,消费者到店后,并没有专门负责吧台点餐的工作人员,消费者不得不通过手机扫码或者门店电子设备点餐,在点餐过程中如果有搭配需求不能满足或者对产品有疑问的情况也没有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协助。在走访过程中记者时常能看到有老人不会使用店内设备而导致消费者排队的情况。

  此外,在很多正餐厅也存在变相“强制”消费者手机点餐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在徽镇小厨马连道店就遇到了店内服务人员以用餐高峰忙碌为由让记者通过线上点餐,记者先后两次问店内服务员要菜单才被响应,拿到菜单后店内依然没有服务人员响应记者线下直接点餐的需求。

  消费者 希望保留线下点餐

  对于已经习以为常的扫码点餐的看法,北京商报记者也采访了多位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消费者赵先生表示,能够理解餐饮企业通过扫码点餐提升服务效率的做法,但是现在很多餐厅强制引导消费者线上点餐的做法让人很反感。“例如之前我去麦当劳和金鼎轩就遇到过店员强制引导我线上点餐,扫码后还会一直推荐我进群,这之后就是没完没了的群内推广和营销,但这些推广和营销信息我并不感兴趣也不需要。”

  “大多数餐厅进行扫码后,会要求关注餐厅的公众号或者下载应用程序才能点餐。”消费者宿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在用餐后还会推送相关广告,她对提供姓名、电话、开通访问位置信息权限等是否会产生信息泄露表示担忧。

  另一位已经退休五年的消费者刘女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扫码点餐对于很多老年人其实是非常不便的。“我眼花比较严重,扫码点餐很多字很小,图片也很小,并不便于我们点餐,而且很多餐厅扫码后的操作过于复杂,有的要关注,有的要下载,有的要验证码,只是点个餐而已,总感觉没有必要有这么多复杂的操作。”

  餐企 减少人力成本

  扫码点餐给消费者端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对于急切想要提升效率的餐饮企业而言,扫码点餐却是餐企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多家正在使用扫码点餐的餐饮企业,西贝、汤城小厨、船歌鱼水饺等品牌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使用扫码点餐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加方便快捷,菜品呈现的方式更直接,可以让消费者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店内所售产品实时更新,也减少餐中客叫、减少客诉,比如客人想要加菜的时候不用找服务员自己就可以直接加,买单价钱一目了然。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式简餐连锁品牌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的扫码点餐其实都是延续着之前“互联网+”时互联网企业提出的“支付即会员”的思路。线上点餐是餐饮企业收集用户数据的重要入口,企业的初衷是为了能够让消费者自助点餐,缓解门店的人工压力,这样企业就可以把更多人力放在后厨、外卖打包、其他堂食服务等环节,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快的上菜速度、用餐期间更周到的桌边服务等。

  “而企业收集到的数据,则能让我们更为精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企业在产品调整方面提供最直接有力的数据依据,让餐饮企业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好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上述品牌负责人说道。但他同时认为,目前有关餐厅扫码点餐的争议值得餐饮企业和提供扫码点餐技术支持的第三方关注,优化扫码点餐的体验也是提升消费体验的关键。

  专家 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

  在一位餐饮咨询人士看来,目前消费者有关扫码点餐质疑的症结在于部分餐饮门店不给或者变相不给消费者自主选择点餐方式的权利。“反复引导,以忙碌为由不响应消费者线下点餐需求的做法才是影响消费体验的关键。手机扫码还是线下点餐是消费者自己的选择,作为服务提供方,应当维护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餐饮企业应当在不断优化线上流程的同时保留好线下应有的部分,这才是提升消费体验和服务品质的关键,不要因为一次不好的点餐体验失去消费者的口碑。”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认为,扫码点餐是餐饮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和入口,对餐饮企业来讲,也是其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然而,餐饮企业推进扫码点餐需要讲求策略,从企业本身出发,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业态和品牌是否适合进行全部的扫码点餐形式,有些品牌业态扫码点餐只能是作为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点餐方式之一。另外,企业在推进扫码点餐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相应的引导策略,比如说扫码点餐可以获得更多的优惠或者积分,让消费者愿意主动去选择使用,而不是“强制”消费者扫码点餐。此外,应加强扫码点餐环节的体验感,企业端可以在扫码点餐的便捷性和使用乐趣上去改善。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表示,对于商家而言,使用扫码点餐可以进行数字化的精细管理,在人力成本上有所降低,并且一定程度上起到引流的效果。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点餐形式更简单、迅速。而目前引发争议的关键在于关注公众号、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实际上,消费者有选择权,商家可以选择使用扫码点餐,但不能“强制”消费者线上点餐,并应注意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

 

  北京商报记者 郭诗卉 郭缤璐

  随着进口车厘子销售进入尾声,温室大棚种植的国产樱桃开始批量上市。

  据央视财经3月23日报道,在福建厦门,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在售的大多是辽宁大连产的樱桃,产量不算多,但身价却远超进口车厘子。一家生鲜超市里,毛重250克的大果级大连产樱桃标价59.9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价格比进口车厘子足足高了一倍。

  某农贸市场里,樱桃价格都是每斤120元。据摊主介绍,虽然价格高也有不少人愿意尝鲜,由于樱桃不耐储存,每次进货量不大,但基本每天都能卖完。

  据了解,预计4月初山东烟台、潍坊等其它产区的樱桃将陆续上市,届时国产樱桃的价格也将有所下降。

  据半岛晨报近日报道,眼下,大连瓦房店市得利寺镇的温室樱桃已经成熟上市,虽然受到进口车厘子大幅降价的冲击,但大连本地大樱桃在新鲜度和口感上优势明显,价格依然坚挺,市场供不应求。

 

  在瓦房店市得利寺镇刘勋堂的温室樱桃大棚里,个大饱满的大樱桃挂满枝头。刘勋堂棚里的大樱桃2月末就开始成熟,赶着“春节档”,每斤樱桃能卖到120元钱。眼下温室樱桃已经大面积成熟,价格也降到一斤75-80元钱,与往年基本持平。

  美团、春秋航空(62.600, -1.41, -2.20%)员工正在接种疫苗:保护自己也保护家人

  3月18日,在长宁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虹桥体育公园,等待排队接种的队伍长达近百米,社区志愿者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提醒排队人群在进入接种区前准备好健康码、身份证等,排队人群中不少来自企事业单位。

  当前,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上海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正在加快实施新冠疫苗接种。2021年上半年,接种人群主要包括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有境外感染风险的人群和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关键岗位的人员等。目前,这类人群的接种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长宁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虹桥体育公园,接种者有序排队,进入接种点。

 

  长宁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虹桥体育公园,张贴出接种流程。

 

  当日下午3点不到,来自春秋航空客舱服务部的员工王聿斌乘坐单位大巴抵达虹桥体育公园接种点,他提前一天就通过手机扫码自主建档,生成个人接种条码。

  进入预检登记区后,他出示了身份证和个人接种码,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禁忌症和健康状况问询,“最近有没有身体不舒服”、“有没有免疫系统疾病”……在确定接种安全之后,王聿斌填写了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随后进入接种区。

  

 

  长宁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虹桥体育公园登记处,医护人员咨询接种者接种禁忌和健康状况等。

 

  “之前还有些担心,怕有不良反应,但真的来打了感觉也没什么特别的,很安全的。” 王聿斌说,“由于我这个职业的特殊性,有时还会服务国际航班,接种疫苗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接种完后,他前往留观区,需要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

  王聿斌表示,除了一些有接种禁忌症的人员,他所在的春秋航空几乎全体员工都积极报名接种了新冠疫苗,总共分6天,每天200-300人分批到这里完成首针接种。

  长宁区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科长庞红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虹桥体育公园这一集中接种点内,总共设立了30个登记位、100个接种台,每天的接种量最高可达1.6万剂次。

  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员工接种,长宁区还推出流动疫苗接种点进企业服务。位于长宁北新泾地区的美团公司前不久向所在街道申请了这项服务。3月18日上午9点,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上门为美团公司员工开展疫苗接种服务,当日总共有2000名员工预约接种疫苗。

  

 

  3月18日上午9点,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上门为美团公司员工开展疫苗接种服务。

 

  

 

  3月18日当天,美团公司总共有2000名员工预约接种疫苗。

 

  长宁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庄建林透露,流动疫苗接种点事先需要企业提出需求,同时接种场地要经过疾控部门的详细评估,包括防疫要求、硬件条件、安保条件等,通过评估后方可开展,“对企事业单位的接种场地,还需要有功能划区,如需要设立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抢救区等,还需要具备网络条件,一般需要达到一天2000人的接种量。”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接种点位于美团公司5楼,场地空旷,分区域设置登记台、接种台、抢救室、留观区等,现场总共设置10个接种台,留观区也预留了150个座位,抢救区内配有心肺除颤仪、激素、葡萄糖注射液等药物。来自光华医院的三名医护人员驻守在其中,接种点外还配有一辆120救护车,一旦发生异常反应,接种者可直接通过救护车送往上级医院救治。

 

  上海市疾控中心方面表示,目前在用的新冠疫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经过验证。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尽早登记预约,根据安排及时接种,以尽快建立人群免疫屏障,加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同时提醒接种者,在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建议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清淡饮食、多喝水,适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