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名购票认证 “黄牛”无空可钻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杜晨薇 通讯员 刘艺

  “你们有谁是买‘黄牛’票来的?”在过去上海笑果工厂的每场演出中,主持人小麦都会如此调侃,次次都会有观众举手。这看似是个演出中的包袱,实际上却暴露出笑果工厂这一位于黄浦区的“网红演艺新空间”曾遭遇的严重的‘黄牛’票问题。

  近日,黄浦区文旅局与笑果文化携手进行票务流程优化,推出全新的票务销售和核销模式。从今年5月17日起,观众将不再使用原先的二维码入场,而是用购票时所填写的身份证信息直刷入场,从源头上保障观众正规渠道购票的权益。

  记者了解到,笑果工厂是黄浦区内极具人气,且有较大影响力的演艺新空间。今年1月至5月,黄浦区共上演脱口秀类演出近1520场,其中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出近200场,占比13%。

  笑果工厂演出的票价通常在150元至380元不等。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黄牛”扰乱市场,观众是很难抢到原价票的。为了看一场演出,他们不得不从“黄牛”手中以3倍—5倍于原价的价格买票。

  发现了这一问题后,黄浦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对演艺新空间主体笑果文化进行指导和建议,在今年第一季度内,助力企业完成票务优化升级方案。笑果文化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已对票务系统进行了升级,观众购票后,页面不再显示购票二维码,而是提示‘凭借身份证直刷入场’。在演出现场,我们也增加了专用机器,通过核验身份证完成票务核销,同时我们也增派了人力,针对现场一些特殊情况进行应对。”

  新票务模式实施第一天的傍晚,记者来到笑果工厂门口,发现不少观众已经在排队进场了。一位女观众表示,此前从来没有买到过票。但票务实名制后,票就没那么难抢了,可以顺利完成购票,体验非常好。当天的脱口秀表演开始后,主持人小麦又一次抛出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今天还有谁是买“黄牛”票来的吗?台下却再无举手的观众,而是响起阵阵掌声。

  此次笑果工厂票务改革后,成了上海首家“实名售票配合实名入场”的演艺新空间,不仅为观众带来真正的实惠,也充分体现了主办方和主管部门打击“黄牛”的坚定决心。黄浦区文旅局相关审批人员表示,未来将一如既往做好政务服务,为更多演出主办方和演出场所及时提供积极的指导和建议,确保黄浦区演出市场积极向上、繁荣有序。

 

  记者发现,全新的票务制度目前看来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例如,新规执行后的首场演出,就有3位观众被拒绝入场,其中两位是拿到朋友赠票后前来观看的,但因为身份信息与购票不符,未能顺利进入。笑果文化方面表示,未来针对朋友间赠票的情况,将在购票后台进一步增加票务转赠功能,同时建立退票规则及入口,提供官方线上咨询功能,并设置服务热线。

  体育用品股集体走强,李宁(82.9, 4.40, 5.61%)涨超8%,市值超2100亿港元;安踏涨超6%,市值超4700亿港元;特步涨近6%,市值近350亿港元,今年迄今已累涨超2倍,三股盘中均创历史新高。

  个股方面,安踏体育昨日盘后发盈喜,按综合基准,预期截至今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将同比增长不少于55%。

  特步此前获高瓴认购5亿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价溢价15.4%。摩通近日发研报指,安踏为中国最大的本土体育服饰公司,去年的市场占有率为15%。

  该行估计集团今年的销售及盈利可按年分别增长33%及45%,升目标价至190港元,评级“增持”。

 

  该行亦予李宁“增持”评级,目标价升至92港元,该行料公司增长将受惠销售势头及利润扩张,估计李宁净利润率将由2020年的11.7%增至2023年的14.8%,与安踏之间的距离收窄。

  原标题:累计捐赠出口3.5亿余剂 我国疫苗在国内外均具良好保护力

  国家卫健委昨天(6日)通报,截至6月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6306亿剂次。

  我国累计捐赠出口新冠疫苗3.5亿剂

  昨天,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接受总台记者采访,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国际援助、合作以及研发、生产情况。

  截至6月4日,我国已累计捐赠、出口新冠疫苗3.5亿剂。

  我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生产、使用等方面均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部分疫苗研发单位已经与阿联酋、巴西、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20余个国家的相关机构合作开展Ⅲ期临床试验。部分疫苗研发单位正在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核酸疫苗研发。部分疫苗研发单位获得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经费支持,目前正在开展境外Ⅱ/Ⅲ期临床试验。

  生产方面,我国疫苗生产企业同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生产,迅速推进疫苗的大规模生产。部分企业生产的原液已运往巴西、印度尼西亚、埃及、阿联酋、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并启动境外分包装工作。

  供应方面,我国率先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截至6月4日,我国累计向80多个国家捐赠,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35701万剂。我国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累计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

  5月7日、6月1日,世卫组织先后将我国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证明了我国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推动解决全球疫苗分配不均。

  我国疫苗在国内外均具良好保护力安全性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根据我国科兴疫苗在智利和巴西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力。

  截至5月16日,智利全国接种科兴中维灭活疫苗约1325万剂次,研究结果表明,在第二剂接种14天后,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为65.3%,预防住院治疗的有效率为87%,预防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的有效率为90.3%,预防感染所致死亡的有效率为86%,考虑到当地巴西变异株广泛流行,提示我国疫苗对变异株可能具有良好的交叉保护效果。

  而在巴西塞拉纳小镇,18岁以上人群接种科兴中维灭活疫苗后,该地区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95%,有症状的病例数下降了80%,住院人数下降了86%。研究还发现,在开始接种疫苗时,当地新冠肺炎病例还有所增加,而一旦75%的人口接种疫苗,病毒的传播就得到了遏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在周边的疫情还在高发的时候,这个镇疫情得到了控制,这个结果是非常令人振奋的。让我们看到了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希望和曙光。

  国内接种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据统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中,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占83%,异常反应占17%,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仅为0.07/10万

  剂次。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其他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

  我国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有关部门正在加强指导、协调,疫苗研发、生产企业积极增产扩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兼顾国际需要。

  目前我国已有21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先后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6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8个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3个疫苗在发达国家获批开展Ⅰ期临床试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我们的产能提升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快。截止到6月5日,我们自己接种的大概有7个多亿,出口的大概3.5个亿。所以你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实际上是兼顾了国内的需要,兼顾了国际的需要。

  密切关注病毒变异和疫苗保护时效等问题

  曾益新表示,相关部门一直在密切关注新冠病毒变异以及疫苗保护时效等问题,一旦病毒的变异超出了现有疫苗的防控范围,将对疫苗进行升级。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目前来看这个病毒尽管在不断地变异,但是仍然还在我们的疫苗防控的范围之内,这一点请大家放心。但是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继续观察病毒的变异,要密切监测病毒的变异。一旦病毒的变异超出了我们现在疫苗的防控范围了,我们就要对疫苗进行升级、进行改造,升级到两价疫苗,甚至三价疫苗来防控这个疫情。

  对于大家关心的新冠疫苗的保护时间到底有多长的问题,曾益新做了解释。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曾益新:我们很多媒体讲,我打了疫苗以后,这个抗体六个月就下来了。那还有没有保护作用,我这里要跟大家解释,就是疫苗的保护作用它不单纯是靠这个抗体。就是我们这个疫苗进来以后,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个抗体确实持续一段时间就会慢慢下降了,但是我们的免疫保护主要是靠免疫记忆,就是我们的免疫系统记住了这个病毒,那么目前看来这个免疫记忆的时间,肯定是不止半年不止一年,也许能够持续几年。是不是能够持续终身现在我们都不敢下结论,还要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