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家居
- 发布于 2020年3月06日
(原标题:菜鸟在上海试点“共享快递柜”,主要面向外卖等即时物流订单)
澎湃新闻记者 姚晓岚
外卖也可以投柜了!
3月5日,在上海市静安区,经用户电话同意后,饿了么骑手将送达的商品放入新理想大厦前的菜鸟驿站智能柜。数分钟后,用户下楼开柜取走了线上下单的零食。
这单也是菜鸟驿站智能柜开放柜口的一次试点。
骑手王启服务新理想大厦一带区域,经过客户同意后,他会把外卖等一些线上订单商品投柜。“客户都比较忙,放柜子里他们有时间就会下来拿。外卖时间比较集中,我们也有更多的时间服务更多人。”
使用这一服务的刘先生表示,“特别时期,柜子交接挺安全,心里面也踏实。订单送过来,自己过来开柜即取,也不担心电话催,自己想什么时候都可以,挺方便的。”
3月5日,菜鸟智能柜上海城市经理周晓红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菜鸟驿站智能柜从本周一开始在上海试点,具体操作时,骑手会提前沟通用户,看对方的意愿,在对方希望放柜子的情况下投柜。商家和消费者不需要额外对此付费。
那么,在将外卖放进去之前,有规定一定要经过用户允许吗?
对此,周晓红表示,有这方面规定,目前试点阶段,对培训过的骑手开放。菜鸟方面会保障骑手需求的格口数,不影响快递投递。
谈及公众关心的消毒和商品滞留问题,周晓红表示,开放共享给服务的智能柜,会每天进行消毒工作。投递的商品面向即时物流订单,不止外卖,主要是新零售场景下的商品。当天投放的商品,当天处理完成,12小时内未取走的订单,会安排工作人员从柜子中取出并联系消费者进行配送或处理。
问及未来是否有计划铺开推广,周晓红表示,目前还是个别试点的尝试,主要是在办公场景下方便白领,暂不包括小区、学校这类场景,未来看用户反馈和需求,再逐步考虑一线城市的推广。
- 详细资料
- 分类:家居
- 发布于 2020年3月02日
(原标题:中国饭店协会:现金回流难,多家餐企营业额同比降超九成)
新京报讯(记者 阎侠)3月2日,记者自中国饭店协会方面获悉,其针对餐饮企业的第二轮行业调查已经完毕,共收集典型餐企问卷309份,主要聚焦于疫情至今的行业全面损失情况、复市情况、政策扶持有效性等情况。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可知,本次调查的餐企中单店占比33%,连锁餐企占比67%,连锁门店的均值为68家,绝大部分连锁餐企的门店分布在33家至103家之间。
按企业人数进行划分,10人以下的餐企占比13%,10-100人的餐企占比23%,100-300人的餐企占比28%,300人以上的餐企占比36%。
按营业额进行划分,100万以下餐企占比12%,100万-1000万元餐企占比19%,1000万-2000万元餐企占比10%,2000万至1亿元的餐企占比30%,1亿元以上的餐企占比29%。
另外,本次调查实现了大中小微餐企全覆盖,中小微企业占比71%,大中型企业占比56%。
“疫情下,面对客源的骤降以及众多的限制性要求,许多餐企停业止损。” 中国饭店协会表示,其调查报告显示,“单店餐企中一直营业未完全停业占比18%,已停业的餐企占比75%,复市企业占比7%。连锁餐企中一直营业未停业门店占比均值为26%,目前停业门店占比均值为73%,停业后已复市门店占比均值为12%。”
停业意味着营业额的下降。
“营业额整体同比下降超九成,现金回流艰难。” 对此,中国饭店协会解释道,“所调研餐企目前每天营业额占去年同期的百分比均值为9%,65%的餐企营业额为去年同期的0.7%左右,25%的餐企营业额为去年同期的13%左右。目前,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0%以上的餐企占比71%,下降80%-90%的餐企占比12%。”
疫情之下,餐饮企业也在积极自救,外卖成为餐企自救首选模式,但是中国饭店协会对此评价,“杯水车薪”。
据其报告,309家餐企中,春节期间有49%的餐企并未开展外卖业务。“寒冬之下,餐企纷纷开启自救模式,目前外卖作为首选占比29%,其次是提供团餐预订业务占比20%,提供堂食占比17%,提供无接触点菜外带占比16%,提供食材代加工业务占比4%。”
“虽然外卖成为很多餐企首选的自救方式,但是就行业整体而言55%的餐企外卖订单数同比下降80%以上,同时对于很多餐企来说外卖对于餐企营收只是杯水车薪。” 中国饭店协会表示。
在本次调查中,中国饭店协会也对餐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设置了相关问题,得到的反馈显示,近六成餐企认为2020年全年营业额将大幅下降40%、近五成餐企认为疫情过后行业可较快恢复、近八成餐企保持用工不变或有小幅减员、五成餐企将维持现有门店数量,少数餐企将完全退出。
“疫情过后餐饮行业会出现报复性反弹,资金较为充裕、供应链系统完善、经营良好的品牌头部企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中国饭店协会认为:“2003年非典后电商经济迈入发展新时代,2020年的这次疫情后电商经济必将在各业态面临更多的市场精耕机遇。互联网与餐饮将进一步实现融合发展,用互联网的思维做餐饮,用餐饮的实践实现互联网价值,二者如何有机结合将成为未来餐饮电商经济发展重要一环。”
- 详细资料
- 分类:家居
- 发布于 2020年2月24日
新快报记者 陈学东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是一次提高全民健康卫生意识的集体公开课。近日,不少电商平台的大数据显示,“除菌”“消毒”类产品的搜索量增长明显。京东家电的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消毒柜和清洁机等健康类家电迎来了爆发式增长,销售同比达到3倍。甚至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蒸汽拖把都咸鱼翻生成为网红家电。有业内人士表示,每一次安全危机过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都会迎来一次升级。
销量大增
2003年“非典”过后,消费者购买家电最关心的因素是该产品是否具有除菌、消毒功能,人群占比高达40.9%。其间,一些具有除菌、消毒、健康功能的家电产品乘势而起,微波炉、消毒柜、洗碗机、空气净化器等逐渐被人们熟知和追捧。
今年也不例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消费者对于一切具有除菌、杀病毒功能的产品需求大增。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商平台均上线了个人防护专场,产品除了空气净化器、消毒柜等常见的除菌消毒类家电以外,还售有蒸汽拖把、紫外线灭菌灯等新型商品,“除菌”和“消毒”都被写在商品首页最显眼的位置。
市民林小姐最近网购了一台紫外线灭菌灯,她说:“之前在报纸上看到关于紫外线杀菌的防控科普,如果只是偶尔需要用到口罩,每次用完我会拿灯照一下,就可以重复利用几次,节约口罩资源。”“主要是买来对口罩消毒用的,碗筷常消毒也好,健康第一。”一买家在某品牌消毒柜网店评论区留言。
据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线上清洁品类中的蒸汽拖把2020年第一周到第五周累计销量6.9万台,电动拖把3.4万台,而2019年监测数据显示电动拖把的销量领先于蒸汽拖把。
逆势增长
受疫情影响,今年我国的春节家电市场上,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销售同比下滑严重。截至2月18日,奥维云网白电销售统计数据显示,从2020年1月1日累积至当天,空调全渠道累计零售量147.8万台,同比下滑19.1%;冰箱零售量199.5万台,同比下滑16.8%;洗衣机零售量272.6万台,同比下滑16.1%。
“春节是家电业第一个销售旺季,3-4月开启家装季,受疫情影响,这两个节点现在基本废掉了。如果4月份疫情能够结束,消费者消除心理因素重返卖场也需要一个时间,行业整体会比较期待“618”。从目前看,家电行业上半年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大概率要看下半年能否出现报复性消费。”在谈到新冠肺炎对家电行业的整体影响时,奥维云网总裁郭梅德预判说。他认为,“目前家电行业已经从蓝海步入红海阶段,而疫情造成了家电内销一片‘死海’,疫情过后的一段时间是‘苦海’,行业要做好吃苦准备。”
不过,带有除菌、净化、过滤等关键词的健康化、品质化家电产品获得了逆势增长。奥维云网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家电市场影响报告》中指出,洗手机、蒸汽拖把、除菌洗碗机等新兴品类可以有效解决疫情期间消毒洗手需求,获得了较快发展。传统除菌洗衣机、消毒柜、空气净化器在湖北部分地区基本处于脱销状态。最新周度数据显示(2.10-2.16),消毒柜全国线上销量同比增长高达91.49%,销额增长达57.44%。
可以预见的是,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将进一步加强。对于家电品类来说,带有健康、清洁、除菌、消毒等属性的品类仍会持续放量。产业观察家洪仕斌也认为,在疫情过后,这些智能化健康产品将迎来消费者的更多关注。
发展红利
有家电业分析人士认为,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必然促进新需求的产生,如洁净健康的洗碗机、消毒柜、净化新风类油烟机,如提升饮食质量的蒸烤箱、厨房小家电等,有望为健康生活类家电带来一波增长红利。
根据京东和苏宁的销售数据,春节以来除菌小家电销量明显上涨,包括空气净化器、消毒柜、蒸汽拖把、扫地机等。苏宁大数据显示,平台上多款健康除菌类家电销售增长超200%。其中,消毒柜销量同比增长205%,洗碗机搜索量同比增长283%,壁挂新风及新风系统同比销售增长304%。
事实上,包括九阳股份、莱克电气、科沃斯、苏泊尔等在内的A股上市公司,在春节后都迎来“开门红”,推敲其具体原因,与公司生产清洁类小家电密不可分。尤其是九阳股份,股价从年前的23元左右冲至30元新高,与其布局鲨客清洁类产品密不可分;科沃斯刚刚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减公告,股价却从春节后开市逆势上扬了5元左右。
广发证券家电行业首席分析师曾婵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迅速转变家电产品的长期需求结构,但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疫情或将顺着“健康卫生+品质生活”两条主线从品类扩张、产品升级、消费场景三个方面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与行为。在品类扩张方面,净化、卫生、厨房类家电或将受益;在产品升级方面,传统产品的除菌与净化功能或将受重视;在消费场景方面,分销渠道或将进一步多样化。
或成“刚需”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过去厨房是小家电爆款诞生的主要应用场景,诸如IH电饭煲、破壁机、多功能料理锅等。而肺炎疫情下,消费者的家居清洁诉求被动提升,在疫情结束后进一步提升相关产品的购置率。此外,在厂商端,疫情也会刺激厂商加大家居清洁类电器的研发。
事实上,近年来主打“健康”概念的家电产品形态日益丰富,已经不局限于消毒柜、微波炉、除菌洗衣机等传统品类。蒸汽拖把、抑菌洗碗机、除菌净水器,毛巾消毒机、牙刷消毒机、果蔬消毒机等更多结合不同场景的新兴品类正不断涌现。
奥维云网高级分析师李效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健康类产品的功能也在趋于复合化。常见的杀菌消毒方式包括紫外线杀菌、高温杀菌、银离子杀菌、臭氧杀菌、草本杀菌、光触媒杀菌、离子场杀菌等,以往单一产品的消毒方式也比较单一,目前市场上已经可以看到很多产品都在主推复合消毒的概念。
从市场需求看,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健康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类家电销售呈现连年上涨的趋势。京东家电营销运营部综合传播负责人李洪涛认为,受此次疫情影响,消费者对于健康生活、家庭消毒除菌、日常防护保健的意识空前重视,将助推健康家电市场发展,催生出更多健康细分品类家电,优胜劣汰之后将形成更大的健康家电市场。
显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者和制造商双方的影响明显,家电产品的健康卖点已经从“亮点”转变为“刚需”。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疫情的发展,改变人们生活理念的同时,这也必然会促进新的需求产生,这将有望带动健康类生活家电进入新一轮增长。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