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航业2月份创最大单月亏损 航空公司花式自救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乔宇

  3月12日,民航局发展计划司巡视员张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疫情影响,航空市场大幅萎缩。2月份,民航行业创单月亏损最大纪录,共亏损245.9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209.6亿元。

  民航企业尤其是航空运输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如是环境下,航空公司纷纷自救。日前,国泰航空公开宣布推出免费改签政策,称旅客在特定时期内购买机票,可任意、多次更改行程,并免收手续费。

  “免费改签是近期航空公司推出的重要举措之一,如果此举能够促进机票销量,将对补充公司现金流有所助力。”某境外航司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除了推出免费改签政策之外,部分航司还调整了航线,并推出打折机票等政策。”

  “不是所有的航司都能度过这个‘冬天’。”有券商研究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来看,即便石油价格下行利好航司,但航司票价同样在下跌,“三大航目前每天大概损失1亿元,民企会少些,但可以肯定的是,航司对于经营性现金流高度依赖,疫情之下,现金流的崩断很容易造成部分航司破产”。

  具体来看,据国泰航空方面表示,免费改签政策适用于2020年3月9日至2020年4月20日期间首次签发的国泰航空或国泰港空航空机票。适用时间段内购票旅客可免费改签至2021年2月28日前任意旅行日期的同一预订舱位。

  此外,国泰航空方面同时向《证券日报》记者确认,针对退票目前仍执行此前已有政策,2月3日之前发出,出行时间在4月30日之前涉及国内航线的国泰航空及国泰港空机票可免费退改签。

  值得一的是,国泰航空并非疫情期间唯一一家推出免费改签政策的航司。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8日,阿联酋航空推出新的机票免费改签政策;卡塔尔航空公司宣布推出最大幅度的灵活退改签政策,乘客可根据自身旅行计划按需调整行程;达美航空宣布将意大利博洛尼亚、米兰及威尼斯增加至免费航班改签的列表中。

  据了解,为补充现金流,部分航司推出了早鸟打折机票、包机服务等。疫情之下,部分航司也拓展思路做起了副业,厦门航空日前公开宣布承接各类团餐服务,川航物流电商则推出了火锅外送业务。

  “杯水车薪。”谈及航空公司的外卖副业,某民营航司从业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他看来,航空公司想要补充现金流,还是要建立在补充主营业务上。

  疫情当下,航空公司正在陷入两难格局。

  一方面来看,复飞能够为航司带来现金流。

  某国有航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正在陆续恢复航班运营,但和之前正常情况相比仍有差距。

  此外,民营航司亦在加码复飞进程。以吉祥航空(11.120, -0.56,-4.79%)为例,据公开信息显示,吉祥航空正逐步恢复受疫情影响的航线网络,预计3月份恢复运营航班超4600班,并有序推进国际化战略。根据航班运行计划,至3月底吉祥航空计划运营航班量将恢复至去年同期的近五成。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客舱空气洁净,吉祥航空等航司近期陆续完成飞机空调滤芯HEPA更换,降低机上交叉感染风险。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客座率不足、机票价格偏低的情况下,即便石油价格下降,也难以真正改善航司盈利状况。另一方面,如果飞机仍处于停飞状态,航空公司也需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

  北京时间11日消息, 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lobal Business Travel Association,GBTA)周三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球商务旅行行业预计将损失8200亿美元的收入,远高于2月份预测的5600亿美元。

  赴亚洲的商务旅行受影响最严重,接受该协会调查的至少四分之三的企业已取消或暂停了全部或大部分赴亚洲的商务旅行。

 

  全球商务旅行协会首席运营官斯科特-索隆布里诺(Scott Solombrin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正严重影响了商务旅行行业的利润。对商务旅行行业——以及对更广泛的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

  北京时间1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由于害怕感染新冠病毒和被隔离,美国购物者正避免接触超市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并存储椒盐卷饼、动力牛奶、罐装肉和其他易储存的包装食品。

  纽约连锁超市Morton Williams肉类和鱼类部门经理维克多-克莱洛(Victor Colello)表示:“人们几乎是在为防空洞准备物资。当人们购买农产品时,他们会触摸到物品。 很多人都会三思而后行。”

  芹菜、芦笋、辣椒、苹果(266.17, -22.86, -7.91%)和山茱萸的销售在2月的最后两周放缓,消费者更愿意购买那些没有被别人碰过的容易储存的产品,如干豆和肉罐头。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截至2月29日的一周,动力牛奶的销售飙升了约84%。而番木瓜果的销售下跌了15.6%。

  在曼哈顿上西区的Fairway市场上,通常摆满了在塑料容器中出售的预洗生菜的货架上周日上午已被顾客扫空。 相比之下,大量的散装生菜没有人买。

  在推特(32.46, -1.00, -2.99%)上,有用户称:“没有什么比看到有人用手捂着嘴咳嗽,然后开始挑选农产品(更让人害怕)。”

  还有用户称:“我不会购买农产品。我们正在买罐装或冷冻蔬菜、罐装汤、袋装大米等等。”

  过去一个月里,随着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担忧加剧,美国消费者对食品、瓶装水、洗手液和清洁产品的储存也不断增加。 在一些州,卫生官员敦促消费者储备产品,以防他们被要求在家中自我隔离。

  美国连锁超市威格曼食品市场(Wegmans Food Markets)的公共关系经理狄安娜-佩卡西(Deana Percassi)说:“顾客们正在储备纸制品和各种食品,特别是那些保质期更长的食品。 ”越来越多的人也在网上购物,这种需求预计还会继续下去。

  尼尔森全球情报部门负责人斯科特-麦肯齐(Scott McKenzie)说,人们不仅在为病毒的不确定性做准备,他们还试图抢先于其他购物者。例如,水果零食的口味类似于新鲜水果,但加工使它们的保质期更长,与人类的直接接触更少。

 

  多年来,对健康敏感的消费者已放弃了像椒盐卷饼和干豆这样的产品,影响了荷美尔食品和雀巢这样的公司的销售。 但它们现在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