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0国家医保谈判开启,新冠治疗药、抗癌药降幅会有多少

  今年的医保谈判在2020年即将结束时压轴出场。

  据央视新闻12月14日报道,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今天在北京启动,此次谈判为期三天,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儿科等药品品种。

  根据今年8月17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和竞价、公布结果5个阶段。

  目前正在进行的是谈判阶段,参考过去四轮医保谈判,谈判成功品种将被列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根据今年9月医保局发布的《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简称《名单》),今年共有751个品种通过形式审查。

  最终进入谈判的有多少品种,目前官方并未公布。

  中成药独家品种遭“灵魂砍价”

  未进入第四轮集采的中成药,在第五轮医保谈判中则“拔得头筹”。

  根据公开报道,有参与此次医保谈判的企业代表透露,此次医保谈判的第一天,也就是12月14日,有中成药产品降价三分之一。

  与集采一个品种多家企业竞争报价不同,医保谈判可以由企业提出申报,其中不乏独家品种,例如今年医保谈判对独家药品的认定以8月17日为准。

  根据《方案》,医保目录外的西药和中成药在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且具备7个条件之一的药品目录外的药品,可以纳入拟新增名单。

  在7个条件中,最后一个是:在2019年12月31日前进入5个(含)以上省级最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符合条件的药品目录外西药和中成药,一律由企业按程序提出申报,经审核通过后纳入拟新增范围,其中独家药品的认定,以今年8月17日为准。

  对于过去更依赖地方医保目录的中成药企业而言,如果无法满足前六个条件参选条件,这第七个则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一个机会。

  曾经,中成药独家品种无竞品,无降价压力,被业内称为“躺着就能赚钱的品种”,然而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加上部分地方开始中成药集中采购,中成药的日子也不好过,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打开更大的市场,成为新的生存方法。

  新冠肺炎治疗药物降价幅度引关注

  本次医保谈判将持续到12月16日,也就是本周三,中成药三分之一的降价之后,可以预见的是,国家医保谈判的“灵魂砍价”风格将持续到最后,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品的降价幅度备受关注。

  根据《方案》,2020年药品目录拟新增药品范围除了要符合《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可拟新增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

  此次医保谈判涉及到的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

  这是今年新冠疫情大背景下的特殊条件,根据《名单》,这部分药物涉及12个药品,包括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利巴韦林等。

  以注射用利巴韦林为例,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数据库,其生产批文达300多个,涉及到科伦药业(19.840, 0.01, 0.05%)、华润双鹤(11.920, -0.06,-0.50%)、天药股份(4.930, 0.03, 0.61%)、以岭药业(24.360, 0.46,1.92%)、云南白药(111.600, -1.79, -1.58%)、神威药业、四环生物(4.800,0.06, 1.27%)、葵花药业(15.530, -0.10, -0.64%)、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等多个上市公司。

  央视网9月22日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巨大,短期内很难完全结束,因此

  这次调整对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减轻新冠患者用药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PD-1抗癌药或再迎“灵魂砍价”

  癌症患者和家庭的沉重负担备受关注,而如何通过医保手段减轻这部分患者和家庭的压力,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2018年10月,国家医保局曾组织抗癌药专项医保谈判,平均降幅达到56.7%;2019年医保谈判广谱抗癌药PD-1/PD-L1单抗类抗癌药,四家企业竞争,最终仅信达生物一家成功谈判,竞争可谓十分激烈。

  今年PD-1/PD-L1单抗再次受到关注。

  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国内获批的有8款PD-1/PD-L1药物,

  包括阿斯利康的度伐利尤单抗、施贵宝的纳武利尤单抗、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罗氏的阿特珠单抗,以及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君实生物(70.160, 3.15, 4.70%)的特瑞普利单抗、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恒瑞医药(96.250, 6.14, 6.81%)的卡瑞丽珠单抗。

  此前,信达生物方面曾向澎湃新闻表示,今年不参与医保谈判。也就是说,今年最多有7款PD-1/PD-L1药物参与竞争。从总量来看,去年PD-1/PD-L1药物参与医保谈判的仅仅4个,今年总数上直接翻倍。另外,在众多PD-1/PD-L1药物中,同是PD-L拼的还有适应证,如恒瑞和百济神州的单抗药物均有霍奇金淋巴瘤,谈判中必然更加针锋相对。

  2019年,信达生物的PD-1免疫抗癌新药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降幅达到64%,进入医保。因为进入医保,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实现销售额的快速增长。据信达生物10月27日的公告,仅今年第三季度,该药的销售额就超6亿元。根据其2020年半年报,该药在今年前六个月共实现营收9.21亿元,同期增加177.7%。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君实生物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涉及的问题之一即是其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质疑。虽然回复函中,君实生物强调,相关报道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相悖,但资本市场的疑虑并未完全打消,股价仍然呈现下跌趋势。

  根据君实生物的公告,其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收入在今年前九个月共 6.89 亿元,同比增长 30.91%。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医保谈判或是君实生物的另一个大考。至于7大产品,最终谁能胜出,降幅多少,仍需等待官宣。

  回顾前四轮医保谈判:降价均在50%左右

  医保谈判因为2019年的“灵魂砍价”而为大众所知,实际上国家医保谈判制度早就存在,澎湃新闻根据公开报道进行了梳理。

  第一轮医保谈判开始于2015年10月,当时的卫计委等16个部委(局)建立起部门协调机制,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

  当年11月下旬,正式启动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谈判小组先后与乙肝、非小细胞肺癌专利药品相关企业进行多轮谈判。2016年5月,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向社会公布,其中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价格降幅均在50%以上。

  第二轮医保谈判结果于2017年7月由人社部公布,此次谈判涉及利拉鲁肽注射剂等36种药品,包括肿瘤靶向药、心血管病用药以及血友病等重大疾病的药品,平均降幅达44%,降幅最高达到70%。

  第三轮医保谈判集中在抗癌药专项谈判,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织来自全国20个省份的70余名专家通过评审、遴选投票等环节,并经书面征求企业谈判意愿,确认12家企业的18个品种纳入谈判范围。

  最终,通过此次谈判有17个药品成功谈判成功,涵盖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结直肠癌等10多种癌症治疗用药,平均降幅达到56.7%。

  第四轮医保谈判发生在2019年11月,共有150个谈判药品,119个新增药品有70个谈判成功,平均降幅60.7%;31个续约产品有27个谈判成功,平均降幅26.4%。相关药品涉及癌症、罕见病、肝炎、糖尿病、耐多药结核、风湿免疫、心脑血管、消化等10余个临床治疗领域。

 

  这次医保谈判备受关注的是有22个高价抗癌药新进医保,平均降幅达65%,其中在热门的PD-1抗体药物中,4个产品谈判竞争,最终仅有信达生物与礼来合资的PD-1免疫抗癌新药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以降价64%的幅度谈判成功。

12月9日下午,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九十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四十七次会议召开,研究调度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市委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吉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市政协主席吉林,市委副书记张延昆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境外疫情呈加速上升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保持高度警觉,一刻都不能放松。要把冬春季疫情防控当成一场新的大考,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增强防控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努力交出疫情防控合格答卷,为人民群众构建安全可靠防控屏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强调,外防输入要坚持“人”“物”同防。做好直航北京国际航班管控,对入境人员实现全过程、各环节闭环管理,严格落实集中医学观察和核酸检测等措施。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管控。加强集中医学观察点管理,严防交叉感染。要将防“物”的工作做细。按规范要求加强进口货物消毒、重点场所人员核酸检测等工作,做好从业人员防护工作,切实织密“物防”网络。压实各方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强化常态监管和应急处置,严格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到境内生产、流通、销售全程防控,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没有消毒证明、没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销售。加大对来源不明、票据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查处打击力度。科学严谨推进疫苗各项工作。

  会议强调,要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场所、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发热门诊要提高早发现能力,对发热病人实行闭环管理。抓好商务楼宇、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厅食堂、影剧院、网吧等聚集性场所防控,严格落实测温验码、通风消杀、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持续做好社区防控。严格落实校园防疫措施,加强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抓好各类考试防疫工作。强化流感等其他冬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会议要求,提前做好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准备,制定相关预案。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民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良好习惯。

  根据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的数据,今年全美申请医学院的学生人数较去年增长了18%,这是由疫情期间医学工作者和公共卫生界人士的榜样力量推动的,比如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博士。

  美国医学院协会负责学生事务和项目的高级主管杰弗里·杨(Geoffrey Young)表示:“这是史无前例的。”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申请人数增加了50%,意味着1.1万人要竞争90个名额。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也表示申请人数增加了27%,达到12024人,而招生名额只有110人。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负责招生的副院长克里斯汀·古德尔(Kristen Goodell)说:“我认为,这可能与人们看到安东尼·福奇,看到自己所在社区的医生有关,他们会说‘你知道的,像他们一样真的太棒了。这是能让我有所作为的一种途径’。”

  全美医学院的招生官员们也开始将这种情况称作“福奇效应”。

 

  对此,福奇表示“受宠若惊”,但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他说:“可能更真实的评估是,一位医生努力并希望能对一个人的健康以及全球卫生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产生效应。而不是什么‘福奇效应’……如果它能够起作用,让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医学院,请继续使用我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