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22年2月17日
春节后的就业市场,亟待用人企业、应届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加快供需对接——
节后用工“窗口期”,就业机遇何处寻
光明日报【经济界面】
正月十三,广东佛山制造业企业在忙碌的招工中开启了火热的一天;北京的应届毕业生正在筛选着合适的就业岗位,紧张准备着线上线下(44.930,0.47, 1.06%)的面试;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的工友们在晨曦中坐上了开往天津的包车,怀揣着一年增收的希望……冬去春来,复工复产、招工就业的节奏步奋蹄急。然而,面对着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等困境,用工缺口与庞大的就业人群如何有效对接?如何保障外出务工人员顺利就业?
1.用工企业——“抢人”成为重头戏
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队在工美大厦门口折过几道弯,向北延伸了几百米。这是这个冬天里,北京市东城区一家奥运商品特许经营店铺门前的火热场面。北京冬奥会开幕后,网上的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内“冰墩墩”毛绒玩具、徽章、钥匙扣等商品被瞬间“秒空”;线下实体店铺中,“冰墩墩”也“一墩难求”。
这是一条热火朝天的产业链——一头是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另一头是工厂里的“加急”生产。新消费热点背后,是制造业对工人的大量需求。没等春节假期结束,一些特许生产企业就开始紧急召回工人开工,开足马力完成不断增长的订单。
随着节后复工,各地工厂抢抓生产,“抢人”也成为重头戏。许多制造业工厂纷纷亮出“大招”:位于河南郑州的某工厂,对介绍人和入职者给出总计8000元的返费奖金;位于湖南长沙的某工厂在招工海报上开出了最高17000元的返费奖金。
在广东佛山顺德区,大批家电工业园发展形成了我国小家电产业带,也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随着节后复产,招聘、入职正在这里热火朝天地进行。“目前已经进入春季大规模招聘阶段,需要大量招聘产业工人,主要岗位以一线生产工人及技术人员为主。”新宝股份(19.650, -0.18, -0.91%)人力资源中心招募部副经理温志坚告诉记者,“招聘从大年初五就已经启动。”
“为了满足订单能够按时交付,我们对务工人员的需求量确实比较大。目前入职员工大部分来自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新宝股份第八制造群人事综合部高级经理尹美英表示。
“春节假期后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与季节性因素以及农民工城镇化不充分、流动性大有关。”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赛尔指出,因为许多返乡农民工还未回城返岗或重新择业,企业补员性招工量较大,一些企业因短期突增的订单急需用人赶工,造成用工荒加剧。
整体而言,近年来制造业确实呈现出用工荒状况。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2021年,国家统计局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比例也是近几年来的新高。
在招聘现场,尹美英也遭遇过不少困境:“过去在工厂上班是件极为光荣的事情,现在不少人认为到工厂上班没有前途。刚毕业的学生群体同样也不愿意进厂。相比在工厂上班,一些年轻人更愿意加入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哪怕员工已经入职,也会面临一线人员稳定性及外来工子女上学等问题。”
2.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好就业
打开手机,各类求职招聘App给周晴推送了几十条信息。“有的是和招聘工作人员沟通的消息,有的是推送来的新岗位。”从去年9月进入秋招以来,北京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周晴就进入了海投简历、笔试、面试的高强度求职中。每天查看新的内容,与招聘工作人员沟通,积极准备线上线下面试,成为她从年前持续到年后的生活日常。
“目前我收到了3家公司的入职通知,有的公司给的待遇还超过了我的预期薪资,但是还想试一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春节后,虽然没到返校时间,周晴已经开始筛选新发布的岗位,为春招做准备。
而在这场积极“备战”中,周晴也确实感觉到了就业压力。“之前报了某‘大厂’的校招,发布的几十个校招岗位中,研发类就占了一半以上。”对学习工商管理的周晴来说,市场类职位不多,同时要面临来自众多求职者的竞争。“我报的岗位招聘2人,在招聘工作人员拉的消息通知群里,报名的人大概有50多人。”周晴告诉记者。
2022届高校毕业生将迎来一个就业压力颇大的毕业季。数据显示,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首次超过千万人。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下,除了直接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去向更加多样。此前,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2021年应届毕业生中,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较2020年收缩18.9个百分点;15.8%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12.8%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
而在行业选择上,互联网类受到超过25%的毕业生青睐,成为毕业生最期待从事的行业;房地产类、文娱类、金融业紧随其后;生产、加工、制造类占比7%,排在第五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在结构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是并存的。”
据丁赛尔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一是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大;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就业服务还有短板,就业渠道存在堵点。助力大学生就业,需要推动高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相适应,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优化就业服务,减少结构性、摩擦性等因素影响。
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相比,在这个招聘旺季,很多中高级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争抢一空。不久前,“职校学生人手2到4个offer(入职通知)”“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等话题登上网络热搜。数据显示,近5年,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中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
“现在,企业需要熟练的流水线工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也非常紧缺。”尹美英分析说,“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整体趋势下,员工不只是简单的作业员,还需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入职门槛也在逐步提高。希望职业院校能够结合市场就业行情更好地引导学生们的就业选择,同时,结合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技能技术教育,提升专业技能,更加契合未来制造业用工需求。”
3.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得到多重保障
正月十三,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新胜村村民马成与同村的6个朋友一起,坐上租好的车前往天津。“现在我们去外地务工,本地服务和保障很到位,不仅租车不用花钱,工作也不用我们自己联系,到了那边干活儿就行。”谈起外出务工“直通车”政策,马成说。
一二线城市产业发展快,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像马成一样,春节假期结束后,许多地方的工友们已经踏上返程务工路。日前,来自贵州遵义的600余名务工人员免费乘坐返岗务工专列从遵义站出发,前往广州、珠海的企业返岗复工。福建福州、泉州等地也通过包机、包车、开行专列等方式,点对点接回务工人员,确保他们安全返岗。
外出务工能赚钱,但风险也不少。“一些企业在试用期后,工资不能兑现承诺,有的外出务工人员拿不到合理收入。有的人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一年要换几个地方。”内蒙古兴安盟外出务工工作站站长李立东说,“在内蒙古兴安盟,对村民外出务工统一的劳务帮扶,可以保障外出务工人员遇到困难时,由政府托底买单拿到保底收入,为村民外出务工打消了担忧。”
“在外出务工之前,人社部门还专门组织人员对我们做了1个月培训。现在我在天津一家钢结构工厂做电焊工,挣得可比没技术的工友多。”马成告诉记者,以前家人都在当地从事农牧业,年收入大概是3万元,而在天津做技术工人,年收入大概有10多万元。
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技术培训让外出务工人员实现了有效增收。在今年春节期间,河南加大网上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供给,上线一批适合务工人员的培训课程,引导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广东广州推出“新春技能免费学”活动,精选了总数超过200门、时长超过2000小时的优质课程,为务工人员提供技能提升保障。
在今年春节假期前后,各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还提供了更多保障,通过“直播带岗”“春风行动”等活动搭建起用工对接的桥梁。从1月27日至29日,在安徽来安县举办的直播招聘活动中,当地35家企业通过各网络平台为求职者提供了上万个工作岗位。在湖北襄阳“春风行动”保用工促就业大型现场推介会上,近千家优质企业、7万余个就业岗位,解决了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找岗位难,推动一季度保用工、促就业“开门红”。
丁赛尔指出,目前,我国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完善加力,就业服务更加精准,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就业形势总体平稳。(记者 姚亚奇)
-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22年1月24日
今年苹果第一款新品应该会来自iMac,根据供应链的消息,这款产品可能会直接上架销售。
有最新消息称,苹果将会推出另一款M1系列的 Apple Silicon 芯片。目前苹果的自研芯片已经推出了3款,在最初的M1之后推出了M1 Pro和M1 Max。
如果这个传言是可信的,那么这是苹果推出的第4种M1芯片,据说其配备了12核心。
M1使用8核CPU,配备7核或8核板载GPU。升级后的M1 Pro使用8核或10核CPU,而最高端的M1 Max使用10核CPU,但Max确实以更高的内存支持水平和比Pro更多的GPU核心来区分自己,所以新芯片可能有 2 个-10个核心之分,这是很合理的。
此外,消息中还提到,这次的新款iMac机身将会更有质感,整体设计也会更有爱,售价可能会略有提高。

-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22年1月20日
本报记者 李春莲 李乔宇
甩掉国内快递业务的百世集团非但没有轻松上阵,反而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遭退市警告。
1月18日,百世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于2022年1月5日发来的信函,通知本公司不符合在纽交所继续上市标准中适用的价格标准,即自2022年1月4日起,在连续30个交易日内,公司美国存托凭证(ADS)的平均收盘价为每ADS不足1美元。
甩掉快递业务后,百世集团的企业指标有所改善,公司需要与资本市场实现良好有效共振。贯铄资本CEO、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百世集团应该不会退市,但确实应该释放更多消息出来。”
据悉,百世集团于2017年9月20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共发行4500万股美国存托股份,每股价格为10美元,总融资额达4.5亿美元。
但自上市以来,百世集团发展不尽如人意。前不久,刚刚把其国内快递业务以68亿元的价格出售给极兔速递。
财报显示,百世集团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251.16亿元、323.59亿元、299.9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5.08亿元、2.19亿元、20.51亿元。2021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68.12亿元,同比下降14.6%;净亏损6.51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
易观流通行业分析师魏建辉表示,百世集团股价长期低迷,主要在于自上市以来,公司快递业务市场份额增长不明显,叠加价格战影响下,服务成本增加,进而导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
与百世集团股价低迷的形势相比,国内A股市场的物流板块屡有亮眼之处。
截至2022年1月19日收盘,物流指数自去年12月1日以来上涨11.08%;其中申通快递(9.840, -0.11, -1.11%)股价上涨20.02%;顺丰控股(67.200, 1.50, 2.28%)股价上涨7.3%;韵达股份(21.050, -0.01,-0.05%)股价上涨5.94%。
在业绩方面亦有亮眼表现。以近期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增公告的圆通速递(16.970, 0.10, 0.59%)为例,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0亿元至22亿元,同比增长13.20%至24.52%,超出市场预期。受此影响,1月11日开盘,圆通速递暴涨封板。
“临近春节,物流企业股价上涨,受行业监管政策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物流相关产业支持政策、行业代表企业业绩预告超预期、快递股存在估值优势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魏建辉认为,百世集团股价出现反差或与其出售快递业务有关。从业务构成上看,百世快递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较大,快运、国际、供应链等业务规模整体占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如何保持营收和盈利双增长,是摆在百世出售快递业务后的重大难题。
赵小敏表示,快递物流行业在中美资本市场走势的不同是市场规则差异化决定的。物流行业中长期投资价值仍然巨大,其在供应链、物流设备、快递快运以及冷链物流等领域仍处于爆发阶段,但各个企业间的差异也较为明显。
“从2022年的发展态势来看,高质量会成为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词”。赵小敏强调,在此期间,如何权衡企业本身以及服务品质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很多上市物流企业而言会成为一个难题。“目前来看,快递价格长期下降的趋势已经结束,正逐步走向运费陆续上涨通道”。
赵小敏认为,“但在电商快递企业运费上涨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与其他快递之间的博弈能力,考量市场对于涨价是否认同。涨价意味着企业全面竞争的开始,如果涨价动作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就可能会面临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
价格战的“内卷”或将转变为产品服务的“内卷”。未来快递物流行业的竞争方向在于差异化的服务,比如现在圆通推出圆准达、中通推出定时达、京东也有京尊达等。在快递物流服务成本、速度逐渐趋同的情况下,产品附加值的差异能够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