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19年12月05日
网易科技讯 12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三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表示,公司可能会在送餐服务之外拓展业务,比如为其他零售企业提供快递服务。
在一次会议上,科斯罗萨西谈到了自2017年接任首席执行官以来,自己在Uber掌舵期间的经历。
当被问及Uber的未来业务时,科斯罗萨西说:“我们可以把送餐模式扩展到每一个本地零售商,从而在30分钟之内将纽约市内可以找到的任何想要东西送到你手中。”
目前还不清楚这样的业务是否可以扩展到其他大都市地区。Uber在10月份收购了智利在线杂货供应商Cornershop的多数股权。该公司正在探索扩大快速增长的食品配送应用程序服务范围,将杂货和其他商品包括在内。(辰辰)
-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19年12月02日
(原标题:六点半电脑自动关机,日本“强制下班”竟没人买账?)
最近,一条“日本大阪强制公务员下班”的消息在微博圈刷了屏,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希望转老板阅知,有网友期盼国内引进,也有网友冷静指出工作并不会随着电脑“一关了之”。
事情是这样的。日本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27日宣布,为了减少公务人员的加班时间,2020年冬大阪府将在包括大阪府警、公立学校等公务部门约7600名非管理岗位职员的电脑内导入强行关机系统。
导入这种系统后,电脑将在18时弹出“请迅速结束工作并关闭电脑”的警告,并在30分钟内自动关机。
如果员工必须加班,需要在16时30分左右提交加班申请表。若未提交,电脑到时还是会自动关机。
只有在特殊情况才会例外,比如遇到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政府会解除强制关机功能。
吉村洋文说,“期待大家能高效工作,把能力发挥到最大”。
据日媒报道,大阪府职员每年加班时间约100万小时,加班费总额约3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这样的“强制下班”,看似能节约不少运营资金,远远超过导入该新系统所需费用5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1万元)。
此次大阪府导入强制关机系统,一方面为削减政府开支,另一方面也是为推进《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落实。
2019年4月1日,日本开始阶段性实施《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其中最受民众关注的内容之一就是加班时间。
根据法案,员工加班时间“原则上为每月45小时,全年360小时”。若遇繁忙期,单月不得超过100小时,全年不得超过720小时。违反规定的企业将受到处罚。
事实上,为缩短加班时间,大阪府不断改革,如导入人工智能系统自动生成会议记录等。但8月以来台风等自然灾害不断,加班队伍又开始增员。于是,大阪府着手引入“强制关机”制度,希望将改革进行到底。
不过,记者浏览共同社新闻评论区后发现,对于政府的“好心”,一些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网友cat*留言说,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增加了交表时间,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继续。想对领导说,真想减少加班的话,要么牺牲工作品质要么允许延期……
网友Xen*留言说,与其强行关闭员工的电脑,不如改变繁琐的工作流程,比如每份文件需要组长、科长、副主任、主任逐一盖章签字的流程能不能电子化,或者减少一些无聊的例会。
网友Hir*留言说,知事下达这个命令之前,还是先对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做个调查,再签一份削减加班时间的协议吧。否则强关电脑也只是“有名无实”。
……
就在本月,日本医疗法人安享晚年社团旗下的一家专科诊所在东京和大阪对500名20岁-50岁的男性开展了有关工作时间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案》实施后,53.8%被调查者感觉工作不如此前顺手,更有50%认为工作压力增加,这种感觉在30岁-40岁男性中尤为强烈。
对于恐流于形式的“强制关机”,更值得期待的也许是工作方式的增效。
下班后,你敢“自动关机”吗?
- 详细资料
- 分类:创业
- 发布于 2019年11月14日
(原标题:杨元庆:数据智能时代已来,联想要做新时代的全域赋能者)
拥抱全新的智能数据时代。
11月14日,在联想2019创新科技大会(Tech World 2019)上,联想CEO杨元庆作了题为《数据智能驱动行业变革》的演讲。杨元庆提出,“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由数据智能驱动产业变革的智能时代。联想要做端到端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去拥抱全新的数据智能时代。”
演讲一开始,杨元庆先为现场观众描绘了一系列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服务在内的智能场景。他表示,这一切已经不是未来,而是已经实实在在地在各行各业所落地的智能化变革实例。
杨元庆称,智能化能带来的收益远不只是便利的生活体验,智能化变革还能够释放巨大的效率红利,能够让政府和社会服务更加公平高效,促进中国经济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提升。
因此,每一个行业都希望能在智能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正在逐渐形成。杨元庆援引德勤的预测表示,从2017至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达30%,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
演讲中,杨元庆对驱动智能化变革的幕后推手也做出了详细的定义,那就是由数据、计算力和算法驱动的“数据智能”。他指出,“当有了数据作为燃料,计算力作为引擎,大数据工具和先进算法提供的涡轮增压,再结合各行各业的knowhow(知识、经验、流程),就能产生更加精准的决策结果,更加高效的业务流程”,这就是能够驱动行业转型、催化产业革命、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数据智能。
据了解,为了能够让智能化转型战略有效落地,联想在过去几年中也不断摸索,建立了“端-边-云-网-智”的架构体系。“端”即智能物联设备终端;“边”是边缘计算,“云”是云计算,“网”是以5G为代表的数据传输网络,“边-云-网”构成了智能化的基础架构;而“智”就是行业智能解决方案。
杨元庆表示,多年的积累,联想已经备齐了“端-边-云-网-智”各项要素资产,是构建智能化大厦能力最完备的公司。
据其介绍,在智能物联网设备方面,面对设备的数据采集、接入问题,联想拥有丰富的智能硬件产品组合,实现设备跟智能物联网的“最后一公里”联接;联想也响应了智能化转型对边缘计算越来越庞大的需求,围绕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等多种场景,打造一站式物联网解决方案。
在智能基础架构方面,围绕端-边-云-网协同的架构,联想提供的边缘服务器设备、数据中心与云计算基础设施、多云管理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5G智能互联构建方案,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不同的计算力需求。
谈到行业智能,杨元庆更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表示,联想自身就是身体力行,以数据智能为核心进行转型的先行者,形成了覆盖“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的智能化技术和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联想也从2016年起输出自身的智能化转型经验和先进技术,为其他企业的转型赋能,并正在铸就自己“全域数据、通链智能”的赋能能力,立志成为企业客户智能化转型的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现场,杨元庆也以一家国内大型风力发电企业为例,向观众具体介绍了联想为企业客户提供智能化转型的端到端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成功经验。
除了自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联想也通过技术研发和投资创新两大途径,布局前沿技术生态,为智能化变革进行未来技术的孵化和积累。大会现场,杨元庆宣布了联想与施耐德电气的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两者将发挥各自优势,以绿色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在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和工业智能三个方面深化合作,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请 扫 描 这 个 二 维 码
看顶级财经网的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