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消息,随着苏宁天猫战略合作的深化,双方正在重塑新的零售行业格局。今日,苏宁联合天猫共同宣布,将从4月29日0点起,联手推出“双百亿补贴”。

  行业顶配流量及供应链实力是双方深化合作的基石,苏宁天猫此次通过全渠道、双平台同时补贴,并有双倍“百亿补贴”力度加持,势必为家电3C市场注入强心针。

 

  双百亿补贴的背后,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价格。记者获悉,双方活动覆盖美的、海尔、华为、苹果、小米等众多家电3C品牌尖货,全面击穿行业底价,对消费市场而言诱惑十足。

  网易科技讯 4月21日消息,饿了么宣布外卖骑手升级为“饿了么蓝骑士”,不仅要继续为吃货们服务,还要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好伙伴。

  为此,饿了么为全体蓝骑士及家人加入支付宝上的大病互助社区“相互宝”。饿了么将帮他们承担加入相互宝后的首月费用。

  同时,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发布《2020饿了么蓝骑士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饿了么为国家级贫困县提供近30万骑手就业岗位。在骑手籍贯来源最多的五座县城中,60%为国家级贫困县。此外,超过一半的骑手拥有“多重身份”,26%骑手同时是小微创业者,4%兼职自媒体博主。

  饿了么蓝骑士奔波在全国超过2000座城市和县区。《报告》显示,蓝骑士平均年龄为31岁,其中90后占比约为47%,95后新增注册骑手同比增长1.3倍。大学生骑手整体占比接近2成。

  在外卖配送工作之外,蓝骑士也拥有多重人生。饿了么蜂鸟数据显示,56%骑手有第二职业,其中26%为小微创业者,21%为技术工人,4%为自媒体博主,1%为环卫工人。当脱下骑手工服,他们可能是公司白领、小店店主、甚至健身房教练。

  除了薪酬福利,骑手最关注的是学习培训机会。38%骑手希望学习经济理财知识,29%渴望了解人文艺术知识,21%想要额外学习英语等第二外语。

  《报告》显示,八成蓝骑士来自农村,安徽、河南、四川是骑手输出大省。籍贯来源前五的县城中,60%为国家级贫困县。这些贫困县骑手的平均月薪逾5800元,超过2019全国城镇平均工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还计划2020年为100个贫困县提供超2万个骑手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支付宝联合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推出“蓝骑士关爱互助计划”。4月22日起,全体骑手及家人可加入“相互宝”。这项福利将保障99种重大疾病、恶性肿瘤及特定罕见病,骑手最高可获得30万元互助金。饿了么将帮他们承担加入相互宝后的首月分摊费。

 

  除此之外,饿了么还为蓝骑士定制了“关爱险”,不仅覆盖重大疾病、因意外导致的身故、残疾等,还可对骑手子女进行助学帮扶,以及对因意外或重疾导致的骑手家庭困难提供关爱金援助。自上线以来,已为众多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

  (原标题:豪横休假?5地推2.5天周末,能否落地促消费作用几何)

  扩内需和促消费的当下,“诗和远方”在周末就可以触手可及?

  近期,江西、南京、浙江、甘肃陇南、河北等多地提出试行或鼓励每周2.5天弹性休息制度,旨在促进当地旅游、消费市场的恢复与发展。但其能否落地备受公众质疑。

  网民戏称“连双休都不能保证,2.5天还有戏吗?”“孩子周末要上补习班,难道是鼓励家长自己出去旅游?”

  此前也出台过类似政策,但最终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消费、旅游市场备受影响,2.5天弹性休息制度能否激发假日效应?

  三省两市试行2.5天休息,九江:不得变相周五居家

  3月~4月,鼓励或试行2.5天弹性休息制度密集发布。早在3月19日,江西省在发布的一份通知中称,今年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

  甘肃陇南市也表示,为拉动消费,鼓励休假消费,每周星期五下午,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工作任务、安排好值班人员的情况下,可以鼓励其余职工休假旅游。

  此后,浙江省、河北省以及南京市相继加入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的队伍。

  不过,记者注意到,有些地方虽然提出了2.5天弹性休假制度,但事实上还要通过其他方式补回工作时长,而且对周五下午这段“放假”时间的活动也有要求,例如江西就要求,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将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江西省九江市还要求,确有出游安排的干部职工,按各单位请假制度规定办理,不得变相为周五下午居家休息。

  这一制度的提出,旨在促进消费、旅游业在疫情冲击后快速回血。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1万亿元,同比下降20.5%,同时,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今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负增长56%及15.5%,国内旅游收入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减收1.18万亿元。

  多为旅游发达省份出大招,刺激效应看收入?

  2.5天弹性休息制度对促消费、促旅游有多大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就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对消费促进的作用并不大,因为消费者在消费时更多考虑的是量入为出,无论休息时间长短,其可支配收入是固定的,就算通过这种制度短期促进了消费,但此消彼长,总量依然是固定的。

  贺滨认为,只有投资才能拉动经济发展,真正能促进消费的只有促进生产,生产多了,大家工资涨了,自然消费意愿也就提高了。

  不过,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些出台2.5天弹性休息制度的省份一个共同点是旅游业比较发达,比如江西有庐山、井冈山,浙江有西湖、乌镇等。它们率先鼓励2.5天弹性休假,最根本是为了刺激旅游消费市场,给予当地居民更多自由时间,激发其旅游意愿,如果将这一政策搭配之前不少省份发放旅游消费券来看,这些手段都对提振消费市场、推动经济复苏有积极意义。从更大的角度来说,人人都享有休息和闲暇的权利,2.5天弹性休息制度的提出也算是增进员工福利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体现。

  “目前多省市提出的2.5天弹性休息并不是严格执行的,这意味着各省市、各公司都有自主调节的权利,因此,一些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有可能会效仿。”付一夫进一步表示。

  对此,普通上班族李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说每周休2.5天收入不变的话,我还是挺乐意的,但是休息的这个时间里我是否愿意去消费,可能还要看当时有没有消费需求,至于会不会出去旅游,主要看疫情是否完全控制住了,等不需要戴口罩出门的时候,还是愿意趁着2.5天的假期到城市郊区走走。”

  5年前已提出弹性作息,政策落地尚需看试行效果

  其实,鼓励弹性作息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表示,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随后,不少省市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但实际上能够落实的企业甚少。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贺滨对记者表示,这是因为制度本身缺乏合理性,另外,休假多少天是劳资双方的自由选择权,在劳动法框架内,双方平等协商,是一种契约关系,属于私权范畴,公权力不宜过多介入。

  付一夫也认为,要真正落地这种制度,前提是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还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有所余力,才能去考虑,如果说企业本身的生产活动已经被疫情耽误了,这时候还要强制推行这个制度的话,对于企业来说或许是一种负担。

 

  “未来,即便要推行2.5天弹性休息制度,也不能操之过急,可能还需要先在某些地区试点,如果效果还不错,其他地方自然也会有效仿的想法。”付一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