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中间价创逾一年新低 央行今起上调外汇风险准备金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6日电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8513,下调191点,贬至2017年5月31日以来最低。

  8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380个基点,报6.8322。同时,在岸与离岸汇价双双下跌,距离“破7”仅一步之遥。截至当日16:00,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91关口,日内跌逾150点,续创2017年5月以来新低;在岸人民币跌破6.89关口。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上周五宣布,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零调整为20%,以支撑人民币汇率。

  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来看,中间价持续走高,近3个月升幅超过4000点。央行公告指出,这一调整意在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央行为何选在这一时刻出手?据中国证券报转引市场人士的话指出,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跌至6.90附近,或有进一步贬值压力。另一方面,6月下旬以来,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 心,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人民币汇率指数加速下跌至92.41,跌出了94-95的“合意区间”。

  人民币“破7”的可能性有多大?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参事盛松成相信人民币目前不会破“7”。这个心理关口不易穿破。

  盛松成认为,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还有损大国形象,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 有限。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速4.1个、2.2个和0.6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没有必 要通过贬值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

  中信证券(15.910, -0.11, -0.69%)分析师明明认为,就当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平稳波动、资本跨境流动保持均衡等状况分析,中美货币政策持续分化与美元升值预期升温很难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甚至“7”可能是当前人民币汇率这轮贬值周期的底部区间,后续人民币仍然存在一定贬值压力,但“7”将是难以突破的关键关口。

 

  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这一轮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增强,但是市场上并没有很强的贬值预期,目前人民币“有贬值压力,没有贬值预期”。

  7月13日的香港阴雨连绵,港交所依然热闹。在前一天,8家企业一齐登陆港交所,出现了铜锣不够用的趣闻。而今日,仍有三家企业共同上市。51信用卡排在最前。

  创立六年后,51信用卡赴港上市。开盘价8.7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3%,公司市值达103.98亿港元,约合13.25亿美元。之后,51信用卡股价涨幅一度扩大至10%。

  在去年一次颁奖仪式上,孙海涛回顾51信用卡的发展历程时表示,这几年51信用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也找到了一个希望不变的愿景,就是如何让有信用的人过得更好。现在成功挂牌港交所,51信用卡来到新的发展阶段。能否推进好其愿景落地,留待时间检验。

  创始人致辞:要为公司拼到71岁

  在今天三家上市企业中,51信用卡创始人、CEO孙海涛率先上台致辞。

  孙海涛回顾了创业故事。六年前,他和四位同事在杭州城西一间小酒店住了一个月没回家,开发出51信用卡管家App。今天公司有1000多人,激活用户过亿,而这四位创始同事里的两位,也来到现场,孙海涛称,之后由他们来给51信用卡挂牌敲锣。

  孙海涛称感谢这个时代,给像自己这样爱拼的人犒赏。

  他还回顾了赴港上市的经过。去年7月15日,51信用卡在杭州召开100多人和中介机构的动员大会,决定来香港资本市场不去美国。4个月前51信用卡在港交所对面环球大厦的printer办公室准备好A1(发行上市初步申请),“虽然这里走到环球大厦只要10分钟,但是我们花了100多天才走到这里。”

  孙海涛提到一个细节,“记得我们券商是一个晚上的11点21分收到交易所关于聆讯委员会的最后书面反馈意见的邮件。没想到香港联交所也这么爱拼。”

  孙海涛表示,最后51信用卡拿到的股票代码是2051,“希望我能为这家公司打拼到2051,那年我71岁。”

  “如果破发,会挺难混的”

  赴港上市正成为潮流,然而目前股市整体环境并不理想。在上市媒体见面会上,面对是否考虑过“破发”的提问,孙海涛笑言,如果破发,“会挺难混的”。

  孙海涛谈到发行价定价问题。51信用卡的定价区间在8.5港元到11.5港元,之后发行价定为8.5港元。以此计算,51信用卡估值约在13亿美元,而这与此前融资时的估值接近。

  2016年9月,51信用卡完成3.1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进入独角兽行列。而在此一个月后,51信用卡紧接着完成8400万美元C+轮融资。

  对于IPO的发行价定价,孙海涛称,目前整个股市大环境不大好,来港上市企业表现都打折扣,美国上市企业表现也是如此。这对51信用卡是很大的压力。

  孙海涛表示,IPO发行价仅仅是一年前融资时候的价格,从侧面反映出此前一级市场的繁荣,而根据现在二级市场的趋势,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可能在预期上要有比较大的调整。

  孙海涛称很感谢投资人能够接受这样的定价。他还提到,即使有很多不满意不情愿,也还是要符合市场潮流与规律。

  过去三年高速成长

  51信用卡于2012年5月推出51信用卡管家应用,据Oliver Wyman报告,这也是中国首个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

  上市之前的三年里,51信用卡的收益以402.9%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

  在2015、2016、2017年中,51信用卡的年收益总额分别为8973万元、5.71亿元、22.69亿元。与之相应的经调整经营溢利为-1.48亿元,0.87亿元及7.77亿元。经调整溢利净额分别为-1.01亿元, 0.54亿元及7.44亿元。

  于2016年及2017年,51信用卡的经调整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5.2%及34.3%,而其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9.4%及32.8%。

  同样据Oliver Wyman报告,以贷款撮合金额计,51信用卡是中国最大的针对信用卡人群的P2P借贷平台。以月活跃用户数计,51信用卡还运营着中国最大的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

  过去三年中,51信用卡的贷款撮合金额以544.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由2015年的人民币8.15亿元增至2017年的人民币338.91亿元。

  自2015年至2017年,51信用卡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自350万名增长至590万名,复合年增长率为29.0%。在2017年12月,其月活跃用户数达700万名。

  信贷撮合及服务费为最大收益源

  具体而言,51信用卡的业务主要分三部分: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以及在线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其中第三项构成了主要收益来源。

  个人信用管理服务,是指通过51信用卡管家应用向信用卡持有人提供个人信用管理服务,包括管理信用卡账单及家庭账单和记录;信用卡账单及其他账单还款服务;以及其他增值服务,如住房公积金余额查询。

  信用卡科技服务方面,主要是说明用户比较及申请适合其个人资料和信用需求的信用卡。于2015到2017年的三年间,透过51信用卡发出的新信用卡的数目为50万张、120万张及210万张,复合年增长率为114.0%。

  此外,51信用卡自2017年4月起与希望扩展其信用卡业务的若干中小型银行展开合作,发行联名信用卡。51信用卡在数据应用、信用分析及风险分析方面为这些银行提供服务,由此分占联名信用卡产生的收入。

  截至2017年年底,51信用卡已发出联名信用卡的累计数目约为10.09万张,其中6.74万张于2017年第四季度发出。51信用卡认为其信用卡科技服务业务具有长期增长潜力。

  在线信贷撮合及投资服务是当前51信用卡最大的收益来源。该服务透过51信用卡管家应用及其他应用向用户提供贷款产品。

  在过往三年中,该项业务的贷款撮合金额以544.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由2015年的8.15亿元增长至338.91亿元。相应的信贷撮合及服务费由0.17亿元增长至16.27亿元,约占收益总额的72%。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获取用户

  51信用卡于昨日公布了发行价及配发结果,其发行价厘定为每股8.5港元,扣除包销佣金等开支,并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募集资金净额估计约为9.31亿港元。

  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未获足额认购,合共认购股份1040.25万股,相当于初步可供认购香港发售股份总数的约0.8763倍。未获认购的发售股份已重新分配至国际发售,后者发售股份增至1.08亿股,占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约91.24%。

  至于所得募集资金用途,将分配在四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获取用户。

  51信用卡表示,所募资金的40%将用于未来五年透过多种渠道获取用户。而这部分资金的70%用于51信用卡管家应用的推广,剩余30%将分配予其他应用程序的推广。

  所募资金的30%将用于提升技术及风险管理实力。其中,一半金额用于增加研发人员及风险管理人员总数,一半金额用于加强技术及风险管理基础设施,尤其是在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

  所募资金的20%将用于寻求投资,主要是选择性地寻求与51信用卡业务互补,且与其发展策略一致的投资机遇。目标业务包括在中国拥有不同消费场景及迅速增长用户基础的业务,也包括在数据处理及分析方面具备强劲实力的业务。

 

  剩余10%资金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7月12日,人民币(6.6941, 0.0115, 0.17%)中间价报6.6726 ,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6234,贬值492点,创一年半来最大降幅!

  人民币汇率下跌难改均衡态势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管涛认为,长期而言,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无需高估特朗普此举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多数海外投资机构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已经处于中国央行认可的均衡汇率波动区间,大举押注人民币下跌并无胜算。”美银美林策略分析师 Michael Hartnett 直言。尤其是人民币汇率跌幅与美元汇率涨幅相当(美元今年以来上涨1.8%,人民币汇率相应下跌1.8%),让他们意识到利用4-5月人民币汇率“高估”押注汇率下跌的机会已经流失。

  “尤其是6月人民币汇率大幅回调并未触发资本外流,表明整个金融市场并没有形成押注人民币单边大幅下跌的预期。”一位美国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认为,这也是11日午盘人民币汇率一度从日内低点6.6783反弹逾200个基点的主因之一。

  专家:贬值非长期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美元走势仍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运行的重要变量。近几日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也与美元指数(94.7556, 0.0356, 0.04%)高位调整有关。如果美元继续走强,人民币仍将承压。但整体看人民币贬值是短期波动而非长期趋势,我国经济基本面支撑外汇储备在波动中保持稳定,未来人民币汇率也将更具有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似乎也对本轮外汇市场的波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此,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应理性看待人民币汇率贬值。

  央行:中方欢迎中东欧国家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16+1)领导人会晤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并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简称“纲要”)。在金融领域,纲要提出的成果主要包括投融资、金融机构网络化布局、金融监管、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一是各方鼓励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金融机构在自愿基础上加强现有投融资合作,并根据市场需求开辟投融资新渠道,推出新的融资工具,增强银企联动,探讨开展人民币融资及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合作。中方欢迎中东欧国家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